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2-06 (全文版)

 
視聽嚮宴 [攝影賞析]料羅灣的黃昏
奇文快遞 [自然書寫]島嶼淺唱•建功嶼生態
[自然人文]德國天鵝村動物之家實習手記(九)貓咪的一天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洋車夫的女兒
寓教於樂 [開懷篇]期末考
[猜一猜]貓抓老鼠
編輯報報 時間更迭的痕跡
本會訊息 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攝影賞析]料羅灣的黃昏 --﹥

文字/攝影:張良文
拍攝地點:金門料羅灣

料羅灣的黃昏

  古寧頭、八二三砲戰、碉堡以及堅硬的花崗岩地道……在一般人眼中,戰地金門給人一種冷峻、嚴肅與陌生的印象。

  不自覺的隨著這刻板印象參觀一個又一個 must see,直到看見料羅灣。金門似乎不再那麼的「金門」,金門似乎回到了從前國中課本裡那個像貓眼又像銅鏡的金門。

[自然書寫]島嶼淺唱•建功嶼生態  --﹥

作者:陳秀竹

  「夏墅查某,褲底濕」,從小,就聽大人們講這樣一句順口溜,夏墅,是離金門縣金城鎮不遠的一個村莊,聽說以前村莊的人要進城,都要涉水而過,所以才會有這樣一句順口溜,據說現在的金門縣立體育館,以前都是屬於汪洋大海,現在的民族路,以前漲潮時水都會淹到住家門口哩!

  浯江溪口的紅樹林,生態資源豐富,我因為娘家就在金城,小時候常常有機會到溪口看招潮蟹活力奔騰的景觀,撿沙螺,看寄居蟹快樂的在水中忙著找食物;還有彈塗魚活潑的彈跳其間。現在則因為在國家公園工作,而有機會認識許多水鳥,又開始學習看白鷺鷥、翠鳥等不同水鳥,並跟植物學老師學會認識海茄苳、水筆仔等紅樹林特殊的生態。

  在浯江溪口外有一座小島,以前都聽大人稱那是一座「痲瘋島」(閩南語叫太哥礁),因為以前醫藥不發達,得到痲瘋病無法治療,只有送到小島上隔離,後來國軍來了,這座小島成了軍事上的一個據點,我們小老百姓從來也沒有機會登上小島。

  記得民國90年,兩岸局勢和緩,啟動小三通,當時金門縣政府首先接待了一批民國38年因為國共關係,兩岸中斷來往因而被滯留在大陸的金門鄉親。我那時在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的雙鯉濕地自然中心值班,有機會為這一群離鄉50年的鄉親服務,其中有人和我一樣是金城的女兒,當她看到展示櫃裡的景致,隨即脫口而出:「啊!太哥礁啦!」

  痲瘋島後來由於軍事上的需要,而成為軍事據點,在兩岸局勢和緩變化中,島嶼的軍事色彩淡了,如今交由金門縣政府觀光局管理;2004年4月,外甥帶著雙胞胎,我和女兒羽、姪女珍第一次登上這夢幻中的島嶼,走在觀光局特別打造的石板路上,看見海水和石板的水乳交融,營造了豐富的生物環境。我們在石縫間找到許多不同的螺,還有一些寄居蟹,島嶼旁的礁石更孕育了種類繁多的螺貝類,踩在含水的泥沙上,深深的感覺,那澎湃的生命力,讓人感動!

  島上有許多軍事的遺跡,如碉堡、防禦工事,還有一些仙人掌的軍事防禦植物,我戲稱連植物都很戰鬥哩!姪女珍看見攀附在石頭上的陌生植物,找我去解說,原來是薜荔,常以不定根攀爬在岩壁或樹上,別名風不動。

  我很有興趣的在島上漫步,也許因為後來該島是一座軍事據點,所以遺跡都以戰役地點為多,記憶中,那些被流放在島上的痲瘋病人,是怎樣的一種被塵世所遺棄的寂寥景況,其淒楚的情境已無處可尋,但是相信在金門人的生命歲月中,那仍是一頁讓人憐惜的過往。

  前年,辦了一個自然生態之旅,邀請金城國中黃靜柯老師,從浯江溪口談生態和地質,才知道這一帶的地質景觀非常豐富,有極具特色的「貓公石」,有閃閃發亮的「石英砂」,還可以找到切過花岡岩脈的「煌斑岩脈」,不同的地質構成殊異的地景,讓人不禁感到,原來即使是石頭,也是滿含生命活力的。

  我們一群人分成幾組,各自活動,雙胞胎一家在島上鑽進鑽出,好像玩官兵捉強盜一般,羽和同學緩緩走在石板路上,讓海風帶著鹹鹹的味道吹在臉上,體會海島的滋味;我和珍忙著探尋寄居蟹的生活天地,要不去看看綠色的海菜在水中漂浮,體驗海洋豐富的生命力。

  涼爽的海風輕輕的吹著,有一種溫柔的感覺,我們的腳步被風留住,海浪一直打來,潮水慢慢漲了上來,可是我們依然留戀著海岸的風光,屬於海的滋味,在心上迷漫著,捨不得讓海遠去,走在石板路上的腳步慢了下來。

