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提供:高遠文化 金門 這座離島 最有學問的魚 在金門古老的海灘上,存活了兩億年的活化石「鱟」仍在此地繁衍生命。鱟的外型獨特,有相當大的馬蹄形外骨骼,長長的尾巴,是它用來翻身的利器。1999年開始,金門縣政府劃定 「古寧頭西北海域潮間帶鱟保護區」,讓鱟能夠在金門繼續生活下去。 定置網下水 網具下水前,漁民以紙錢供品祭拜好兄弟,希望他們幫忙看顧貴重的網具,能夠閃風避浪,又能滿載豐收。 Pakelang 阿美族語:婚喪喜慶之後,族人們會一同到海邊捕魚野餐,以此為分界,平息所有的情緒,回歸原本的生活。 ※圖文轉載自高遠文化《東西海洋印象》筆記書,目前該書已售罄,有興趣的讀者,請寫信至book@e-info.org.tw,註名聯絡人姓名、電話、E-mail與需求冊數,我們將於累計滿500本後商請高遠文化再版並針對訂戶進行個別通知。 ※書籍規格:尺寸為15x17cm;紙張:封面(進口250P高級美術紙) 內頁(80P全木道林);共280頁、143幅照片 ※價格策略:募集500本以上,每本售價250元;募集1000本以上,每本售價199元;10本以上團購可免郵資並享9 折優惠。 作者:陳俊德 貢寮鄉 這個在記憶裡,總是在為自己土生土長的土地而抗爭的一處鄉鎮,原以為世居在這裡的人民,是具有相當強悍的民風與地域性,沒想到他(她)們跟我們所熟悉的長輩鄰居朋友一樣,是相當純樸和善與平易近人的,一點兒都沒有排他性。 而當我在幾次週末的有限時間裡,踏入了這個曾為核電廠的興建與否而名噪於一時的村落時,我見識到了「它」不同於一般嗜血媒體不實暈染下的另一真實美麗面貌,它不僅具有靠山(桃源谷古道)近海的好山好水,更擁有原始風貌的農居環境。 此外,去年意外邂逅的美麗嬌客(國寶級保育鳥──丹頂鶴)的到來,使得這裡一大片的濕地,被政府機關規劃成賞鳥區,此區域內不僅擁有各種水鳥棲息,也有著豐富的生態, 這裡有著極為乾淨的空氣,有著涓涓細流的水渠,有著各式格樣的花朵與植物, 更有著會親切問你一聲好的「庄腳人」,所以我每次到這裡我都會感到很親切,當然,貢寮便當也是不錯吃!這裡對於我們來自城市的人或許只是一塊休憩玩賞的地方,但是對於久居於這裡的人們來說:我想或許稱之為 「桃花源」也不為過。 緊握未來
這位是我在將要離開時所遇到的一位駝著身軀的老農夫,他一見到我就很親切的跟我問好,還問我是不是老師?他把鋤頭緊緊的捉在身後,因為這是他討生活的工具,也是他為自己爭取權益 的抗爭利器!! 我很喜歡去拜訪一些純樸的小鄉鎮,因為在這裡面,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故事,但卻常常隱藏著一些能讓我們回味無窮的小角落,而這些也正是能讓我心靈休憩的一個好處所。 作者:賈福相 一種靜坐的秘訣是:微微閉起雙目,作觀音微笑狀,鬆密處,用智慧之眼去看自己最喜歡的風景或人情。 且不管一般對靜坐神效的種種誇張,在匆忙壓縮的日常生活中,能靜一下,鬆一下,用心靈的眸子看一下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是好的。 晨昏無事,我喜歡靜坐幾分鐘,神遊千里,智慧之眼看到的盡是自然: (一) 八月的斑夫山頂,雪尚未全部化去,滿山遍野的花開了,萬紫千紅,山默默,花默默,一首哲人的詩。 (二) 南大西洋的水面上,夕陽把海染成紅金色,飛魚在海面上滑行,一躍五十尺,惋惜看夕陽無限好。 (三) 亞伯特大草原的初秋,小土路,彎彎曲曲,起起伏伏。楊樹林半禿了,黃葉飄零,要回到霜地,有些不甘心。在秋風中,像是受傷的蝴蝶。 (四) 長途汽車在山谷中夜行,清冷的月光裡,山頭的影子和森林一樣黑,兩山之間,月亮出來了,又隱去了,白的蒼白,黑的勵黑,黑白之間,有神話,有故事。 (五) 九龍東岸的南中國海,無人居住的小島,一列列的排下去,霧從海上升起來,只有十尺高,海變成霧,成列的小島就浮了起來,比石輕,比雲重,好像走近,又好像要出遠門,遠遠也是霧。 我突然想到這些都是近年來令我動心的片片段段,十年前的風景卻遠了,淡了。 我問朋友們,他們從智慧之眼看到了甚麼,有人說甚麼也沒看到,也有人說太「私人」了,不可說,不可說。 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牽腸掛肚地想看自然。小時候在鄉下,當別的孩子們跑進了文明的時候,我卻只有樹,只有蝗蟲和青蛙。兩歲了還穿著開檔褲,吹在風裡,淋在雨中,皮膚被太陽曬黑,被毛毛蟲毒過,被蚊納咬過。這樣的人怎麼會不愛自然? 當研究生時,一開始讀細胞生理,耐不住實驗室中漫無陽光的生活,於是脫去實驗衣,走到海邊,走到大洋,做生態,做環境,做海生動物的形態研究,再和石頭、森林、昆蟲,重續因緣。 每天上班下班,所見所聞是生活。智慧之眼見到的是真性情,智慧之眼中的自然把生活滌洗了一些,擴大了一些,豐富了些。 爸爸:「小毛,你吃糖為什麼不分給弟弟吃呢? 你看老母雞找到小蟲,都會給小雞吃,你應該學習母雞的愛心啊!」 小毛:「我會的,爸爸您放心!如果我找到小蟲,也會給弟弟吃。」 一天有一個婦人帶著她的小孩去坐火車,一個歐巴桑經過她座位旁時,看見了這個小孩,忍不住搖搖頭輕聲說句:「唉!怎麼有這麼醜的小孩!」 婦人聽了以後忍不住哭了出來,不知情的列車服務小姐看到婦人不知為何哭得如此傷心,於是想安慰婦人便對婦人說:「妳不要再難過了,先喝一杯水休息一下。哦,對了,這裡還有一根香蕉,就給妳的猴子吃吧!」 值日生:莫聞 為了做個好編輯,補充自己的國學素養,筆者最近回頭翻閱了一遍明清時代的經典章回小說,想學學古人說話的風采。先挑了一本西遊記,接著是紅樓夢。前一本看得快,津津有味廢寢忘食得很快就讀完了,可紅樓夢看了快一個月,還剩下一大半,每天讀一點便睏了,現在還被擱在床頭一角。 我發現,西遊引我入勝之處,是描寫唐僧取經路途上的千山萬水、怪物居住的山巔洞穴等等。而紅樓夢令人不耐,則是碧宇樓台、閨閣擺設的細節等等。自然,紅樓夢是世界名著,古往今來多少紅學專家,哪輪得到我在此說嘴耍弄。不過是以自己的閱讀喜好為引子,證明自己還是比較喜歡渾然天成的大山大水,勝過人造雕琢的假山假水。 所以,還是一句話,盛夏時節,都市熱島效應加溫,還是多到大自然走走消消暑吧,無論是東西海洋、還是鄉間小村,學學賈福相老師的智慧之眼,讓自己在都市文明生活閒暇時的靜坐冥想時,還有一些竄逃的地方可去。 A)台灣、中國新聞掃描志工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的新聞(閱讀相關報導能夠有相當感觸者) B)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