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阿曼達‧葛里康 (Grist Magazine專欄作家)
在2003年,諾頓與石油業巨擘兼首要太陽能板製造商BP公司合作發展「太陽能村計畫」,目標是為洛杉磯的低收入家庭裝設太陽光電板。諾頓也為此展現了巨星的能耐,號召影劇圈好友布萊德‧彼特,莎瑪‧海耶克(Salma Hayek)以及丹尼‧狄維托(Danny DeVito)等人支持這項計畫。在計畫的第一個年度就成功募得資源,為市區低收入住宅區裝設了大量的太陽能設備。 諾頓現在正開始他的第一個生態主題媒體計畫──擔任國家地理雜誌紀錄片「全球異象」(Strange Days on Planet Earth)的解說員。「全球異象」分為四集播出,紀錄全球性的駭人環境現象,最後一集在4月27日晚間於公共電視頻道(PBS)播出。諾頓與Grist相約在他布拉格的飯店中,談論他令人印象深刻的環保血統、對於布希政府的憤慨、他景仰的人以及自己的缺點。那時諾頓正為新片「幻影者」(The Illusionist)拍外景。 問:在「全球異象」當中接觸環境議題的方式有哪些是您覺得有趣的呢? 答:我對於全球的生物生態是真正一體的議題感到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句老話說:「蝴蝶在中國揮舞翅膀,可以讓非洲產生颶風。」影片以N象限來探索這個概念,展現出科學越來越能精確得證明我們是如何的緊密牽連著。自我們第一次從太空中拍攝到地球的影像已過了35年,我非常驚訝大多數人仍然對於地球圈是一體相連的概念一無所知。 問:請告訴我們關於您與BP企業的太陽能計畫,與取得太陽能板安裝在洛杉磯低收入家庭的過程。
問:所以你說服BP捐贈太陽能設備給平價住宅發展計畫? 答: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希望能得到足夠數量的太陽能板給洛杉磯密集住宅區的低收入家庭安裝。然後我到BP公司提案:如果我們可以發動名流仕紳、公眾人物購買BP太陽能發電系統安裝在他們家中,每購買一套希望他們公司能同步捐贈一套系統給低收入家庭。他們真的接受了這個提案,開啟名為「太陽能村」的計畫。我們期望能得到一個整理過的資料庫,可以追蹤各安裝用戶的經濟及環境的受惠程度。 在過去,市府為了滿足低收入社區的尖峰用電需求而加蓋發電廠,我們想要證明,如果可以降低對電網電力的需求,那我們就可以減少尖峰用電電廠的運作,它們的噪音跟空氣污染都非常嚴重。 問:這個計畫的時程規劃如何?又有哪些人已經加入您的計畫?
問:據我所知,您父親在中國擔任自然保育協會(Nature Conservancy)一項專案計畫的執行長,您的兩位兄弟姊妹也投入環境工作。 答:我父親在中國執行自然保育協會的「雲南河川保育計畫」已經五年了。在成長過程中,他是一個超級戶外愛好者;而1980年代期間,美國荒野協會(Wilderness Society)與當時的內政部長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對抗時,他也是該會公共政策的領導人,他讓我跟我的兄妹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參與環境政策。我的姊妹得到蒙特利學院國際環境政策研究學士學位,我的兄弟則是專業的導遊,並且帶過大峽谷以及其他地方的泛舟行程非常非常多次,他現正參與愛達荷河流聯合會(Idaho Rivers United),並且非常努力的投入愛達荷的鮭魚復育議題。我們都正在參與不同面向的環境工作當中。(待續) ◆[生態保育]巴西官方認可森林住民為保育夥伴 --﹥
巴西,桑塔倫,2005-06-24 (ENS)- 從今天在巴西桑塔倫所舉行的國家環境管理研討會中,主在評估巴西熱帶雨林保育的先導計畫。而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巴西當地從事生產業的印地安人、逃跑的奴隸、傳統的漁夫、農夫及部落的後裔所組成的原始居民,被認為是最受到官方認可、保育亞馬遜河雨林環境的行為者。 這項先導計劃於1992年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創立,並於1995年開始實施。 在「區域組織和環境管理」的主題討論會議中,代表環境部發言的泰夏拉(Leonel Teixeira)指出:「在保育區內如果有傳統住民居住其中,自然保育工作會變得較有效率。」 官員指出,長久以來保育人士一直都認為森林保育工作應該盡可能避免人為的干擾,這也是建立第一個保護區域背後的概念;但隨著採集橡膠原住民的成功,參與研討會的人都察覺到這種想法開始轉變。這項認可代表國家和省政府在觀念上的轉變。原始亞馬遜住民以及其它傳統聚落,為了爭取外界對他們傳統領域與人權的認同,已經奮鬥了好些年了。 