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物]阿諾的環境政策操盤手 專訪前加州環保局長泰瑞‧塔米能(上)
作者:馬克‧赫茲加德 (環境作家、記者)
泰瑞‧塔米能(Terry Tamminen,現為阿諾州長的幕僚長)擔任加州環保局長之時,恐怕是全美除了聯邦環保署長以外最有權力的環保官員了。加州不僅是全世界第五大的經濟體,且一直領導環保趨勢的發展,以突破性的汽車管制標準和替代能源發展傲視美國及全世界。但是塔米能所服務的直屬長官──阿諾‧史瓦辛格,仍鍾愛高耗油的悍馬吉普車,這讓許多環保人士感到懷疑,質疑他是否真能好好守護加州的環境。
為此,Grist
Magazine派出環境作家兼記者馬克‧赫茲加德,問問52歲的塔米能,他和阿諾州長是如何實現他們的環境計劃──包括如何運用「氫燃料上路」(hydrogen
highway)等計畫,在2010年之前把加州的空氣污染減半;另外他還將詢問阿諾最近和同是共和黨的布希總統,在環境政策上的爭論。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greenman/2005/gr05061401.htm
◆[台灣新聞-永續發展]勾勒台北生態城 開放空間會議新嘗試 --﹥
本報訊
台北市生態的潛力為何?彰顯台北生命力指標是什麼?一顆樹又有什麼生態意義?
為期一週的台北自然生態周活動特別於6月11、12日閉幕日在士林官邸舉辦一場開放空間會議,兩天的議題分別為「找回台北的生命力讓台北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態城市」與「NGO應如何與政府、民間三方互動以落實生態城市的願景」,參與者針對議題提出許多有趣的題目進行討論。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5/ta05061501.htm
◆[國際新聞-環境政策]成立阿富汗生態系與野生生物保育基金 --﹥
2005-06-10 (ENS)-
為了保護阿富汗國內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並提供該緩衝區內的部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亞洲開發銀行今日宣佈,資助這個戰亂國家的包裏法案,價值178.5萬美元的技術援助款項今已通過。這筆基金將會用來建構管理計畫、指導生物多樣性的評估,並提升建構保護區管理的能力。
這項技術援助計劃包含兩個相互連結的部份,一是涵蓋保護區範圍而另一則是周邊的緩衝區。保護區部份經費將由全球環境資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提撥97萬5000美元的資金,旨在協助保育選定的主要保護區內具全球指標性的生物多樣性,銀行聲明這些基金還會使用在支持重大政策和機關制度的重整上,以及用來協助生態旅遊的發展,強調保育和當地產業界的利益是相互關連的。
在緩衝區部份,將從英國政府的降低貧窮合作基金撥補81萬美元,將藉由保育管理協議來串連社區共同介入保護保育目標。
亞洲開發銀行資深環境專家Ali Azimi表示:「授予當地社區保護區的管理權是既定的策略步驟,從而在保育自然資源的同時也能提升保護區內貧窮鄉村的社經穩定度。」
二十多年的戰爭嚴重衝擊了阿富汗境內的生物多樣性,在各個具代表性的生態系統中均可發現瀕危的動、植物種類,從乾燥的沙漠到西南方的興都庫什山的阿爾卑斯谷地均面臨嚴重的威脅。
阿富汗人民的生計都是仰賴自然資源,銀行強調阿富汗的窮人們都已因自然資源短缺而經歷過最貧困匱乏的日子,Azimi指出要是這項技術援助計劃能成功降低貧窮並建立保護區管理模式,那就會考慮廣泛地應用到全國各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10-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61001
◆[國際新聞-能源議題]石油聯盟指責伊拉克護油不當 --﹥
記者 Samah Samad 報導
2005-06-10 (ENS)-
根據拜及(Baiji)的警方表示,一條位於伊拉克北方的主要輸油管,昨日被人蓄意炸毀,造成現場大量的濃煙及烈燄直衝雲霄。這條輸油管主在供應拜及的煉油廠由吉爾庫克油區輸出的原油;而目前無法確定有多少數量的原油,溢散至巴格達北方約210公里處的赫姆林山區(Hemrin)附近的峽谷。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10-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蘇家億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61002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5 --﹥
-
[公害污染]毒鴨蛋
台灣鋼聯:環保署未通知。媒體報導彰濱工業區台灣鋼聯公司是鴨蛋含戴奧辛的污染源,台灣鋼聯14日表示,環保署並未通知工廠就是污染源,何況台灣並沒有戴奧辛的排放標準,公司也已添購設購,7月份後戴奧辛含量可降到10奈克。
(台灣 聯合報)
-
[生態保育]保育鳥
困鳥籠 查獲7隻。台南縣林姓男子13日以小貨車載著10餘隻鳥行經苗栗縣後龍鎮中華路,被竹南警分局後龍分駐所員警攔查,發現車上有大冠鷲等保育類鳥類,送往苗栗縣政府清查,共有7隻屬於保育類,縣府將這7隻全部查扣,並將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罰款。
