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6-30(摘要版)

  本日主題: 挪威籌備興建種子庫 保存糧食作物基因多樣性
環境新聞 [環境政策]廢棄物政策環評確立評估項目
[生物科技]挪威籌備興建種子庫 保存糧食作物基因多樣性
[生物科技]歐盟環境部長允許5個國家繼續施行基改作物禁令 
[生態保育]美國科羅拉多州鈽制動器製造廠 變身野生物保護區
[全球變遷]破壞臭氧之殺蟲劑 多數國家仍緊握不放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6-3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30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27
專  欄 [走山的人]走過武法奈尾山 穿梭箭竹探果園
活動訊息 [活動] [講座] [營隊] [徵求]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廢棄物政策環評確立評估項目 --﹥

本報訊

  環保署於昨日(6月29日)下午針對廢棄物處理政策影響評估舉行範疇界定會議,會中邀請環保、經濟、地理等領域之學者,環保團體與相關主管單位與會,此次會議大致確立了廢棄物政策環評中應評估之項目、內容與評估方法。

  台大環工所教授、同時也是計畫主持人於幼華指出,在範疇會議召開之前,也舉辦過說明會,並已彙整為八個議題,並按會中建議整理出替代方案。此次舉辦範疇界定會議,也是希望整個過程都能公開化、透明化,請民間團體及環保團體盡量提出意見。

[生物科技]挪威籌備興建種子庫 保存糧食作物基因多樣性 --﹥

  挪威,奧斯陸,2005-06-27 (ENS)- 挪威政府23日宣佈,將利用該國先天冰寒的氣候條件,興建一座農業種子庫,以做為全球食物供應的安全網,其目的是要保護糧食資源,使其免受植物疾病、氣候變遷效應、戰爭和天然災害的侵害。挪威外交部表示,位於挪威內陸北方的斯瓦爾巴(Svalbard)群島,地理位置相當偏僻,是種子庫的預定興建地,這也將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一座種子庫。

  他們表示:「斯瓦爾巴是一座可因應此需求的理想場所。由於永久凍土層的存在,即使電力供應系統失敗,種子經過長時間後仍能保有發芽的能力。」

  該種子庫預計在2006年開放啟用,不過外交部並未指出明確的地點。該種子庫將為世界各地現存的糧食基因庫儲存備份,為世界的糧食供應提供一道額外的安全網。這個種子庫就像金融體系中的銀行一般運作,具有存/提之機制供委託國家運用,但設備所有權仍屬於挪威政府。

  種子所保存的基因,可說是決定農作物特性的藍圖,基因差異越多樣化,可讓作物因應不同的氣候變遷環境而生長,也可為世界各地提供更多樣的糧食選擇。而像這樣生物多樣性的保存,等於是提供了一道對抗氣候變遷和植物病蟲害的安全保障。

[生物科技]歐盟環境部長允許5個國家繼續施行基改作物禁令  --﹥

  盧森堡,2005-06-27 (ENS)- 5個歐洲國家的環境部長堅決反對基因改造作物,這5位環境部長近日拒絕了歐洲執委會所提出的一項包裹提議,該項提議的內容是希望取消原先歐盟各國對於基因轉殖玉米和油菜籽所頒布的禁令。這是歐盟環境部長理事會首次透過條件多數決,反對執委會所提出的基改生物體議案。

[生態保育]美國科羅拉多州鈽制動器製造廠 變身野生物保護區 --﹥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2005-06-27 (ENS)- 曾經一度引發1萬人抗議遊行的洛磯平原核武工廠,正慢慢轉型為野生物保育區。針對距離丹佛西北部16英里的這個工廠遺址,儘管當地的輻射污染清理工作尚未完成,美國漁類暨野生物管理局仍在22日公佈「綜合保育計劃」的最終版本。此份計劃是美國漁類暨野生物管理局針對該廠址所提出的15 年管理提案,將在保育區設立後開始執行,而保育區預計將在2006年到2008年之間設立完成。