依照2000年制定的《國家保育區系統》法律,巴西的保護區被劃分成二大類,一為完整保護區,它只允許永久住民居住其中,一為永續利用區,則允許居民的存在。 帕拉省環境局長代表奧堤爾(Paulo Autiere)告訴研討會與會者說:「當帕拉省1988年開始實施生態─經濟的宏觀區域計畫時,省內124萬7,689平方公里的面積只有1.23%屬於完整保護區內。我們希望能到達10%,但我們現在只有4.38%。」 奧堤爾接著說:「但另一方面,永續利用區的擴展遠超過我們的預測,成為本地居民在環境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已漸次成長中的證據。」他說:「永續利用區原本只有10%,而我們原本預期會成長到16%,但現在帕拉省已有27%的面積屬於永續利用區。」 泰夏拉則觀察指出:「我們主要的挑戰是調整政府政策,使其更貼近亞馬遜地區文化和地景的多樣風貌。」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24-02.asp ◆[環境政策]美國狂牛病疑感染牛隻 篩檢後呈陽性反應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6-24 (ENS)- 美國農業部長約翰斯今天指出,美國境內出現了第二起狂牛病陽性的病例。他表示,疑似感染的病例是一隻不良於行的「倒牛」,因而未進入食品供應鏈中。美國農業部因此做出了立即的反應措施,在其狂牛病檢疫草案中,加入了第二次診斷的程序,以篩檢疑似病例是否感染了腦部萎縮的致命疾病。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24-06.asp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審計人員:高氯酸鹽清理成果應列入追蹤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6-24 (ENS)- 國會調查員在歷經18個月的的長期研究後,於昨天提出了一項建議,認為美國應增設一個能追蹤化學品高氯酸鹽採樣及清理結果的機制。火箭推進燃料的主要元素-高氯酸鹽,被認為會影響人體甲狀腺的運作。美國國會總審計局(GAO)表示,而我們可在水及土壤裡發現其汙染,化合物濃度從最小的4ppb(十億分之一)至數百萬ppb不等(約千分之一的高濃度含量)。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24-04.asp ◆[生活環境]巴格達當街燃燒垃圾 市民健康堪慮 --﹥
記者 Haider al-Moosawi and Ali Marzook 報導 伊拉克,巴格達,2005-06-24 (ENS)- 自巴格達垃圾收集的服務中止後,該市當街燃燒可能含有危險物質垃圾的舉動,變成了一項極為危險的行為。而巴格達的衛生機構亦出面警告居民,停止燃燒家庭廢棄物的行為,否則將會造成汙染或對健康造成傷害。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24-05.asp
環境資訊協會 育菁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24-09.asp ▲[專欄作家-李永展]台灣國土永續嗎? 從環境永續性指數檢視(上) --﹥ 作者:李永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台灣環境不永續! 2005年環境永續性指數(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 ESI)排名一出爐引起台灣各界譁然:在全球146個國家中,台灣得分32.7,排名倒數第二!環境永續性指數係世界經濟論壇委託美國耶魯大學環境法政中心(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及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資訊網絡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 CIESIN)建構的一套機制,用來檢視世界各國環境永續性的表現,ESI進行全球第一次評比是在2002年,當時台灣並未被列入評比,2005年台灣第一次加入ESI的全球評比行列。 ESI系統包括環境系統、降低環境壓力、降低人類脆弱度、社會及制度能量、全球管理等五大組成因子(component),下分21個指標(indicator)及76個變數(variable)。在ESI公佈的76個變數中,台灣有9項資料從缺,7項資料為推估值。五大組成因子的世界排名中,台灣的環境系統排名是全球最後一名、降低環境壓力倒數第三、降低人類脆弱度第124名、全球管理第95名、社會及制度能量第25名。