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環境]印尼地震造成300人死亡 幸無發生海嘯 --﹥
2004年12月破壞這個區域的海嘯奪走約30萬條人命,驚魂未定的蘇門達臘島居民,在地震當晚隨即逃出家門往高地避難,幸而這次一連串的地震並未引發海嘯。 目前印尼當局還在清查死亡人數。他們表示,位於蘇門達臘西南方海上擁有44萬4,000人口的尼亞斯島、7萬7,000人口的蘇門達臘島、以及居住5,000人口的班亞克群島,是受挫最嚴重的地區。去年12月大海嘯發生後,這些島上有數萬居民流離失所,目前還住在收容中心。 聯合國機構已著手進行傷亡評估,他們表示目前已將一些最嚴重的傷患後送到棉蘭、馬拉布和實武亞港等地。世界衛生組織也從馬拉布派遣醫生到尼亞斯島進行傷患救治。根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與世界糧食計劃(WFP)的消息,目前災區亟需食物、飲水和收容安置方面的援助。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5/2005-03-29-07.asp ◆[生態保育]這廂加拿大獵人獵捕海豹 那廂官員「獵補」保育人士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5/2005-03-29-05.asp ◆[生態保育]印度禁用有害動物藥品 保育團體力促巴基斯坦及尼泊爾跟進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5/2005-03-29-02.asp ◆[生態保育]挽救珍貴森林 阿富汗整建「綠色部隊」打擊不法 --﹥ 記者 Amanullah Nasrat and Bashir Babak 報導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5/2005-03-29-03.asp
環境資訊協會 右檸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作者:謝和霖 (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近日環保署宣布將分階段禁用PVC,立刻引來國內PVC生產者台塑、華夏、大洋的抗議。從這裡,我們再次看到台塑等財團唯利是圖的嘴臉,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對他們來說,僅是當有利於己的時候,才會去做,就好比興建醫院,投入廚餘堆肥與有機農業,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救人與環保,而是利字當頭。 PVC是最早使用的塑膠之一,也是五大泛用塑膠之一,生產量僅次於PE(聚乙烯),台灣的PVC產量排名亞洲第三,僅次於中國與日本;而台塑集團則不僅擁有產量排名世界前茅的PVC工廠,其也是因投入PVC事業而崛起成為今日的石化王國。 然而PVC從原料開採到使用、廢棄的整個生命週期,都與毒性物質有關,對環境與人體健康危害甚鉅,許多學者專家、政府、廠商老早就知道,早該限用淘汰,但卻在政府缺乏管制與經濟手段的情況下,而使這種材質製的產品在社會中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加上塑膠無法由外觀分辨其是那種材質,於是沒有清楚標示的PVC產品遍布各處,不僅妨礙了塑膠的回收,更造成塑膠廢棄處理的危害。(由於PVC相較其他塑膠產品而言,添加了太多的塑化劑,並不容易回收,且回收再製後的品質很容易劣化降級。根據統計,只有1%的PVC製品有被回收。) 塑膠產品有另一種特性,就是不一定非得用哪種材質來製造,因此PVC製品大部分都有其他對環境較友善的替代材質(如PP、PE)可以取代。在此情況下,一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應該主動去淘汰PVC的生產製造,以較好的材質來開發產品。 然而,PVC的危害,台塑集團不是不知,只要問待過VCM(PVC的單體)廠的人,都知道VCM廠中洋溢的古怪味道,可能會致癌,因此要常喝牛奶;另外台塑的汞污泥事件,其實也是為製造PVC的原料氯氣所產生的;而PVC的替代材質,如PP、PE,台塑本身也都有生產;可是,我們卻看到台塑當初在規劃六輕時,依然增設PVC廠;我們看到南亞生產的保鮮膜,同時有PE製與PVC製;顯然,在消費者未了解、未有意識之前,台塑集團本身是不會自行了斷的。我們不禁懷疑,到底台塑等財團有多少有害產品,在民眾不知不覺下,流入市場?PVC只是市面上數萬種化學品中的一種! 最近,在美國環保團體與民眾的強大壓力下,Microsoft已經承諾不再使用PVC作為其產品的包裝;而許多業者,如IKEA、Sony、福特汽車等也不再使用PVC製造產品;PVC的淘汰已漸成為世界潮流,建議台塑等集團,不要再做困獸鬥,早 日擬定PVC廠關廠計畫吧! 也建議消費者,莫輕信業者讒言,更要讓親朋好友來了解認識PVC的危害,一起來淘汰PVC。