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綠色人物]環保先驅布勞爾的徒子徒孫們 新一代環保鬥士臉譜(上) --﹥ 作者:蜜雪兒‧奈休斯 (美國自由作家) 布勞爾(David Brower),一位美國環保運動的先鋒,曾經說過:「他的世代有賴於年輕人去發展,在一切都太遲之前。」 雖然這位前任的美國山巒協會執行長、地球之友和地球島嶼協會的創立者─布勞爾於2000年與世長辭,但他的精神將垂世不朽。他成立了布勞爾基金會,藉由每年的布勞爾青年獎來培育新的環保運動領導者。獲獎者年紀從13歲到22歲不等,由地球島嶼協會所推舉的環保人士遴選產生。他們可得到3,000美元的獎金,和來自優秀環境鬥士的建議和忠告。 2004年的六位獲獎者所參與的環保運動各有所不同。他們參與保護古森林、提倡潔淨能源、使環境保護的議題得到全國的注意,或者盡他們所能在前輩已努力的基礎上,持續尋求發展。 夏狄亞‧伍德(Shadia Wood)
她目前是擔任「孩子不要污染」(Kids
Against Pollution)團體的全國青少年發言人,同時也花了將近5年的時間來遊說議會將預算重新挹注在一個整治州內汙染最嚴重地區的計劃──「紐約州超級基金」。伍德在有毒廢棄物議題上表達強烈的態勢:「終有一天這些廢棄物會影響我和我們的孩童。我不希望汙染變得比我誕生在這個世界時更加嚴重。」伍德經常拜會州議會大廈,遊說支持超級基金法案。同時她的團體採取了有創意的行動,舉辦烤麵包拍賣會,和經營檸檬水的攤子,來賺取整治有毒廢棄物活動經費。她說:「我們會將所賺到的錢拿給州長,並告訴他這筆錢是為了超級基金的。」付出終究有了代價,在2003年超級基金法案在議會通過而成為法律。「我從沒想過它真的會通過」伍德說道,「當它真的發生時,我好驚訝,然後我就在想『好,接下來要通過的法案是什麼呢?』」 漢娜‧瑪克韓蒂(Hannah McHardy)
現年(2004年)18歲的瑪克韓蒂從此之後未放慢她的腳步。這個暑假她都待在「北極曙光號」──反對砍伐唐格斯國家森林的綠色和平組織所擁有的一艘船。「在和許多來自世界各地工作夥伴相處當中,我學到了不少。」她在寫給 Grist 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從事環保運動比我活在這世界上的時間還要久得很呢!他們有些瘋狂的故事,很棒的建議,以及耐心來教我一些新事物。」 2004年8月她回到西雅圖之後,打算花一年時間當全職的環保鬥士,或許會繼續參加雨林行動網針對紙漿公司Weyerhaeuser的抗議行動。然後她會到大學唸書,在那她希望能夠研究環境教育。 比利‧派利許(Billy Parish)
「氣候變遷是個很重大的全球議題,但有時讓人們知道氣候變遷會造成什麼影響卻是很困難的。」派利許這麼說。「但是如果我們把它從全球拉到地區的角度來看,便有人會說『我不知道就大規模方面我能做些什麼,但如果我能讓我的學校使用乾淨能源的話,那這樣做是重要的。』」在緬因州的三所大學已經在使用百分之百的潔淨能源,而「氣候團體」的成員希望他們的工作能增加推動「綠色校園」運動的力量。2004年2月份在哈佛大學舉辦的東北部氣候會議吸引了超過400位當地的學生來參加。 2004年滿22歲的派利許,利用課外時間全心投入這項運動。他說:「我想這是份需要現在馬上去做的工作,而且我也喜愛這份工作。」(待續) ※本報刻正舉行讀者意見調查 惠請協助! 全文與圖片詳見: ◆[土地水文]土耳其築壩侵蝕黑海海岸 引發喬治亞民怨 --﹥
