全文版
  2011.12.2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sony

活動特區

2011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環資永續發展支持者網絡行動徵求志工
民國100環境大事──2011國內外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自然人文:小朋友看到社區砍樹的心裡話

口述:陳小弟(新竹市仙水里里民) ;紀錄:陳媽媽

昨晚媽媽騎著機車載我回家,經過社區那段長長的大上坡時,我抬起頭張望上坡路兩側被砍得光光的大樹,心裡覺得好難過。

爸爸媽媽和鄰居貓咪阿姨、貓咪北北這兩天都很關心砍樹的這件事情,時常聽見她們討論著社區許多大樹都被砍得光禿禿、十分難看,像一根根的電線杆。現在我親眼看見了,難過到實在不忍心再多看一眼。

每年夏天的時候,如果我們要沿著大下坡走到大馬路上,都因為有那些樹撐開了一朵一朵像綠色雨傘一樣的樹蔭,幫我們遮擋了刺眼的陽光。看著現在這樣光禿禿的樣子,還要過多久之後,才能夠重新展開綠色的大雨傘,讓走路經過大下坡的伯叔、阿姨、爺爺、婆婆們,都可以躲避快把人烤焦的大太陽呢?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讀〈關於石蜂的新研究〉

作者:楊家旺

2010.02.07,台東知本

法伯說:「儘管我所觀察到的事實使我與他的理論有所背離,我仍然深深崇敬他的崇高品格和作為學者的坦蕩襟懷。」法伯所說的他,當然是指達爾文囉!在這一章,法伯摘錄了達爾文寫給他的信件,兒子,我想將這一段摘錄全數照抄,因為這一段文字太有紀念價值了。達爾文在信件裏這麼寫道:「關於您所做的昆蟲感覺到回家之路的精彩敘述,請允許我建議您做一件事,這是我以前打算用鴿子來實驗的。這就是把昆蟲放在紙袋裡,運到跟您最後打算運去的地方相反方向約一百步處,但是在轉身返回之前,把昆蟲放到裝置著轉軸的一個圓盒裡,那麼盒子便會快速地朝不同方向轉動,在這樣一段時間中,昆蟲所有的方向感都被破壞了。我有時曾設想動物會感覺到牠最初被運送的方向。」

法伯幾乎照著達爾文的建議,甚至比達爾文的建議還徹底的做了這個實驗。法伯將石蜂帶走時,在路上就開始反覆旋轉祂們,甚至出發前和到達目的地時都把祂們放在紙袋裏旋轉,不過,這麼做都無濟於事,因為石蜂還是找得到回家的路。甚至法伯有一回還刻意將這些石蜂帶到森林裏頭,因為裏頭樹木非常多,足以構成迷宮效果,最後,還是難不倒石蜂,石蜂還是有辦法知道回家的路。

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走過瓦登海(下)

作者:吳佳其

除了泥灘地健行外,筆者也在6月間搭上漁船Gorch Fock號,參加由Neuhalingersiel港出發的漁業體驗活動,前往Spiekeroog島,沿途經過Langeoog島,觀察沙灘上正慵懶曬著太陽的海豹們,在瓦登海區域居住的海豹,受到法令保護,禁止人類進入及干擾棲地,沒有人為捕捉的壓力,海豹不害怕人類的近距離觀察,因此,在有經驗的船長帶領下,我們搭乘的漁船可以很靠近海灘,而不會驚嚇到海豹們,在繁殖季節,甚至可觀察到剛出生全身雪白的小海豹,是當地旅遊的一大賣點。

途中解說員Ralf也為我們展示底拖網漁業的作業情形,底拖網漁業是泥灘底質海域的傳統漁業活動,漁獲主要有比目魚、螃蟹、蝦等,不過島嶼與大陸間的內海中主要是幼魚的棲息環境,同時也屬於保護區範圍,並不開放漁業活動,此次的底拖網漁撈,僅是教育性質的體驗活動,解說後全數放回海洋,真正的漁業行為,要到島嶼更外圍的北海,在內海受保護的幼魚,成為種苗庫,可補充外海的漁源。Ralf表示,原本以漁業為主的沿海小漁村,由於近年來旅遊業的興盛,居民已轉型,主要從事與旅遊相關的行業,也因此,居民相當愛惜保護可吸引遊客造訪的瓦登海自然環境,即使仍有少量漁業行為,也都確實遵守保護區的規定,不在禁漁區內進行漁業活動。

