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
「排碳者付費」綠色金融崛起 立委籲新政府跟上
「碳價格化(carbon pricing)的時代已經來臨,將來排碳者都要付費,不限於排碳大戶,連一般民眾都會受影響。」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本月在法國巴黎展開氣候談判,並於12日通過巴黎協議。巴黎氣候會議觀察員、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倫於協議通過後做了以上評論。 「綠能濕地」扭轉養殖污染、地層下陷 屏東智慧微電網APEC獲獎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以養水種電進行災區綠能產業轉型的屏東縣,又有進一步的創舉。屏東縣政府在林邊建置的「光采濕地智慧微型電網示範區」,是全台第一座社區運轉的智慧微型電網系統實做場域,今年以此案例參加APEC能源智慧社區最佳案例評選競賽,日前公布獲得智慧電網類銀質獎。 國際探險隊千里長征 呼籲保護非洲最大濕地
在國家地理學會的支持下,由科學家、攝影師以及記者所組成的跨國團隊,於今年五月下旬抵達安哥拉,展開一場1609公里的劃時代長征,呼籲保護歐卡萬戈 (Okavango) 三角洲流域的水源源頭。 鮟鱇魚知識大百科,翻轉你對牠的認知(下)
鮟鱇魚到底是什麼魚?你所想到的特徵都是什麼呢?牠們都住在哪裡呢?相信我們昨日的鮟鱇魚百科文章上篇已經翻轉了一些你對牠們的認知,今日,我們帶您認識鮟鱇魚的移動方式、吃些什麼,牠們都有釣竿嗎? 近期活動 × 行動參與推薦讀者回應 |【COP21連線】娜歐蜜.克萊恩:自由貿易是氣候正義絆腳石轉頭望:
我是路人,不是環保團體,但試著回答你。各種能源除了生產成本以外,還有外部成本,石化能源的外部成本是最高的。如果外部成本也納入計算,那麼石化能源還具有成本優勢嗎?(各國)政府忽略外部成本,使石化能源價格很低,算不算一種實質補貼?
這也是氣候談判一直想要建立的碳市場:將外部成本納入計算。但是對於傳統市場的衝擊太大,新興國家承擔不起,已開發國家的(財團)利益結構改變,而且能源成本變得無法和新興國家競爭,於是就僵在那裡,所以全球暖化是典型的「公有地悲劇」,反正現況就是成本外部化,而且大家都一樣。
訂閱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