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5-02 (摘要版)

  本日主題:尊重生命 停止「基因虐待」
環境新聞 [永續發展]印尼採納WWF建議 以永續方式進行海嘯災後重建
[能源議題]伊拉克海上走私原油活動曝光
[環境政策]石油公司年會中途休會 以杜環保人士之口
[生物科技]幹細胞研究指導方針公佈 人類-動物混種怪物將問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5-0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5-0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4-27
理性關懷 [生物的未來-動物福利]尊重生命 停止「基因虐待」
專  欄 [和佛陀賞花去]把握當下吧!否則你將錯過今天的藍星花 
活動訊息 [活動] [講座] [營隊]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兩名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永續發展]印尼採納WWF建議 以永續方式進行海嘯災後重建    --﹥  

  印尼,雅加達,2005-04-27 (ENS)- 在印尼正重建受到2004年12月26日的地震及伴隨而來的海嘯侵襲的亞齊省地區的同時,該國官方已表示接受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一套環保而永續的重建建議。這份於26日公佈的方針,包括從近岸管理到地方機構的強化等各項議題,其重點在於使用以負責任態度而取得的建材,特別是木料。

  這份方針是從和公共及私人部門團體、救援機關、救助組織和地方權益相關人磋商發展而來,它需要一項整合的重建計畫,包含使用負責任態度而取得的建築材料,以及創造永續經營的漁業、農業和水產業。

  亞齊省代理省長阿布巴卡(Azwar Abubakar)在「綠色重建方針」的序言中寫道:「即使為了各種目的而利用土地,不論這樣的需求有多麼緊急,生態系統的健全和自然保育應該是我們主要的關注,特別是在海嘯過後亞齊省的修復和重建方面。」

  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未來5年的重建工作至少需要1,100萬公尺的鋸材,然而印尼的合法伐木活動,只能達到這麼大需求的一小部分而已。

  為了達到重建所需進口木材的緊急需求,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尼分會偕同國際保育組織(CI)印尼分部,以及地方研究機構Greenonics,共同為亞齊省籌募木材資金,這項計畫目前已得到印尼政府以及許多公私立部門單位和團體的支持,發展成為多元資金來源的行動方案。

  這些團體正在徵求捐助者提供鋸好的永續木材,以幫助亞齊省重建,同時也避免對壓力甚大的印尼森林造成進一步的傷害。永續木材將會在重建房屋、學校、醫院和該區的漁船船隊方面使用。

  關於自然基金會亞齊省綠色重建方針,可以在以下網址得到更詳細的訊息: http://www.worldwildlife.org/aceh。關於世界各地核可的木製品請參考以下網站:http://www.certifiedwood.org/

[能源議題]伊拉克海上走私原油活動曝光  --﹥  

記者 Ziyad Khalaf al-Ajely 報導

  伊拉克,巴格達-巴斯拉高速公路上,2005-04-27 (ENS)- 在巴格達南端的一個檢查哨,原油走私者薩林像見到好朋友一般招呼伊拉克警察,他向警察出示他的偽造政府文件;文件上面說明他是石油部的一位員工。而在一段簡短而友好的交流之後,他便又重新踏上旅程。他表示,「對於每一桶原油,我們每一個檢查哨都支付25000伊拉克幣(相當於美金17元),如此一來他們便不會給我們添麻煩,並且完全的合作。」

[環境政策]石油公司年會中途休會 以杜環保人士之口  --﹥ 

  美國,加州,聖雷蒙,2005-04-27 (ENS)- 雪佛龍德士古公司的總裁大衛歐雷里(David O’Reilly)今天在該公司年度大會上,向投資人報告公司的原油獲益創下紀錄,然而隨後竟在環保人士發表意見的當中唐突的將麥克風關掉,並且宣布休會。他截斷了一場由「守望亞馬遜」(Amazon Watch)執行長索塔尼(Atossa Soltani)所發表的談話。「守望亞馬遜」是一個非營利團體,並且常與主張其土地及健康均因德士古公司的活動而受到傷害的厄瓜多社區一同合作。

[生物科技]幹細胞研究指導方針公佈 人類-動物混種怪物將問世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4-27 (ENS)- 一套全新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指導方針已於25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對外公佈,它將會批准人類-動物混合的幹細胞的創造,但將不會允許其培育。該指導方針允許人類胚胎幹細胞植入人類以外的哺乳類動物,並且要「在沒有其他相關經驗可以提供所需資訊的情況下」方可為之。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5-02  --﹥ 

