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台灣篇]颱風災情多
生態工法成箭靶 --﹥
經過敏督利風災的檢驗之後,生態工法開始受到各方批評,水泥化運動再度蠢蠢欲動。生態工法當真是敏督利風災釀禍的兇手嗎?或許該思考的是工程單位對生態工法的解讀是否符合其原本立意,是否達到了順應自然規律、避其鋒順其勢而行的原則;工程單位是否僅僅只是拆了水泥化的招牌,掛上了嶄新的生態工法一詞,而施工本質仍然未變,或者誤解為只是單純的綠化植栽?或許,各方的批評,正是重新檢視生態工法實質與內涵的契機。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special/2004/taspr2004-03.htm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國際篇]跌跌撞撞 京都議定書終於通過俄國這一關 --﹥
2004年,環保人士最感欣慰的一件事之一,就是俄羅斯終於決定批准京都議定書。早在2003年,歐盟即已通過京都議定書,並且隨即著手進行溫室氣體減量的工作。然而相對於歐盟的積極態度,俄羅斯的立場可說是搖擺不定。在2004年4月間,普廷的經濟顧問伊拉利昂諾夫(Andrei
Illarionov)還對外宣稱,京都議定書會對簽署國家的經濟造成「如同奧許維茲集中營一般」的重大限制,此言一出令各界震驚不已。然而在歐盟表示支持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普廷便於5月間宣佈將加速批准京都議定書。普廷此言可說是為俄羅斯的立場定了調,特別是在美國已明確表示不批准京都議定書的情勢下,俄國的批准可說是京都議定書能否生效的關鍵。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world/special/2004/wosp2004-03.htm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南亞海嘯重創海洋生態
恢復時間恐需數百年 --﹥
范景硯編譯/莫聞審校
專家們說,受海嘯侵襲的南亞地區海岸可能只要幾年的時間就能恢復它們往日的光釆,但海洋生態可能要花幾百年的時間才能復原。地震及海嘯將對南亞週邊國家海岸線的生態系統造成直接、嚴重的衝擊,在地層下陷及海岸遭巨浪淘洗的影響下,由於失去了
穩固的生長地基,珊瑚礁、魚類和紅樹及其他海洋生物都已受到破壞。首當其衝的是南亞廣大的珊瑚礁生態,不僅有可能會消失殆盡,連自然復育需花費的時間,都無法估計。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world/2005/wo05010501.htm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動物有預知海嘯的第六感?
此說有爭議 --﹥
范景硯編譯/莫聞審校
動物是否有預知海嘯的第六感?原先媒體報導南亞大海嘯過後,在斯里蘭卡沒有發現死亡的動物,推測動物可能有預知災害的能力,因而避禍。但現再此一說法已引起爭議,據華盛頓郵報記者報導,這可能是視察官員在第一時間未發現動物屍體所做的錯誤推論。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world/2005/wo05010502.htm
◆[國際新聞-土地及水文]全球暖化、污染加劇
海岸線岌岌可危 --﹥
范景硯編譯/莫聞審校
全球暖化很難說某次具體的氣候事件由它引起,但在這一背景下,暖冬會連續出現、夏季高溫熱浪頻繁襲擊、海平面升高、冰川融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會增多,再加上人類在海岸地區興建度假區而破壞珊瑚礁、紅樹林等活動,在在令海岸線遭逢像印尼大地震所致海嘯的機率大增。全球海岸生態系統,很少強健到足以抵禦日前襲擊東南亞及南亞各國的海嘯。但是人類原本能稍加控制的全球暖化、海岸開發計畫不當等情形,未加遏止,紅樹林、珊瑚礁等天然防線被削弱,海洋肆虐時便更無羈制。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world/2005/wo05010503.htm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5 --﹥
-
[土地與水文]240公頃國有地
租你種花種菜。財政部國產局昨天宣布,為避免國有地閒置,及提升國有地利用效率,將提供暫無處分計畫或無預定用途的國有非公用建築用地、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約240公頃,分3年內完成提供國人辦理興建運動休閒設施、停車場、綠化植栽等簡式合作經營,預估每年將為國庫增加收益約1億元。
(台北 中國 時報)
-
[土地與水文]環盟警告:台灣
下一個海嘯區。台灣環保聯盟今天公開警告,台灣位於板塊邊緣、地震頻傳,東北角龜山島的火山活動明顯,發生大地震引起海嘯的可能性極高。一旦造成核四廠破壞導致輻射傷害,災害將難以計算,將直接威脅北台灣500多萬人生命安全!
