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環境]全球首例人傳人禽流感已獲證實 --﹥
泰國,曼谷,2005-01-31 (ENS)-
泰國、美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表示,去年9月在泰國已發現首件人類之間相互傳染禽流感的病例,此項在上週「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所公佈的研究結果已引起各界關注,因為這代表著禽流感病毒會出現突變,並且迅速地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染,進而引發全球性流感的爆發。
泰國流感基金會(IFT)主席巴拉索(Prasert Thongcharoen)博士表示:「政府當局不應輕忽問題,應當正視禽流感病毒會突變成可以感染給人類的變種之訊息,才能讓人們明瞭到情況的嚴重性,進而發展出較佳對策來保護自己而不致陷入恐慌。」
2003年年尾及2004年年初時,在11個東南亞國家均出現鳥類遭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事件;結果約有1億隻鳥類死亡,其中部分是在遭感染或是接觸到病毒後被人類所撲殺的;另外至少有八個國家44個人被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並且已有32個人死亡。
H5N1型禽流感病毒今年冬天又再度於亞洲地區蔓延,直到2004年12月29日為止,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越南發現的27個病例,其中有20個不幸死亡;而之後死亡人數又再增加,截至2005年1月26日為止,又有10名患者被證實已經遭到感染,其中已有9個人死亡。
聯合國官員嚴警告,隨著2月9日農曆新年的到來,這些地區中食用家禽與家禽肉品的流動將大幅度增加。為了避免再發生家禽肉品挾帶禽流感病毒、將人類可能遭遇的風險減到最小,本季迫切需要制定一個國內家禽的生物安全措施來防止感染,並加強早期預警機制,以隨時掌握每一新增的病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31-08.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文彥、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13101
◆[生活環境]糧食與生態系統都需要水資源 --﹥
荷蘭,海牙,2005-01-31 (ENS)-
在全球仍有8億5千萬人長期處於飢餓狀態的同時,聯合國高級官員31日要求各界,在水資源、農業及生態系統三方面提供巨額投資,以達到2015年飢餓人口數減半的目標。聯合國糧農組織副總幹事哈卡瑞克(David
Harcharik)在國際糧食暨生態系統水資源會議上表示,人類為了獲取更多糧食作物,而去投資提高每單位水生產力的同時,不應造成珍貴水資源和相關生態系統的惡化。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31-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13102
◆[環境政策]南非法院駁回反應爐的環境許可證 --﹥
南非,開普頓,2005-01-31 (ENS)- 南非開普頓高等法院在受理「非洲地球生命」(Earthlife
Africa)組織的申請後,27日駁回南非政府授予艾斯康電力公司在開普頓北方興建小型核能反應爐的核准許可,但南非政府表示將對此裁決結果提出上訴,該電力公司亦表示,無論如何都會繼續興建反應爐。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31-07.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13103
◆[生活環境]衛星資料顯示
印度比哈爾邦污染物密佈 --﹥
美國,伊利諾州,香檳城,2005-01-31 (ENS)-
美國科學家根據太空總署4年來搜集的衛星資料而作出的研究指出,正值冬季的印度比哈爾邦北部,正面臨污染物的威脅,而且污染面積相當龐大。此片污染物影響範圍超過1億人,其中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恆河流域,污染程度約比美國洛杉磯的污染物嚴重5倍。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31-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13104
◆[國際新聞-生活環境]歐洲證實狂牛症發病於山羊身上 --﹥
周姮宏編譯/莫聞審校
歐盟執委1月31日發布公報指出,歐洲的科學家證實2002年法國某山羊屠宰場疑似感染狂牛症的山羊,的確是感染狂牛症,而非先前科學家們所懷疑的,一種和狂牛症近似的羊搔癢症(scrapie)。歐盟雖然表示,由於嚴格的食品衛生管制和動物飼養規則,人類食用到染病肉品機率甚少,但是歐盟的食品管制局(EFSA)也表示,現在就要認定山羊肉很危險還為之過早,但進一步的檢驗是必需的。截至目前為止,狂牛症轉移到其他物種身上較值得注意的是綿羊而不是山羊。
【參考資料】
◆路透社報導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2-03 --﹥
-
