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2005-03-13 (全文版)

 
視聽嚮宴 [攝影賞析]夜尋雪記
奇文快遞 [自然書寫]大屯溪•流轉的承諾(二)
[自然人文]一杯春露冷如冰
寓教於樂 [開懷篇]在日本旅行
[開懷篇]獅子是誰殺的?
編輯報報 走出寂靜
本會訊息 徵求電子報暨網站短期編輯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攝影賞析]夜尋雪記 --﹥

攝影/文字:秋鶯

  3月4日星期五晚上8點多清境農場下起雪來。消息傳到埔里,想想機會難得,摸黑就上山了。一直到半夜12點下山時,發現上山的車潮正在增多中,有汽車有機車。原來看到新聞報導,會馬上衝上山的外地朋友真不少。

  上山時(晚上9點多)是在仁愛國中附近遇到雪,下山時(12點)雪已經下降到霧社以下,且持續下降中。

  仰望空中迎面而來的雪花,踏著草皮上厚厚的積雪,呼吸著極度新鮮乾淨的空氣,原來下雪時並不冷。大雪紛飛的夜晚,雪的初遇在清境,果真如夢似幻。但在浪漫興奮之餘,浮上心頭的卻是:「這會是電影明天過後的現實版嗎?」異常的天候,不該下雪的地方竟然下起雪來。

  回程時雪已經下到霧社(海拔1100),最後是下探到海拔800處。一覺醒來,環埔里的高山也是片片白雪,原來昨晚雪也來過埔里了。電視上播報的都是不必遠赴歐洲就有歐式雪景,大人小孩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樂乎!沒有人分析這種異常的詭譎氣象背後的隱憂……

  地球的狀況應該是越來越不樂觀吧?我在興奮之餘突然悲傷了起來,初見雪時的哇哇哇只維持了短短3小時,就迅速轉變為沈重的心情。友人來電確認雪真的下到埔里嗎?我的回答都不知該喜或悲。原來有時候有些事初發生時讓人產生正面的情緒,但或許結局或結果顯現時才知原來是悲啊!反之亦然。

  照片全是在清境農場附近拍的,單看景象不想背後是美的……

飄雪

雪原

院子

海拔最高的星巴克

清境停車場

[自然書寫]大屯溪•流轉的承諾(二) --﹥

作者:梓清

  一直到上大學以前,以為世界只有家裡到我的高中,乘坐一個小時的捷運這麼長,和西門町到SOGO百貨這樣寬。而上了大學後,情況似乎進步了些。因為登山活動,使我得以上至將近四千,離月亮更近,卻也呼吸更少氧氣的地方;因為機車,使我得以從富貴角行至鵝鑾鼻,經過三座半的核能發電廠,從埔里穿越中央山脈下至太魯閣,行經中橫公路最高點的武嶺。

  以為世界大概就這樣吧?兩千公里的旅程便得以完成。

  4月初的某一天,大屯溪旁的小環頸?,就這樣在連兩天的雨後消失了。怎會如此呢?兩天前還看著牠們在這兒窩著縮著躲著濃厚的春雨雷聲,我邊走邊想,急急繞了牠們常在的泥灘地,也繞去更遠海邊的沙岸,才意識到牠們真的離開了。

  是被人趕跑了呢?還是牠們的早餐不夠豐盛呢?當多個問號冒上心頭時,我眼前降來一隻黃頭鷺,是了,連黃頭鷺都回來幫農人除蟲了,小環頸可也要去實踐牠們北返的諾言。

  幾天前在此也見著蒙古?、鐵嘴?,這兒真是個交通繁忙的空中道路啊,紅隼還在等待春末的風吹起,水鳥們早就起程了。

  但沒想到小環頸,陪了我整個冬天的小環頸,原以為會在此地駐足過活的小環頸,終究還是要回去的。

  世界在兩個拳頭般大的小環頸眼中,有無盡的海洋,連綿的藍天,和古老的亞洲大陸這麼寬闊;而我,還只在兩千公里的圈圈中旅行。

 去年10月結識的新朋友,帶我來到大屯溪這兒。那次是第一次與小環頸有如此親近的距離。以往他們都在遙遠的河中央沙洲,濕地內部,一團小小褐色球狀物體在遠方竄來竄去,叫我們這些人只能透過高倍數望遠鏡笨拙的追著牠們,直至末了體會眼珠子已然不是自己的同時,移轉笨重望遠鏡的追逐戰才告停歇。