(台北 聯合晚報)
-
[生態保育]稀有絨山蝠
嘉義現蹤。嘉義市蝙蝠保育實驗團隊新春傳佳音,召集人鍾孝瑩元旦上午在啟智學校發現一隻疑似台灣稀有種蝙蝠絨山蝠,由於「絨山蝠」樣本太少,將帶回研究室萃取翼膜組織做DNA檢驗後,再送台灣特有生物中心做進一步鑑定。
(嘉義 自由時報)
-
[土地與水文]奮起湖山區
林管處砍竹造林。奮起湖山區的竹林擴散太快,甚至排擠、造成柳杉死亡,嘉義林區管理處最近在當地砍除50公頃竹林,並依專家建議以台灣櫸木等原生闊葉樹種造林20公頃。
(嘉義 聯合報)
-
[土地與水文]二仁溪偷排廢水
加強稽查。長年被金屬製造業者等排放廢水污染而有「黑龍江」臭名的二仁溪,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前年計執行471場次的流域污染源稽查,共查獲違法並予告發者109件,其中有兩家業者被裁處勒令停工,去年也執行745場次,依法告發,杜絕事業單位不法污染行為。
(宜蘭 TVBS)
-
[土地與水文]雙連埤湖開放垂釣?沒這事。針對有人要開放雙連埤湖域垂釣及搭艇遊湖,縣長劉守成表示,縣政府已經徵收取得雙連埤湖域,屬於縣民財產,並要求原地主自行移走湖域私人物品,否則將在本月底前強制拆除。
(宜蘭 聯合報)
-
[生活環境]5成女性不知如何預防肺癌。根據最新調查,肺癌已成為台灣女性的頭號殺手!8成女性不知肺癌的嚴重性、有約5成不知如何預防肺癌。醫生建議「抗肺癌三步曲」,第一步「遠離危險因子」、第二步「肺癌自我檢測量表」、第三步必須定期作胸腔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台北 ETtoday)
-
[環境政策]濱南案環評過關
變數仍多。延宕近10年有條件通過環評審查的濱南工業區計畫案,其環評定稿本在拖延3年後,終於獲得環保署正式認可,走完全部環評程序,內政部區委會將針對可行性規劃報告展開審查,該案規劃一貫化煉鋼廠及七輕石化中心。不過台南縣長蘇煥智堅決反對,這項高達三千億元的投資案能否過關仍有變數。
(台北 工商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5-01-0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5 --﹥
-
[能源議題]鞍山鋼鐵礦資源可延續使用百年。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採取資源整合、加強地質勘查等措施,使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的鐵礦資源儲量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6.46億噸,按鞍鋼目前年消耗礦石計算,可使鞍鋼延續使用100年。
(中國 新華網)
-
[土地與水文]北京叫停違規電站涉資六千億人民幣。大陸近年來盲目建設大量違規電站,可能出現發電過剩,也超出現時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能力,這現象引起中國最高決策層的警覺。國務院近日發布「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堅決制止電站項目無序建設意見的緊急通知」,對電廠建設實施宏觀調控,但叫停部份項目涉資六千億人民幣。
(中國 央視國際)
-
[土地與水文]長江航道大規模整治
將全面提高通航能力。長江湖北陸溪口段航道整治全長10公里,航道部門將利用一個多月的枯水期,對這一水道進行爆破清障、調標改泓和疏浚,以解決冬季枯水期大型船舶無法通行的現狀。
(中國 京華時報)
-
[土地與水文]2004年中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8度。中國氣象局統計顯示,剛過去的2004年是我國自1961年以來第4個氣溫偏高年,去年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8攝氏度,其中東北大部和內蒙古中東部、新疆南部以及江淮、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偏高1到2攝氏度。
(中國 新華網)
-
[土地與水文]今年春季沙塵暴天氣接近常年或偏少。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近日預測顯示,2005年春季中國北方沙塵天氣日數總趨勢接近常年或偏少,全國沙塵暴頻次接近常年或偏少,出現異常偏多的可能性較小。
(中國 中國環境報)
-
[生活環境]山東“兩減三保”凈農田。針對日益凸現的農業面源污染,山東省將實施“兩減三保行動”,以“減少化學農藥、減少化肥,保產量、保品質、保環境”為目標,以強化技術培訓、提高技術到位率為手段,按照“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優化結構、總量減少”的原則,分步實施,逐步推進。
(中國 中國環境報)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5-01-05
■[環境的未來]新年的生態視窗 --﹥
作者:汪靜明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在新年的生態視窗Ecowindow 2005裡,我們瀏覽、檢視、預視、更新及驅動的有什麼?