[環境政策]非核志工嗆聲
謝:不停建核四。核四公投促進會1日發動志工繞行行政院與立法院,呼籲補正公投法與落實非核家園,同時發表1封公開信,要求新任閣揆謝長廷遵守誠信原則,否則將難以得到人民支持。謝揆晚間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除非立法院決議或公投通過,只能依立院決議進行,否則投資者會沒有信心,對政府失去信賴感。
(台北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因應京都議定書
能源會議6月舉行。經濟部決定於6月20日舉辦全國能源發展會議,研擬因應京都議定書生效後,我國未來的能源與產業發展政策。經濟部將先設置研究小組,討論可能影響層面,再提交全國能源發展會議,聽取產官學界的建議,形成我國未來能源政策。
(台北 經濟日報)
-
[生活環境]雙和農地重劃區
不納入竹科用地。原定今年辦理重劃的三星鄉雙和農地重劃區,因部分區段被選為竹科宜蘭基地2期用地開發範圍,農委會有異議,要求內政部剔除,雖經立委陳金德出面協調,總算有挽回機會,卻要再補辦1次地主意願調查,通過縣府「雙和農地重劃區辦理重劃,即不納入竹科宜蘭基地2期用地開發範圍」的提案,由縣府據以重新辦理地主意願調查。
(宜蘭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台塑大煉鋼廠最遲6月動工。中油石化園區、台塑大煉鋼廠將同時進駐雲林離島工業區的政策定案後,台塑的建廠將展現驚人效率,工業局1日表示,現已完成新興區283公頃填土,台塑最慢在今年6月就會動工。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新店溪河道縮減
民眾批政策錯誤。台北縣秀朗橋河川地變更都市計劃開發案,經多次討論幾乎已拍板定案,雖有不少地主在此案中獲利,但也有民眾為新店溪河道遭嚴重縮減感到憂心,去年數次颱風來襲,均讓溪水高度幾乎接近橋面,如今該開發案又將堤防外移,未來河道遽減200公尺後,一旦再逢大雨,加上翡翠水庫洩洪,恐將難逃潰堤或洪水倒灌的命運。他們指責縣府利字當頭,才會作下錯誤政策。
(台北 中華日報)
-
[生活環境]中橫木棉樹去留
民意拔河。中橫公路1排木棉樹,出現砍除聲音,所持的理由為木棉樹「破壞生態」、「影響行車」、「過敏元兇」,要求木棉樹「滾回印度」,不要留在台灣;官方和生態團體強力護樹,認為30年的木棉大樹應該有繼續「住」下來權益,不該因為少數民眾的異見而扼殺樹木的生機。
(台中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濕地日
關渡行動日。3日是世界濕地日(World WetlandDay),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正面臨流浪狗侵襲的危機,園方特別號召各國籍的義工投入園區圍籬的修復工作,這群響應世界濕地日的義工,也包括政大國際企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的外籍學生。
(台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無尾港水鳥保護區
盼解套。位於蘇澳鎮海邊的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區內私有農地遲未徵收,加上公共設施維護未落實,引發地方反彈,1日下午在區內懸掛白布條抗議;縣府則強調,該區私有地徵收是卡在尚有地主反對而受阻,至於設施維修,是欠缺財源,並非不想作。
(宜蘭 中國時報)
-
[能源議題]德商投資160億
擬在嘉義沿海設風力發電機。嘉義縣沿海有豐富的風力資源,德商英華威公司計畫投資新台幣160億元,設置97座風力發電機,1日下午向嘉義縣政府提出簡報。縣長陳明文表示基於資源永續利用、環保政策等考量,不予反對,但要求業者先與地方溝通、補充工業災害及回饋辦法數據後,再做進一步協商。
(嘉義 中央社)
-
[土地及水文]植樹節造林
相中沙里仙。南投縣今年植樹節活動選定3月11日在信義鄉深山的沙里仙段舉辦,以宣導植樹景觀造林對國土保安的重要性。面對觀光人潮帶來民宿開發,造成山區綠色資源遭破壞,為加強河川上游地區國土保安,利用樹根抓住大地,遂選定中、高海拔的沙里仙植樹造林。
(南投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反掩埋場
航照圖為證。東山鄉環境保護自救會1日到縣府拉布條陳情,並以航照圖提出新論證,證明永揚及南盛隆2座事業廢棄物掩埋場位於烏山頭水庫水源,並阻斷東山鄉主要水源源頭,要求縣府撤銷掩埋場興建案,由副縣長顏純左接下陳情書。
(南投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清淨河川
嘉桃花宜澎5縣最賣力。環保署公布全國清淨河川考核結果,改善成效最顯著的是嘉義縣朴子溪、桃園縣南崁溪、花蓮縣吉安溪及美侖溪、宜蘭縣宜蘭河、澎湖縣成功水庫;至於亟需「迎頭趕上」的則有彰化縣舊濁水溪、苗栗縣中港溪、台南市二仁溪及鹽水溪、嘉義市牛稠溪、連江縣勝利水庫及湙里水庫。
(台北 民生報)
-
[其他]搭便橋、砸林管處
丹大菜農 不起訴。喧嚷半年餘的丹大孫海橋事件,3名菜農因搭建便橋而被依違反森林法移送,經南投地方法院以證據不足,判決不起訴。而去年10月農友聚眾怒砸南投林管處1案,法官念其橋斷無以維持生計,亦作出同樣判決。
(南投 中國時 報)
-
[其他]十角水塔
將列歷史建物。近90年歷史的北港水源地十角水塔,地方希望冊列為歷史建物,然一直未能如願。縣文化局長林日揚1日出面,終於和水公司達成協議,在取得自來水總公司同意後,由公所呈報冊列,讓古蹟得以妥善保存。