記者 Giorgy Kupatadze 報導 喬治亞共和國,亞第拉,2005-05-06 (ENS)- 在喬治亞共和國亞第拉的亞利亞村,從蘇力克‧凱坦巴所居的窗外望去,黑海的潮水就在約一公尺外的岸邊拍打著;然這位55歲的老者對此風景卻毫無欽羡之心,據他所說,就在兩個月前,他賴以為生的柑橘樹林還生長在同一地點,他說:「3月初來了幾場暴風雨,海上捲起的大浪把將近8公尺多的海岸沖蝕掉了…我在這裡栽種的柑橘樹,上一次收成有17噸那麼多,誰來彌補我的損失呢?」 亞利亞是喬治亞共和國和土耳其毗鄰的半自治區域,克洛齊河(Chorokhi)在土耳其境內稱為柯拉河(Coruh),在注入黑海之前分別流經這二個國家。 環境學家憂心地表示,黑海的海岸線正因土耳其境內一連串河壩的興建而面臨急速地的侵蝕,並警告若不採取行動來處理這個問題,將會有更多的海岸土地流失掉。黑海的海岸被歸類為「沈積砂地」,也就是說海岸線的土地是靠著所注入的河流持續地補充土砂沈積而逐步擴大的。 到目前為止,克洛齊河上已興建了三座河壩,而未來還將會有7座蓋在這條河上,另外還有4座要蓋在克洛齊河的支流。計劃中的德里納(Deriner)水壩,壩高253公尺,預計在2007年注滿河水,將會是土耳其境內最大的水壩。 喬治亞的分析家擔憂,光是一個水壩對海岸線的影響就已經如此鉅大,水壩防礙了泥砂、石頭和瓦礫在河口的沈積,海岸抵禦海浪沖刷侵蝕的功能也受到。 亞利亞的海岸線侵蝕從20世紀初才開始,且大多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亞第拉的年長者還記得當初舖設在村莊和海岸線之間的鐵軌,而年青人則擔心他們的財產會不會在下次暴風來襲時付諸東流。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5/2005-05-06-02.asp ◆[環境政策]布萊爾贏得勝選 然氣候變遷依舊遭漠視 --﹥
英國,倫敦,2005-05-06 (ENS)- 今天是英國首相布萊爾的生日,而昨(5)日工黨在國會中的勝選無疑是給了他一個大禮,但其所佔的席位已明顯的減少。他所率領的工黨,由於英國介入了伊拉克戰爭而使得民意的支持度減少;為此,他允諾今後將會以選民的意向做為施政的目標。英國工黨與保守黨這兩個大黨,皆認為氣候變遷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議題;然卻沒有一個黨是以減緩氣候變遷做為該黨施政目標的主軸。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5/2005-05-06-05.asp ◆[環境政策]數機構致力氣候、臭氧保護 遴選獲獎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5-06 (ENS)- 由於平時致力於地球氣候與臭氧層的保護,幾個美國的城市與大型企業於兩天前獲頒獎章。其中包括了兩個城市與三間私人企業;分別是American Electric Power、3M、Cinergy,與科羅拉多州的波爾德和紐約州的雪城。這幾個城市與企業是在25個機構、公司與私人企業中遴選出來;並獲得環保署的認可,證實在減少對地球臭氧的消耗,及熱量滯留氣體的排放,這幾所機構所做的巧思和公眾目的,與其領導地位。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5/2005-05-06-04.asp ◆[生活環境]歐洲太空總署將繪製史上最清晰空照圖 --﹥
法國,巴黎,2005-05-06 (ENS)- 歐洲太空總署今天表示,GLOBCOVER計畫中的歐洲環境衛星Envisat,目前正在執行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地表衛星空照圖拍攝。這項計畫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比過去更清晰三倍解析度的衛星圖片。它將把地表分割成超過20個區塊,描繪出地球前所未有的精細圖片。 ※本報刻正舉行讀者意見調查 惠請協助!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5/2005-05-06-06.asp
