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1.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全民來認股,守護濁水溪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生命力新聞
推薦瀏覽
永續公共工程入口網
自然步道協會

觀樹教育基金會 
台灣大百科
國際河網IRN
Salmon Nation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荒野保護協會

 
 

自然人文:褪去生命光彩的-台南孔廟老榕樹

作者:晁瑞光(文字工作者)

褪去生命光彩的身軀,沒有活力的色彩、沒有隨風舞動的光影,沈寂的矗立在全台首學的中庭,在台灣教育起始的地方訴說台灣人對待土地的方式與結果。這是一個提醒,希望喚起台灣人重新對待這塊美麗的土地,這也是一個開始,試煉大家在這土地上的能耐,自然的風,吹拂過台灣每一片土地。

台南孔廟老榕樹的現況,環顧四週,我取了這張老榕目前最美的一張照片。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易被誤認為瓢蟲的瓢蠟蟬

作者:楊家旺

【易被誤認為瓢蟲的瓢蠟蟬】2009.07.06 攝於大潭仔

我第一次在大潭仔遇見這隻小小的,體長不到5mm的小昆蟲時,被祂的艷麗條紋給深深吸引。這隻小昆蟲身上的紋路有些像西瓜,不過配色不同。西瓜的表皮是綠底黑條紋,這隻小昆蟲的背部卻是橙底綠條紋。祂的橙,偏向磚紅;祂的綠,佐了些淡藍,昆蟲界少見這樣配色的。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訪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

作者:易懿敏(文字工作者)

編按:梁從誡,1932年出生於北京,是「自然之友」創會會長,被譽為「中國民間環保第一人」。於今年(2010年)10月28日北京過世,因此特別選出《自然之友通訊》2004年第4期當中專訪梁從誡的報導,懷念並回顧梁從誡一生帶動中國提升環保意識的經驗。

2004年9月,《南方人物週刊》發佈了該刊評選的「影響中國公共知識份子50人」,其中包括自然之友的梁從誡會長及楊東平副會長兩人。

當梁從誡先生得知他被《南方人物週刊》評選為「影響中國公共知識份子50人」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誠惶誠恐」。這些年來,梁先生獲得的社會榮譽頗多,其中包括1995年的「亞洲環境獎」、1999年的「地球獎」、「大熊貓獎」、1999年《三聯生活週刊》第100期的25位「時代人物」之一,2000年菲律賓「麥格塞塞」獎(此獎專為在社會活動方面有傑出貢獻的人士而設,有的國外報刊譽之為「亞洲諾貝爾獎」),等等。梁先生說,他重視這些榮譽,這些榮譽代表了社會對他的工作與努力的認可。

精采內文

 

書齋:《那些極境敎我的事》之1:喜瑪拉雅─天堂與地獄之間

作者:陳維滄

一、挑戰恐懼,把危險當作人生的學習

回想十二年前,在刺骨的寒風和濕濛的雲霧夾擊下,我們的隊伍氣喘吁吁的在尼泊爾山區掙扎上跋,稀薄的空氣毫不理會心臟的澎湃,我盯著自己沈重的雙腳,龜速慢爬......,初登喜瑪拉雅山的一幕幕影像,至今仍歷歷在目。而這趟旅程,是我旅遊攝影的起點,是往後探險南北極與沙漠極境的開端,也是我探索生命之旅的啟程。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褪去生命光彩的-台南孔廟老榕樹

作者:晁瑞光( 文字工作者)

褪去生命光彩的身軀,沒有活力的色彩、沒有隨風舞動的光影,沈寂的矗立在全台首學的中庭,在台灣教育起始的地方訴說台灣人對待土地的方式與結果。這是一個提醒,希望喚起台灣人重新對待這塊美麗的土地,這也是一個開始,試煉大家在這土地上的能耐,自然的風,吹拂過台灣每一片土地。

台南孔廟老榕樹的現況,環顧四週,我取了這張老榕目前最美的一張照片。

老樹旁還掛著大家的祈福卡,希望神蹟顯現救救老榕。

秋風輕輕吹,也吹走老榕樹最後一片綠葉。

這是中庭上方老榕樹最後僅存綠葉的小枝幹,如今也已經凋零。

碩大的樹,曾經為多少人遮蔭,多少人進入孔廟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中庭這棵老榕樹。