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相遇.綠目天蠶蛾

作者:孟琬瑜;攝影: 阿德、孟孟

生命與生命的交會,本身,就富含著偶然、啟示與奇蹟。我深信不疑。

記得帶著保暖外套以及毛帽了嗎?冬季的時候上山,我們都不忘提醒自己。

然而有一群秋冬之際時才紛紛羽化、現身,不怕寒冷的蛾,牠們通體包覆著厚厚的毛皮大衣,就連部分翅翼與六隻原本細長的足,都圓滾滾、毛茸茸的。你曾經遇見過牠們嗎?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小朋友看到社區砍樹的心裡話

口述:陳小弟(新竹市仙水里里民) ;紀錄:陳媽媽

昨晚媽媽騎著機車載我回家,經過社區那段長長的大上坡時,我抬起頭張望上坡路兩側被砍得光光的大樹,心裡覺得好難過。

爸爸媽媽和鄰居貓咪阿姨、貓咪北北這兩天都很關心砍樹的這件事情,時常聽見她們討論著社區許多大樹都被砍得光禿禿、十分難看,像一根根的電線杆。現在我親眼看見了,難過到實在不忍心再多看一眼。

每年夏天的時候,如果我們要沿著大下坡走到大馬路上,都因為有那些樹撐開了一朵一朵像綠色雨傘一樣的樹蔭,幫我們遮擋了刺眼的陽光。看著現在這樣光禿禿的樣子,還要過多久之後,才能夠重新展開綠色的大雨傘,讓走路經過大下坡的伯叔、阿姨、爺爺、婆婆們,都可以躲避快把人烤焦的大太陽呢?

我還記得媽媽剛生妹妹的時候,如果我很早起床,爸爸為了讓媽媽和妹妹多睡一會兒,就會帶著我在社區裡頭散步。所以,我們在社區裡面發現了一棵只有我和爸爸知道,可以像小猴子一樣盪鞦韆的大樹,那是我們倆的小秘密。

我很擔心市政府的叔叔伯伯們繼續這樣地修樹、砍樹,哪一年的哪一天,我會突然發現,可以盪鞦韆的那棵大樹也被砍得變得光禿禿的,再也沒有強壯的手臂可以讓我當小猴子了。那段在大樹下盪鞦韆的記憶,會整個被消滅掉。

大玉蘭樹修剪前後大玉蘭樹修剪前後

想著想著,我就更擔心難過起來。

我還記得一個多星期前在芎林自然谷,教我們攀著繩子體驗上樹的教練「懸鉤子叔叔」曾經說:每一棵大樹的枝條和樹幹,都有它生長的道理和遵循的自然法則,因此,修樹是一門學問。不是想怎麼砍就可以隨便亂砍的。

大樹和小樹啊,真的很對不起你們。我們人類都只想到自己需要什麼,卻很少替你們著想。夏天在樹蔭下停車、聊天、乘涼,冬天不需要樹蔭,就把樹枝砍光光。有許多大人對待你們這麼殘忍…。

今天早上上學的時候,我看見新竹市環保局的大卡車,幾位伯伯正在用前端有4根爪子的機械,把堆放在路邊和社區小公園附近的樹枝夾起來搬上車載走。

我看了很久很久,想著每一根樹幹、每一根樹枝,都用了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才長到這麼大,生出這麼多葉子,並且結了數不清的果實,一年一年餵飽松鼠、小鳥和牠們的孩子。可是鋸樹、砍樹、把樹枝搬走,卻在短短兩天之內就完成。

我想,常在枝幹間穿梭跳躍的松鼠,今年春夏時曾經在樹冠裡築巢的綠繡眼和白頭翁,應該會很煩惱找不到牠們熟悉的樹枝與築巢的位置。每次偏好在樹蔭下停車、運動的社區鄰居,以及每次都沿著大斜坡走下去,享受著綠蔭遮去了大太陽的社區阿婆阿公,應該也會難過好一陣子。

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夠為你做甚麼?只能寫下這篇日記,紀念你們受到的傷害和痛苦。