  建功嶼逐漸遠去,我們的心卻仍被留在島上,聞一聞風的氣味,有一些痲瘋島的滋味,又有一些煙硝味,更多的是風和海的對話,還有青蛙呱呱的叫聲。大地的生態,在這一方小小的舞台活躍著。

[自然人文]德國天鵝村動物之家實習手記(九)貓咪的一天 --﹥

作者:北小安

空間足夠,乾淨舒適,備有暖氣,更少不了各種玩具的貓房!  由於貓咪與其他小動物沒有像狗狗有那麼大的活動需求,因此在日常管理上,餵食與清潔便成為最重要的部分。首先,我們先來看貓咪的部分。

  天鵝鎮動物之家的貓房有4間,分為室內與室外兩個部分。室內的部分在辦公房舍內,為通風與隔音良好的獨立房間。裡面備有暖氣、各式各樣的玩具(包括供貓咪磨爪用的貓抓板)以及可以讓貓咪躲藏的地方,和嵌在牆壁內供貓咪跳躍的跳板等等。而像貓沙盆、布製的軟墊、毛毯等等供貓咪如廁與休息的基本用品更是不可或缺。其內並交錯擺有供貓咪跳躍之用的樹幹。室內與室外之間同樣有讓貓咪進出的貓門。一間貓房通常僅安置一隻貓咪。

  每天早上8點是餵食貓咪的時間。工作人員會準備好兩個盤子,一個放置乾飼料,另一個則放置鮮肉罐頭1。貓咪一天僅餵食一次,所以往往一次會擺足一天的分量。而為了促進生病貓咪的食慾,工作人員更會把餵食生病貓咪的罐頭,先置在攝氏大約40~50度的熱水中加以溫熱。貓咪進食完後,便是清理環境。由於貓咪是十分敏感且警覺性相當高的動物,因此進入貓房後,必須先跟貓咪輕聲說話,以降低貓咪的戒心。如果貓咪高高束起尾巴主動前來撒嬌,工作人員必須一邊和貓咪說話,一邊與貓咪進行簡單的互動,如摸摸貓咪、陪貓咪玩玩逗貓棒等等。

  貓房的日常清理,比犬舍簡單很多。由於貓咪從小便會在貓沙盆內如廁,因此只需將貓沙盆內髒污的部分以鏟子鏟出(貓沙每天至少要清理一次),如果地上有撥出的貓沙或著貓毛,再用小掃把將地掃乾淨,然後再換上乾淨的飲水即可(飲水每天亦至少需更換一次)。

  儘管貓房的日常清理比犬舍輕鬆很多,然而當原來的貓咪搬出貓房後的清理工作,才是真正的大工程。

  由於貓咪是相當敏感、獨立、不喜歡其他陌生同伴存在的動物。因此當原來的貓咪離開貓房後,最重要的便是盡可能的消除之前貓咪的一切氣味。首先,需將所有的布製軟墊、毛毯,不論乾淨與否全部撤出清洗。接著將貓沙盆內的貓沙全部倒掉,貓沙盆也需移出,並稍後用除臭劑加上洗潔劑加以清洗。然後再徹底用掃把將地上所有的灰塵與貓毛全部清掃乾淨。
  再來,先將水桶裝滿水,裡面倒入除臭劑和洗潔劑,將一塊抹布放入水桶內沾濕,裹在一長柄刷子上,然後將整個貓房室內的地面確實地拖過一遍,接著將濕的抹布從長柄刷子上拿下,換上一塊乾的抹布,再把整個地面確實地拖乾。最後再放入新的布製軟墊、毛毯、貓沙盆和新的貓沙,才算大功告成啦!2

註1︰由於不同種類的動物,其營養需求不同,因此所有動物的飼料和罐頭都不可混用。狗只能吃狗飼料和狗罐頭,貓只能吃貓飼料與貓罐頭。天竺鼠和兔子也只能吃其專屬的飼料。

註2︰如果是隔離區內的貓籠,則需以抹布沾上混有除臭劑與洗潔劑的水,將整個貓籠內不鏽鋼面徹底擦拭一次,接著再用乾抹布擦乾,然後再用抹布沾上混有除臭劑與洗潔劑的水,再將整個貓籠內不鏽鋼面重新徹底擦拭一次,最後再用乾抹布擦乾才算乾淨。

[專欄作家]洋車夫的女兒 --﹥

作者:賈福相

  到里斯本的第二天,妻子鬧腸胃病,當地飯菜都不能吃,她只要吃白米飯和黃花湯。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中國飯店。妻子如願以償,我也高興的點了一份麻婆豆腐和青椒毛豆豬肉絲,麻婆豆腐太辣了些,吃了一頭汗,從擦汗的餐巾中看到一位細細瘦瘦的年輕女孩,站在櫃台後,穿了件紅背心,低著頭,好像在疊餐紙。那麼安靜。