展望預視2005年,台灣仍將面臨搖搖晃晃、風風雨雨的地球環境教育。我們都是生活在台灣環境中的生態緣人,也都有著生命共同體的生態關連。歷經多年的台灣生態災變,我們都還活著過來,又共度新年。這意味著我們在台灣的生態緣份未了,並有更積極的生命意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environ/2005/en05010501.htm
●[講座]玉山國家公園鳥類概論 --﹥
時 間:2005年1月29日 晚上19:30-21:00
地 點:梅山青年活動中心餐廳
主 講:吳世鴻先生
主 辦: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聯 絡:07-6866181-3
由吳世鴻講師進行專題演講,介紹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鳥類。
詳情請參閱
http://www.ysnp.gov.tw/
●[講座]蛙趣人生 --﹥
時 間:1月26日(三) 晚上7:30
地 點:洪雅書房 (嘉義市長榮街116號)
主 講:莊孟憲
主 辦:洪雅書房 05-2776540
E-mail: hoanya@ms41.hinet.net
從事蛙類研究、調查與呼籲搶救、經營的莊孟憲,這次要來分享他這幾年來為何會一直堅持這一條路,那麼幾年來有什麼心得與經驗呢?接下來有沒有更積極推動的想法呢?這是一場從事蛙類生態保育工作的風情故事,也是您入門認識蛙類生態的好機會……
●[講座]台灣的蟬 --﹥
時 間:1月26日(三) 晚上7:00
地 點: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70弄15號)
主 講:陳振祥先生
主 辦: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02-25772152
E-mail: csnp@csnp.org.tw
你可曾知道寒冷的冬天也有蟬高歌嗎?台灣的秋蟬有幾種?台灣紀錄的蟬有59種,竟有高達65%比例的台灣特有種,十分值得國人珍惜保護呢!研究蟬的專家陳振祥先生將歷時8年長期野外觀察、拍攝、錄音及收集文獻的心血結晶,以豐富的影像及珍貴的蟬聲,完成了台灣第一本完整版賞蟬圖鑑。此次他將為我們介紹「蟬的生態」、「台灣的蟬種類及分布介紹」等……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activity/9401-02speech.htm
★[本會訊息]參與環境新聞網路票選
幸運得獎者揭曉 --﹥
感謝各界的參與及對環境關心,環境新聞票選活動已於12/31結束,目前已統計出結果,並安排於1/3~1/14每日刊出「2004國內外環境重要事件回顧」,1/17~1/28將每日刊出「2005環境事件前瞻」,歡迎上網查看,並一同追蹤關注環境事件的發展。
主辦單位也準備了33份小禮物致贈參與的夥伴,茲公佈獲獎名單如下,獎項將於1/10統一寄出。
★阿淘的歌「離開台灣八百米」音樂專輯乙套:
幸運得主:歐武雄 林康酋 何昱諺
★台灣百合明信片一組3張(台灣百合工作室製作)
幸運得主:
鍾鐵鈞 林聖哲 孔繁鈞 蔡紹斌 劉坤城 陳明生 林立薇 趙瑪莉 蕭玲芬
劉子瑋 梁福聯 黃文璽 劉惠敏 陳岳憲 施珮瑜 劉佩格 莊靜宜 劉冠吟
傅韋錚 張志偉 鄒凱焙 廖靜蕙 林怡君 郭小每 陳信佑 涂建豐 林柏昌
林慧玲 呂麗蘭 王俊清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