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源議題]世界首座核融合反應爐 法國興建 --﹥
俄羅斯,莫斯科,2005-06-29 (ENS)- 代表六個參與國政府的部長們28日在莫斯科的會議上宣佈,實驗性核融合反應爐(ITER)將座落於法國南部的卡達拉希。另一候選地點則位於日本。此項建造反應爐的決定,象徵著融合能源在科學及技術上的可行性。科學家希望在半個世紀之後,融合反應爐將可提供更安全可靠的電力,並擺脫棘手的放射性廢料的污染和負擔。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29-01.asp ◆[生態保育]泰國捕獲世界最大淡水魚 --﹥
瑞士,格朗德,2005-06-29 (ENS)- 專研湄公河流域巨型淡水魚的一名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科學家29日宣稱,泰國北部清孔縣當地漁民捕獲一條有世界最大淡水魚之稱的湄公河巨型鯰魚。然而此漁獲記錄同時警示,東南亞大型與罕見魚種嚴重瀕臨絕種、數量亦急遽減少。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29-04.asp ◆[生態保育]東太平洋海域禁獵魚翅 --﹥
西班牙,蘭扎羅持島,2005-06-29 (ENS)- 一政府間漁業管理委員會(LATTC)27日於西班牙蘭扎羅特舉行的主體會議中,共識通過一項東太平洋國際捕獵魚翅禁令。魚翅湯品市場的龐大商機驅使割鰭行為不斷──即割取鯊魚背鰭,並將剩下魚體不論死活拋入海中──此舉已引來保育人士及民間團體嚴厲斥責。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29-03.asp ◆[環境政策]守護英國珍寶:原生古森林 --﹥
英國,倫敦,2005-06-29 (ENS)- 英格蘭職管地貌、生物多樣性等鄉野事務部長奈特(Jim Knight)29日宣佈,保護及維護原生古老森林地帶將成為英國新林業政策的重心。奈特與林業委員會(the Forestry Commission)主席克拉克(Clark)爵士,共同推行「歷史的守護者:一項英國原生古老林地的政策聲明」,他們相信此政策「將徹底管理及回復倫敦、乃至全英林場及森林的古有風貌」。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5/2005-06-29-02.asp
環境資訊協會 suemi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毅心 摘錄 ■[生活的未來-環境與經濟]為廠商量身訂製的電弧爐戴奧辛管制標準 --﹥ 作者:謝和霖 (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謝揆自上任以來,展現了與以往政治人物不同的思維,令人耳目一新。包括暫緩蘇花高的興建、宣稱放棄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以及最近捨西裝就高屏裝以提倡能源節約,均是解決問題根源的確實做法(但八年八百億治水計畫除外),而不是為了討好地方政治勢力,濫花人民的納稅錢於許多不必要的工程建設,而為我國帶來永無止盡的禍害。然我國沉 疴眾多,要將邁往永續發展道路上的石頭一一搬走,並非易事,尤其是扭轉龐大官僚的不當思維。 就以戴奧辛排放管制標準為例,其訂定應以健康風險評估為基礎。不管什麼爐子,其戴奧辛排放均以同樣的機制對人體健康造成風險,並不會有差別待遇;而且不管什麼爐子,其用來減少戴奧辛排放的空氣污染防制設施也是大同小異,不會有那種爐子在防制戴奧辛排放上有特別的困難,因此法規的訂定就不應有差別待遇,一般的垃圾焚化爐可以達得到的標準,電弧爐、燒結爐、集塵灰冶鍊回收爐也應該達得到。 但讓我們來看看焚化爐與電弧爐的戴奧辛排放管制標準。根據環署90年「建立台灣地區戴奧辛排放清冊及排放資料庫計畫」的資料,運轉中的幾座大型垃圾焚化爐的排氣量為797-3,319 Nm3/min不等,其戴奧辛排放管制標準是0.1ng/Nm3;而電弧爐的排氣量為2,904-21,539 Nm3/min不等,排氣的規模比大型焚化爐還要大,亦即在同樣的戴奧辛濃度下,電弧爐的戴奧辛排放量會比焚化爐高,也就是會有較高的健康風險,因此理應訂定更嚴謹的管制標準。然而,電弧爐的戴奧辛排放管制標準卻是較為寬鬆。 再者,根據環保署於90年的檢測資料,電弧爐的戴奧辛排放濃度為0.091-3.19 ng/Nm3不等。因此,若要訂定一個有效的管制標準,應該訂定一個可以讓廠商感受得到改善壓力的標準。