[全球變遷]破壞臭氧之殺蟲劑 多數國家仍緊握不放 --﹥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2005-06-27 (ENS)- 植物病理學家與美國農業研究中心共同表示,用來取代殺蟲劑-同時也是臭氧耗減劑-的替代品,目前已經在佛羅里達州的農產地區進行效能評估。溴化甲烷替代品的研發工作現在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其原因在於,今年1月1日是工業國家逐步淘汰殺蟲劑的最後期限,但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無法如期完成此項目標。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6-30   --﹥

  • [環境政策]內湖庄役場 將登錄歷史建築。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28日通過將內湖庄役場及戰備穀倉登錄為歷史建築,以留下當地農業時期發展見證;另外因內政部已將蔣宋故居升格為國定古蹟,因此解除其市定古蹟身分,市府將與總統府研商後續接管事宜,讓古蹟早日對外開放參觀。 (台北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違建變外交會館 照拆。台北市政府列管違建竟變成邦交國活動會館!陽明山文化大學旁一間溫泉餐廳,2005年初被市府查報為超大型違建,原訂近期拆除,但該業者昨聲稱餐廳上周已和帛琉共和國簽約,作為帛琉共和國外交會館,籲請市府先考量外交豁免權,再決定拆除與否。 (台北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7月起基金會買私有路 補助15%為限。收購私有既成道路,7月1日起新增標案,中央補助最高金額以收購土地公告現值15%為限,縣基金會28日開會研討後,決定趕在6月底前利用2005年2億4000多萬元額度收購,請私有既成道路業主把握機會。 (桃園 中 國時報)

  • [環境經濟]資源回收有玄機 傷腦筋。環保局為讓巿民了解垃圾強制分類,宣導垃圾區分資源垃圾、廚餘、一般垃圾之外,還特別印製「台中巿資源回收及垃圾強制分類方式指引」宣導文宣,詳列數百種可不可以回收的認定依據,減少民眾垃圾分類的疑慮。 (台中 中國時報)

  • [公害污染]北桃交界坡地 垃圾滿山遍野。龜山鄉2005年初不肖業者濫倒垃圾廢棄物滾落山谷,引發泰山鄉民不斷陳情。龜山鄉山坡地遭濫倒廢棄物爆發官商勾結,桃園縣政府環保局、龜山鄉公所和地方人士28日獲知後都不意外,全鄉濫倒廢棄物最嚴重地區包括樂善村牛角坡、樟腦寮和大崗村大湖等山坡地。 (桃園縣 聯合報)

  • [公害污染]中石化汙染案 「永不妥協」台灣版。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10年前看到本報有關台南市安南區「毒土地」的報導後,即介入中石化汙染調查,並在國際期刊發布學術報告,引起國際環保團體重視。本案積極追查汙染真相,終為長期受毒害的居民討回公道,由汙染製造者支付巨額賠償金,猶如「永不妥協」影片。 (台南市 聯合報)

  • [生活環境]水果玉米 不用煮就能吃。花蓮縣光復鄉原野迷宮將推出水果玉米採擷品嘗活動。由日本引進的水果玉米,不用煮也能吃,且口感香脆,這種新世代有機營養食物,能帶給民眾不同以往的口味。 (花蓮縣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台中車站馬桶木屐 變月台座椅。台中火車站第二月台最近完成16件藝術座椅,主題以「月台神話」啟動創作列車,這些由10多位藝術家發揮想像力和創意設計的座椅,打破傳統等候椅的概念和形象,讓很多旅客有驚豔的感受。 (台中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30   --﹥

  • [環境政策]雲南頒布法規保護「三江並流」遺產地。「雲南省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進入。條例內容包括三江並流遺產地的範圍界定、保護管理措施和合理開發利用等方面。 (昆明 人民網)

