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本日主題: 八大工業國領袖高峰會焦點為降低貧窮、促進貿易
知性專題 [自然生態]台灣生態環境問題知多少?(二)
環境新聞
(新聞檢索)
八大工業國領袖高峰會焦點為降低貧窮、促進貿易
取代京都議定書 美國提供極少的幫助
環境局停止實施水污染條例
綠色和平組織因軍事抗爭遭謀反起訴
炭疽病爆發 林木野牛國家公園部分關閉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7-2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20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17
專  欄 [黑潮觀點]海上馬戲團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到底要反核、還是要公投?

[自然生態]台灣生態環境問題知多少?(二) >>>

作者:林俶圭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業上山對土地造成的傷害

[山坡地的崩塌]台灣的地質年輕,山勢陡峭,又處在地震帶上,原就容易崩塌,是不利開發的條件,絕對不適合以粗糙的工法加以開發山坡地。  原來位在平原地區的農地,經常為了因應工業、住宅的需求而變更使用,導致農業用地不足,解決的方法就是往山區開發;另一方面是,生長在較冷涼地區的植物,因生長較慢而含有較多的糖分,廣受消費者的喜愛。因此,森林開始變成農地,首當其衝的是,地表裸露容易引起土石流、山崩等災害;其次,農業上山連帶污染也上山,包括肥料、農藥、農家的污染一再深入山區。

  而農業的污染,或是直接隨著雨水的沖刷,進入溪流,引起水質惡化;或是滲透到土壤中,沿著地下水路,同樣會進入溪流,而這些惡化的水質,不僅影響水中生物的生存,也將進入水庫成為人類的飲用水,最終仍是危害到人類自身的安全。

岸溼地生態系的消失 

  過去一般人對於海岸地區、溼地環境等,都視同荒廢地,基於地盡其利的觀念,經常成為財團企業覬覦的地點,以填海造陸的方式開發成為海岸工業區。

  事實上,這些海岸環境,不論是海岸溼地、河口溼地、河岸溼地,都是生產力極高的特殊生態系,不只供養各種溼地鳥類的覓食,更重要的是它們是經濟漁業的孵育場所,溼地的消失直接造成魚群的減少,漁獲量降低。同時,這些地區因為地勢低窪,在水量較大的颱風、豪雨季節,可以成為環境災害的緩衝區。填土之後,地勢改變,自然會造成鄰近一些原本不會淹水的地區,反而成了替代的浸水區。

本文摘錄自『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http://naturet.ngo.org.tw/

八大工業國領袖高峰會焦點為降低貧窮、促進貿易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7-17 (ENS)- 布希總統在世界銀行發表演說時指出,八大工業國年度高峰會今年的焦點議題將會是,發展中國家和減低貧窮。他建議半數的發展銀行以經費補助的形式,針對幾個層面贊助這些最貧窮的國家,包括:「教育、衛生、營養、供水、衛生下水道,以及其它人類生活必須條件,」。

取代京都議定書 美國提供極少的幫助 >>>

  德國,波昂,2001-07-17 (ENS)- 當國際性的氣候談判本週在波昂重新召開,布希政府正在國內與國際陣線上爭戰,以期為布希總統背棄京都議定書的爭議性決定贏得支持。布希政府正面臨環境團體與國會民主黨員,對其全球暖化立場的擴大反對。

環境局停止實施水污染條例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7-17 (ENS)- 美國環保署週一宣布,將暫緩實施整治污水條例,並對柯林頓時代的法規展開大規模的審閱。這項公告,引發環保團體的抨擊,他們認為此舉又是布希政府試圖削弱環境法律條文的一部分。

綠色和平組織因軍事抗爭遭謀反起訴 >>>

  美國,加州,洛杉磯,2001-07-17 (ENS)- 15名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與2名記者,因為造成7月14日文德堡空軍基地美國飛彈防禦系統演習延滯,遭以謀反罪名起訴。昨晚,法官卡羅•華雷以陰謀破壞軍事安全區域及違反規定之名,起訴這16名男子與1名女子。若是罪名成立,他們可能被判10年以上徒刑。

炭疽病爆發 林木野牛國家公園部分關閉 >>>

  加拿大,亞伯達省,佛特史密斯,2001-07-17 (ENS)- 加拿大公園的官員發現,亞伯達省林木野牛國家公園內的野牛群爆發炭疽病。炭疽病可傳染給人類,而患病野牛的發現處 - 甜草區-目前已不對遊客開放。這座公園內野牛炭疽病的發生史有40年,覆蓋面積有一個瑞士的大小。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7-20 >>>

