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上路落實國土規畫 學者:應建立整合機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國土計畫法》上路落實國土規畫 學者:應建立整合機制

2016年05月03日
摘錄自2016年5月2日中時電子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國土計畫法》5月1日上路,學者專家建議行政院盡速建立協調整合機制,同時盤點及公開相關圖資,並就原本採取的「開發許可」制度轉為「使用許可」以及國土功能分區劃設等廣為宣導,以落實國土計畫。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5月1日邀專家及相關部會代表,舉行「國土計畫法施行的準備與後續作為專家座談會」,由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及前立委邱文彥主持。

余範英首先指出,《國土計畫法》不能像以前的《環境基本法》,一放多年且作為不大,基金會從推動河川整治開始,始終不放棄對環境的關懷,今年就是希望透過與會者的激盪與共鳴,讓相關單位妥為因應和準備。

邱文彥強調,未來預計有21個子法待訂,後續還有諸多挑戰,像是區域計畫法的過渡銜接、海洋資源地區的整合、3至12浬尚乏海域管理專法的缺漏如何補足等等,都應未雨綢繆。

新北市副市長陳伸賢表示,國土計畫法不是完成而僅是一個機制,需要很多相關配套子法,應建構平台,有系統的由中央、地方和民間共同合作。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則點出,大家都在「忙著解決昨天的問題」,國土規畫必須要把少子化、高齡化等更上位的命題加進來,才能因應台灣未來的需求,否則這樣的國土計畫運作起來將和現在區域計畫沒有不同。

會議在凝聚建言後作成10點結論,包括行政院應盡速建立協調整合的機制,建議由行政院副院長統籌,並確定上位命題與方針;相關部會應加強溝通,並由國發會先行統合,供內政部進行國土計畫之參考;、相關圖資應盡速盤點、整合及公開;主管機關應妥為因應並規畫人力嚴重不足問題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