(苗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樹蛙繁殖季
好事成雙。雲林縣是本國諸羅樹蛙族群最多的地方,由於樹蛙生長的積水竹林地遭人為開發破壞,面臨生存危機。雲林野鳥學會理事長陳清圳與師大教授呂光洋,特別發起復育樹蛙行動。
(雲林 聯合報)
-
[土地水文]疏濬中嵙河
居民質疑工法。東勢鎮中嵙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鎮樑:縣府完成在石角溪的疏濬工程,卻愈補愈大洞,堤防都被掏空,中嵙河即將進行疏濬工程,沿線住戶強烈抵制縣府類似石角溪這種枉顧居民安全的疏濬方法。
(台中 中國時報)
-
[永續發展]義工DIY
社區環保推手。花蓮市復興街綜合市場一帶的民生里社區環保義工大隊,近來積極參與地方活動,現場有環保手工藝品義賣籌措社區基金,並教做環保肥皂、安全蟑螂藥等,很受民眾歡迎,也帶動更多人建立起環保意識。
(花蓮 聯合報)
-
[永續發展]賞鯨認證標章花蓮獨得
海陸體驗新旅遊。迎接賞鯨高峰旺季,花蓮賞鯨業2005年以生態休閒為推展主軸,以全台獨得四艘賞鯨船認證標章成果,提供專業服務,結合原住民文化、漁撈體驗,規劃海陸套裝遊程,讓遊客有新感受。
(花蓮 中廣新聞)
-
[生物科技]首件深層海水開發案
花蓮動工。花蓮世易深層海水生技園區13日下午在新城海岸動工,是國內首件深層海水開發案,將汲取600公尺以下深層海水,搶攻國內觀光遊憩及飲料用水等相關產業。
(花蓮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育菁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5-06-1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5 --﹥
-
[環境政策]沖水馬桶最多6升成為國家強制性標準。國家標化委員會將「6升水便器配套系統」列為國家強制性標準,從法律上使節水潔具在市場上佔據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傳統的耗水型衛生潔具將退出市場。
(中國 江南時報)
-
[環境政策]南京環保「黑名單」企業
今夏將被限電。2005年南京在實施錯峰方案時將限制劣勢企業用電,對處於落後水準且高污染不環保的企業在實施錯峰方案時將區別對待。 (南京
江南時報)
-
[土地水文]絨布冰川退縮形成的冰磧湖將造成重大影響。近年來,珠峰地區絨布冰川的強烈退縮形成了大量具有蓄水功能的冰磧湖,初步研究成果顯示,至少有33%的融水,即3000萬立方米不能向下游輸送,這將對該地區水資源的利用造成重大影響。
(青康藏 新華網)
-
[土地水文]濟南群泉奄奄一息
泉城群泉全線告危。繼濟南黑虎泉群中豆芽泉、任泉、對波泉停噴之後,位於泉城廣場東北側的古鑒泉也於近期停噴,而12日黑虎泉涌水量也明顯減少,濟南群泉全線告危。
(山東 人民日報)
-
[生態保育]養熊取膽已經法制化規範化
虐待是個別行為。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曹清堯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國外個別媒體關於「中國某些地區活熊取膽問題」的報道,存在誇大和不實的現象,有失客觀、全面和公正。曹清堯說,中國在養熊取膽方面已經進入了法制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的軌道,虐待野生動物的行為只是個別人的行為。
(中國 人民網)
-
[生態保育]天柱山發現地質奇觀
正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學家在安徽省天柱山發現了世界暴露最深的超高壓變質帶,大面積的花崗岩和豐富的片麻岩、榴輝岩使得天柱山一舉成為全球研究大陸動力學的最佳地區之一,這條罕見且保存完整的變質帶被科學界稱為一大奇觀,它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動力學具有深遠意義。
(安徽 新華網)
-
[生態保育]黃河蘭州段將建152公里濕地自然保護區。甘肅省蘭州市目前正在進行一個投資9500萬元、時間長達5年的黃河蘭州段濕地保護規劃,到2010年,黃河蘭州段將建成一個152公里長,佔地7000餘公頃的濕地自然保護區。
(甘肅 新 華網)
環境資訊協會 景硯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5-06-1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10 --﹥
-
[環境政策]無視環保人士反對 溥萊友獲聯邦巡迴法院終生席
-
[能源議題]耶魯大學民調:逾九成美國人想要再生能源、氫動力車輛
-
[公害污染]空汙提高波士頓區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病率
-
[公害污染]拆毀混凝土軍事建築 將造成石綿逸散
-
[公害污染]玉米生長造成淡水貽貝類數量下降
-
[環境政策]為避免疾病傳染本土羊群 內華達山區瀕絕種大角羊面臨撲殺命運
-
[生活環境]最老牌保育團體「美國森林」 尋求國內冠軍樹種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10-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蘇家億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5-06-10
●[課程]第二屆大專學生義務解說員培訓活動 --﹥