  而去年的11月,因為笨拙的我的腳步,讓小環頸快快逃離我與牠們過於親近的距離。那次之後才明白什麼是距離,人與野禽之間的界線是如何的神聖而不可跨越。我也才明白,什麼是耐心,什麼是等待。

  原以為溫熱帶交接的台灣在12月的冬天不甚寒冷,原以為可以輕而易舉頂著海邊的風前行,但當我到達那兒時,心中便直打哆嗦。終於探望到小環頸牠們,才發現我們的情況差不多,彎著頭弓著背,寧可縮在角落裡也不肯動一步。

  在一直與海風僵持不下時,突然一隻小環頸神色匆匆地靠攏過來,愈走愈近,愈走愈近,終在我眼前5公尺的小土堆又縮起頭來裝成土壤,原來是那兒比較避風啊。於是本想起身離去的我,又有了駐足的理由。靜靜地悄悄地蹲坐在那兒,怕驚擾了牠。

  牠看得到我嗎?想必是看得到吧,一坨怪怪而烏漆嘛黑的東西。於是,我和牠便互相眨眨眼,彼此對對方投以好奇的眼光。

  然後,牠就開始打盹兒了。

  眼睛一眨一眨的,慢慢瞇了起來,卻不時張開那睡眼惺忪的眼神望望,偶爾又扭動一下圓滾滾的身軀,就在海風鹹鹹的吹著之下,縮著脖子的牠珍惜那平常累積已久且得來不易的能量。看著看著,我也打起盹兒了。

  牠和牠們,小環頸們突然ㄅㄧㄡˋㄅㄧㄡˋ的飛了起來。在我還驚疑未定時,一隻小黑卻悠閒的漫步來解答我的疑惑,而且居然對我吠了。汪,汪……

  原來牠們為了履行與此地的約定,得要如此小心翼翼珍惜自己與萬物的距離,包括了與我和與小黑的距離。

  七彩的蝶兒們羽化而飛舞了,南路第一隻鷹飄過大屯溪的上空了,九穹的新芽竄出藍天了,在這家燕歸來咱這兒的屋簷下、木棉花黃橙橙的開,還有小環頸臉龐上起彩裝的季節,我的旅途還在此地眷戀不捨。

  而小環頸們則在牠們綠色接著綠色的世界中與你我相約,下次的見面的日子將在秋天。

  你要明白,那是屬於候鳥的承諾。

[自然人文]一杯春露冷如冰 --﹥

作者:蔡珠兒

  印度旅行的時候,在旅館煮咖啡,喝起來半鹹不甜,十分古怪,還以為他們的咖啡是調味的,刷牙時才霍然而悟,原來是水,那裡的水質帶鹽鹵味,所以煮出鹹咖啡。

  印度茶多以牛奶和香料烹成,濃馥鹹甘,除了因為口味偏嗜,恐怕與水質有關,欲蓋不住,索性彌彰。英國茶跟印度有樣學樣,但只學半套加牛奶,我懷疑也因水質之故,英國水硬重多鈣,雖無鹹味卻帶澀苦,加糖和奶可以柔化口感。

  在香港,我喝的是廣東來的東江水,水質平軟,味道麻麻地,隱約有股灰撲撲的油悶氣,到了春夏,就轉為鮮明尖利的氯味,彷彿染滿泳池折射的藍光。然而東江的上游不是泳池,是雞欄、豬圈、魚塘、工廠、水泥廠,溷雜各種生活的行跡氣味,飲水最好不要思源。