  • 年底前 全國強制垃圾分類:縣市在各種主客觀因素下,尚無法展開垃圾費隨袋徵收,則可以推行強制分類,以達到垃圾減量的目標 (台灣 民生報)
  • 林務局將斥資2億5千萬元 改善林林火災防救設備 (台灣 東森新聞報)
  • 茄苳溪灌溉水遭汙染(已波及灌溉用水、地下水和飲用水)環保局追查 (桃園 聯合報)
  • 砂石車改駛河床 可減少民怨:縣長河川局協助砂石車改駛河床 避免再行駛鄉鎮市區影響交通;砂石公會將在大安溪設臨時運輸便道 (苗栗 中國時 報)
  • 實現非核家園 環保團體籲獎勵再生能源發展(以及 建立省能標準 推動能源標章 課徵碳稅或能源稅 開放能源市場等) (台灣 東森新聞報)
  • 中鋼推動”工業區能源供應網”計畫,互通使用能源,並可減少污染排放量 (台灣 中央社)
  • 工業局協調環保署研商放寬紡織業放流水標準 (台灣 中央社)
  • 學者認為公共建設與環境永續應共存而非牴觸(行政院新世紀國家公共建設會議) (台灣 中央社)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20 >>>

  • 我國成功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江河源頭地區生態系統 (青海 東方網)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料年底成立:行政署稱委員會並無決策權﹐成員來自民間組織或部門首長 工作範疇會在年底前擬訂 (香港 明報)
  • 上海將營造15個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其中的金山三島為本市僅有島嶼海洋生態系統 上海郊區唯一保持較好的相對原始植被狀態的地區) (上海 新民晚報)
  • 持續乾旱少雨高溫 江蘇淮北地區最大的水源洪澤湖基本枯竭 低於死水位0.94米 (江蘇 北京青年報)
  • 京城綠地少人認養 專家分析乏廣告效應--認養綠地和樹木100平方米以上可給企業和個人掛牌 廣告效應不足是企業裹足不前的主因 (北京 北京青年報)
  • 城管環衛防疫環保聯手出擊 堅決清剿露天燒烤 (海口 新華網)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17 >>>

  • 副總統錢尼極力推薦布希當局的環保決心
  • 報告建議布希提高標準 促使更有效的利用汽車燃料
  • 陸軍訓練中心計劃擴展到加州沙漠地區
  • 美國國家有色人種促進協會計劃控告含鉛油漆製造商
  • 「地球正義」控告聯邦政府 質疑有毒物質管制計劃的瑕疵
  • 加州聖荷昆地區的空氣污染引來訴訟案
  • 羅斯福四世反對國家紀念址公平法案(編按:目前,該法案要求總統所提案的國家紀念址,亦須經由國會表決通過才可執行。)
  • 火星表面也發生全球暖化的現象
  • 慈善音樂會提昇大眾對北極保護區的保護意識

[黑潮觀點]海上馬戲團 >>>

作者:曾永平

鯨魚≠賞鯨

  1997年,台灣第一艘賞鯨船由花蓮石梯坪漁港啟航,帶動了台灣賞鯨事業的蓬勃發展。兩年間,遊客由初期的六千人次,成長至兩萬五千人次。今年,預估更將突破七萬人次之關卡。全台各賞鯨點(宜蘭、花蓮、台東)預估賞鯨船之總數已到達20艘以上。因此,難怪台灣的賞鯨業被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 IFAW)列為全世界賞鯨發展最快速的地方。

  短短幾年間,賞鯨活動似乎瞬間成為台灣的明星休閒產業,而各家業者似乎也相準了這塊大餅,紛紛尋價、集資、造船、開公司,儼然將賞鯨當成一般的通俗旅遊來經營。船長的素質、解說員與解說內容的良窳、經營的方向、保育的觀念、專業的考量……等等的重要因素紛紛被拋在腦後。於是乎,全台灣最有希望與潛力成為典型生態觀光的休閒遊憩產業,將面臨在通俗化、一般化的過程中被犧牲掉的危機。就這樣,看著這樣的新型態觀光休閒產業興起,大家一窩”瘋”的搶食這張大餅,一船又一船的遊客被載出港,到台灣的東部海域來『看鯨魚』。當『看』,變成了唯一的重點;『大型鯨』亦成為唯一的目標時,這樣的休閒產業也越來越與海洋公園或與大型水族館的表演秀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而台灣的觀光產業,似乎終究無法走出遊客導向、人工化、粗糙、短視近利的輪迴裡。

戲團登場 

  夏天,是一個適合親近海洋的季節,也是許多朋友接觸海洋的第一步。在一個盛夏的午后,溽暑難耐,看到清澈的海水有一種想要跳下去,與它融合成一體的衝動,而此時的水色是透明且澄靜的。站在解說員的位置,透過望遠鏡,望向遠方的海面,只要是有些許的水花,我們就能夠一清二楚的掌握,並且迅速做出判斷。於是,就這樣,遠方的水花引領著我們發現了第一群目標-飛旋海豚。