(雲林 中國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5-02-0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2-03 --﹥
-
[生活環境]中國有3億農村人口用水不安全。中國水利部部長汪恕誠1日指出,中國一方面嚴重缺水,另一方面水污染嚴重,目前有3億農村人口用水不安全,城市用水也不容樂觀﹐超過1/3的城市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該部將把保障飲用水安全,作為今後1個時期水利工作的第1任務。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中國4塊高原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中國大陸雲南省林業廳表示,拉市海、大山包等4塊高原濕地被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批准為國際重要濕地,有利於當地推動保護生物多樣性。自中國加入濕地公約以來,目前已有30塊濕地被申報列入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名錄。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密雲水庫將建濕地保護區
今年北京再添3塊濕地。北京市林業局1日宣布,今年北京將全面啟動濕地保護工程,再建密雲水庫、三家店、金海湖3個濕地自然保護區,使保護區的總數達到10個。而北京的目標是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濕地」。
(北京 新京報)
-
[環境政策]環保總局發改委通知:水電建設必須先過環評關。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2日向新聞界通報,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家發改委1月26日聯合發出《關於加強水電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水電開發規劃、建設、運行和管理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確保水能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北京 人民網)
-
[其他]中國鋼產量今年將突破3億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消息指出,從今年新的生產能力來看,全年具備增產鋼4300多萬噸,從而達到年產億噸鋼的能力。這些新增產能是否完全釋放,最終將受到2個方面的影響,1是中國大陸國內外市場的實際需求,2是原燃料、電力、運輸等生產條件的保障程度。
(台北 中央社)
-
[其他]優生優育
重慶野生動物園餵老虎避孕藥。國家1級保護動物也要搞計劃生育?1日,重慶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稱,孟加拉虎沒有固定繁殖季節,孕期100至106天,為了防止頻繁生產導致虎寶寶的質量降低,該園的孟加拉虎已經開始吃避孕藥了。
(四川 華西都市報)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5-02-0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31 --﹥
-
[生活環境]大峽谷荒野與電動船之爭 重燃戰火
-
[生活環境]天然水含鉛量測驗 官員不及格:對水污染應變不足
-
[生活環境]美國境內污染最嚴重的數座發電廠
自1995年來讓污染程度更加惡化
-
[生態保育]保育人士試圖中止大水杉地區的伐木計劃
-
[生態保育]開發業者的目標-讓Preble草原跳鼠從保護名單中去除
-
[生態保育]三位科學家建議重新開放商業捕鯨行為
-
[環境政策]聯邦法官下令
麻薩諸塞州小紅莓種植業者須修復25英畝的溼地
-
[其他]研究發現 公猴願意付出代價來觀看較高等的母猴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31-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5-01-31
▲[專欄作家]「對做」下的環評新制 --﹥
作者:賴偉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在新年開春,環保署低調公布了新修正的環境影響評估的作業準則,要求所有的開發案在送件進行環評前,都要先在當地舉行公開說明會,聽取當地民眾的意見,確定無重大爭議後再進行環評程序。
這是一個順序的小調整,代表的卻是跨出「程序正義」與「民眾參與」的重要意涵。然而這對開發業者,何嘗不是可以更健康的去面對風險與成本的問題。因為昔日的開發行為,即使環評順利過關,但在地民眾或環保團體所提出的質疑,並非無的放矢,甚至是比專家還要真實,因此不管是爭議造成的時間延宕或開發前未知的新風險會不斷增加,反而讓開發業者錯失提早決定停損的時機。