  但即使這樣都要偷笑,這水至少不毒不硬不鹹。近年來廣東乾旱,江河日下水位低落,海水倒灌湧入河口,春冬時節,珠三角經常爆發「鹹潮」,今年情況嚴重,還老遠從貴州調來河水「壓鹹補淡」,紓緩鹹災。東江還算好,西江比較慘,下游的澳門珠海飽嚐自來鹹,澳門朋友阿樹早已見怪不怪,還自嘲說,「幾好呀,煲湯唔使落鹽,有天然海鹽哩!」

  曾經滄海難為水,我是埔里人,雖然在窮山惡水的台北長大,總算也吃過甜冽好水,以及由好水滋生的茭白筍、紅甘蔗和埔里水粉,照理說,嘴斗和眼界都應該高些。無奈人離鄉賤,浪泊在外,水土風物沒得挑揀,適者生存,舌頭和神經都要磨粗一點,習而久之,遂頑冥駑鈍,劣水粗茶也逆來順受。

  現代人懵然不識水味,只認得礦泉水的品牌。和古人相比,我們雖可誇耀自來水,但其實是不懂得喝水的味盲,因為既少甘泉好水,也欠缺能鑒賞的喉舌,更沒有細品慢咂,悠長如河的大把時間。

  明人張岱的《閔老子茶》,寫兩個茶癡高手過招,不僅能喝出茶葉的產地、製法與採季,還能明辨水味。閔老子為取好水,從南京遠赴無錫的惠泉,半夜汲出新泉,以山石鋪在甕底,輕舟順風回航,以避震動搖晃,防止水味勞敝澀滯。

  而《食物本草》的水部,更臚列出近千種溪河泉潭,細述各地的水性水味,讀之令人嘆止。除了清甘芳潤,寒燥有別,好水尚能養生補身,例如惠泉水,可以補五臟益精神,久飲輕身不老;鄱陽湖水能「蕩滌胸中邪氣,消除心上憂愁」;蘭溪水可清神添文思,珍珠泉治陰虛火盛,丹泉令人「悅顏耐老」,聰穎泉令人穎慧,廉泉貪泉令人清廉或貪瀆──原來中國各地有不少貪泉。

  可惜,這些好水泰半已枯涸竭澤,剩下的涓涓滴滴,備受汙染奄奄一息,水味與功效已經無從印證。中國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全球有40億人喝著不安全的水,而在世界的缺水國家中,台灣竟然高居第18名。

  想到未來山窮水盡,不見水深只有火熱,我不禁患起「恐水症」,心驚膽跳杞憂不已。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來日大難,真怕只剩下杯水車薪,而且那杯水還是鹹的。

[開懷篇]在日本旅行 --﹥

地方:東京某日本料理店,壽司吧台
人物:台灣客A、B、C君及台客女
場景:四人不懂日文,但以手指點菜,終於吃飽了。該結帳了,但是不知如何用日語講。

台客A:用英文試試,Bill(帳單) please!
老闆:嗨!Beer(啤酒)。
結果:送上了一瓶啤酒。

台客B:換我來,how much?
老闆:嗨!ha-ma-chi(紅魽)。
結果:又送來了紅魽四份。

台客C:換我來,日文多少錢好像叫I-Ku-Ra,I-Ku-Ra。
老闆:嗨!I-ku-ra(鮭魚蛋)。
結果:又送上鮭魚蛋四份。

台客C很生氣,不自覺罵了一聲——XX老母。
老闆:嗨!Kani-double(蟳—─雙份)。
結果:又送上雙份蟳。

台客女:唉啊!含慢死!(台語:笨死了)
老闆:嗨!Ha-ma-sui(蛤蜊湯)。
結果:又送上蛤蜊湯四份

台客女的老公罵了一聲,三八!
老闆:嗨!Sam-ba(秋刀魚)。
結果:又送來四份秋刀魚。

終於帳單來了,很多錢!
台客C:殺價(台語發音)。
老闆:嗨!Sha-ke(鮭魚)。
結果:又再送來了四份鮭魚。

台客C:No,No,No……
老闆:No, Sha-ke,Sarke(日本清酒)?
台客C:Yes,殺價,殺價!
結果:又送來四瓶清酒。

聽說這四個人還在日本吃,回不來。

[開懷篇]獅子是誰殺的? --﹥

  一個80歲的老人去做健康檢查。檢查途中,老人不斷向醫師炫耀,他新婚的妻子多好又多好。「她才25歲!」老人叫道。「我們結婚4個月,你知道她對我有多忠貞?她無時不刻需要我,黏我黏到我都感到厭煩了!」