其中,環境系統評比包括五項指標,排名也不甚理想:空氣品質第59名、生物多樣性排名87名、土地第145名、水質第144名、水量第129名。 再深入解析土地指標的二個變數:「受人為影響極低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百分比」(變數10)的分數為0.10(分數介於0到100,分數愈高愈永續)、「受人為影響極高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百分比」(變數11)的分數為29.18(分數愈低愈永續,排名倒數第二)。變數10的單位為「土地及內陸水域中有很低的人為影響」,所謂很低的影響是指「人類影響指數」(Human Impact Index)總分58的評分中「荒野原始度」(wilderness)等於或低於9者,其資料來源是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資訊網絡中心。「人類影響指數」建構在土地使用;由於道路、鐵路或主要河川、電力基礎設施所引發的人為使用;及人口密度來計算土地及內陸水域的人為影響。計算方式係在9個格子狀的資料群組中計算每個格子的「荒野原始度」,然後加總9個分數後,再以國家面積作為標準化的計算標準(滿分58),分數等於或低於9者便納入變數10,分數等於或高於36者則納入變數11。這些考慮因子大都引自西方文獻(例如美國出版的World Roads, World Railroads,或CIESIN出版的GPW3 Population Density Data等),或許未來台灣可提供更直接的資料提供計算。然而這二個變數衡量的結構性問題在於其計算方式都是以「單位面積」作為基準,對於地狹人稠且高度工業化的台灣,由於空間有限及資源貧乏,且土地均採集約方式使用,造成評比結果相對於地廣人稀的國家排名偏低,就事實而言,其改善空間相當有限,明顯不利於台灣的排名。 然而因應環境永續性指數排名世界倒數第二的窘境,國人仍須嚴肅面對,一方面針對ESI資料來源正確性及計算方式仔細查核比對,務必使台灣真實現況能被正確反應在ESI的評比上。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必須針對資料無誤的變數,就台灣在落實環境永續性的進程上虛心檢討,對表現較永續的變數提昇其永續性,而針對不永續的變數必須反思解決對策。在76個變數中,從國土永續利用的角度出發,可以針對土地二個變數,提出三個邁向永續性的對策。 永續對策一:國土規劃配套作法 首先,國土計畫法必須儘速立法,才能據以研擬國土計畫,將國土劃分為國土保育地區、城鄉發展地區、及農業發展地區,然後才能明確規範土地只能在城鄉發展地區以「緊湊城市」(compact city)的方式發展,而在國土保育地區及農業發展地區則禁止或減少人為的開發。由於永續發展思潮的漫流,使得世界各國逐漸摒棄以往強調掠奪式發展的經濟手段,傾向謀求環境與發展並重、代內與代間公平的永續發展之政策導向,在這樣時代背景下,國土利用所衍生的各項環境議題與省思,漸為台灣國土計畫體系注入新思維,這些政策導向反應在台灣的國土上,即是國土永續利用的挑戰與危機。就此而言,如何永續利用國土資源,將是台灣在改善環境永續性指數的土地變數上最大的挑戰。 一、短期作法 根據內政部的初估,國土計畫法公布施行,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均公告實施後,現行區域計畫法始予廢止;但依國土計畫法所擬定之全國國土計畫及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其擬訂至核定公告實施期間初估約需6年,在此之前,將訂定此期間應適用之土地使用管制法規,以方便銜接。因此,短期內除繼續維持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來管理都市計畫以外地區土地使用以外,建議仍應於此過渡期間內,就現行都市、非都市二元管制方式上為基礎,研擬具有可整合城鄉同步管制,但不致造成巨額制度轉換與執行成本之做法。至於長期作法,除了參照目前國土計畫法草案中已大致確立的基本原則外,未來應從成長管理及都會區域整合二大面向著手。 二、長期作法 (一)城鄉發展應進行成長管理 在追求發展的同時應著重成長管理,以成長管理理念引導區域發展,減低過度開發所造成的生態、生活、生產之間的失衡,故為促使國土永續發展,成長管理理念應納入國土永續利用原則。成長管理係藉由控制成長的手段來誘導與防止不良、不當的開發行為,因此成長管理理念,亦隨地區特色而制訂不同階段的成長管理措施,但在要求各層級計畫的一致性、土地開發須與公共設施同步性、民眾參與須納入計畫過程、正視環境資源保育發展等四項原則上,不論各地區開發時均應遵守。 (二)由永續治理開創都會區域整合 所謂的永續性乃由「三生一體」四大面向所構成:生態(環境)、生活(社會)、生產(經濟)、與體制,其中的體制,係採取政治科學中的定義,所包含的不僅是組織、也包括了機制與方針。至於這個體制的建立,則有賴經濟、環境與社會的向度,分別以正義、關懷與民主的原則,將人造資本、自然資本與社會資本進行整合。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化的解釋永續性的概念模式,將其放在治理的觀念上來看,則是必須嘗試將永續性與地方資本的重建落實在城鄉區域的治理上。當前全球化的時代中,對於世界城市這類議題的研究多半集中在全球經濟的面向切入,如何將永續發展的的觀點納入世界城市的議題中則多半未被重視。如果以永續發展的理念結合都市治理的觀念來申論,在全球化時代下,任何城市不應只是要成為一座世界城市,而是要轉型為世界的偉大城市;亦即,都會區域的發展上必須具有下列三項主要特徵:
(1)明智的治理模式──具有與私部門、市民社會及第三部門在合夥中運作的政府再造; ※本文同步刊登於《看守台灣季刊》第七卷第二期 ●[活動]正隆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廠節能績優事蹟與案例介紹觀摩會 --﹥ 時 間:7月15日(五) 09:00-14:40 經濟部為激勵業界推動節約能源改善措施,建立能源查核管理制度,對節約能源績效卓越之單位給予表揚及獎勵,每年並配合舉辦「節約能源績優廠商觀摩會」提供節約能源技術觀摩交流的機會,俾將節能經驗供同業參考及仿效,以達到提昇產業競爭力,創造節能永續經營環境之目標。 詳情請參閱 http://www.energypark.org.tw/main/04_action/option_402_94_07.asp ●[課程]關渡貴子坑及水磨坑溪環境生態調查與志工培訓活動 --﹥ 時 間:7月23日(六) 全程參與培訓活動後,整編成為河川巡守隊之一員,在專人帶領下進行貴子坑或水磨坑溪河段之河川監測與流域環境管理工作。參加培訓者需加入河川巡守隊編組,持續進行貴仔坑與水磨坑溪河川巡守任務,非誠勿試! 詳情請參閱 http://www.gd-park.org.tw/edu_front/show_detail.php?cno=0006&sno=84&show_h=0 ●[營隊]鳥松濕地小小生態解說培訓營 --﹥ 時 間:7月11日-18日 哇哇挖,小小生態解說員來囉!!你愛生物課嗎?你愛親近自然嗎?你不怕昆蟲也不怕草地。這是你最好的選擇----鳥松濕地小小生態解說培訓,可親近自然瞭解自然,又可認識花草昆蟲鳥兒,當然這塊地方,還需要你的幫忙,告訴所有來探訪的人,需遵守的自然法則。 詳情請參閱 http://www.kwbs.org.tw/index.htm ●[營隊]第八屆小小自然觀察家兒童生態營 --﹥ 時 間:7月16日-17日 暑假來臨了,跟我們走訪茂林國家風景區一趟吧!蝴蝶翩翩飛舞,昆蟲正忙著繁衍下一代,走近溪澗暑意全消,魚蝦悠游水中,向你打招呼!魚兒跳過水面留下點點漣漪。茂林谷的蝴蝶昆蟲鳥兒正向您招手,同時可體驗親水的樂趣!尤其與蝴蝶面對面,蝴蝶的標放,將是另類的體驗!暑假何處去,何不提著簡單的行囊,跟著我們一起來探索大自然的驚奇吧! 詳情請參閱 http://210.59.17.8/~bird/modules/tinyd0/index.php?id=9 ●[徵求]94年度「地層下陷防治教學」教學設計競賽辦法 --﹥ 時 間:即日起至民國94年9月15日止 為引導中、小學教師對地層下陷防治議題之關注與興趣,鼓勵教師主動設計相關教案融入教學,增加現有教學資源及提昇教學品質,並帶動學生們對國土保育之關切與重視,特舉辦地層下陷防治教學設計競賽,以落實教育宣導之目標。 詳情請參閱 http://www.water.tku.edu.tw/sub91/teacher/teach_050509.htm ●[節目預告]「南方澳海洋紀事」花蓮特別映演場次 --﹥ 放映時間:7月2日(六) 上午10:00─12:00 每年夏天,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均舉辦海洋營隊與講座,今年夏天特別邀請李香秀導演與其「南方澳海洋紀事」影片,期待通過影片中對於人與海洋的依存記錄,讓長期生活於陸地上的人們對於海洋有更多的認識。影片放映後,導演將與所有觀眾一同對話、討論、分享。若單位有意接洽放映,請參閱電影官方網站。 官方網站: http://cc.shu.edu.tw/~hlee9/nan-fang-ao.htm A)台灣、中國新聞掃描志工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的新聞(閱讀相關報導能夠有相當感觸者) B)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