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評論連結】 2011台灣回顧:多年抗爭 國光石化終不蓋在大城溼地
自然書寫:航向太平洋,尋找人類的垃圾足跡(二)
作者:廖敏惠
透過了海水表面拖網的研究方法,我終於了解為什麼北太平洋渦流區被稱為「垃圾渦流區」。在拖網採集袋裡,我們發現了牙刷(由上面的標誌推測為韓國產品)、塑膠金剛、玩具錢幣、BB彈、筆蓋....當然還有數以千計的塑膠碎片!沒想到真有無數塑膠碎片漂浮在這片看似清澈湛藍的大海上,每天坐在船上盯著海看的我為什麼都沒發現呢!也許看多了陸地上隨地可見的垃圾,並不覺得這些細小的碎片有什麼稀奇,但仔細想想,在這3個多禮拜的日子裡,我們只看見過兩艘船,除此之外,只有一望無際的海洋和陪伴我們的海鳥,以及偶爾來到船邊的鯨魚與海豚;這的確是一個人類無法到達的世界角落,但我們卻發現這一袋又一袋的塑膠垃圾。而在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船長決定開放太平洋游泳池,興奮的跳入水中的我,拿起手中的相機希望拍下這湛藍的清澈大海,卻發現漂過眼前的是一根塑膠繩和一顆顆塑膠碎片。原來太平洋上沒有垃圾島,其實是塑膠垃圾濃湯區!
這些塑膠碎片到底對大自然或是人類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塑膠製品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相信有一些人已經看過,不管是信天翁、鯨魚、海龜都是受害者,因為誤食了塑膠無法消化,而不能再吃下真正的食物因而餓死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更令人憂心的是科學家發現,這些細小的塑膠碎片吸附了相當多環境中的有機汙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因此,經過海洋生物的誤食後,這些有機汙染物累積在生物體內,再經由食物鏈,累積至許多大型魚類或海洋哺乳動物體內,造成牠們體內環境賀爾蒙的有機毒物含量增加;在我們實際捕到的鬼頭刀和小魚胃中也發現許多塑膠碎片。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三種蛛蟲的拾骨行為
荊獵蝽屬(Genus Acanthaspis)的若蟲,極為迷人。這種迷人的特質在成蟲後便消失了。這並不是說成蟲後的荊獵蝽不美,其實荊獵蝽的成蟲是很美的,甚至比若蟲還要美上數十倍,只是成蟲的美是多數獵蝽都具備的那種美,無法稱之為特別。但荊獵蝽若蟲的外觀我不稱祂為美,我說祂迷人,因為很少椿象會有像祂這樣的行為,一種極為奇特的行為所形塑的迷人外觀。
上圖就是一種荊獵蝽若蟲的外觀,祂以細碎的落葉、枯枝、土屑黏滿全身,以致於你根本看不出那是一隻椿象。但是,當你知道祂是一隻椿象後,慢慢地,你會看見祂的六足,祂的觸鬚,而後,你幾乎可以想像得到祂的頭胸腹大約位於什麼位置了。黏滿荊獵蝽若蟲全身的,也許不只是落葉枯枝與土屑,如果祂曾經獵食其他昆蟲,這些被祂吸乾體液後剩餘的外骨殼,祂會拾起,黏在背上,這種拾骨行為對祂當然是有好處的,而且比單黏上枝葉土屑帶來更多的好處。因為荊獵蝽的其他天敵(多數也是節肢動物),在判定獵物時依賴的並不單單只是視覺,往往還輔以嗅覺。也就是說,荊獵蝽藉落葉、枯枝、土屑的偽裝,只能達到隱身的狀態,再覆上一層其他昆蟲的屍殼,差不多沒有天敵會對這一堆散發著死屍味的假屍體有興趣了。
享綠生活:綠活年夜飯 翡珊老師的蔬食料理
作者:范真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每逢過年,從除夕圍爐開始,就免不了長達一兩週的大魚大肉、年糕香腸、瓜子花生‧‧‧等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蔬菜纖維卻相對的少,名副其實的「三高一低」,年還沒過完,發現腰圍已經粗了一圈。
今年,就來一點不一樣的。
除了佛跳牆外,其他並不是年菜食譜,但符合「健康、原味、簡單、易做」的樂活精神,不妨搭配每個家庭原本的年菜菜,滿足家人不同的口味,今年的團圓飯一定圓圓滿滿、皆大歡喜。
自然人文:冬天裡的一把熱情—金門冬季賞鳥與自然生態有約活動紀實
作者:藍茵
接著車隊到田墩海堤,下了車沿著路邊走邊欣賞,在鳥會幾位老師的引導下,走進田墩海堤,並沿著金沙溪觀賞水邊鳥況,我和儀則回文化局接鸞,我們先追到浦邊,意外的看見一位「蒼翡翠」守在岸邊,鸞問牠吃魚嗎?我和儀說是,鸞說:「牠會吃彈塗魚嗎?」因為那裡是泥灘地的環境,我翻了圖鑑,發現牠會吃彈塗魚、螃蟹等,所以牠出現在這裡,便一點也不奇怪了。接著我們沿著溪旁前進,竟與兩隻小白鷺近距離的接觸,鸞說沒有這樣近觀察小白鷺,十分的興奮。
我們接著往金沙水庫,這時我們的車,停在水庫旁也有機會觀賞到田裡有許多鴿子,還有花嘴鴨也在田裡活動,忽然也看到魚鷹在空中盤旋,也有小白鷺飛過,突然一隻黃鶺鴒從車前飛過,接著還有兩隻白鶺鴒在車前的馬路上覓食。再往前在金沙溪河口處,先看到蒼翡翠兩隻再看見魚鷹,接著遇到在許老師帶隊迎面而來的賞鳥人群,學員芳說沿路看見兩次黑頭翡翠,許老師說如果看到三次就可以買樂透了,因為黑頭翡翠十分的稀少,芳卻可以同時目睹兩次,真是太幸運了!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副刊責任編輯、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