Top

 

專欄作家:讀〈關於石蜂的新研究〉

作者:楊家旺

2010.02.07,台東知本

親愛的兒子:

法伯的第二冊第07章是我從第一冊開始讀到現在,最讓我情緒激動的一章,因為,我在這裏看到了兩位大師的交流,也就是法伯和達爾文曾經就某一些觀點和想法進行過通信討論,法伯還特別為這些通信內容而設計了實驗。兒子,你知道的,達爾文和法伯這兩個人,是我在學習昆蟲的道路上,影響我非常深遠的兩個人,在這一章能夠看到這兩個人存在於同一時間,以及互相通信的過程,怎能教我不情緒激動呢?

法伯在第一冊的《昆蟲記》裏就講過一些關於石蜂的實驗。這一章,可以說是特別為達爾文而設計更進一步關於石蜂的實驗。達爾文出生於1809年,死於1882年;法伯出生於1823年,死於1915年。兩人重疊於這個世上的時間非常久,幾乎可以說是同一時代的人。但達爾文是英國人,法伯是法國人。

法伯在撰寫這一章時,達爾文已經過世,他說本來這一章和下一章的內容是要以書信形式獻給達爾文,向達爾文致敬的,但這封信還沒機會完成,達爾文就過世了。繼而這封信的內容就變成了這一章的內容。法伯原本會想把這一章和下一章的內容寫成書信的緣故,是因為達爾文正是以書信的方式建議 法伯做關於石蜂的實驗。達爾文過世前,他的《物種起源》早已舉世聞名、是一本影響深遠的書籍。但達爾文本人對自己的理論,還有許多疑惑不解的地方,因此,他自己的疑惑,也常常變成他自己理論的最大敵人,因為自然界有許多生物的現象,對應他所舉的例子,竟成例外,讓他很難找到百分百符合他理論的情形。換言之,演化論幾乎可以確定是對的,但卻總有一些例子像是要擊垮演化論似的,找不到合理的解釋。達爾文常常為這些例子感到苦惱。我想,法伯的許多實驗結果,正好是深深讓達爾文苦惱的原因之一。

法伯說:「儘管我所觀察到的事實使我與他的理論有所背離,我仍然深深崇敬他的崇高品格和作為學者的坦蕩襟懷。」法伯所說的他,當然是指達爾文囉!在這一章,法伯摘錄了達爾文寫給他的信件,兒子,我想將這一段摘錄全數照抄,因為這一段文字太有紀念價值了。達爾文在信件裏這麼寫道:「關於您所做的昆蟲感覺到回家之路的精彩敘述,請允許我建議您做一件事,這是我以前打算用鴿子來實驗的。這就是把昆蟲放在紙袋裡,運到跟您最後打算運去的地方相反方向約一百步處,但是在轉身返回之前,把昆蟲放到裝置著轉軸的一個圓盒裡,那麼盒子便會快速地朝不同方向轉動,在這樣一段時間中,昆蟲所有的方向感都被破壞了。我有時曾設想動物會感覺到牠最初被運送的方向。

法伯幾乎照著達爾文的建議,甚至比達爾文的建議還徹底的做了這個實驗。法伯將石蜂帶走時,在路上就開始反覆旋轉祂們,甚至出發前和到達目的地時都把祂們放在紙袋裏旋轉,不過,這麼做都無濟於事,因為石蜂還是找得到回家的路。甚至法伯有一回還刻意將這些石蜂帶到森林裏頭,因為裏頭樹木非常多,足以構成迷宮效果,最後,還是難不倒石蜂,石蜂還是有辦法知道回家的路。

法伯在做這些實驗時,達爾文還沒過世,達爾文原本預料這些旋轉會讓石蜂找不到回家的路,因此他對法伯的實驗結果感到非常訝異。繼而,達爾文再次建議法伯:「把昆蟲放在一個感應線圈裡,以打亂牠們似乎可能擁有的磁性敏感度或者抗磁性敏感度。」法伯並不相信達爾文的這種論點,他說:「把一個動物比做一根磁鐵,讓牠接受電感應,來打亂牠的磁性或抗磁性,在我看來真是個令人難以想像的奇怪想法。企圖用我們的物理學來解釋生命,對此我是不大相信的。不過,基於對著名大師的崇敬……」最後,法伯還是做了這個實驗。