  • [動物福利]犬隻罹患遺傳性髖關節疾病比例高 保育團體要求修法禁賣。在電影「再見了!可魯」的帶動下,大型犬隻逐漸風行,台灣民眾一窩蜂開始飼養大型犬隻,在這些可愛的動物背後,卻有著嚴重被忽視的「寵物繁殖疾病篩檢」漏洞,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要求行政院農委會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召開聽證會,研商修訂「寵物業管理辦法」,應禁止有遺傳性疾病的犬隻繁殖或販賣,避免基因缺陷危害生命。 (ETtoday 台北)

  • [永續發展]北投大富翁 守護生態大玩家。「我要守護北投公園」、「我要維護北投打石文化……」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4月30日在北投國小發表「北投大富翁」遊戲,以守護鄉土的保育觀念,取代傳統大富翁遊戲買土地、蓋房子的商業競爭,讓學童從生動有趣的遊戲中,賺取北投文史生態等無形財富。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澎湖海域 珊瑚覆蓋率逾9成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29日公布8年來全台珊瑚礁總體檢調查報告,指台灣沿海的珊瑚礁多遭重度破壞,唯獨澎湖南海石珊瑚群很健康,且部分海域的珊瑚覆蓋率超過9成,學者呼籲政府儘速保育這塊珊瑚寶地。 (澎湖 聯合報)

  • [生態保育]澎湖星砂遭濫採 疾呼縣府管制。「星砂」是許多遊客喜愛的澎湖旅遊紀念品,其實其中的星形顆粒並非海砂,而是單細胞動物的有孔蟲,早在5億多萬年前就已出現,由於澎湖星砂因遭到人為過度採集而數量銳減,部分特產業者更是論桶賣,令人很痛心,呼籲縣府將星砂列入保育管制。 (澎湖 聯合報)

  • [生態保育]伐樹、光害 恐妨礙螢生。「四月桐花五月雪」,土城市桐花公園遲來的桐花不但大開,晚間更是點點螢火穿梭,煞是迷人,螢火蟲季也將從5月5日一直延續到6月4日;不過,有民眾質疑桐花公園內最近伐樹、還有路燈光害,影響螢火蟲復育甚鉅。 (台北 中國時報)

  • [公害污染]台中全縣空氣 大里最髒。環保單位在台中縣設置7個空氣品質監測站,其中大里市去年空氣不良日數高達32天,高居全縣榜首,霧峰28天次之,環保局認為是汽機車排放廢氣以及農民燃燒稻草所致,但市代們卻認為是烏日焚化爐造成,市代們不滿環保局胡亂栽贓,要求盡速擬出改善之道。 (台中 中國時報)

  • [公害污染]頭屋鄉鳴鳳村溪水汙濁 疑採礦惹禍。台灣玻璃公司長期委託民間包商在頭屋鄉鳴鳳村山區採礦,近兩年來當地居民頻頻反映採礦已造成部分區域崩山,溪流積滿淤沙,周邊生態俱受影響,29日環保署、礦務局、農委會等單位齊來勘查,允諾將輔導業者改善,並查明水質汙染源。 (新竹 聯合新聞網)

  • [公害污染]大城爭設工業區 姿態放低。環保團體質疑彰化縣府在大城鄉開發工業區計畫,擔心造成生態浩劫。大城鄉人士29日強烈表達全力爭取開發工業區的立場,表示願與環保團體溝通。彰化縣環保聯盟表示,樂於與地方對談,但仍強調工業區選擇地點不對。 (彰化 中國時報)

  • [公害污染]林園人陳情 三輕擴廠暫緩。林園鄉3百多位鄉親北上立法院陳情,要求停止中油三輕擴建案,經濟部工業局以陳情的3百位鄉親,不足以代表全部林園鄉民意見,但同意擴建計畫暫緩,在未獲林園鄉民同意前不會輕率執行。 (林園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反垃圾場 義興村民集結抗議。嘉義縣水上鄉義興村民為阻止瑞倉環保公司召開設置垃圾廠說明會,28日冒雨集結上百人到八掌溪畔現場抗議,警方為避免再發生流血衝突,也動員近百警力到場維持秩序,惟最後廠方人員並未出現,村民並誓死保衛家園。 (嘉義 中國時報)