如今大樹樣貌不在,留下一點光影,如正要離去的背影,等著大家揮揮手。

勉強還站立的老榕樹,要大家留下在後的印象。

病侵蝕著身體,從地底下開始,慢慢的往上竄,沿著縫,慢慢往上爬。

矗立越久,爬的越高,如今已到文獻沒有記載的高度~破紀錄了。

教育是在教大家觀察、發現,而不是灌輸與沿用,觀察、發現中,充滿了美好,社會也才會繼續進步。

站立於土地上,最穩健的基部,卻漸漸被侵蝕,腐敗、消失。

如同台灣的土地,我們總是忽視、遺忘、破壞最美好的。

另一個警訊-白螞蟻也進來了。

腐敗的樹幹,空氣中甚至可以聞到生病的味道。

自然之神獻上一朵白色的小花,感謝老榕樹在過去百年來

在這裡陪著大家成長,留下許多美麗的回憶。

有小朋友在孔廟畫畫,精準的表現出大榕樹的特色,主幹上一條條扭曲的線,以及被截斷的粗壯樹幹,還有樹梢稀疏僅存的一些小枝。真是一幅好作品。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藍鳥吉普賽

Top

 



 
 

專欄作家:易被誤認為瓢蟲的瓢蠟蟬

作者:楊家旺

【易被誤認為瓢蟲的瓢蠟蟬】2009.07.06 攝於大潭仔

我第一次在大潭仔遇見這隻小小的,體長不到5mm的小昆蟲時,被祂的艷麗條紋給深深吸引。這隻小昆蟲身上的紋路有些像西瓜,不過配色不同。西瓜的表皮是綠底黑條紋,這隻小昆蟲的背部卻是橙底綠條紋。祂的橙,偏向磚紅;祂的綠,佐了些淡藍,昆蟲界少見這樣配色的。

第一次遇見祂時,我所認識的昆蟲還很少,直覺以為祂是一隻瓢蟲,回家查了老半天,沒一隻瓢蟲的紋路像祂一樣。後來,也不記得怎麼查到了祂的身份,知道祂是一種瓢蠟蟬。僅止於此,沒再多花時間認識祂了。

祂的複眼也挺特別,前半邊淡橙,後半段灰白,有些沒睡飽的樣子。

由於幾年來在大潭仔見過祂好多回,也拍了不少祂的照片,次數多到幾乎見了祂已不想再對祂拍照的地步。然而,我知道這種心態對昆蟲觀察家並非好事。我自問,祂真的沒值得再觀察的面向嗎?我對祂的了解真的夠多嗎?這樣簡單的問題隨即讓我感到汗顏了,因為,我根本沒認認真真地了解過祂。

在網路上尋找昆蟲,通常,我會以嘎嘎昆蟲網作為首選。可是當我正要尋找關於祂的一切時,嘎嘎昆蟲網無法連結,消失在網路上了。這對過往常常倚賴嘎嘎昆蟲網的昆蟲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打擊,馬上就能感受到過往學習昆蟲時的那種便利性一下子消失了。後來,才知網站的硬碟毀損,後來,嘎嘎昆蟲網又出現了,網址更改,找到了新家。

嘎嘎昆蟲網還未找到新家的時候,我以「瓢蠟蟬」作為關鍵字搜尋。很快地找到了祂的學名:Hemisphaerius formosus。我想先確認祂的中文俗名,不過資訊似乎不多,感覺上還未有通用的稱呼。阿東老師協助進一步搜尋,他找到中國大陸對這一類昆蟲的習慣稱呼:「球瓢蠟蟬」,因為拉丁屬名 Hemisphaerius可對應英文的hemisphere這一單字,即「半球」的意思。若再加上種小名formosus,阿東老師說,也許可稱祂為「台灣球瓢蠟蟬」。我想,這是個不錯且合理的稱呼。

我再以學名作為關鍵字搜尋,發現了一個令我感興趣的部落格,一個以日文書寫的部落格,稱作「昆蟲王國故事」的部落格。我不懂日文,只能隱約從他拍攝地點裏的「太平山區」、「台中市公園」等,猜測他應該住在台中(一位懂日文的台灣人?或一位住在台中的日本人?)。他從2010年1月1日開始書寫部落格文章,幾乎每日一篇,至8月底竟已完成了232篇,實在令我敬佩。