實驗結果如何呢?我覺得結果不能說法伯對,也不能說達爾文對,怎麼說呢?兒子,你聽我簡述一下法伯的實驗就會明白了。法伯把一根細針摩擦磁棒,使其磁化,然後固定在石蜂的胸部,結果石蜂一被放走,馬上發狂似的在地上打滾,飛起又掉落,翻滾撞跳,不停掙扎,最後,還是飛走了。法伯一度懷疑這些行為真的是被磁針給擾亂神經造成的結果。但是等在石蜂窩前一陣子後,終於看到石蜂飛回來了,不過,胸前的磁針不見了。

為了確認是不是磁針造成了石蜂的瘋狂行為,法伯改以短麥稈來代替,結果,胸前固定著沒有磁性的麥稈,石蜂依然同樣反應,打滾、亂撞、掙扎,直到掙脫這個固定物為止。法伯說,這證明這個行為和磁性無關。

但是由於石蜂回窩前磁針已經被掙脫掉了,所以我認為法伯這個實驗並不算完全證實磁針沒有影響石蜂的回窩能力。但是,也許這個實驗幾乎無法被證實,因為,如果石蜂總是先想盡辦法將磁針或麥稈弄掉才回窩的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透過這個實驗去明白磁針是否對石蜂的回窩能力造成了影響。

兒子,你覺得呢?磁力是否會影響鴿子和蜂類的回巢能力?這種說法即使到了今天,達爾文和法布爾都過世約百年後的今天,仍有許多不知是謠傳還是已被證實的這個說法繼續被提到。兒子,你可以找到關於磁力和蜂類回巢的相關實驗研究給我參考嗎?還是你其實就很有興趣把這一主題作為你科展的題目呢?爸爸很想聽聽你的看法。

註:文中所引內容,摘錄自《法布爾昆蟲記》遠流出版社。

Top

 

自然書寫:走過瓦登海(下)

作者:吳佳其

保護區中的人為活動

人類在瓦登海區域居住有超過千年的歷史,人為活動,改變了自然環境,如將鹽沼轉變為農田,或是建築堤壩以保護人類居住的村落,同時,自然環境也改變居民的生活,例如由於沙洲島嶼西岸不斷侵蝕,早年建築在島嶼中央的聚落,今天看來都位於島嶼西側,甚至有的聚落已消失在大海中而再重建;目前,約有7萬5千名居民住於瓦登海區域中的島嶼上,加上臨近大陸的居民,則有高達約3百70萬人,居民對海、陸域資源的使用包括漁業、農業、礦業、海上交通、港灣及工業設施、居民生活及旅遊業的發展,在如此高的人口及多重人類對環境使用的狀況下,能有清楚明確及獲得多方認同的管理規則非常重要,可讓此區域中的人類活動及造成干擾環境的行為在以保育為大前提下被妥善管理。

跨國保育與經營管理

荷蘭在1982年即以自然保護法(Nature Protection Act, Planning Decree Wadden Sea)將所屬瓦登海區域進行保護,丹麥也於1982年以法律規範瓦登海的自然環境與野生動物之保存(Statutory Order Nature and Wildlife Reserve),且在2010年將所屬瓦登海區域成立國家公園,德國則是自1985年開始,在所屬3個聯邦內成立國家公園,保護瓦登海的溼地環境。整個瓦登海的保存工作,不僅僅是跨行政區域的管理,更是跨國的多邊合作,1987年共有瓦登海秘書處(Common Wadden Sea Secretariat)成立,荷蘭、丹麥、德國3國透過溝通協調,進行瓦登海的經營管理,並於1997年首度通過瓦登海三邊計畫(Trilateral Wadden Sea Plan),以此計畫為共同經營管理的標準,然而,由於丹麥當地居民的反對,丹麥所屬的瓦登海區域,至今尚未畫為世界遺產的範圍,促使丹麥加入,使整個瓦登海區域能完整保存,是目前世界遺產組織正在努力的工作之一。