  • [公害污染]銀川3家藥企排污 5萬畝農田瀕臨絕產。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通貴鄉部分農民反映永二干溝水體污染,造成5萬畝農田無法灌溉。 (寧夏 中國經濟時報)

  • [全球變遷]珠峰地區冰川加速消融令人擔憂。根據近年來的觀測發現,珠峰地區絨布冰川正在強烈退縮。冰川消融後,其主要影響是會破壞水資源的平衡,進而影響到全球生態及可持續發展。同時,冰川的快速消融還會使保存在雪冰中的氣候、環境信息隨之消失,這對全球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有很大影響。 (西藏 新華網)

  • [能源議題]為電網減「負」 山東節電從小事抓起。針對目前緊張的用電形勢,山東省經貿委日前號召每個家庭和單位,從一些小事做起,節約用電、合理用電,為電網減「負」,為自己節省電費開支。 (山東 人民日報)

  • [能源議題]「節」字潔具俏市場 消費者普遍認可節水器具。在2005年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期間,經國家認監委批准,國內已經成立了相關的節水認証單位—中標認証中心,並對坐式馬桶、水龍頭等用水器具進行節水認証。 (北京 江南時報)

  • [能源議題]多項節水技術成就節水公園。微噴灌、雨水收集和中水利用使東城區4個公園1年節水10萬噸。東城區4個公園已經全部完成了節水改造,公園處理的中水不僅滿足了園內澆灌花草,還用在了全區的道路降塵和汽車沖洗上。 (北京 北京青年報)

  • [土地水文]黃河調水調沙半月以來 黃河口新增濕地萬餘畝。黃河調水調沙半月以來,對海水浸入濕地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黃河口新增濕地1萬餘畝。隨著濕地面積增加和淡水水位上漲,保護區內的魚類大量增加,吸引許多鳥類駐留,形成了良好的連鎖生態反應。 (濟南 新華網)

  • [環境哲學]首屆國際生態標準高層論壇在京召開。為了保持生態保護與經濟建設的和諧和統一,許多國家都在大力發展建設生態區。「首屆國際生態標準高層論壇—生態區建設國際標準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此次研討會的主旨是充分交流和研討生態區建設標準的編制情況,由此發起編制生態區國際標準的行動。在研討會上,還特別評選出福建南平紹武市和北京世界名園為全球生態村。 (北京 北京青年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6-27   --﹥

  • [生活環境]美國西部大火 35萬英畝面積遭吞噬

  • [環境政策]降低發電廠廢氣排放控制標準法規 法院予以駁回

  • [生態保育]聯邦政府提撥300萬美元 資助佛州Babcock牧場保育基金

  • [生態保育]鳴禽60年後蹤跡再現聖華金河

  • [環境政策]國會通過海龜、羚羊保育資金預算

  • [環境政策]境內155英里水域遭污染 紐澤西制定新污染限制標準

  • [能源議題]京瓷美達公司利用太陽能樹林發電

[走山的人]走過武法奈尾山 穿梭箭竹探果園 --﹥

作者:紫秋千
攝影:紫秋千

  離開天巒池後,我們起身往武法奈尾山走去,攻頂的路,大多是由低矮的玉山箭竹所構成的,草坡兩旁偶有冷杉襯托,最後還有一小段的碎石陡坡,只要15分鐘,即已走到三角點,山頂寬闊平緩。

  武法奈尾山,標高2986公尺,有著一顆二等三角點,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界線,因為鄰近天巒池,故一般登山隊伍都會排進行程裡,天氣好的時候,可以觀看整個雪山、大小劍山系,還有北二段群峰、西合歡、華崗、福壽山農場等等。