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毒素入侵你的電視 你的電腦有毒? --﹥ 作者:綠色和平組織 家電用品等消費產品中的有毒化學物質正污染全球環境,而最後這些化學物質會出現在大部分的新生兒體內。藉由我們的「有毒科技大檢驗」行動,我們可以找出從產品中移除有毒物質的好公司,並施壓迫使不良公司改變做法。 寫信給各公司有效嗎? 經由我們減少有毒污染的運動,三星、諾基亞、Puma等公司都已經公布要逐步淘汰所有產品中的有毒化學物質,新力公司也正著手移除電視產品中有毒物質──這都是因為我們在網路上公布這些公司的化學品政策所致。如果像三星這樣的大公司可以做得到,那其他公司就沒有理由不能跟著一同保護環境。
但是大廠牌如戴爾、惠普/康柏、蘋果和IBM都拒絕採取這項正面的措施,建議消費者寫信告訴他們,下次你買東西時,會選擇一個更負責任的公司,這樣可以強迫他們重新考慮他們的政策。 三星和諾基亞每年都製造出數以百萬計的電子產品,採取減少毒素的政策就等於較少污染,在生產線上的勞工暴露到的化學物質也可減少,家中的化學物質也跟著減少,此外,也能讓資源回收和垃圾處理更為簡單而乾淨。有些公司願意主動採取行動固然不錯,但是如果沒有法律強制規範,許多公司是不會改變的。只有立法強制,才能真正有效管制這類有毒化學物質。 關於法律 目前管理化學物質的法律很薄弱也很不足。幾乎每個人都有數十種的人造化學物質在他們體內,這些化學雞尾酒會對我們健康造成不可知的影響。在歐洲,歐盟正在草擬新的法規,那將會設下世界性的標準,進而對這些化學物質做到更好的管制措施。 儘管更完善的化學物質監控系統應該是所有人都樂見的,但會有反彈也是可預期的。化學業界一直在散佈誇大不實的說法,宣稱如此將導致利潤降低、工作機會減少;他們也找來了污染工業最好的朋友──布希政府,一起利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訴訟管道來脅迫歐盟,警告歐盟勿輕言立法減少毒物污染。 反擊業者不實遊說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其他的公司證明他們可以不用有毒物質。已經有越來越多公司加入這個陣容,像宜家宜居(Ikea)、馬克史賓塞、諾基亞、三星和Puma等公司都帶頭採取行動,愛迪達、聯合立華和新力公司也都邁向正確的方向。 利用「有毒科技大檢驗」行動來施加壓力,可以讓好公司的名單越來越多,並且幫助爭取一個無毒未來! 作者:王晴玲 (公共電視記者)
出生在花宅的曾文明老師,一直大力疾呼花宅的保存問題,但政府至今沒有提出一套對於花宅的規劃。內政部「城鄉新風貌」計畫在幾年前投注經費,整建花宅的公共設施,過度的人工修復反而成為破壞源頭。村莊巷道上類似解說牌的彩繪地磚,放置在古厝中顯得突兀,當地人更以「下雨天,牛走在上面也會滑倒」來揶揄整修的失當。一盞盞類似都會公園的大理石路燈,一點也不符合花宅原本的樣貌。台北藝術大學古蹟與建築研究所教授林會承認為,這些不瞭解中社歷史的單位,用自己的思維對中社投入的關注,反而傷害了中社。
而在馬祖,古厝回春的計畫也正在進行。和台灣大部分地區的閩南文化不同,馬祖的建築屬於閩東系統,在馬祖見到的房子,如果是單體一樓的建築,大部分屋頂都是「人字坡」;如果是2樓建築屋頂形式就是「五脊四坡頂」,優點是減少受風、增加室內空間。 因應地理特性,為了防風防雨防盜,建材都以石砌為主。有人形容,馬祖面海的村落,與南歐地中海建築有相似的風格,走在小巷中,充滿反璞歸真的悠閒。許多文人墨客特地到馬祖來,就是為了沐浴在這特殊的氛圍中。 馬祖面積最大的島嶼南竿牛角村裡,隨處可見石砌的閩東特色建築,但是在舊房子破敗下,牛角村裡的民眾開始改建家裡的老建築,過去的石頭房子在方便的考量下,變成了鐵皮屋形成相當不搭調的聚落景觀。於是馬祖訂定了「5年5億元」的聚落保存計畫,希望藉由公權力的介入與社區居民的共識,儘量保留馬祖建築的歷史面貌。經過整修的老房子,外觀維持古貌,室內可以成為咖啡廳或是民宿。馬祖的民眾從當中見到了老屋新生的活力,過去不少離鄉背井的馬祖人,也開始慢慢移居回馬祖。 採訪側記 古厝保存往往是許多研究古蹟的學者投入的領域,但是在走訪澎湖與馬祖後,深刻的感覺卻是,能不能引起當地住民的投入,比起外界人士的大聲疾呼要重要多了。很多時候古蹟保存還得要兼顧當地民眾的生計,如果不能讓當地人有參與感與認同,保留下的恐怕只是經過整修後的古厝,留不下真正代表地方特色的精神。 製作緣起 經建會日前決議將以3年30億元來發展離島金門、馬祖、澎湖的觀光。這對於資源相對缺乏的離島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是大張旗鼓地發展觀光,可能最先受傷害的會是具有當地特色的老事物。於是我們走訪馬祖、澎湖,希望紀錄下這些地區古厝的樣貌,也藉由澎湖花宅在「城鄉新風貌」建設中,變得面貌走調的失敗經驗,讓更多人省思,建設與保存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 ●[活動]健康人生年‧陽光美麗島-520武陵、雪山行 --﹥
