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1-12 (摘要版)

  本日主題:海嘯復原將耗資數10億美元 費時10年
環境新聞
回顧系列
[台灣篇]台鹼安順廠戴奧辛污染 世界第一
[國際篇]北極熊體內也出現環境荷爾蒙
環境新聞 [生態保育]黑面琵鷺保護區遭打擾 愛鳥人呼籲當局正視
[土地及水文]海嘯復原將耗資數10億美元 費時10年
[生物科技]孟山都涉行賄印尼環境部官員
[生活環境]改善美國賓州水質 有待全方位合作
[生活環境]美國農業部長任命案 焦點是狂牛症政策
[全球變遷]英國擬針對二氧化碳排放計畫控告歐盟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1-1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1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7
專  欄 [國家公園]我也可以成為一位解說員?
活動訊息 [營隊] [講座] [研討會] [徵件]
本會訊息 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台灣篇]台鹼安順廠戴奧辛污染 世界第一 --﹥

居民演出行動劇要求經濟部出面負責。  2004年10月間,台南社大委請成功大學幫台鹼安順廠旁的一位老婦人進行檢測,結果血液中戴奧辛濃度竟高達 308.553 pg.I-TEQ/g脂質(pg =皮克,為一兆分之一克;I-TEQ為國際毒性當量;根據環保署的檢測資料,我國焚化爐周邊居民的血液中戴奧辛濃度平均值範圍為14-24 pg I-TEQ/g脂質),是台灣目前所測出的最高值,這個數據還同時刷新了世界紀錄;也讓台鹼安順廠隱身地底二十年、並持續擴散流布的污染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國際篇]北極熊體內也出現環境荷爾蒙 --﹥

北極熊體內也出現環境荷爾蒙  由於溫室效應的影響,全球的氣候均產生不同程度的異常變化,北極地區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又更為劇烈,使得北極脆弱的生態系陷入岌岌可危的窘境,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大型哺乳類動物-北極熊,由於位居食物鏈的最高層,將是蒙受影響最鉅的生物之一,專家甚至預測最快可能在本世紀末北極熊將伴隨長毛象一起走入歷史,永遠地消失在這個星球上。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黑面琵鷺保護區遭打擾 愛鳥人呼籲當局正視 --﹥

本報訊

  每年冬季飛抵南台灣七股曾文溪口棲息的國際瀕臨絕種保育動物「黑面琵鷺」,近日來被發現保護區內有野狗活動,危及其生態及棲息,台南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邱仁武公開呼籲,希望有關當局能正視野狗騷擾黑面琵鷺的問題,加強縣府巡守員巡察。

[土地及水文]海嘯復原將耗資數10億美元 費時10年 --﹥

  印尼,雅加達,2005-01-07 (ENS)- 印尼總理蘇西諾對26個國家領袖及聯合國表示,去年12月26日南亞地震引發的海嘯災難,後續的救援及重建工作將「費時5至10年」才得以完成。巨浪已經使得超過15萬人罹難,輕重傷者約有50萬人,並且造成12個國家至少500萬人生活陷入困頓。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警告,海嘯除了釀成巨大的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外,同時恐怕也造成該地區近岸水域海洋生態體系全面性的環境破壞。NOAA太平洋群島漁業科學中心珊瑚礁生態系部門主管伯瑞納(Rusty Brainard)指出:「這次的印度洋海嘯對近海生態系的影響有兩種形式,一是海洋巨大波動帶來的直接危害,二是沉降作用、超量垃圾殘骸所形成的間接危害。」

  海嘯對海灘及沿岸土地的摧殘,似乎可以在幾年內恢復,但是受創最嚴重的近岸水域海洋生態體系,卻得花上幾世紀的時間才能完全復原。伯瑞納指出,未來這些區域內的海洋資源將受到強烈的衝擊,特別是近海漁業和觀光業。

  間接危害主要來自超量的垃圾殘骸,包括建築物、車輛、巴士、船隻或冰箱等,最終它們都擱淺在淺海海床。當這類型態的垃圾被強勁的海岸流所攪動,將輕而易舉地重創珊瑚及其餘的海岸底層環境。

  這些湧入大海的垃圾殘骸中有許多種類可能含有危險的化學物品、油漬、塗料、冷媒或清潔劑,這些物質會一直存在,對近岸水域海洋生態體系造成壓力,這些有害因子將使得珊瑚、魚類和其它無脊椎動物生病伯瑞納指出,這類衝擊將持續存在,得耗費研究人員數月甚或數年的時間才能清楚明瞭後果如何。

[生物科技]孟山都涉行賄印尼環境部官員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1-07 (ENS)- 孟山都公司在美國以違反《海外舞弊行為法案》遭到起訴。此案係緣於該公司為了規避印尼對於申請基因改造農作物田間種植的環境影響評估,涉嫌以50,000元美金行賄,並以「顧問費」名義作假帳,以賄絡一名印尼環境部的官員。