時 間:第一階段課程訓練,7月4日-7日
(全程參與並通過考核者方可參加第二階段的實習訓練)
第二階段實習訓練,7月8日-10日
(實習期間通過考核者方可成為解說員)
地 點: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園區步道
主 辦: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報 名:即日起至6月20日下午4:00止
聯 絡:解說課王如華 03-8621100-311、312
E-mail: wrh@taroko.org.tw
詳情請參閱
太魯閣國家公園
●[課程]與自然的手舞足蹈-舞蹈治療 --﹥
時 間:7月5日-26日(每週二)
地 點:荒野保護協會台北總會B1荒野教室
(台北市興隆路一段113號)
主 講:王薇婷
(英國舞蹈動作治療協會合格舞蹈治療師)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
聯 絡:行政部報名 02-29303193分機19
你/妳是否嘗試過用身體體驗自我空間的限制與延展?並覺察到感官知覺所帶給你的影響?在自然情境中你如何觀察身處其中的感受?是想像?是創作?是紀錄?抑或是全然感受?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本系列課程設計將由探索自我身體空間開始,進而覺察自我身體空間與感官知覺的聯繫,
並適時運用自然情境/素材來配合引導,喚醒身心對大自然的創意想像與同理,體驗身心與自然合而為一的感受。本課程有四堂室內課。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
●[營隊]大手牽小手-雪山親子營 --﹥
時 間:第一梯:7月09-12日(六-二)
第二梯:7月30日-8月2日(六-二)
報 名:親子一起報名
第一梯6月17日報名截止,第二梯6月28日截止
主 辦:523登山會 02-25557523
E-mail: 523@523.org.tw
Babo Hagai是泰雅族志佳陽社,今天的環山部落的族人給這座積雪的大山取的名字,「雪山」名稱是來自於泰雅族人普遍稱呼此山「Sekoan」,意為「岩壁的裂溝」,後簡稱為「雪翁山」或「
雪山」,日據時代則因次於最高峰的新高山而稱次高山,光復後蔣公則取名為興隆山,雪山,可能是台灣眾山裡擁有最多名字的高山。雪山高度3884公尺為台灣第二高峰,從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武陵農場一直到將近四千公尺的雪山主峰頂,二千多公尺的垂直落差造就了雪山豐富的生態變化,再加上冬季東北季風從蘭陽溪長驅直入,讓雪山成為台灣冬季積雪最深厚的地區之一,嚴寒的氣候不但讓雪山在冰河時期發育了完整的冰河地形,也讓雪山擁有許多特有或稀少的高山植物。這樣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大量的野生動物,而神秘的黑森林則是台灣黑熊、長鬃山羊、山羌等許多野生動物的家。櫻花鉤吻鮭不斷地迴游於大海與溪流間,尋找他們的家。而在今年夏初的暑假,我們從城市游向了山林,帶著一顆心,尋找屬於我們共同的原鄉—自然。
詳情請參閱 http://523.org.tw/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
A)台灣、中國新聞掃描志工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的新聞(閱讀相關報導能夠有相當感觸者)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願意接受職前訓練(居住大台北地區者親至辦公室,其他地區人士以網路教學;訓練內容含新聞收集、編輯與送入資料庫流程,約3小時)
4.每週志願服務的時間為1次,花費1小時(時間可協調),願意長時間配合(最少3個月)
B)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2.願意負責每日電子報活動訊息區塊的編輯工作,作業時間彈性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勇於主動聯繫並求證消息來源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寄至 pon@e-info.org.tw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 --﹥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聯絡方式:請逕寄簡歷至:
service@e-info.org.tw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1.企劃:專欄、專題、特別報導
2.執編:下標、排版、標注、查證、邀稿…
3.採訪、撰稿:追蹤重大議題、事件、專文
4.執行專案
5.讀者回應及其他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B)英翻中志工:翻譯國際外來種資料訊息與文章,每篇約兩千字
(C)中翻英志工:翻譯台灣在地外來種資料訊息,登錄外來種資料庫網站,篇幅不定,但不會太長。
(D)採訪編輯志工:對外來種相關知識有興趣之編輯志工,能編輯或撰寫相關訊息者。
(E)其他配合:如,對外來種資料庫資訊蒐集及建置有興趣者;或是能出外採訪進行活動或主題專訪等..。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