  紅白相間的蘋果花海,純潔白透的水梨花朵,漫步在果園底下,飄來陣陣的清香,對於走天巒池這條路線的登山客,除紅毛杜鵑外,中橫梨山的果園也是永生難忘。

[活動]十八尖山趴趴走 --﹥

  時 間:7月2日(六) 9:00-11:00
  集 合:08:50博愛街東入口獅子亭
  主 辦:荒野新竹分會
  聯 絡:新竹分會 03-5340942

  十八尖山、佔地五十三公頃、標高130公尺,在本地亞熱帶島嶼型氣候的孕育下,成就了人造林與天然林的混合景觀,在這裡隨四季變化出現不同的花草樹木,昆蟲與鳥類、林相優美多樣,是不 可多得的自然生態教室,目前已成為市民重要遊憩地不論是早起的銀髮族、日入斗金的大老闆、工廠園區的上班族、莘莘學子、或是家庭主婦,歡迎您和我們一起浸浴在分多精中與森林裏的陰離子精靈共舞。

[活動]探訪竹東圳─竹東圳自然人文生態體驗行 --﹥

  時 間:8月27日(六)
  地 點:竹東圳
  集 合:08:20 科學園區管理局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報 名:8月1日截止
  聯 絡:03-5340942
      E-mail: sowhc@sow.org.tw  

  台灣經濟大動脈-竹東圳,全長21公里有餘,於民國15年動工興建,早期僅為灌溉用途,後因新竹與竹東地區用水日漸缺乏,又因新竹科學園區之成立,每日須要大量用水,故有寶山水庫之建立,而竹東圳即是寶山水庫引水之主要管道。探訪竹東圳之旅,將從竹東圳的源頭出發,沿著蜿蜒的圳路體驗先人在水利工程上的智慧,同時享受田野的風光,並認識這條銜接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的動脈。

[講座]空氣污染控制新技術推廣講習會 --﹥

  時 間:7月20日(三)
  地 點: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地下一樓)
  主 辦:經濟部工業局
  報 名:7月15日截止
  聯 絡:周玉娟  02-23255223分機409

  開發與應用高效率、低成本之空氣污染控制技術一直是國內業者努力的目標,經濟部工業局希望藉由本講習會之舉辦,讓產業界對國內外空氣污染防制處理新技術之發展資訊、未來應用範疇及經濟效益能有深入之瞭解機會,並促進產業界有效提昇空氣污染控制技術能力,且達成彼此經驗交流之目的。

[營隊]2005笠山文學營 --﹥

  時 間:8月2日-5日(二-五) 
  地 點:龍肚國小
      (高雄縣美濃鎮龍肚里龍東街43號)
  主 辦: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協 辦:高雄縣旗山區社區大學、美濃後生會、美濃愛鄉協進會、美濃八色鳥協會
  報 名:7月22日截止
  聯 絡:劉先生 07-6822228、0920653462
      E-mail: liho.chung@msa.hinet.net

  後人譽予「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的鍾理和先生,他的文學傳達出人性生命的智慧、描寫當時客家農村、具備社會意識,與潛藏在台灣殖民社會中的矛盾情愁。九O年代初期,其餘族與文化界人士為感念追思作家前輩鍾理和,集結民間力量共同舉辦了笠山文學營,幾年來不只針對鍾理和文學與台灣文學的探討,更藉由其文學中的多面向來討論與關懷農民和疫病相關等議題;今年的文學營我們將以生態文學為主軸,一同來探討人與土地的關係,喚醒人們尊重自然,保育自然與人文生態的決心。

[營隊]第四屆夏潮報導文藝營 --﹥

  時 間:8月20日-23日
  地 點:富邦教育中心
      (台北縣淡水鎮八勢里八勢一街39巷19號)
  主 辦:夏潮聯合會、人間學社、台灣立報社
  協 辦:傳記文學社、人間出版社
  報 名:8月10日截止

  報導文學(影像紀錄)作為一種實踐活動,除了在文學的領域中被賦予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在較大社會的場域裡所可能扮演的角色——走進生活的現場,走進事件的現場。報導文學的基本精神,就在於貼近生活、貼近人民、貼近社會的真實。我們認為,報導文學的提倡和引介,將可以為台灣社會注入新的精神,為台灣文學打開一條走向文化覺悟,走向社會變革運動的道路…