環境資訊協會 育菁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景硯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5/2005-05-06-09.asp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 ]台鹼安順廠 戴奧辛污染 居民的夢魘 消失的正義 --﹥ 編者前言:國際上管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公約》,5月2日至6日於烏拉圭舉行第一屆締約國大會。值此之際,國內民間團體發聲,為台鹼安順廠戴奧辛(12種公約禁用物質之一)污染受害者請命,在此刊出新聞稿全文,提供讀者對照。 作者:立法委員王昱婷國會辦公室 您知道嗎?在阿扁的故鄉台南,有一個地方,居民每天活在預知死亡的恐懼中,卻遲遲等不到政府的道歉與賠償……。 國民黨立法委員王昱婷、民進黨立法委員陳重信2日結合立院次團永續會、巾幗會與台南社區大學、看守台灣協會、蠻野心足協會、綠色陣線協會、主婦聯盟等環保團體,共同於立法院召開公聽會,揭發名列世界公害排行榜的「台南台鹼安順廠重金屬污染案」,直指政府「預謀性」的推卸責任,縱容本案污染行為人-經濟部國營會,並無視監察院92年9月通過的糾正案,漠視善後責任,造成當地無辜居民三代皆沈淪於過去政府「拚經濟」的惡果當中。享譽國際之日本研究水俁病專家、熊本學園大學原田正純教授,並於會中展示23位居住在台鹼安順廠附近的居民之頭髮汞含量的檢測報告,其中19位長期誤食重金屬污染水產養殖品的居民,其頭髮汞含量皆超過美國標準濃度1ppm;其中最高為12ppm,平均值為5.65 ppm,顯見當地居民深受重金屬污染毒害的嚴重程度,令人驚駭! 立委王昱婷、陳重信與民間環保團體共同提出三大訴求:1.伸張正義-政府應儘速承認過去錯誤,主動重新認定經濟部為「污染行為人」進行國家賠償,2.全面整治-政府應儘速比照德國「魯爾工業區」、劃設整治專區,並納入民間團體監督機制,3.專案醫療-政府應針對所有潛在受害族群,擬定健康照護計畫,並編列預算、「專款專用」,避免排擠健保資源。 公害事件主角:舊台鹼安順廠(今中石化台南廠),位於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溪南側約1公里處。1942年,日本在此興建生產固鹼、鹽酸、液氯的工廠,也是日本海軍製造毒氣的工廠;1951年改名為台鹼安順廠;1971年,因為經濟因素關廠並與中石化公司合併。40年來,台鹼先後生產燒鹼、鹽酸、液氯和五氯酚,如今留下的是:汞、五氯酚與戴奧辛等有毒廢棄物。 日籍原田正純教授表示,當初日本水俁灣因為被排放含有大量甲基汞的廢水,致長期食用當地漁產的數千位居民因甲基汞中毒而罹患一種後來被稱為水俁病的怪病,其病徵一般而言主要有精神呆滯、流口水、斜視、身體畸型、營養吸收障礙、運動能力障礙;輕者口齒不清、步履蹣跚、手足變形,重者神經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而甲基汞對胎兒的傷害尤烈。透過動物實驗證實,甲基汞中毒會透過胎盤傷害胎兒大腦組織,造成胎兒性水俁病。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02年12月發表的「全球汞評估報告」(Global Mecury Assessment),只要母親的頭髮汞含量超過10ppm,或者臍帶血汞含量超過58ppm,就會對胎兒的腦神經發育造成嚴重影響。 