我以照片裏這隻瓢蠟蟬的學名作為關鍵字找到他的部落格,因為他在一篇文章裏提到了這隻瓢蠟蟬。有趣的是,他竟也是在台中太平山區拍到的,這與我見到這種瓢蠟蟬的區域相同。他似乎非常喜歡這種瓢蠟蟬,因為他將這種艷麗卻又可愛的瓢蠟蟬作為他部落格的大頭貼。這是一段有趣的搜尋經歷,令我難忘。

時常,昆蟲觀察對我而言是生活的一部份,稱不上旅行。我可能起床後,在離家不到一公里的大潭仔走上一兩個小時,過程很隨性,往往可以發現幾隻昆蟲,同時拍下幾張照片。但是回家後,卻可能因為某隻昆蟲讓我感到好奇,便上網搜尋祂的故事,那過程,時常就像是旅行了。我會穿梭在一個又一個專業的網站裏,像是逛博物館;我也會探訪一個又一個陌生的部落格,彷彿旅行時拜訪的當地人。事後回想,常常覺得不可思議,竟能夠因著一隻昆蟲,而有了一趟旅程,且成果往往極其豐富且令人驚奇。這收穫通常超過了我原本所設想的,我不只尋找到一隻昆蟲的身世(當然,有時經過搜尋後祂的身世仍是模糊不明的),更走過幾間博物館,拜訪過幾個他鄉的人。在網路上,昆蟲搜尋,就像一趟想像的旅程,只是,這想像之旅對我而言,其實是無比真實的。

昆蟲觀察所賦予我的,時常,超過了觀察當下帶來的樂趣。昆蟲觀察似乎帶給我一種或許是錯覺,或者幻覺,但也可能是無比真實的感覺。我覺得,昆蟲觀察之於我,有些無所不能了。

Top

 



 
 

自然人文:訪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

作者:易懿敏(文字工作者)

編按:梁從誡,1932年出生於北京,是「自然之友」創會會長,被譽為「中國民間環保第一人」。於今年(2010年)10月28日北京過世,因此特別選出《自然之友通訊》2004年第4期當中專訪梁從誡的報導,懷念並回顧梁從誡一生帶動中國提升環保意識的經驗。

2004年9月,《南方人物週刊》發佈了該刊評選的「影響中國公共知識份子50人」,其中包括自然之友的梁從誡會長及楊東平副會長兩人。

當梁從誡先生得知他被《南方人物週刊》評選為「影響中國公共知識份子50人」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誠惶誠恐」。這些年來,梁先生獲得的社會榮譽頗多,其中包括1995年的「亞洲環境獎」、1999年的「地球獎」、「大熊貓獎」、1999年《三聯生活週刊》第100期的25位「時代人物」之一,2000年菲律賓「麥格塞塞」獎(此獎專為在社會活動方面有傑出貢獻的人士而設,有的國外報刊譽之為「亞洲諾貝爾獎」),等等。梁先生說,他重視這些榮譽,這些榮譽代表了社會對他的工作與努力的認可。不過,梁先生表示,社會對自己的認可越多,壓力便越大,因為「如何做到不辜負社會對自己的讚譽,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誠惶誠恐」。在另一方面,梁先生強調道:我又不重視這些榮譽,因為我還是我,我不是為了榮譽而有意地去表現自己,我仍將按照原來的方式做人與行事,只是將更加忠實自己的理念:真心實意、身體力行!