然而,彼時環保署空保處對既設電弧爐所訂定的短期管制標準(90年底公佈)卻是5 ng/Nm3,且生效時間是93年1月1日;而長期管制標準為0.5 ng/Nm3,96年1月1日起方生效。 也就是說,在管制標準公佈後到95年底的這五年期間,電弧爐廠商根本可以不用改善,以既有的操作條件就可以符合短期管制標準,那這短期管制標準的訂定有何意義?這也難怪部分電弧爐於93年時的戴奧辛檢測資料反較90年時為高!為何環署空保處要給廠商五年的緩衝期?這段期間的民眾健康誰來保障?環保官員這種廠商利益高於民眾健康福祉的思維,這也難怪由這些電弧爐業者所組成的台灣鋼聯公司,根本不把戴奧辛排放防制當一回事,整個工廠根本沒有考慮到戴奧辛與重金屬的空氣污染防制,而致有今日的戴奧辛鴨蛋事件! 作者:威廉林 台灣人口佔世界之0.35%,而溫室氣體排放量卻達全球總量之1%,排名第22位,因我國以石化、鋼鐵、水泥、電子等高耗能產業為重心且交通工具過度密集所導致,無論以總量或每人平均來計算,皆顯示排放強度甚高;另一方面,國家競爭力名列前茅,各類產品行銷國際市場,使我們被認定為「已開發的先進國家」,如此排放量與國際地位,為何京都議定書的管制名單(38國),我們可以不在名單中?沒有正常國家地位又非屬聯合國會員,可能是主要的原因,或者,我們已被列入「中國」的一部份,屬「非已開發國家」等級,順勢搭上中國的便車而分享其優惠。 如此,是該慶幸?還是悲哀? 政治地位模糊卻帶給我們延遲管制的好處,或許我們可以繼續採取模糊拖延政策,反正「時到時擔當,無米再煮蕃薯湯」,產業界態度比較傾向於此,而政府在沒有強制約束的情況下,也會逐漸迎合此一態度以避免短期的經濟衝擊。近來我們熱烈討論產業發展與減量目標或措施,但是否思考國家定位所衍生的問題?在京都議定書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產業發展、環境保護及國際地位的複雜糾葛。 若由反向來思考,反拖延的極致作為就是積極而認真地來面對:當察覺遲早都要面對此一課題時,基於預警原則,儘早準備才可儲備緩衝能力與免疫力;近來經濟學者也分析指出:愈晚實施減量,成本將愈來愈高;或遭不預期國際經濟制裁時,國家競爭力可能頓時嚴重受挫。在此情境下,實應轉被動為主動,因此,我們應建議政府,立即向國際社會宣布我們自願爭取為京都議定書第39列管國,以顯示我們響應國際環保規範的誠意與決心,國際社會在考量推動環保合作,應會支持及歡迎我們加入京都議定書的列管行列,一旦獲准,我們優先中國而受列管,可以凸顯政治實體存在事實,擺脫牽連與落後形象,且有法定依據後,國內推動減量措施具備正當性,產業界抗拒減量的主要理由立即消失,而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可以帶動其他污染物質的合併減量,全民環保意識將逐步擴大與提升,環境品質得以改造。 過程中,中國可能又百般阻撓或脅迫,我們除應堅定立場外,亦可藉機形塑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並顯示台灣與中國之間存在根本的差異與鴻溝。一個簡單的態度轉變及國際宣示,可以帶來多重好處(紅利),何樂而不為? 時 間:7月9日(六)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 時 間:7月6日(三) 13:30-17:30 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擾囔之後,一切恢復平靜。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再度擾囔之後,一切是否將再度恢復平靜?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們只知道,沒有涓滴,不能成流。企業要在受碳限制的時代,累積戰勝挑戰的能量,只有從零開始,從溫室氣體排放盤查開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盤查會計與報告,是公司內部管理的重要工作,是未來氣候風險管理與機會掌握的必要依據。所以我們發起非正式的溫室氣體(GHG)分享學習暨聯誼會議,作為我國企業GHG盤查與資訊解讀能力建構的核心,將透過一系列的分享學習會議,促進業界經驗交流,並做為未來向政府建言GHG政策的重要平台。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csd.org.tw/ ●[工作坊]貢寮你好—「能源與環境」種籽工作坊延期辦理 --﹥ 時 間:7月9日-10日 非常感謝你對紀錄片『貢寮你好嗎?』的支持與鼓勵,也很高興你願意留下信箱讓我們與你聯絡,在看完紀錄片後,相信大家除了對貢寮鄉親不屈不撓的精神感到敬佩之外,也開始覺得似乎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但是能源政策對於一般大眾而言,是如此的陌生!