  「而且,」老人又說:「告訴你,她最近還懷孕了!」 醫師靜靜地聽著。不發一言……

  「怎樣?」老人得意洋洋地說。「不錯罷!」醫師抬起頭,看他一眼。

  「這讓我想到一位失散多年的朋友。」醫師緩緩開口。「他跟我說過一個故事,他在非洲狩獵時遇上的故事……

  「當時,他在草原上,遇到一頭獅子。他立刻從背上抓下槍來瞄準。然而,他立刻發現他錯了,他拿到的是雨傘,不是槍。這時已經太遲,獅子正站在他面前,就要撲過來。他沒辦法,只好把雨傘扛上肩,用盡吃奶的力量『砰!砰!砰!』大叫三聲。奇蹟發生了,那獅子竟然倒下來,死掉了。」

  「狗屎!這怎麼可能?」老人大叫。「那一定是別人幹的!」

  「我也這麼覺得。」醫師說……

[編輯報報]走出寂靜  --﹥

值日生:小編

  電影「走出寂靜」(Beyond Silence)中,女主角拉拉從小必須成為自幼失聰的雙親面對外界的溝通媒介。拉拉半途蹺課,為全家窘困的財務上銀行溝通家庭貸款;拉拉蹲在電視下,比著手語,為媽媽翻譯沒有字幕的愛情電影;拉拉在夜裡,和爸爸倚在窗台,回答爸爸的問題:「下雪,是什麼聲音?」

  樹梢抖落的雨滴是什麼聲音?河水滑過石縫是什麼聲音?風是什麼聲音?日出是什麼聲音?雪是什麼聲音?拉拉比著手語:「雪不多言,雪遮蓋所有的聲音。」

  所有聲音被遮蓋的世界,是悄然無聲的嗎?或只是未曾被聽見?人類以為寂靜的深海,有無數不靠視覺的生物,憑著觸覺和聽覺(水波的震動)來覓食、繁衍。然而人類選在此寂靜之地進行聲納探測研究或軍事演習,確認已造成嚴重的生態影響。

  「攝影賞析」作者秋鶯在黑夜中拍下雪的飄搖之姿,未錄下眾人的哇哇歡呼,靜止的畫面有如拉拉的父親眼中耳中的無聲世界。當然事實顯然不止是稀有的雪景所承載的「瑞雪兆豐年」式的狂歡喧囂,白雪幾乎遮蓋的,也在作者的忡忡憂擾:「沒有人分析這種異常的詭譎氣象背後的隱憂……地球的狀況應該是越來越不樂觀吧?」

  台灣的女兒蔡珠兒在「自然人文」中提到自己喝遍「五湖四海」,依然銘記著故鄉的甜冽好水,然而:「可惜,這些好水泰半已枯涸竭澤,剩下的涓涓滴滴,備受汙染奄奄一息……中國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全球有40億人喝著不安全的水,而在世界的缺水國家中,台灣竟然高居第18名。」

  昨天,喜愛泰國的朋友聊天中說:「近幾年夏天泰國愈來愈涼爽了……」自馬來西亞來的朋友說:「馬來西亞這二年氣溫上升,熱得不像話,有的地方乾旱、有的地方水災……」

  台灣這場世紀難得的雪景,同樣安靜,美麗,然而不僅未遮蓋所有聲音,反而劃破了寧靜,說著驚心的事實,該讓我們傾聽。

[本會訊息]徵求電子報暨網站短期編輯 --﹥

  熟悉Front Page、Photoshop等網頁製作軟體,以及HTML語法,將負責製作環境資訊電子報與網站維護 。本分工作屬短期支援性質,需至辦公室服務,作業時間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1時。意者請將履歷寄至 sharlin@e-info.org.tw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