時 間:5月20-23日(五-一) 台灣島大約在60萬至1000萬年前經由板塊碰撞由海底冒出來,位於板塊碰撞的地區,造成地質複雜,其中山地面積廣大,約佔43.9%,高山環境帶來豐富的觀光及農業資源。今(2005)年副總統發起「健康人生年」,為祈國人身心靈健康,共同追求幸福人生,特舉辦淨山、登山健行活動。 詳情請參閱 http://twheart.tw-gogogo.org/modules/eguide/event.php?eid=8 ●[講座]自然生態講座-頭汴坑的夜間動物 --﹥
時 間:4月8日(五) 下午7:00-9:00 頭汴坑是太平市的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除了白天可以發現台灣獼猴、樹鵲、台灣鳳蝶等各種動物出沒。還有另外一類動物喜歡選擇夜間出來活動,請您猜猜看,牠們是哪些種類?牠們為什麼天黑之後,才要出來活動?牠們會遇到哪些天敵?如何正確觀察牠們?…… ●[講座]大自然生態幻燈片講座系列:紫蝶謎情-幻色紫蝶幽谷 --﹥
時 間:4月13日(三) 晚上7:30-9:30 每當凜冽的東北季風吹拂之際,北台灣逐漸邁入濕冷交替的寒冬時序,對於氣候變遷敏銳的紫斑蝶早在寒風吹襲前,悄悄南飛抵達南台灣幾處山谷,成群的時而蟄伏,時而舞躍,靜候著來年溫暖的春天。這般奧妙的生態現象昆蟲學家賦予了一個夢幻般的名字-「紫蝶幽谷」,牠是福爾摩沙珍貴的紫色寶藏……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hinliu.com.tw/~sowhl/modules.php?name=weekly&func=bowweek&weekid=48 ●[講座]極地探險-大自然發飆 --﹥
時 間:4月10日(日) 下午2:00-4:00 電影「明天過後」,精彩而具體地描述了由於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棚融化,而引起地球氣候一連串的急劇變化。這可能會發生嗎?到底科學家怎麼看待這樣的警訊呢?從整部電影中一直出現的「北大西洋流」、「冰期」、「氣候模式」等科學名詞看來,這部電影多少應該有些科學根據吧!我們對地球進入冰期所可能帶來的災害,是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應該即刻採取對策?……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tsec.gov.tw ●[研討會]第二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南區會議-從裸體抗爭談南台灣水資源危機 --﹥
時 間:4月10日(日) 早上9:30-下午5:30 今年度環境會議討論的主題,包括:一、推動環保法案、國家環保政策。二、培育人才。三、建立媒體通路。四、推廣環保群眾教育。五、 環保地方議題;期待關心環境議題的團體與個人,共同參與「2005第二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南區會議」,一同展現生態環保關心者的力量,守護台灣美麗的山川、海洋與大地! 詳情請參閱 http://www.tepu.org.tw/
播出日期:4月4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第一單元】古厝風華
澎湖望安的中社村,舊稱花宅,當地用咾咕石建造而成的百年古厝充滿特殊風情,但和很多老聚落一樣,花宅面臨到古厝頹廢衰敗的困境。2004年中社村被列為「世界100大最值得關懷及保存的文化紀念物」,消息發布後,中社突然成了鎂光燈焦點,從中央的文建會到地方縣政府都大張旗鼓地表達對中社的重視。但是一年多時間過去,這些關照對中社真的有助益嗎? 在花蓮溪出海口附近,海岸山脈的起點處,有一片花蓮地區僅存的沙丘,當地人稱它為嶺頂沙丘。強勁的海風、含鹽的沙地,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一般的植物根本無法生存,但是卻有一整片海濱植物,在沙丘上匍匐蔓延。這些生命力堅韌的海濱植物守護著沙丘,也蘊藏著美麗豐富的海岸生態。但是,綠意盎然的沙丘,竟在一夕之間被剷為平地!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12公頃的海岸變成光禿一片?又是什麼樣的法規漏洞致使整個沙丘生態被連根拔除? ★[本會訊息]徵求台灣地球日網站更新與翻譯志工 --﹥ 422世界地球日即將來臨,本會徵求熟悉網站更新操作、以及對地球日活動訊息譯介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加入地球日網站更新專案的行列,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sharlin@e-info.org.t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