[生活環境]改善美國賓州水質 有待全方位合作 --﹥

  美國,賓州,匹茲堡,2005-01-07 (ENS)-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委員會的新報告顯示,為了要解決賓州南部的水質問題,必須從全面性的流域管理來看待。該研究報告也指出,當地各式各樣的下水道污染、家畜污水、從礦場排出的酸性水等等,都和當區域水質惡化有相當的關係。

[生活環境]美國農業部長任命案 焦點是狂牛症政策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1-07 (ENS)- 美國參議院農業委員會6日一致批准了提名內布拉斯加州長約翰斯(Mike Johanns)作為美國農業部長,預料參院全院聯席會議也將會通過。農業委員會對並未花太多時間在人選的資格上,大部分討論內容都集中在狂牛病對美國牛肉產業的衝擊。

[國際新聞-全球變遷]英國擬針對二氧化碳排放計畫控告歐盟 --﹥

周姮宏編譯/莫聞審校

   歐盟排放交易機機制為的是要能遵守京都議定書的規定,而英國在國內的工業團體抗議英國的排放標準過於嚴苛,並且沒有預估到因為溫室氣體效應而生的影響後,英國決定改變他們於2004年十月由歐盟所通過的二氧化碳排放計畫,必且不排除如果歐盟不同意他們的新計畫,英國將採取和歐盟在法庭上對抗的行動。

   而環保人士則批評,英國的新計畫比先前的二氧化碳排放計畫高上3%。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1-12 --﹥

  • [環境政策]綠島觀光 總量管制旅遊。全國旅遊成長最快速的景點之一的綠島,去年一整年的遊客量逼近40萬人次,10餘年來成長了5.7倍,彈丸之地恐難以承受逐年激增的遊客量,東海岸風景區管理處提出總量管制的概念,但綠島鄉公所認為能夠分散全年的遊客才是最兩全其美的方法。 (台東 中國時報)

  • [土地與水文]南湖溪治理 游揆急先鋒。行政院游院長到苗栗縣大湖鄉視察南湖溪治理工程,強調多達7億5000萬治理經費已核定,希望地方配合盡快取得用地,讓工程提早一年在明年6月完成,讓南湖地區少一年免於水患威脅。 (苗栗 中國時報)

  • [土地與水文]環保署查污 陸海空大聯手。自10年前飛鷹計畫施行,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南區環境督察大隊陸、空聯合稽查污染源之後,自今年元月起,再擴大延伸到所轄海域海巡署加入聯合查污,海陸空三度空間追查污染源,偵測通報高雄港、左營軍港及南台灣沿海海域人為污染。 (高雄 中國時報)

  • [土地與水文]人鳥大戰 野鳥死一堆。今年山區蜜棗、木瓜等冬季水果價錢看俏,農民為了不讓果作遭到侵食,都在果園四周架網保護,致覓食的野鳥紛紛中網慘死,人鳥大戰格外激烈。 (台南 中國時報)

  • [土地與水文]美濃良質米獲契作 農會加強推廣。客家風情的美濃鎮,是南台灣知名稻米產地。日前的一場良質米評選活動,美濃良質米拿下第2名,打響名號,也獲農委會農糧署核定今年契作稻米,面積100公頃,農會表示,屆時每公斤米保證收購20元,是高屏兩縣唯一和農糧署契作的農會。 (高雄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口腔癌死亡率 5年攀升6成。台北市口腔癌死亡率近年來大幅攀升,短短5年間,死亡率成長近6成,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多項醫學研究證實,吃檳榔確實與口腔癌病發有密切關係,「紅唇族」應及早戒掉檳榔,並多利用衛生局提供的口腔篩檢服務,即早治療,提高治癒率。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有機年菜菜單 吃得健康。台北市衛生局推出有機年菜菜單供民眾參考,負責籌劃菜單的畜產運銷公司總顧問指出,據他多年經驗,菜脯、豆瓣醬大多添加防腐劑,最好少用,有機蔬菜要認明農委會認證的合格農場生產,才有保障。 (台北 中國 時報)

  • [生活環境]還路給學童 騎樓將大整頓。台中市政府將展開騎樓大整頓,強力拆除商家在騎樓搭建的固定式違建、圍牆、鐵捲門等阻礙通行的障礙物,還路給學童;這項都發局提出的「安學專案」已經市長核定,由教育局請各校查報,1月16日起會勘、宣導,預定3月1日起執行。 (台中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12 --﹥

  • [生活環境]北京市林木覆蓋率為49.5% 今年力爭達到50%。目前北京市林地面積已達1300多萬畝,林木覆蓋率為49.5%,2005年力爭使林木覆蓋率達到50%。按照計劃,北京城區今年將新增3000畝綠地,新建20條生態景觀大道、20個綠色社區,創建400個花園式單位。 (中國 新華網)

  • [土地與水文]特大天文大潮 影響澳門潮水。接連持續5天的特大天文大潮,從10日開始襲擊珠三角沿海各地,廣東沿海將出現自去年以來潮差最大、潮位最低、鹹潮最強的江海大潮,預計12日的潮水潮差會達到最大。 (澳門 中央社)