諷刺的是,同個時候,「拼經濟」正在台灣進行最明目張膽的公開操作。因為中油與台塑分別主導的雲林石化科技園區及大煉鋼廠投資案,都搶著進駐雲林離島工業區的新興區,因而本週召開了一個協調會。簡單的講,經濟部面臨了一個嚴峻的挑戰,就是如何在已經「通過環評的工業區」的有限土地裡,塞下兩個超大型、高污染的大型投資案。為何不移到個別的地方去?因為若要重新做環評,或是做環境差異分析,都會在京都議定書的壓力下,過關機會難度很高,投資成本也會增加。而詭異的就在於之前通過環評的離島工業區中,已開發麥寮、新興和台西部分地區,工業局卻可以為所欲為的自行不斷調高排放量,來作為滿足污染大戶規避國家環境影響評估機制的棲身之處。而這樣的協調會,卻是由雲林縣籍的立法委員,以立院經濟委員會召集人之名,把經濟部長、中油代表以及台塑代表找來召開,而協調會場所居然就在「台塑六輕管理部」。更令人無奈的,這場協調會也有所謂的「民眾參與」!與會者包括雲林縣漁會、雲林離島台西工業區地主養殖權益促進會等團體,卻也都不反對這項開發;而在面對這早已殘破的家園,心死之餘協調會只能淪為要求合理的徵收與賠償的的管道。
這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公部門居然在「對做」?環保署在建立制度,經濟部在幫忙鑽漏洞。如果環境的影響衝擊需要把關,那經濟部憑什麼可以置身事外?而事實上,即使是環保署,增加民眾參與的制度設計,不但低調處理,且為德不卒地不溯及既往;甚至原本民間團體疾呼要求資訊公開,包括所有審查過的環評報告與審查會會議記錄等全本資料,環保署居然最近悄悄的上網卻不太張揚。於是我們知道,民眾參與以及資訊公開,只是提供了大家多一點體制內「講是非」的管道與機會,如果環保署還是那麼低調,經濟部還是那麼明目張膽,我們還值得去努力阻止這麼多不當的開發嗎?
退一步想,反正新制上路外加舊資料公開上網,既然拿了新的武器,我們就來試試看盯著未來的個案,也來找找舊案是如何被「有條件」的通過。包括官員、受委託製作環評報告的專家學者、環評委員以及開發單位,請小心,因為每個人要為他的作為負責,不管是什麼時候做的事。
●[講座]「步道野鳥故事集1」生態講座 --﹥
時 間:2月10日(四) 下午13:00-14:00
地 點:塔塔加活動中心
主 辦: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聯 絡:049-2702200
Email: amy@ysnp.gov.tw
由講師蔡秀珍小姐帶領遊客行走塔塔加步道,藉由野鳥故事的生動訴說,引導遊客關懷生態。網路報名及現場報名,親子優先。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pnp.gov.tw/
●[講座]見證合歡山區10幾年來最大的一場雪 --﹥
時 間:2月24日(四) 晚上7:00-9:00
地 點: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台中市403西區五廊街135號)
主 講:林尚賢(熱愛山林人士)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04-23720986
E-mail: sowtc@sow.org.tw
還記得2004年1月底有一封e-mail標題是「見證合歡山區10幾年來最大的一場雪」,裡面有幾張照片包括車輛整個被雪掩埋、山莊門口剷雪、堆雪人等等在台灣難得見到的雪景,我們特地請到了原作者來現身說法,與大家分享他那幾天在山上的經歷,也讓大家看更多美麗的雪景。
詳情請參閱
http://sowtc.sow.org.tw/main2.htm
●[研討會]2005海峽兩岸珊瑚礁生物學與海洋保護區研討(習)會 --﹥
時 間:2月21-25日
地 點:台北、墾丁等地
主 辦: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行政院農委會等
協 辦:珊瑚礁學會、海洋生物博物館、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等
報 名:2月14日截止
E-mail: ymt@gate.sinica.edu.tw
南海海洋研究所過去對南中國海、海南島與中國東南沿海珊瑚礁生態基礎資料的研究具有相當的基礎。此次將以研討(習)會的方式邀請相關研究的學者,就海峽兩岸珊瑚礁生物學目前的研究成果進行資訊交流,並商討未來海峽兩岸進行珊瑚礁生物學合作研究與海洋保護區管理等的課題。
詳情請參閱
http://biodiv.sinica.edu.tw/symposium/cross_strait_coral/index.htm
●[徵求]「貢寮,你好嗎?」全台巡迴計畫 --﹥
時 間:94年全年度
地 點: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
(100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166號2樓)
主 辦: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 23643506‧0939-12198102
E-mail: gcaa@seed.net.tw
綠盟今年規劃與全景基金會合作將本會工作人員愫欣所拍攝貢寮鄉親反核的奮鬥故事-「貢寮你好嗎」,推廣到全台各地,讓更多國民瞭解反核的真諦與動人故事,請大家支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們很需要大家的協力,才能將這件事情做好。
詳情請參閱
http://www.gcaa.org.tw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