  • [土地水文]開發人工湖 地方唱「反」調。水利署規畫的高屏大湖(吉洋人工湖)開發案,地方反對聲浪漸凝聚,官商共謀百億元採砂利益的聲音在美濃等地滋長蔓延。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表示,協調、溝通動作持續進行,並擇期二周內盡速完成地方說明,希望能釋群疑。 (高雄 中國時報)

  • [土地水文]整治典寶溪捨直取彎 地主抗議。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辦理典寶溪長潤橋至大遼排水段整治,且設計一再變更,部分地主認為六河局採用折衷方案捨直取彎,28日到六河局抗議,要求恢復原協議規劃,地方人士也擔心河道未整治,今年雨季怕會鬧水災。 (高雄 聯合新聞網)

  • [土地水文]水公司搶水 桃園農田水利會喊渴。自來水公司平鎮淨水廠第二原水抽水站即將在5月2日完工啟用,桃園農田水利會會長李總集28日抨擊水公司只顧著「賣水賺錢」,不顧農民權益,在抽水站啟用當天,將與石門農田水利會聯手,率5000農民前往抗議;這也是水利會成立86年來,第一次的抗議行動。 (桃園 聯合新聞網)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5-02  --﹥

  • [能源議題]日本開發出高效垃圾發電技術。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電力中央研究所與環保器材OKADORA合作,開發出利用廢料和 家庭垃圾高效發電的技術,其發電效率達約30%,比原垃圾發電高,且不必細致分類,將計劃建設能每天處理50噸以上垃圾、發電2000千瓦以上的設施。 (東京 新華網)

  • [能源議題]西藏正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西藏太陽能年輻射量是東部沿海一倍以上,目前太陽能光伏電站近400座,總容量8000千瓦,更推廣太陽能灶、被動式太陽能房、陽光溫室等。而羊八井和那曲等區則已建成3座地熱電站,並積極推廣取暖、溫室、醫療、畜產品加工等地熱應用。另西藏年平均大風日數最多可達200天,且持續時間長,在那曲、日喀則、山南、阿裏等地區已引進各類型風力發電機。 (拉薩 中國環境報)

  • [生態保育]毒殺瀕危野生動物 西安農民領刑10年。2004年12月初,西安農民何曉軍用農藥毒死瀕危野生動物紅腹錦雞和環頸雉近100隻,陝西省周至縣人民法院日前一審判處何曉軍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3000元。 (西安 新華社)

  • [公害污染]汽車廢氣增加心臟病患病率。瑞典斯德哥爾摩省環境衛生部門調查指出,汽車廢氣能增加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一個近30年內居住在交通繁忙地區的人,要比居住在交通較少區域者患心臟病的機率高出50%。原因可能是長期的空氣污染對肺影響而危害心血管功能,或是對呼吸系統影響從而改變心跳頻率、危害心臟功能。 (北京 北京 科技報)

  • [土地水文]寧夏局部旱情加劇。寧夏大部地區,自去年入冬至4月中旬,寧夏全區沒有出現一次有效降水,已經三季連旱,災情十分嚴重。 (寧夏 中國水利網)

  • [土地水文]廣東旱澇不均 苦旱雷州半島乾渴難耐。據廣東省防總粵西旱情調查組,湛江地區目前乾旱已經到了過一天算一天的嚴重程度了,如果再一個月仍不降雨,整個雷州半島的水資源危機將不堪設想。 (廣東 中國水利網)

  • [環境經濟]中國環境污染耗損15%生產毛額。中國環境污染嚴重,研究機構估算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所造成的損失佔生產毛額的15%。 (香港 中央社)

  • [環境政策]北京投入2.3億元治風沙。北京市京津風沙源治理工作會上表示,2005年度風沙源治理工程將完成造林17萬畝,水源及節水工程882處,小流域綜合治理290平方公裡,生態移民2000人。在阻攔外部風沙入侵同時,還將加緊對風沙危害區的治理。 (北京 北京晚報)

  • [環境政策]中國首次啟動環境應急專案保障淮河飲水安全。中國環保總局宣佈即日起至七月枯水期,啟動淮河流域環境應急預案以保障飲水安全,這是中國首次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臺北 中央社)