  這個模糊的背影像一記閃電,突然燒到我記憶深處,燃起一個50多年前的故事。

  我16歲,在山東濟南讀高中一年級,二舅在貧民區買了座房子,大門朝北。院子裡有棵棗樹,像一把綠傘,3間北屋,2間西屋,北屋裡住了從我們村莊來約3位親友,經營糖果生意,他們把砂糖在鍋子裡煮到相當火候,加些顏料或芝麻或花生,再倒入鐵板模中印製出小人、小狗、小兔樣子的糖果,有些要用玻璃紙包起來,然後再裝包賣給街頭小販。每到星期天我常會來看他們,有時打雜幫忙,一塊吃飯,二舅也常常來。

  西屋租給了老孔和他的女兒,老孔頭髮灰白,是個洋車夫,他把洋車擦得黑漆耀眼,車把手上有兩盞銅燈,閃閃發光。老孔進進出出總是把菸斗插在褲袋上,很少看到他抽菸,他的女兒,可能只有14、5歲,短髮,細細瘦瘦,很少在院子裡走動,有時看到她,也是低著頭。

  有一個禮拜天,我照常到小院來看我的鄉親,一進大門就碰到了老孔,他站在我面前,比我高一個頭,他說:「賈先生,能不能請你幫個忙?」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先生,當時我不知怎麼回答,只記得跟著他走到棗樹下,坐在他從屋內搬出來的小凳子上,然後從口袋中摸出了封縐縐的信。「賈先生,你是讀書人,請你替我念念這封信,好不好?我不識字。」於是我就慢慢的替他念了一遍,又念一遍,也回答了他一些問題。

  我們站起來,他又說:「賈先生,幫忙幫到底,請你到我屋子替我寫封回信好嗎?」我又跟著他走進西屋,屋內陳設簡單,一塵不染,他女兒站在門口,比我矮了半個頭,我第一次看到她的臉,那麼樣蒼白,大大的眼睛裡,有種悲劇式的微笑,我很想扶她一下,好想要照顧她。

  老孔已準備好了筆墨和紙,也許是故意炫耀。我從口袋裡拔出了自己的「金星」自來水筆,把他所說的話,很快寫完,又念給他聽,他非常滿意。我們又坐了10分鐘,他女兒遞給我一杯茶。我喝完就離開了。

  老孔原來是山東曲阜人,又排行德字輩,很可能是至聖先師孔子的鄉親,數月後,他們搬走,就一直沒有再見面。有一天,二舅對我說:「老孔回家去了,行前他來說媒。要把女兒許給你,他女兒也同意。我給你回絕了,說你還太年輕,又正在讀書。」

  我只有驚愕,有好幾天,都在苦苦思索那位瘦瘦細細的背影,和那有悲劇表情的蒼白臉色,奇怪,我們連一句話也沒有說過,我仍記得那種要照顧她的心情。

  第二年,我離開了濟南,匆匆營營,山南海北的奔波,一晃眼,大半輩子過去了,直到今天,從來也沒有再想這個故事。

  為什麼今天在這個陌生的餐館,又複習了那一次的感情波動,而心中還有些懷念,是不是應該感謝那位穿紅背心的少女?
 

[開懷篇]期末考 --﹥

  學校舉行期末考,生物學教授宣布這次考是非題,只要有50分就算及格。小明大聲揚言:「按照機率,我就算不用看書也可以及格!」只見考試當天,他每答一題,就用指頭彈起一枚硬幣,來決定對錯。

  第二天,他厚著臉皮跑去問教授:「我成績如何?」

  「喔!原來是你!」教授抬頭看看他,也用手指彈起一枚硬幣,然後說:「對不起,你沒有及格。」

[猜一猜]貓抓老鼠 --﹥

一隻貓看到一隻老鼠,為什麼拔腿就跑?(這隻貓是正常的)

解答:按這裡

[編輯報報]時間更迭的痕跡 --﹥

值日生:小編

  許多人喜歡賈老師的文章,不論指論或抒情,皆漾漾蘊厚,糅合了個人多年的學涵與豐沛的生命經歷。「洋車夫的女兒」一文雖與學論無涉,然幽然訴說一段當時代的回憶,在此歲末時節讀來,似乎隱隱牽動了一股螫人心疼的滋味。

  時間的更迭,在不同人身上,在不同地方,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烽火連天的時代,前線與後方;太平笙歌的時代,中心與邊緣……看似平淡的日子,活著,用一雙腳、一雙眼,走出自己的圈地,睜睜看著,靜靜體會著,時光長河的流動,迤邐在「攝影賞析」料羅灣的藍色黃昏,鑲嵌在「自然書寫」太哥礁千古吹拂的醉人海風。

  還有呢,你的愛人,你的家人,你飽足喜悅的微笑,你燦爛待翔的高吭。痕跡不該只是傷痕累累的記憶,而是供人循線拾級而上的階梯。我佇足在跨越「年」的關卡,看到了過去,想到了未來,和親愛的你,願你,在時光的流淌中,在人生的風景裡,永遠擁有美麗的痕跡。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