  『請大家不要把焦點都放在海豚或大型鯨上面!』我透過麥克風和大家解釋著野外體驗、自然觀察的意義。此時,我無意間望向遠方的山,與周邊雲夕的變化,然而,隨之出現的海豚水花不過只是旅途中的小插曲罷了!於是在微弱南風吹拂下,逆著潮流的方向,天上的雲夕不停的流動,陸地也越變越小的同時,我們朝著這一群飛旋海豚緩緩地接近……

  或許是長時間下來與船隻相處的默契,使得這一群飛旋海豚很快速地接近船隻,並於船隻的正前方飆起船(Bow-riding)來。在水下,他們輕盈靈動,不時露出水面換氣;在空中,他們翻騰旋轉,一下、兩下、三下,似乎在勾引著船上的人們,使人有一種想要縱身入海的慾望。『他們好像瘋了!』遊客高喊著!此時船上每個人的心中是激動澎湃的,但是卻仍然保持著被動、作客的腳步與心態亦步亦趨地跟隨著這一群慧黠的海中生命,彷彿時間靜止一般,大家恣意的吸吮著海洋的脈動……

  『來!來!來!…過來!過來!…過來飆船了,我們大家拍拍手!喔!』忽然間,一陣的吵雜打破了原有的靜默。在我們船隻的右舷,另一艘船隻緩緩接近,一群遊客在解說員的帶領之下在船上瘋狂的拍手、叫囂,彷彿在觀看戲班子或是馬戲團的耍猴戲、跳火圈一般,而船上的遊客亦頓時變成了臨時演員而不自知。然而,隨著飛旋海豚不斷的跳出水面、船首乘浪,更使得遊客鼓譟的情緒達到最高潮。相對於我們沈默,在海面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然而此時的我,無言以對,悄然地離開了這片已經沸騰的海域……

  那個午後的經驗,讓我一直沈思著人與自然的關係。我覺得野外體驗與自然觀察的最大殺手莫過於此。倘若我們的觀光品質還是一直停留在『觀賞』的階段,而不去學著「體會」與「傾聽」,那我們離『生態觀光』、『永續發展』將還會有很長、很遠的一段距離要走。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讀者投書]到底要反核、還是要公投? >>>

  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說:「反對核四公投的人不適任總統、閣揆」,引起外界側目。同樣曾任民進黨主席的立法委員施明德卻表達「堅決反對年底進行諮詢性公投」的迥異立場;施明德認為林義雄的反應僅是「訊息的表達」,他呼籲反核人士想清楚「到底要反核、還是要公投?」

  堅守反核理念,將反核運動上升至道德聖戰層次的林義雄,堅持必需舉行諮詢性公投以外為核四一役解套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所謂公投的意義並不在於反核本身,反而在於它的政治性。由於公投本身並沒有法源,如果行政院執意在年底舉辦所謂”諮詢性公投”,則光為了投票區域劃分、投票有效性等等枝枝節節的技術問題就足以再度掀起一場朝野混戰,也可以將核四本身的公共政策辯論再度移轉為政治的技術秀。其次,由於公投本身又與統獨問題高度掛鉤,則難保屆時核四不再度扯進統獨問題的漩渦,反核又成為保台愛台的建國聖戰,明明是左右問題的辨論又成了表態愛台還是賣台的民粹運動!

  究其實,阿扁政府在核四問題上的政策模糊,模稜兩可才是導致核四問題至今仍然無解的主要原因。如果政策明確,則續建有續建的理由,廢核亦有廢核的道理,阿扁政府先宣佈廢核又忽而續建,林義雄等大老在感覺被愚弄之際卻又未能與如此政客劃清界限,反而幫忙想了一個”諮詢性公投”的騙局,與行政院一起愚弄百姓,只能說是滑天下之大稽!因為憑常識想象都可以知道,在經濟下滑、失業率高漲的此刻,讓核四此等公共政策議題交由一般民意決定,只能為政客解套,一舉將反核運動送上斷頭台,對於反核運動的能量積累、議題深化更是毫無助益!

  施明德說:「究竟是要反核?還是要公投?」深刻的指出了問題的焦點!數十年來,反核運動與反獨裁、反國民黨劃上了等號,在政黨輪替後的今日,昔日反核運動所建構的理論已不再足以支撐,這才是如今反核運動的瓶頸與侷限所在。究竟反核運動的實質意義是什麼?在新的政治生態下,反核運動所追求的新社會的面貌又是什麼?新的理論與行動策略又是什麼?公投對於此等運動思考的深化並沒有幫助,卻只能將運動泛政治化,這是所有反核運動菁英們該嚴肅思索的問題! 

本文摘錄自【台灣立報http://www.lihpao.co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