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荒野保護協會召開公聽會 探討四驅車、保育、休閒三贏契機 --﹥ 本報訊 林務局近期調查發現,全台有19條位於國內主要河川中、上游,甚至水源保護區內之溪流,因民眾常將吉普車、休旅車等四輪驅動車輛直接開入溪床,進行溯溪「軋車」,甚至直接更換機油,將廢機油排入河中,導致河川生態、地形地貌與水質遭受嚴重的破壞。而不肖車隊從事各種不當山林休閒與溯溪活動破壞生態之新聞,更是時有所聞。為凸顯出此類事情之嚴重性,立委簡肇棟與荒野協會上月28日召開公聽會,邀集學界、保育團體、相關主管機關官員與休旅車隊代表,共同就此議題交換意見。保育界人士多認為,應從加強教育宣導、採取遊客分流管制與人車分離措施、劃設練習專區與加重罰則著手。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3/ta03120101.htm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從空中看地球後的延伸思考:我能為家鄉的青山綠水做什麼? --﹥ 本報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上週六(11月29日)在台北市中正紀念堂舉行了一場「我能為家鄉的青山綠水做什麼?」座談會,邀請多位學者主持,與民眾一起從目前各項重大的環境議題著眼,暢談個人行動與環境問題的關聯。 座談會進行時,在同一地點舉行的活動,還有來自埃及的美索不達米亞文物展,對照場外蜂湧排隊的人潮,場內20多位聽眾顯得清冷許多,不過場內的互動卻未因此而冷卻。幾位講者也充滿樂觀的表示,只要有人來關心,就會產生有影響力的人,改善家鄉的青山綠水,就從這場座談開始。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3/ta03120102.htm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給地球一個承諾 溫州公園這個週末很「無消費」 --﹥ 本報訊 自己動手作再生紙、自己修雨傘、讓瓶瓶罐罐變身為DIY藝術品、唱一首歌可以換一本書、給地球人一個承諾就會得到禮物…,上個週六,台北市的溫州公園過了一個很不一樣的週末假期。為響應國際無消費日,一群人在溫州公園舉辦無消費日活動。主辦單位製作了地球頭套,由工作人員戴上後作為地球的象徵,只要民眾寫下任一個對地球的承諾送給地球,就可獲得「給地球的禮物」台灣野百合種子一包,而這些承諾都會公布在「無消費日網站」上。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3/ta03120103.htm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響應無消費日的新選擇 認識「能源之星」還可參加抽獎 --﹥ 本報訊 一年一度的資訊月活動於11月29日展開,面對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電子消費產品,除了價位、性能的考量之外,在無消費日的省思下,其實我們也可以有另外一層選擇。環保署為宣導民眾對「能源之星」標章的認知,開始於上月26日起展開網路有獎徵達活動,另配合資訊月活動,環保署也在展場設攤,介紹民眾認識這項通行國際的能源之星標章。 環保署呼籲,「能源之星」標章幾乎已形成國際規範,其新規格的制定或舊規格的修正,對於外銷廠家的市場競爭力,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國內廠商須及早因應。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3/ta03120104.htm ◆[生態保育]大猩猩瀕絕問題成聯合國緊急會議之焦點 --﹥ 法國,巴黎,2003-11-26 (ENS)- 大猩猩、黑猩猩、巴諾布猿(bonobo)及長臂無尾猩猩(orangutan)──這四種大猩猩在不久的未來極有可能完全絕跡,最好的情況是再存活50年。聯合國今天在巴黎召開一項國際緊急會議中,試圖募集2千5百萬美元,這個金額是維持大猩猩存活所需的最低需求。負責協調進行「大猩猩存續計畫」(GRASP)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如果再不採取緊急行動的話,這幾種和人類血緣最接近的動物很快就會滅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3/2003-11-26-01.asp ◆[環境政策]國際原子能總署對伊朗表示嚴重關切 --﹥ 奧地利,維也納,2003-11-26 (ENS)- 聯合國的核子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今天以「最嚴重的關切」提出警告,伊朗曾經在秘密設施中儲存濃縮鈾及分離過的鈽元素,而這違反了禁止核武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國際原子能總署理事會已無異議通過一項決議,要求伊朗「立即」完成所有改進措施。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3/2003-11-26-03.asp ◆[環境政策]美國聯邦政府調整淨水政策 反對聲浪升高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3-11-26 (ENS)- 美國200多位眾議院議員昨天致函白宮,要求布希政府停止試圖縮減淨水法案適用範圍的各種措施。政府官員堅稱他們是在嘗試讓該法規的適用範圍變得更加明確,但是批評者指出,政府所提出的法規變更以及修訂過的執行方針,對聯邦政府在許多國有溼地上的保育工作上都產生了威脅。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3/2003-11-26-10.asp ◆[環境政策]澳洲計畫賦予當局更多權力 保護本國漁民不再受非法盜漁之苦 --﹥ 澳洲,坎培拉,2003-11-26 (ENS)- 決意制止澳洲海域上非法漁船橫行的澳洲政府,本週決定提出兩項立法提案,以賦予當局更多權力進行非法盜漁取締工作。其中一項現有法規修訂提案,將准許政府對外國非法漁船要求補償金,包含追捕及拘提行動的花費,以及任何抵押保證金在內。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3/2003-11-26-02.asp