能源與環境的關係到底要怎麼看待?身處於目前的主流社會,又要如何傳達非核的理念?如果你心中存有著這樣的疑惑,如果你打算做一個傳播環境理念的種籽,對於這個影響台灣二十年的重大環境議題,希望能得到更進一步的理解與分析,讓自己像貢寮人一樣可以對著社會勇於捍衛自己的主張,歡迎你前來參加這個工作坊,開始參與公共事務的第一步,與我們一起認識反核、關心貢寮! 詳情請參閱 www.gcaa.org.tw ●[工作坊]悅讀部落─原住民親職種子培訓暨親子共讀推動計畫工作坊 --﹥ 時 間:7月9日(六) 台灣省文化基金會與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在過去兩年舉辦「原住民親職種子培訓暨親子共讀推動計畫」,培訓部落的家長與老師在部落推動親子讀書會,北從桃園、南至屏東共有12個原鄉地區部落,一同為推動親子共讀的風氣而努力著。今年,希望陪伴前兩年返回部落擔任在地的種子學員持續成長與推動親子共讀活動,因此廣邀過去曾舉辦過部落親子共讀活動之團體,以工作坊的形式讓大家共同分享在部落推動親子共讀的方法與困境,討論出適合原住民地區的親子共讀模式。預計甄選五個部落補助辦理活動並提供必要的協助,鼓勵部落家長與老師們返回部落或社區實際帶動親子互動的風氣!以期將部落閱讀的生命力紮根發芽,讓閱讀的動力延續下去,達到部落親子在閱讀中悅讀,在悅讀中越讀! 詳情請參閱 http://atipc2003.twweb.biz/front/bin/home.phtml ●[營隊]2005生物多樣性研究之當前課題暑修研習營 --﹥ 時 間:8月6日-17日 生物多樣性為21世紀國際間最重要之議題,為激發年輕優秀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的興趣,並培育國內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研究人才。本研習營邀請國內、外院校專業教授,協力介紹當前生物多樣性研究的新知與先驅課題。課程內容涵蓋微生物、動植物之形態分類、生態、演化(含分子演化、基因體演化)和保育。歡迎各大學院校大學部學生和研究生報名參加。 詳情請參閱 http://biodiv.sinica.edu.tw/summer_course/ 時 間:7月31日止 中華鯨豚協會為國內專為鯨豚生態保育、研究與欣賞的團體,積極推動鯨豚知識普及、鯨豚救傷、鯨豚保育、賞鯨生態旅遊推廣及環境教育等,為推展相關業務,現徵求保育專員一名加入保護鯨豚的行列! 詳情請參閱 http://www.whale.org.tw/newweb/home.htm 播出日期:7月 4日(一) 晚上11:10-12:10重播 【第二單元】劫後漁生 海洋資源過於捕撈,造成全球漁業普遍衰竭,台灣地區在面對衰竭的同時,又得面臨海域主權的爭議,如今在政府及漁民高喊宣示主權的當下,也正好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面對如何讓漁業永續經營。 南方澳,這個曾經繁華一時的漁村,過去不僅曾是全球珊瑚八十%以上的集散地,也因為近海漁產資源的發達,吸引各地的漁民來這捕撈,造就繁盛的周邊產業,當地鐵工廠還把日本人製作的內燃機加以改造,研製出更為精密的機械,出口東南亞,頗受好評。 不過,海洋資源逐漸衰竭,這些產業也漸走下坡,過去漁村繁榮盛況,如今也只能成為老漁民的茶餘飯後;南方澳雖擁有天然景觀與海產街等休閒產業,卻缺乏一套機制來管理,或許政府也該思考,在休漁與護漁的不斷紛擾中,如何走出漁村永續經營之路。 播出日期:7月4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地景新視界 澎湖的玄武岩豐富完整,被列為台灣爭取成為聯合國世界襲產的潛力地點,2005年5月底,一群成員包括英國、紐西蘭、澳洲的地質學者來訪,他們當中有多人是認定世界襲產組織委員。這個考察團拜訪了澎湖、野柳及太魯閣。「我們的島」製作小組跟隨紀錄他們的考察行程,帶領觀眾用國際視野了解台灣的特殊地景。 【看守台灣】深潛探祕 從1940年代,科學家發明水肺潛水開始,許多人嘗試潛入海中一探究竟,然而一般的水肺潛水,頂多只能到達四、五十公尺左右,往深處而去,是什麼樣的世界?有什麼樣的生物住在裡面?海洋研究者嘗試用各種方式,解讀謎樣的深海。 A)台灣、中國新聞掃描志工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的新聞(閱讀相關報導能夠有相當感觸者) B)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