真心實意、身體力行

梁先生在多次接受採訪時都曾反覆強調:真心實意、身體力行!這並不是一句石破天驚的口號,它樸樸實實,卻蘊含著延綿的力量,讓人深思。

梁先生反對通過唱「綠色高調」和爭當「綠色救世主」來進行環境保護工作。「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思考,我發現中國的環境問題歸根結底其實就是社會問題,這並不是簡單的振臂一呼就可以解決的。」梁先生語重心長,再次向筆者講述了他到寧夏西海固出差時所遇到的一件給他極大震撼的故事:乾旱的沙漠地裏,他看見一對姐弟手提破鐵桶,用小耙子四處挖髮菜。他知道挖髮菜將對原本就脆弱的地表造成傷害,可是,「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如何能去要求他們不要再挖髮菜?這是他們在這缺水的地區維持生計的方法。」梁先生神情凝重:「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對於生存都難以繼續的貧困地區來說,環境保護更不是喊幾句「還我綠水,還我青天」的口號就能夠解決的」。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很多環境問題不是認識到了就可以解決的,梁先生認為有些環境問題難以解決,並不都是因為現行的一些政府部門執法不力,而是由於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涉及到的方面實在太多,很難有合適的解決方案。

意識到唱綠色高調作用的微弱,梁先生認為,應該對全民進行環境教育。通過環境教育,促進公眾的行動,最終改善環境。

而說到教育,梁先生認為,我們不能做那些對別人高要求,卻對自己低要求的教育,而應該要「真心實意、身體力行」。教育者起碼要能管住自己。如果連自己都管不住,又談何去要求別人?而如果人人都能管住自己,那麼社會便大有進步。

梁先生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媒體報導上提得最多的是梁先生使用廢紙製作的名片與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事蹟,其實除此之外,梁先生及其夫人方老師在他們的生活中始終堅持「力求節約」的原則。比如在用水方面--你知道嗎?洗衣機用水比手洗要多3倍!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我和方老師都老了,洗不動衣服,所以我們還是用洗衣機的。但是,我們將洗衣後的所有水都用桶收集起來,沖馬桶用。我們家的馬桶基本上不用水箱裏的水。不僅洗衣服的水,就連洗菜、洗澡的水,都會收集起來回收利用。雖然這樣會不方便,水桶也占了很多地方,但我們都習慣了,而且必須這樣做才心安。梁先生他們的行為影響了來做小時工的阿姨,她認同了他們節水的理念,並將這種節水的方法在其他家庭實行起來。這就可以看出: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他人。梁先生笑了。

「真心實意、身體力行」。梁先生希望,這句由他提出的口號,同時也是自然之友貫穿始終的宗旨。

這是自然之友的榮譽

獲知自己被《南方人物》評為「影響中國的公共知識份子50人」時,梁先生的第二個反應是:如果說我個人在社會上有影響,這影響也是來自於自然之友。所以說,這個榮譽其實是自然之友整體的榮譽。

十年前,當梁先生和其他三位同行在公園的草地上討論中國環境問題的現狀時,他們的一個共識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環境保護之所以做得成功,與他們發達的NGO(非政府組織)有著密切的關係,而當時的中國政府卻還沒有有形的群眾監督,應該有一個自己的民間團體。由於有著這樣的共識,自然之友成立了(雖然經過了重重困難),這是中國第一個民間環保組織。自其成立以來,自然之友切實地為中國的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

其實我更希望民政部更開放些,讓更多的民間組織發展起來。自然之友如果永遠是老大,並不就是一件好事。失了競爭、青出於藍的機會,中國的民間組織無法健康成長。梁先生如是說,但是並不是說我們要放棄爭第一。我們不能保證第一,但要努力去達成自己的目標與宗旨。

長年以來,梁先生在自然之友只領取每月1500元的工資(在最開始的幾年,則完全沒有人員經費,而且經常要往裏貼錢),外加在中國文化分院的500 元補助,在這樣經濟條件下,梁先生經常性地將自己的講演費用、獲獎獎金等都無償地捐給自然之友。在我剛到他的辦公室準備進行採訪的時候,自然之友的財務人員進來讓他在一張收據上簽名:這次方老師陪同梁先生到新疆參加綠色希望行動,綠色希望行動專案給方老師買了往返的機票,可方老師覺得自己不是自然之友正式的工作人員,不能讓辦公室為她承擔費用,於是一回來就以她個人名義捐了5000元給綠色希望行動。他們兩人都希望自然之友的每一分錢都能用在實處。

梁先生已經陪伴自然之友走過了十年的風風雨雨,他這樣評價自己與自然之友的關係:對於我來說,自然之友和我是一體的。我屬於自然之友,代表自然之友,體現自然之友的理念。

筆者問他,為何能夠堅持十年把主要的精力投在自然之友做環境保護?梁先生淡淡一笑:因為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值得去做。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個新的事業,值得為之奉獻。這就是一個知識份子的責任感。