旅遊業的發展

從19世紀開始,瓦登海區域中的小島就開始發展旅遊業,是歐洲人夏天避暑勝地,除了在小島上可享受悠閒的假期外,此區域也提供了許多親近自然環境、了解文化產業的活動,由於有島嶼如同屏障,島嶼與大陸間的內海是各式船艇活動的天堂。目前平均每年有5千萬的遊客在瓦登海區域過夜停留,更有7-9千萬一日遊的旅客造訪,每年可帶來56億歐元的收益,旅遊業已取代傳統農、漁業,成為當地主要產業。

 

圖:漁船Gorch Fock號及底拖網漁業作業展示

傳統漁業體驗

除了泥灘地健行外,筆者也在6月間搭上漁船Gorch Fock號,參加由Neuhalingersiel港出發的漁業體驗活動,前往Spiekeroog島,沿途經過Langeoog島,觀察沙灘上正慵懶曬著太陽的海豹們,在瓦登海區域居住的海豹,受到法令保護,禁止人類進入及干擾棲地,沒有人為捕捉的壓力,海豹不害怕人類的近距離觀察,因此,在有經驗的船長帶領下,我們搭乘的漁船可以很靠近海灘,而不會驚嚇到海豹們,在繁殖季節,甚至可觀察到剛出生全身雪白的小海豹,是當地旅遊的一大賣點。

途中解說員Ralf也為我們展示底拖網漁業的作業情形,底拖網漁業是泥灘底質海域的傳統漁業活動,漁獲主要有比目魚、螃蟹、蝦等,不過島嶼與大陸間的內海中主要是幼魚的棲息環境,同時也屬於保護區範圍,並不開放漁業活動,此次的底拖網漁撈,僅是教育性質的體驗活動,解說後全數放回海洋,真正的漁業行為,要到島嶼更外圍的北海,在內海受保護的幼魚,成為種苗庫,可補充外海的漁源。Ralf表示,原本以漁業為主的沿海小漁村,由於近年來旅遊業的興盛,居民已轉型,主要從事與旅遊相關的行業,也因此,居民相當愛惜保護可吸引遊客造訪的瓦登海自然環境,即使仍有少量漁業行為,也都確實遵守保護區的規定,不在禁漁區內進行漁業活動。

圖:解說員 Ralf為大家進行底拖網漁獲介紹。右:在經驗豐富的船長帶領下,在船上以近距離觀察海豹

瓦登海世界遺產保護區面臨的問題

然而,瓦登海的旅遊業發展也面臨許多問題,如在旅遊活動經營上,單國內或國際間不同區域相互的競爭問題,或是跨國間因為文化及語言的差異,難以相互合作,以及在旅遊發展與保育間的衝突等等問題,因此,在瓦登海三邊計畫中,持續進行適應性的調整,朝向共有資源交由權益關係人共管、增加遊客的保育意識及不為了增加遊客量而降低旅遊服務及生態系服務品質。在成為世界遺產之一後,為瓦登海區域的發展帶來新的希望與挑戰,除了帶來更多的遊客造訪之經濟效益外,如何透過多方合作,成為一個旅遊及保育結合的典範是最重要的發展目標。

小檔案
瓦登海(The Wadden Sea)世界遺產
列名年份:2009年
列名種類:自然遺產
符合世界遺產基準:
第viii項: 未受干擾的地形生成過程及仍持續不斷的地景動態改變
第ix項: 豐富的自然力與生態作用持續進行
第x項: 獨特且多元的生物多樣性:是超過1萬種生物種類的家園,也是超過1千萬隻候鳥的遷徙過境路線

Top

 

 自然書寫:相遇.綠目天蠶蛾

作者:孟琬瑜;攝影: 阿德、孟孟

生命與生命的交會,本身,就富含著偶然、啟示與奇蹟。我深信不疑。

記得帶著保暖外套以及毛帽了嗎?冬季的時候上山,我們都不忘提醒自己。

然而有一群秋冬之際時才紛紛羽化、現身,不怕寒冷的蛾,牠們通體包覆著厚厚的毛皮大衣,就連部分翅翼與六隻原本細長的足,都圓滾滾、毛茸茸的。你曾經遇見過牠們嗎?