  • [其他]中國發現於億年前出現地球的四個新物種。中國科學家經四年研究後認定,珍藏在大連自然博物館的四件中生代物種化石標本:孟氏大連蟾、孟氏麗晝蜓、郝氏中國鳥龍、蔣氏網形蛋,是距今一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的四個新發現物種。 (臺北 中央 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4-27  --﹥

  • [公害污染]油管線路破裂汙染沼澤 管路維護公司判賠5百萬美元

  • [土地水文]美國新墨西哥州遭逢水患 災情為30年來僅見

  • [環境政策]最高法院判決說明 人民有權向農藥廠商提告訴要求賠償

  • [環境政策]超級基金場址 再增10處

  • [環境政策]紐約州長提出法案 以州政府之力保護濕地

  • [環境政策]阿拉巴馬州投入140萬美元 改善飲水水質

  • [公害污染]墨西哥灣之「死水」區域 今年提早出現且範圍增加

[生物的未來-動物福利]尊重生命 停止「基因虐待」
建立動物遺傳性疾病篩檢 嚴禁以患有遺傳性疾病種犬繁殖販售
  --﹥

作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照片提供:蔡坤龍、犬髖關節狗友會

  近年來,台灣寵物狗市場在電影「101忠狗」、「冰狗任務」、「再見了!可魯」的帶動,以及業者炒作「迎接狗年」的氛圍下,大型犬隻逐漸風行,而在台灣民眾「一窩蜂」跟著養這些大型犬隻的背後,卻有著嚴重被忽視的「寵物繁殖疾病篩檢」漏洞。以犬髖關節狗友會715位會員700多隻狗為例,至今已有 573隻狗被發現罹患「遺傳性犬髖關節形成不良症」,其中又以近來最風行的拉不拉多及黃金獵犬為大宗。犬髖關節狗友會及其顧問李學文獸醫師,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29日召開記者會,除呼籲民眾在買狗或業者在繁殖前,務必小心謹慎,確認繁殖的種公、種母沒有此病的遺傳基因外,更要求行政院農委會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召開聽證會,以研商如何修訂於89年制定的「寵物業管理辦法」,規定犬隻繁殖業者應篩檢「遺傳性疾病」--禁止以患有遺傳性疾病的種犬繁殖或幼犬販賣,以避免基因缺陷危害生命,並需及早教育飼主正確面對動物疾病的觀念,以防治盲目興起的大型犬飼養風潮及其後衍生的棄養問題。

[和佛陀賞花去-修行花園]把握當下吧!否則你將錯過今天的藍星花 --﹥

作者:釋見介
插畫:釋見澈

  藍星花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清新的藍色花朵外,就是每天都開新的花。花朵的壽命只有一天,因此,每日所見的花都不同於昨日。我窗前的那盆藍星花恣意地伸展著四肢,像躺在草原般自在,其中有一支枝幹更如象鼻子般,從花盆中平行地伸到屋內,鼻尖就是一朵新鮮的藍星花!

  藍星花是不等待人的,說好每天開新的花,每天送來的都是今日之花,有時一天沒看,明天就看不見了!朝開暮謝的藍星花,絲毫沒有令人感傷的意味,因為明天又有新的花綻放,只要你懂得把握。

[活動]紫檀花季 --﹥

  時 間:5月14日(六)  下午3:30-5:00
  地 點: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西側門草坪
  主 辦:高雄市綠色協會 07-2247077
      E-mail: tga14051@ms18.hinet.net

 紫檀花季係為引發人們欣賞都市大自然的興趣,進入不同自然體驗的門徑以營造更健康、放鬆、人際互動與結合生態文化的自然休閒教育推廣活動,內容結合了生態文學以及讓茶道的哲學與精神陶養層面融入生態活動中。

[活動]野地裡的春天:八通關秀姑巒山 --﹥

  時 間:5月27-30日(五-一)
  地 點:八通關秀姑巒山
  主 辦:523登山會 02-25557523
      E-mail: 523@523.org.tw