批判精神與獨立性

《南方人物週刊》提出的影響中國公共知識份子50人的評選標準是:是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是進言社會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想者。梁先生笑說:其實我並不符合第一條。梁先生以前學的是歷史,研究生畢業後在雲南教了幾年的世界史,但是之後就沒有再從事與歷史直接相關的工作。不過,那些歷史常識,那種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問題的習慣,在梁先生講演或寫作的時候,還是會自然而然地出現。環境問題就是人口與資源的不匹配的論斷,就是梁先生從中國人口及其消費的歷史演變的分析中得出來的。

在三條評選標準中,梁先生覺得批判精神對於知識份子來說最可貴。失去了批判精神,知識份子只是隨波逐流的人,對社會起不到良好的影響。要具有批判精神,就要求知識份子具有獨立性。獨立性,也就是指不管面對多麼權威的意識形態,都抱著分析的態度去面對。這種獨立性,梁先生在回顧他幾十年的生活經歷後,說道,特別表現在其對政府,或者說官方觀念的獨立性上。

梁先生列舉了幾條劃時代的標語來做例子:比如發展才是硬道理,事實證明,並不是所有的發展都是硬道理,有的發展甚至是有害的,我們只能說:可持續的發展才是硬道理;比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雖然推進了生產力的進步,但人們卻忽視了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多環境的破壞其實也正是由於科技的發展;又比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句著名的標語雖然卸去了當時大家都不敢富的心裏負擔,但卻沒能解決後一部分人的問題,現在中國社會中存在的貧富懸殊現象,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一個很大的障礙。

社會責任感與積極進言

知識份子不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批判的精神,而且要有社會責任感和向社會進言的努力嘗試。

說到社會責任感,梁先生憂心忡忡: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為求自己成功而願意付出一切代價的人,這種缺少社會責任感的人一多,造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危機,那就是誠信的喪失--當老百姓與政府之間不能互相信任的時候;當病人與醫生之間不能互相信任的時候;當學生與老師不能互相信任的時候;當消費者與廠家不能互相信任的時候......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都不能互相信任,那麼人們又如何能夠心理健康地生活著?沒有了健康的心理,我們社會的未來將不是凝聚,而是瓦解。
現在教育界正在嘗試重建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如北大今年的學生教育重點就放在了「社會公德教育」,為此,北大還曾邀請梁先生為北大的學生做演講。梁先生很認同這種努力,不過,他也提到,做這樣的演講他只能以父母和自己「身體力行」的例子來感染學生,而不可能說教似的讓學生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在總體不良的社會氛圍的影響下,說教根本不可能發揮什麼作用。」梁先生對其母親(著名建築家林徽因)與他在五十年前的對話記憶深刻--1947年,還在讀中學的梁先生問母親:「如果當初日軍佔領了當時國民政府的所在地重慶,當時住在四川長江邊上一處農村裏的她和父親會怎麼辦?」仍在重病中的母親淡淡一笑:「中國知識份子有一條老傳統嘛,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那一個人在重慶讀書的我怎麼辦?」梁先生有點惶恐地問。「要真到了那種地步,也就顧不得你了...」--梁先生重複著這句話:「那時候就顧不得你了...,可見,當時我母親的確是仔細地想過這件事情,而不是因為我問起才有以身殉國的打算的。」

這是一種心繫祖國與人民的操守,永遠值得我們後人敬佩。

知識份子積極進言的途徑有多種,相比之下梁先生的進言方式更多一些--他可以通過自然之友舉辦的講座和一些活動來影響公眾;此外,由於其政協委員的身份,他也可以更積極地向政府反映情況,協助並促進政府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在談到「民間組織」與知識份子的關係時,梁先生表示,不同的知識份子有著不同的情況,有的知識份子其個人影響就很大,無需借助「組織」的力量,比如一直在做「愛滋病預防」工作的高耀潔,多年來她都是以個人的身份在做工作,他很敬佩她工作的成就。不過,如果能夠借助「網路」或者說「組織」的力量,無疑能夠更有效地影響到社會。「昨天我從胡佳那裏得到高耀潔最近出版的一本書,這其實也正說明了高耀潔的工作正在網路化,而不再僅僅是個人行為。」

精神豐富的幸福生活

多年前,梁先生從公辦單位辭職,轉到民辦機構工作,以致於不再能享受公費醫療,也沒有社會保險。當時梁先生已經72高齡了,方老師擔心的是,如果他病倒,該怎麼辦?