去年11月下旬,我在武陵露營區的廁所遇見一隻三分二手掌大小、身著駝色系混搭毛皮大衣的雙黑目天蠶蛾,讓我目眩神迷地凝視了好久好久。

而整整一年後,同樣是11月的第四個週末,我又在觀霧管理站的門口遇見兩隻翅翼橄欖綠至綠褐色、綴飾著深紅色與白色,後翅密佈著粉紅色細毛的蛾。紅、白與綠褐的大膽配色,層次細緻、眼影般的擬眼紋,乍見當下,一股難以形容的華麗感衝撞心頭。

下山後查詢了資料,才知道同樣是很少見、只在冬季活動,出現於10月到1月的「綠目天蠶蛾」。

雖然我原並非為觀察蛾類而來,然而,生命與生命的交會,本身難道不就是一種奇蹟?

大部分生活在亞熱帶的生物都在春夏的時間婚配與繁殖。然而台灣也有一些生物在冬季繁殖,像是屬於兩生類有尾目的山椒魚,牠們是來自北極圈附近的冰河孑遺生物,先祖在冰河時期來到台灣,在冰河消退後的間冰期逐漸遷移到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仍保留著寒溫帶生物的習性。
而在台灣的蛾類世界裡,也有一小族群同樣屬於冰河孑遺生物。牠們多半在深秋至隆冬之間羽化、產卵、繁衍下一代。就是蛾類世界華麗的巨人—天蠶蛾科。

幾乎每一種天蠶蛾的前翅末端頂角都具有略呈弓形、同時神似蛇類頭部側面的斑紋,而前後翅中央都各有一枚美麗精緻的擬眼紋。凝視著蛇頭紋與擬眼紋,尋思天蠶蛾的族群生命史中,曾經經歷過如何關鍵的兩起天擇事件,致使牠們世世代代流傳、保有著這兩處共同的印記?

一片美麗的前翅 讓我帶著滿心的問號下山.JPG

週日早晨,小咕嚕從步道的落葉堆裡撿回了一片鮮黃至紅褐、狀似落葉的前翅遞給我。望望翅翼形狀與密生的細毛,我約略猜想,同樣是天蠶蛾。只是,那片鮮豔、帶著細細浪形波紋的翅翼,究竟屬於哪一種天蠶蛾呢?搜索著心中貧乏的記憶庫,大透目?姬透目?黃豹?大黃豹…?

回家後翻閱圖鑑、比對檢索,從表面的紅褐色與翅面中央一枚窗口般的透明斑,指認出同是冬季才出現的「銀目天蠶蛾」。至於它的擬眼紋為何並沒有像其他天蠶蛾那般色彩豐富,僅留下一方如窗的透明呢?是否透過那扇透明的窗口,才得以透視、或者涵納世間所有的色彩?

演化在蛾類族群的身上,充滿著令人無法輕易解讀的嘗試,也許真正的原因,只有造物者知道了。

本文轉自薄雪草記事 http://mypaper.pchome.com.tw/wymeng/post/1322641320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綠目天蠶蛾 Caligula jonasii fukudai (Sonan, 1937)

寄主植物為桹榆Ulmus parvifolia。幼蟲期共五齡;成蟲出現於10月下旬至12月。

2. 台灣蛾訊 Saturnia jonasi fukudai (Sonan, 1937) 綠目天蠶蛾

前翅後中室各有一枚大眼斑,由基部向外依序為黑─紅─白─褐─透明─褐─黑。

3. 銀目天蠶蛾 銀目天蠶蛾 (Rhodinia verecunda)被歸屬於天蠶蛾科(Saturniidae),目前僅知產於台灣。在北中南均有分佈,主要是在海拔較高處的十至十二月發生。

4. 銀目天蠶蛾 
學名:Rhodinia verecunda Inoue
特徵:各翅面近中央處有一枚透明且呈銀白色圓眼斑。前翅基部有一條灰黑色波狀紋,圓眼斑外側有一條散布銀白色鱗的黑褐色雲狀帶紋,前緣近頂角處有一枚細長黑斑,黑斑外側白色。成蟲於11至12月出現。一年一代,幼蟲取食麻櫟、青剛櫟、荸荸櫟、朴樹。以卵越冬。成蟲受騷擾時,會模仿落葉飄落地面。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副刊責任編輯、網編:張慧芬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