  初夏的八通關,強勁的高山植物正利用這短短的季節開花、傳粉及結果,在這清兵及日本人來了又走的時空古道裡,在自然與人為不斷的森林大火裡,自然演替不斷進行著,她就是不斷訴說著人文與自然歷史的八通關古道;循著歷史的古道,清人及日人曾望見這溫柔婉約的中央山脈第一高峰-秀姑巒山,有著悽美故事的秀姑巒山,數千年來剽悍的布農族在山下追逐獵物,採集野菜,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曾幾何時,嘯傲山林的布農族獵人,換成了一批批的登山客走過了古道,登上了千萬年來默默注視著歷史的秀姑巒山。山,她依然靜默著,靜默著自然與歷史的演替。

[活動]思源埡口春季自然體驗 --﹥

  時 間:5月28-30日(六-一)
  地 點:思源埡口沿線至武陵農場範圍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 07-3227526
      E-mail: sow.kh@msa.hinet.net

  思源埡口是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唯一相連的地方,是蘭陽溪與大甲溪的分水嶺,也是兩種氣候分界線。由於地勢海拔差異,造成思源埡口兩邊生長著截然不同的植物,自然生態複雜,四季景觀美麗富變化。沿著宜蘭走中橫支線,經過泰雅族的部落南山村,山霧漸漸瀰漫,時濃時淡的霧,將幢幢大樹的身影,若隱若現的展露無遺……

[講座]昆蟲漫談-由昆蟲的取得、飼養與標本製作談昆蟲在教學上的利用 --﹥

  時 間:5月17日(二) 晚上7:30-9:30
  地 點: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主 講:徐渙之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顧問、六足工作室負責人)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台灣的昆蟲種類眾多、密度之高遠冠歐美各國,而且棲地與城市相距不遠,非常便於我們去接近、認識其奇妙多變的生態。從目前的國小教科書即可看出,昆蟲已開始被廣泛應用於自然科學教材。與昆蟲為伍接近30年的徐渙之老師將利用3次室內課與一次夜間戶外觀察與大家分享、探討書中所沒有的豐富經驗。

[營隊]「青青池畔草」親子營隊 --﹥

  時 間:5月21日(六) 下午1:00-3:00
  地 點:關渡自然公園
      (台北市北投區關渡路55號)
  主 辦: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02-28587417#210
      E-mail: service@wbst.org.tw

  水生植物是埤塘的最佳造型師,總把埤塘點綴得綠意盎然。水生植物是許多生物棲息、躲避天敵或進食的天堂。想認識水生植物的四大家族,一賭台灣原生水生植物的自然風采嗎?週末下午走一趟關渡自然公園,齊來認識特色別具的水生植物,體驗埤塘的生機與奧妙,創造屬於自己的池濱散記。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溼地之春 --﹥

  播出日期:5月2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5月4日(三)  中午10:00-11: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溼地之春

  如果說花東縱谷的大山大河是壯闊的交響樂,馬太鞍溼地就是一段美麗的奏鳴曲,跳動其間的音符,是一口口源源不絕的地下湧泉。原來,馬太鞍溼地一帶有許多伏流,不停從山腳下冒出泉水,匯流成一片片水塘。清澈的甘泉不但滋養著溼地豐富的物種,更是馬太鞍阿美族文化重要的源頭。

【看守台灣】新世紀蘭花夢

  台灣蝴蝶蘭被稱為是「點石成金」的奇蹟作物! 許多人隱身各地,多年心血付出與投入,讓台灣成就了「蝴蝶蘭王國」的美名。高經濟價值的蝴蝶蘭成了台灣加入WTO後,要推向世界的四大旗艦農產品,政府更在台南設立了第一個單一作物的蘭花生技園區。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兩名 --﹥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聯絡方式:請逕寄簡歷至: service@e-info.org.tw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1.企劃:專欄、專題、特別報導
  2.執編:下標、排版、標注、查證、邀稿…
  3.採訪、撰稿:追蹤重大議題、事件、專文
  4.執行專案
  5.讀者回應及其他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B)英翻中志工:翻譯國際外來種資料訊息與文章,每篇約兩千字
(C)中翻英志工:翻譯台灣在地外來種資料訊息,登錄外來種資料庫網站,篇幅不定,但不會太長。
(D)採訪編輯志工:對外來種相關知識有興趣之編輯志工,能編輯或撰寫相關訊息者。
(E)其他配合:如,對外來種資料庫資訊蒐集及建置有興趣者;或是能出外採訪進行活動或主題專訪等..。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dalier@e-info.org.tw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