日籍原田正純教授指出,他去年來台參加由台南社區大學、看守台灣協會、以及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所共同舉辦的台日環境論壇時,曾到當地看過台鹼安順廠後,認為問題比日本嚴重而複雜,因為戴奧辛、五氯酚及汞等污染在同一起點發生,加上汞與戴奧辛污染易累積在體內,未來恐將垂直傳染給下一代,尤其是於胎兒或年幼時暴露於汞污染的族群。 台南社區大學黃煥彰教授表示,台鹼安順廠污染場址的土壤中戴奧辛含量檢測值有高達1,410,000 pg-TEQ/g者,為管制標準的1,410倍,而土壤中汞含量檢測值也有高達9,550ppm者,為管制標準的477.5倍,污染情形之嚴重,舉世罕見。當初經濟部縱容其所掌管的台鹼安順廠任意棄置有害廢棄物,排放有毒廢水,造成當地環境受到嚴重污染,並透過食物鏈傷害人民健康;更令人髮指的是,經濟部在民國70年底時即已知悉海水貯水池中的魚類受到嚴重的汞污染,卻未對當地居民提出任何警告,也未採取任何管制措施,而是緊急命令台鹼安順廠關廠併入由中油公司持股96.6%的中石化公司,而任民眾繼續食用受到汞與戴奧辛污染的魚類20餘年。在中石化於民國80年轉民營後,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中油公司又陸續出脫中石化持股,並於監察院行文糾正經濟部後,大舉拋售手中持股,企圖迴避整治責任。一個民主社會的公家機關竟然如此卑鄙下流,欺淩無辜百姓至此,真是天地難容!時至今日,其仍大辣辣地高喊拼經濟,並在京都議定書生效前,趕緊核准台塑大煉鋼廠與中油八輕這種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產業落腳雲林離島工業園區,完全置環境負荷於不顧,如此低劣的拼經濟,惡果由誰承擔?人民還能不覺醒嗎? 看守台灣協會執行長鄭益明認為,由台鹼安順廠的案例,可看出政府完全置人民的食品安全與身體健康於不顧。從民國70年起台灣省水污染防治所從海水貯水池檢測到一批汞含量超過可食用界限的吳郭魚起,陸續有學者測到貯水池的魚戴奧辛含量過高,但政府從未建立機制警告當地民眾不要食用受污染的魚類,並採取管制措施避免民眾接觸污染源。直到當台鹼污染情形曝光而不得不於民國91年宣告為污染控制場址時,已晚了20餘年。另外,在發現當地民眾血中戴奧辛濃度過高後,並未對所有潛在受害族群進行全面的調查,了解到底有哪些人受到傷害;當地民眾有2000多位,卻僅有50餘名有接受血脂戴奧辛檢查。僅是確認居民血液中的汞含量,是不足的,因為根據原田正純教授提供的檢測數據,兩者不見得是正相關;而僅在當地設置照護站,進行簡單的健康檢查,追蹤紀錄疾病,更是不足的,因為即使外表健康的人,亦可能含有過高的戴奧辛與汞含量,並透過胎盤而影響到下一代;故唯有確認這些潛在受害族群血液中的戴奧辛與汞含量,才能給予適當的提醒,預防悲劇的發生,並擬定適當的健康照護計畫。 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指出,當初日本新瀉市在發現水俁病案例並確認污染源後,立即針對所有潛在受害族群進行毛髮汞含量的檢測,並依檢測數據警告毛髮汞含量超過安全值的婦女不要產下可能已罹煥水俁病的孩子,結果新瀉後來證實為胎兒性水俁病的病例只有一例,此種預防做法,足供政府效法。 蠻野心足協會理事長文魯賓說,目前環保署是依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的規定,認定中石化公司是污染行為人。然經濟部在台鹼安順廠於民國71年關廠前,即對於該廠污染的嚴重性,早已知悉甚詳,但並未督促該廠依60年代即發布施行之廢棄物清理法、農藥工廠設廠標準等相關法令切實執行,任令該廠隨意排放廢水及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肇致嚴重污染環境。因此,經濟部的行為顯屬「容許」非法排放、洩漏、灌注或棄置污染物,且未依法令之規定清除污染物,故符合土污法第二條所定義之「污染行為人」。 