但是,梁先生很樂觀,他欣賞顏回:「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便在外人都為艱苦的生活條件而替顏回覺得憂慮的時候,顏回仍然快樂地生活著。梁先生說:「幸福其實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而不是由物質的多寡來決定的。」抗戰時期,梁先生的父母在四川鄉下,那時他們的生活很拮据,梁先生記得當時他去上學都沒有鞋穿。在這樣艱難的時期裏,他重病的母親卻仍能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她不斷學習、研究新的知識,並與父親共同撰寫了幾本重要的論作--「正是因為我母親的精神生活豐富,用對知識的關注轉移了病痛與貧困,我們的生活才變得溫馨,她也終於從精神上戰勝了病魔。」

梁先生表示,他從沒過過豪華的生活,所以也無從體驗豪華生活中的人是否幸福,但是,他覺得,如果物質的誘惑太多,人很可能會變質。而且,一個人的生活如果物質上很豐富,但精神生活貧乏,他能幸福嗎?

當時的梁先生靠著微薄的收入過著清貧的生活,他仍然樂在其中。「我追求一種簡單而內心充實的生活」,梁先生說。

Top

 

書齋:《那些極境敎我的事》之1:喜瑪拉雅─天堂與地獄之間

作者:陳維滄

一、挑戰恐懼,把危險當作人生的學習

回想十二年前,在刺骨的寒風和濕濛的雲霧夾擊下,我們的隊伍氣喘吁吁的在尼泊爾山區掙扎上跋,稀薄的空氣毫不理會心臟的澎湃,我盯著自己沈重的雙腳,龜速慢爬......,初登喜瑪拉雅山的一幕幕影像,至今仍歷歷在目。而這趟旅程,是我旅遊攝影的起點,是往後探險南北極與沙漠極境的開端,也是我探索生命之旅的啟程。

健行「trekking」這個字源於南非,我們就彷彿像「trekking」這個字的原意般:帶著家當和牲口長途跋涉,為尋求下一個新的居所而遷移。而此趟攝影的之旅,屬於35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健行,必需有登高山的體力、經驗和裝備。

響咚咚的牛鈴聲,一路帶領我們盡情拍攝美景,在起起伏伏的路上慢行,高聳山峰、清澈溪流,以及井然有序的梯田為伴,迎面而來的陌生人,親切問候「Namaste」,真誠與友善,是這人間天上的共通語言。

山中的小村裡三五散佈的小屋,色彩明亮,多是提供食宿的小客棧,走累了,就往小屋裡坐坐,喝杯暖暖的奶茶,看著太陽下閃著光芒的雪山,悠坐中得以小憩。中午或傍晚時,一路上的客棧聚落,都可作為食宿的休憩站。

高山缺水,在這裡,水的價格比汽油還貴,路上我們甚至看到三歲小孩子賣力提水桶的景象,資源稀缺可見一斑。若想要洗澡只能買一桶水,將就著洗洗,即便這樣,費用也比房租高出一倍。在山上的八天,我們只洗過一次澡。客棧裡甚至沒有電,我們的隨團廚師只點盞蠟燭,也不洗菜,直接切一切就下鍋。

就著昏黃燈光,我們這群台灣山客、雪巴挑夫,以及各國的背包客共處小屋,享用烤餅及沾料的尼泊爾式晚餐,睏了,躺在一張簡單的小床,呼吸冰冷而潔淨的空氣,進入夢鄉。物質極簡樸的生活,讓人更接近大自然的美好,也向自己的心靠近。

 

那些極境敎我的事-圖片提供:時報出版

【書的小檔案】

書名:那些極境敎我的事

作者:陳維滄 先生
出版: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0/08/26
定價:300元

本文轉載 自時報出版之《那些極境敎我的事》一書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陳姿穎    ‧副刊責任編輯、網編:張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