  • [土地與水文]中國大陸的南極冰蓋科考隊,北京時間九日晚間成功登上人類首次抵達的南極冰穹A的北高點,該處海拔4083公尺,可能是南極大陸最高峰。冰穹A獨特的高原地理特徵,是冰蓋動力學觀測研究的理想區域。 (中國 大陸新聞中心)

  • [土地與水文]外來害蟲狂掃全島 海南打響椰樹保衛戰。一種叫椰心葉甲的小蟲飄洋過海,在中國海南島登陸,並且僅用不到一週的時間就適應了海南的生存環境,僅用一個月,北至海口,南到三亞,到處都出現這些小蟲的痕跡,成批椰樹停止生長,瀕臨死亡。 (中國 新聞晚報)

  • [土地與水文]中國將建世界頂級天文臺 初定在西藏和新疆。世界上最大而且臺址最優良的天文臺有3個,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口徑為10米。而目前中國國家天文臺選址,已初步鎖定西藏阿裏地區獅泉河鎮和新疆塔什庫爾幹地區 。 (中國 新華網)

  • [土地與水文]黃河出現近10年來罕見全封 封河繼續上延。由於天氣持續低溫,黃河入海口100餘公里河道內出現罕見的全面封河現象。由於天氣溫度時高時低,冰淩也隨之時開時凍,中午解凍的冰淩往下流淌時,夜間又被重新封凍起來,而黃河入海口門處卻始終未解凍,由此出現了大面積、不間斷的河道境內“全封”的特殊景觀。 (中國 新 華網)

  • [生活環境]山東在全省範圍控制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排放。山東的二氧化硫污染問題由來已久。當地因低硫煤儲量少,受煤炭市場和經濟利益雙重影響,不少電力企業不能按規定使用低硫煤。加之新、擴建火電項目多,新增排污總量大,導致該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多年來居高不下。目前山東省人民政府通過《火力發電廠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實施方案》,要求新、改、擴建燃煤電廠必須配套建設脫硫設施。 (中國 中國環境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7 --﹥

  • [環境政策]參議員李柏曼催生全球海嘯預警系統

  • [環境政策]華盛頓州擬逐步禁用毒性防火劑

  • [環境政策]加州暴雨逕流管制規定日趨嚴格

  • [能源議題]「能源之星」電源供應器可為美國人省下數十億美元

  • [生活環境]紐澤西州尋求方案 以避免缺水危機

  • [生活環境]內華達山脈鄉村地區 水質乾淨

  • [生態保育]北美灰熊去年較少惹禍

  • [生態保育]海龜議題限制千里達和巴拿馬蝦貨進口

[國家公園-國家公園的綠色種子]我也可以成為一位解說員? --﹥

作者:朱惟君

各個國家公園的志工們齊聚一堂  「唯有不吝惜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別人分享,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如果你對於自然與人文懷抱熱忱,同時認同上敘理念,你已具備成為一位國家公園志工解說員最重要的特質。

  以下將透過陽明山國家公園招募志工解說員的過程說明,拉近你「成為一位解說員」的距離。

[營隊]阿里山鄒族部落探訪工作坊 --﹥

  時 間:1月27日(日)
  地 點: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
  主 辦:台灣在地文化交流協會 02-29454003
      E-mail: sunny_h@anet.net.tw

  這個工作坊是原鄉部落/都會社區學童交流計劃的前導程序。2005年度設定阿里山的鄒族部落與台北中永和地區以接待家庭方式深入交流,參加夥伴可優先參加後續活動!

[講座]神洲心情 --﹥

  時 間:1月20日(四)  19:00-21:00
  地 點: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中市西區五廊街135號2樓)
  主 講:張恬寧
      (荒野台中分會第3期解說員、中國醫藥大學中藥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04-23720986
      E-mail: e-mail-gy2@ms66.hinet.net

  大陸,在那個遠方的天空下,有一群和我們有相同語言、相同膚色的人,甚至曾經有過6千年來共同的文化,一種好奇卻又害怕靠近的心情,迷惘又期待的心情在神州的夏天漫天飛舞了,跟大家分享這趟旅程的心情故事……

[研討會]2005年海峽兩岸沿海區資源、環境與永續發展學術研討會 --﹥

  時 間:1月17-22日(一-六) 
  地 點: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103研討室
  主 辦: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環境污染預防與控制科技研究中心等
  協 辦: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E-mail: sllo@ccms.ntu.edu.tw

[徵件]保育綠蠵龜活動名稱命名比賽 --﹥

  時 間:1月15日截止
  主 辦:台北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02-23661011
      E-mail: tnature@ms48.hient.net

  綠蠵龜保育觀察活動,希望喚起大夥重視這將被忽略遺忘的動物。台灣目前現有的綠蠵龜保護區為澎湖望安島和蘭嶼,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將於此二地點,分別舉辦至少2次的保育觀察活動(共4次),為了盛重舉辦此活動,因此請會員朋友一起參與此活動的命名,一經採用,將送上一幅由程一駿老師親筆簽名的大照片。

  請mail或傳真至協會,來信請註明參加《保育綠蠵龜活動名稱命名比賽》,並把命名的原因過程一併附上,若有主標、副標也請一併說明,謝謝!

  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