[徵求]台灣民間的想像:兩岸的未來 徵求參與者 --﹥

  時 間:7月30日(六)、7月31日(日)、8月6日(六)共計三天
  地 點:世新會館
      (台北縣深坑鄉深南路21號)
  主 辦: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時報文教基金會
  協 辦:公共電視基金會
  報 名:7月1日─15日
  資 格:年滿18歲之台灣人民
  聯 絡: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 02-33933757
  ※全程出席者將由主辦單位致贈5000元出席費。

  兩岸關係不應只是換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及口號,也不應只是學術性的紙上談兵,兩岸關係更需反應出台灣民間的聲音!因此,我們決定尋找一個契機,讓台灣民間能針對兩岸關係這個高度敏感的議題,邀集各種不同聲音的一般人民,共聚一堂,來討論分享自己的兩岸關係看法,也進一步在差異中尋求對兩岸關係最大共識,建構共同願景的可能。這是一個從差異中尋求交集的實驗性活動,經由會前資料閱讀、會中參與者真誠的溝通與互動,提出有關兩岸關係的共同願景與行動方案,嘗試從純民間的角度,把我們台灣人想要的兩岸關係願景呈現出來。

[節目預告]大洋洲電影節  --﹥

  時 間:7月6日-8月24日 每週三 
  地 點:國立台中科學博物館
  主 辦:國立台中科學博物館
  報 名:6月30日開始預約報名

  令人期待的大洋洲廳終於要開展了,我們為能協助觀眾在參觀展示之餘建構出人、自然與文化緊密相連的大洋洲視界(The Oceanic Vision),特於暑假期間每週三舉辦電影節活動。本活動將播映八部與大洋洲島嶼部族文化有關的影片,部分場次並邀請對民族誌電影相當有專研的人類學家,給予導言、講評與討論。我們也鼓勵有心拓展孩子多元文化全球視野的學校老師或家長,可運用本館每週三早上九點至十點免費入館時段,規劃一個大洋洲主題活動,全班或全家一同來看展覽、看影片與大師對談。如能在影片與大師的引導下誘發出師生或親子間延伸的對談與討論,那將是一個令人回味的暑假活動。本活動凡有講員參與講評的場次均可上網預約,僅入館參加該次活動者,可於活動開始前十分鐘至生命科學廳大門口集合,本館將有專人接待免費入館。

詳情請參閱 http://enroll.nmns.edu.tw/uweb/oceania/index.htm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

A)台灣、中國新聞掃描志工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的新聞(閱讀相關報導能夠有相當感觸者)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願意接受職前訓練(居住大台北地區者親至辦公室,其他地區人士以網路教學;訓練內容含新聞收集、編輯與送入資料庫流程,約3小時)
  4.每週志願服務的時間為1次,花費1小時(時間可協調),願意長時間配合(最少3個月)

B)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2.願意負責每日電子報活動訊息區塊的編輯工作,作業時間彈性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勇於主動聯繫並求證消息來源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寄至 pon@e-info.org.tw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  --﹥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聯絡方式:請逕寄簡歷至: service@e-info.org.tw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1.企劃:專欄、專題、特別報導
  2.執編:下標、排版、標注、查證、邀稿…
  3.採訪、撰稿:追蹤重大議題、事件、專文
  4.執行專案
  5.讀者回應及其他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B)英翻中志工:翻譯國際外來種資料訊息與文章,每篇約兩千字
(C)中翻英志工:翻譯台灣在地外來種資料訊息,登錄外來種資料庫網站,篇幅不定,但不會太長。
(D)採訪編輯志工:對外來種相關知識有興趣之編輯志工,能編輯或撰寫相關訊息者。
(E)其他配合:如,對外來種資料庫資訊蒐集及建置有興趣者;或是能出外採訪進行活動或主題專訪等..。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