環境資訊協會 吳博盛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吳博盛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3/2003-11-26-09.asp ■[環境關懷事件]反對違法在保安林進行「引水路」工程 --﹥ 森林是台灣的地體命脈,自日據時代以來一直維護全台所有生界之保安林,據可靠消息指出,水資局因為興建雲林湖山水庫一案,要求主管單位配合解編水庫施工範圍的保安林,但因一直提不出可被大眾及專家學者接受的替代方案,卻迫於施工時程,而直接向主管單位施壓,在按照法定程序解編保安林前,要求事業主管單位先行同意其在保安林地進行「引水路」的工程。這項舉動明顯違反我國「森林法」的規定,此種做法傳到雲林保育界,舉眾譁然。 為此台灣永續聯盟、雲林縣野鳥學會、雲林自然讀書會、梅林文史工作室等多個團體將串聯台灣的環保界反對經濟部水資局此種不依法行事的做法,並強力支持主管單位捍衛法律以及台灣生態環境的立場。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3/ag03120101.htm 作者:陳弼仁 (環境資訊協會) 不論我們有沒有共同的未來,但是,消費似乎是無可避免的過程。因為,社會的分工越細密,彼此的關係也越發依賴。消費,原本就是交換的一個過程。身處在台灣,除了盡可能在生活上節約之外,如何在消費的過程中,減少地球的負擔,也許是我們可以「務實」努力的方向。 相信許多人都曾聽過「綠色消費」這個名詞,一個不算解釋的解釋當屬「購買綠色的產品」了。…台灣綠色消費的市場除了有機食品已被大眾接受外,其餘的部份都還沒有成熟。但是,整體上,我們仍然看到綠色消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結合環保理念的商品必然在未來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環境資訊協會也在思考如何透過環境資訊的普及,來推動綠色消費的行動,協助廠商打開綠色商品的市場,進而減少消費對地球所產生的負擔。如果,您也認同這樣子的理念,歡迎跟我們聯絡!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pecial/BND/2003/bn03120101.htm 作者:曾苗苗 本屆世界保護區大會的七個工作會議之一「管理:協同工作的新方法(Governance: New Ways of Working Together)」,針對管理的各個面向及型態分別提出各項建言。就管理面向方面,大會強調既有的管理結構必須加以調整,才能因應新的變局。同時要能認識並重視不同的知識系統,善加利用於參與式管理,落實協同共治、資源均享。在經營目標方面,IUCN推動「共通語言計劃(Speaking a Common Language)」,進一步修訂保護區分類標準。 全文詳見:http://e-in.org.twfo/column/WPC/2003/Wp03112801.htm ●[讀者投書]親近大自然不是如此 請吉普車隊進入山區對原住民部落多點尊重 --﹥ 作者:姜樂義 (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 3月2日午間,平時非常幽靜的曲冰部落突有近百部的四輪傳動吉普車及休旅車,聲勢浩大的闖入,也有幾部車則更冒險涉水深入接近武界水庫水潭前,並發生身限泥沼的情形。這種以吉普車隊為主的車隊經常在山間或溪流河床中亂闖是早有的事實,但相關主管機關好像並沒有真正積極去處置類似的情形或訂定規範。 享受大自然美麗的好山好水是好事,但遊客是否應有正確的休憩行為。而政府部門也應可以與原住民社區合作選出或開發適合越野車飆車的林道或山溝,彼此都能有獲益,提倡生態旅遊是可以是三贏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3/re03120101.htm 時 間:12月1-31日 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結合各界資源,籌辦了一系列非常精彩的活動。邀請您一起參加這個頗具時代意義的活動,活動內容包括人權文物展、「人權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人權座談會、人權博覽會及演唱會與人權影展等豐富的內容,因有您的參與才有意義,誠心邀請您來逗陣行。 詳情請參閱 http://www.2003hr.net/aboutus.php ●[講座]2003年保育生物學系列演講 --﹥
時 間:12月6日(六) 上午10:00-12:00 詳情請參閱 http://wildmic.npust.edu.tw/ptrc/index.html 播出日期:12月1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我們的島】深海探秘 在神話故事中,常寫著深海裡住著巨大的海怪,牠們會攻擊船隻與人類,傳說許多的航海人,也曾在夜晚看過,來自深海的神秘之光,對於深不可測的未知世界,人們總充滿著無限好奇與想像,古老的傳說來到真實世界中,一群海洋生態學者搭乘研究船,企圖運用現代科技,來解開深海中不為人知的生態之謎。 【看守台灣】誰的台北101 今年11月,台灣又多了一項世界第一的頭銜,世界第一高的台北101大樓正式開幕營業,從此,每個經過它身邊的人都得仰頭瞻望,臣服於101的高聳魔力下。常有人說,台北101的榮耀是屬於全民共享的,也常聽到,擁有了世界第一高樓全世界就不會忽視台灣?到底誰需要世界第一的台北101,都市社會學者的眼中看來,有不同的詮釋。 或許是景氣才剛有回春的跡象,商家百貨業者們正努力藉著媒體來促銷週年慶的活動以招攬顧客,又遇到公投議題的引爆,朝野兩黨對決被視為明年大選前的二度前哨戰。2003年的無消費日跟往年相比,可說更不受到媒體的重視。倒是環保署湊巧的選在無消費日的當天,展開能源之星網站的宣導活動。雖然純屬巧合,但從綠色消費的角度來看,仍然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只是,能源之星多偏重在如電腦、印表機…等資訊商品上的省能效益,但對於這些商品本身製造過程中所造成的高毒性化學物質的污染,卻仍束手無策。坐在電腦前面的主編,覺得重金屬似乎隨著敲著鍵盤的手,隨著網路擴散到環境裡。不過,就如同今天無消費日最後一篇專文,務實的推動綠色消費,一起試著減少地球的負擔。 本刊11月28日【保護區大會】專欄文章中,標題與內容均誤植為11月12日刊過之舊文章,正確的專欄文章應為《保護區的經營目標與管理面向》,已於今日電子報補刊。僅在此向讀者致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