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局釋善意 美濃野溪護岸工程修正工法 兼顧親水、生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水保局釋善意 美濃野溪護岸工程修正工法 兼顧親水、生態

2015年10月30日
本報2015年10月30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水保局今年9月在高雄美濃龍肚進行凌雲橋下游護岸工程,動工後高雄市農業局告知該處正在進行生態樣點調查,且是美濃少數僅存濱溪生態豐富之處。緊急停工後,昨(29)日水保局台南分局邀請在地居民、社團、學校、專家學者和各主管機關到現場會勘,並討論出維護居民安全、兼顧生物多樣性,同時滿足龍肚國小對學童野溪體驗教育的三贏方案。

昨日午後在龍肚凌雲橋施工現場,場面火爆。由於護岸工程遭停工,龍肚里、獅山里里長及部分居民到場質疑農業局和美濃愛鄉協進會介入,是為阻擋工程,而水保局恐因此將經費抽走,不再整治這條溪溝。

龍肚獅山里里長認為,工程一定要做,不能因為要變更設計兼顧生態說沒有經費就不做。攝影:李育琴

龍肚獅山里里長認為,工程一定要做,不能因為要變更設計兼顧生態說沒有經費就不做。攝影:李育琴

水保局台南分局長黃振全向里長保證,目前進行中約800公尺的施工範圍一定會繼續完成。由於事前不知此地在進行生態調查,且根據調查資料有相當珍貴的物種,因此召開現勘會議並邀請各權益相關人進行會商討論,找出一個最好的折衷方案,好讓工程盡快進行。

納入民眾參與機制  重新討論規劃方向

原本兩側護岸皆設計使用混泥土,水保局這次重新提出五種不同的提岸工法,在溪溝左側不臨路的護岸,採用乾砌石或預鑄塊等讓生物和植被較易生長的自然緩坡,右岸因臨農路,有明確的保全對象,因此仍維持水泥護岸加上護欄。

水保局修正的砌石護岸工法,但是並非最適合龍肚當地需求。會議決定重提新方案。照片翻攝:李育琴

水保局修正的砌石護岸工法,但是並非最適合龍肚當地需求。會議決定重提新方案。照片翻攝:李育琴

不過不管哪一種方式,原先邊坡覆蓋濱溪植物的自然狀態都已經改變。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長劉孝伸認為,既然已經停工,應思考最好的規劃設計,如何兼顧各方提出的需求,包括居民希望有工程整治,以及生態保育和環境教育等,此外,在地婦女經常來此利用湧泉洗衣,也是值得規劃的方向。

他強調,不管是這個護岸工程或往後的任何計畫,重要的是民眾參與機制是否納入,能夠在各方需求充分討論後,取得折衷方案來進行。

親近野溪  龍肚國小水生環境教育體驗 

龍肚國小也受邀出席座談,龍肚國小主任黃鴻松說明該校教育理念,他們帶小朋友到大自然,透過體驗認識家鄉環境和文化,也經常走訪野溪,讓小朋友親水、覓河蜆,認識溪流生態。不過,慢慢發現許多野溪都加蓋水泥護岸和堤防,又陡又直的護岸,讓孩子很難再進入野溪戲水,而這是全台灣普遍的現象。

「但是龍肚有這麼好的環境,過去常見的『水打扁』(台灣石鮒)、泥鰍等,不希望孩子未來只能在書本上認識家鄉的生態,」黃鴻松說,「看在孩子的份上,希望能夠把它做好一點。」

根據高雄市農業局委託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進行的樣點調查,凌雲橋附近溪溝有特殊的水域物種蔡氏澤蟹和台灣原生種台灣石鮒,此外,在美濃六個樣點區調查到的22種蜻蜓,龍肚這裡就占了20種,其中更有過去曾經消失50年,在1997年後再度發現的脊紋鼓蟌,這種蜻蜓目前僅在美濃和部分屏東地區出現。

農業局植物防疫及生態保育科科長林志嫻強調,並非要阻擋工程,而是希望在考量此地豐富生態,如何以不過度干擾的方式,並且減少施工量體,保持棲地的完整和生物多樣性。

北坑湧泉附近的脊紋鼓蟌。圖片提供:高雄市農業局

北坑湧泉附近的脊紋鼓蟌。圖片提供:高雄市農業局

美濃愛鄉:農村再生應由下而上  並採用適合現地工法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邱靜慧則表示,儘管目前僅進行800公尺的護岸工程,不過居民認為未來會有更多後續工程在此地進行。她希望水保局能落實民眾參與,充分知會各權益關係人,不只是單方面向申請人和村里長說明,也應邀請在地學校、社團和專家學者一起討論。

此外,水保局的農村再生計畫強調由下而上,且過往許多好的溪流整治範例都遵循一套既有的生態檢核機制,未來是否應落實執行?針對不同的溪流特性,也應採取適合現地的工法。

邱靜慧說,希望這裡可以做為水保局溪溝整治的示範點,做為學童環境教育的場域,讓小朋友在台灣,在自己家附近就可以看到這種魚蚌共生的水生環境。

龍肚國小學童在北坑湧泉的戶外親水體驗。圖片來源:龍肚國小

龍肚國小學童在北坑湧泉的戶外親水體驗。圖片來源:龍肚國小

高雄市技師公會理事長郭玉麟建議,為了不過度擾動生物棲地,工程應分段執行,此外,要讓原生的濱溪植物長回來,完工後的坡面不宜再灑外來的草籽,這樣工程完成後,上下游的生物仍會回到這塊水域。

水保局:生態野溪遭工程破壞不會再發生

經過各方意見表達,黃振全最後做出結論表示,基於水保局立場,民眾親水需求並非水保局工程施作目的。不過本案現地現勘後,考量溪溝水流緩且路面高度不高,在兼顧居民安全的情況下,讓兩側護岸都能以更自然的工法,減少使用混凝土,且設計緩坡和親水性,朝更符合各方需求的規劃來進行。後續將再提出新的設計,向在地居民和社團說明,達成多贏。

會後面對記者詢問水保局野溪整治的生態評估機制,黃振全說明,由於龍肚這裡已經有人為擾動情形,規劃人員當初現勘時,認為照理這裡不會有豐富生態,也未獲得相關訊息,因此採用河面不鋪底但兩側用水泥護岸的設計。他說不鋪底就是比較考量生態的做法,也更節省工程經費。

不過由於龍肚這個特殊案例,因此改用符合在地親水環境教育需求的設計,他並承諾未來不會再發生生態豐富的野溪遭水泥工程破壞的情形。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