此外,基於污染者付費原則,經濟部亦屬於污染行為人。台鹼安順廠在生產最巔峰的時期,屬國營事業型態,而經濟部依法令直接管理或透過中油、中石化之控股關係,對於當時台鹼安順廠之生產、設立、改組、撤銷,有絕對之主導權;且經濟部亦因該廠之設置、生產、運作,而獲有實際利益,然而這些經濟利益是犧牲了台灣的環境與民眾的健康所換取的,故依據從污染行為中獲利者應負責之原則,經濟部自應同列為污染行為人。 立委王昱婷表示,經濟部20多年前就知道卻隱瞞不報,也未採取防範措施,導致附近十多戶長期食用蓄水池內水產品的居民血液中戴奧辛含量一再飆高;92年9月,監察院通過糾正經濟部,但監察院糾正後,經濟部卻將責任推給中石化。王昱婷亦指出,從台鹼股權變更看,民國35年經濟部有60%持股,56年中油100%持股,72年併入中石化公司,中油仍持有中石化96.6%持股,可見經濟部國營會沒有推卸責任的空間。污染案爆發至今,看不到經濟部出面關心當地居民,也沒有提出改善措施。讓人不禁質疑政府是否「預謀性」的推卸責任? 王昱婷指出,大規模的污染整治,取決於政府的「魄力」與「決心」!位於德國北部的魯爾工業區,整個工業區占地800平方公里,涵蓋了恩瑟爾河流域,被開發成採礦、煉鋼、軍火製造以及化學工業的超級工業區;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魯爾工業面臨頹敗的宿命,留下嚴重污染的土壤與惡臭劇毒的河川。自1989年起,德國啟動「魯爾工業區」整治計畫,以10年時間、花費800億元台幣,將破敗的魯爾區重新營造為綠蔭環繞的高科技產業園區;另自1991年起,連續25年、編列1,400億元台幣預算,於區內重新建造污水處理站、下水道、生態復育等。 王昱婷認為,儘管目前環保署與台南市政府已開始著手進行場址的污染流佈範圍調查及二等九號道路的污染緊急移除工作;環保署雖已編列了7,000萬元清理費用,但依據美國有害廢棄物清理20年來的經驗,持續在台鹼清理的經費恐怕將是百倍、千倍於上述數字,後續所需之整治經費預估將耗費數十億元。再加上對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照護與賠償數額,相信這筆龐大金額的支出,是政府當初始料未及的,而此亦是政府犧牲環境換取短期經濟利益的嚴重代價。因此,她呼籲政府應以公權力誠實地面對與解決問題,主動重新認定肇致這一切的經濟部為污染行為人,使其負起污染整治與健康照護責任,俾使能習得教訓不再以犧牲環境來發展經濟,還給這片土地及無辜人民一個遲來的正義與公道。 ※本報刻正舉行讀者意見調查 惠請協助! ▲[國家公園-從生物多樣性看國家公園保育]東沙的海洋生態調查(上) --﹥ 作者:莫聞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頂著海上險惡的風浪,中研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鄭明修,率領著研究團隊登上東沙島,準備在此這距離台灣本島500公里之遙的偏遠邊疆設置臨時研究站,未來的這幾天,他們將探索圍繞島四週的東沙環礁,進行基礎生態調查。 這一片遠離人居的南海美地,吸引了許多位像鄭明修這樣的研究者前來一探究竟;然此地生態雖美,畢竟地處偏荒,生活不比本島,一切從簡,研究人員何苦來哉?這一切得從頭說起…… 根據海巡署資料,東沙島位於東沙環礁的西邊,陸地面積為1.74平方公里,島型如鉗,中央環抱一潟湖,其面積約0.64平方公里。位於其東方,為一直徑約25公里、礁環寬度約4公里的大環礁,全體由珊瑚礁構成。此區域目前為高雄市政府所代管之行政轄區,由海巡署駐島巡護。東沙不但居於國際航道的重要位置,其環狀珊瑚礁十分特殊,對漁業資源培育和生態系統具有庇護、棲息和哺育的功能。 但近年來東沙海域的生態卻因來自中國、香港、越南、台灣與不明地區的漁船大量炸魚、毒魚而嚴重破壞,中山大學海洋系教授邱文彥曾於2002年為文指出:「東沙環礁95%以上的珊瑚礁幾近死亡和白化,珍貴珊瑚幾被炸平,海底死寂,已然是一片『海底墳場』。聚光捕魚後棄置的廢電瓶和全球暖化洋流的影響,更使東沙珊瑚礁存續如雪上加霜。」有鑒於各方海洋專家學者極力呼籲,成立東沙海洋國家公園以加強保護、復育措施的呼聲高漲。 終於,經建會委員會於去(2004)年1月15日審議通過將東沙35萬6,500公頃陸地與海域公告為國內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目前的區域劃分是:東沙環礁周圍100公尺等深線為核心生態區,100公尺等深線延伸至外圍12海里為緩衝區;整個海陸域總面積達356,500公頃,比現有的6座國家公園加起來還大,相當於台灣本島的1/10。 然而,公告東沙國家公園預定範圍畢竟只是起步,後續基礎生態資料如何建置?該以什麼樣的措施保育,如何復育?如何評估保育成效,都應深思妥善規劃,否則遑論未來開放生態旅遊該如何做管制。舉例來說,光是對東沙海域的洋流認識不足,便足以讓研究人員身歷險境。為了保命,有時研究器材被海浪衝走欲救而不得,鄭明修就說,他曾有一次在調查時損失水中攝影器材的經驗。 也因此,目前營建署正積極委託學者進行海域、陸域的生物相調查,並因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對水下遺產的重視,也希望能在該海域標定出舊沉船遺跡加以保護。但這麼大的範圍,基礎調查工作繁浩,亟需足夠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支持,鄭明修心急地說道,東沙環礁涵蓋的海域約有台北市兩倍大,以現有的調查人力,大約要5~10年才能完成。(待續) ※本專欄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 時 間:6月17-19日(五-日) 武陵農場風景秀麗四季分明,除了著名的櫻花鉤吻鮭,更有豐富的中海拔蝶種,還要拜訪棲蘭山迷霧森林,讓你一次看個夠……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act3.php 時 間:6月7-28日(二) 晚上7:00-9:00 超炫超酷的數位相機幾乎人手一機,但是面對複雜的操作按鍵及厚厚的使用手冊著實令人頭痛,更何況想要在第一時間隨即出拍好的影像更是讓初學者無從下手,本會特針對使用消費型數位相機的朋友設計實用豐富的課程,帶領大家實際地去熟悉並操作自己的器材,讓您確實地掌握您的數位相機,拍出又酷又炫的照片喔。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activity/class_basic_digito.htm ●[講座]高雄市生物多樣性研討暨座談會 --﹥ 時 間:5月14日 上午8:00-下午5:00 ●[營隊]《生態鬥士》培訓營.第一梯次 --﹥ 時 間:7月16-23日 當生存的環境與自然生界逐漸瀕臨瓦解之際,讓我們一起解凍我們的心;透過「自覺覺他」的內在深沈教育,為台灣的土地、世世代代的生靈,注入一股新希望!本營隊將帶給你真正本土關懷台灣生態環境的第一手實證資料,提供你完整的關心母土、愛護自然及保衛家園行動的實際案例。如果你有心關懷台灣生界、從事實際守護台灣母土,歡迎報名參加! 詳情請參閱 http://www.pu.edu.tw/~ecology/taiwan/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dalier@e-info.org.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