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7-28(全文版)

  本日主題: 北大西洋露脊鯨 100年後恐絕跡
環境新聞 [生態保育]北大西洋露脊鯨 100年後恐絕跡
[環境政策]拒絕給付數十億波灣戰爭補償金 聯合國遭譴責
[生活環境]繼越南、泰國、柬埔寨 印尼出現人類感染禽流感死亡案例
[生活環境]亞洲猴廟觀光客應慎防病毒散播
[全球變遷]日本風災加劇 保險公司認為與全球暖化有關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8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8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5
專  欄 [走山的人]走進黃蝶翠谷 美濃好山好水蝴蝶飛舞
活動訊息 [工作坊] [講座] [研討會] [營隊]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生態保育]北大西洋露脊鯨 100年後恐絕跡 --﹥

  美國,麻州,波士頓,2005-07-25(ENS)-一群資深海洋科學家研究發現,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死亡率若維持不變,那麼牠們在下一個百年內將面臨絕種危機。過去16個月以來,有8隻露脊鯨死亡,幾乎是過去25年來露脊鯨平均年死亡率的3倍,但科學家相信,在過去16個月內應該有更多的北大西洋露脊鯨已經死亡。

  科學家在報告中說:「最近北大西洋露脊鯨的生育率逐漸增加,每年出生23隻,已經比過去五年還要多,但如此仍無法彌補其死亡率。如果不調整船舶和漁業的管理做法,這種鯨魚恐怕會在100年內絕跡。」科學家估計現存的北大西洋露脊鯨只有350隻不到,而且還以每年2%以上的速度減少當中。

  北大西洋露脊鯨分布於北美洲東部(從加拿大沿海省份延伸到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沿海地區,這裡的軍事、漁業與船運業活動相當興盛。

  經過人類1000年的捕鯨史,北大西洋露脊鯨在20世紀初瀕臨滅絕;儘管國際上從1935年開始採取保護措施,但至今仍是世界上處境最危險的鯨魚之一。

  雖然目前有針對船舶採取相關措施,包括強制回報船隻位置、大範圍空中調查、以及海事人員教育等等,期望能使船舶撞擊鯨魚的機率降到最小;不過,科學家指出,上述作為並未有效減少船舶撞擊致死事件。科學家呼籲規範出鯨魚巡游廊道,並在露脊鯨棲息範圍內調整船舶作業方式。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5/2005-07-25-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謝芳怡 譯,陳瑞賓 審校)

[環境政策]拒絕給付數十億波灣戰爭補償金 聯合國遭譴責 --﹥

  美國,紐約,2005-07-25(ENS)-一群向聯合國委員會提交證據,並支持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提出索賠請求的美國科學家們警告,聯合國拒絕支付數十億賠償金,以補償1990-1991年波灣戰爭中健康受到影響的沙烏地阿拉伯人民,這樣的舉動對其他國家未來在戰爭中將自然資源和環境做為攻擊目標的做法,無法產生任何的勸阻作用。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5/2005-07-25-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生活環境]繼越南、泰國、柬埔寨 印尼出現人類感染禽流感死亡案例 --﹥

  印尼,雅加達,2005-07-25(ENS)-印尼衛生部21日表示,在7月12日死亡的印尼公務人員,是印尼第一個證實感染H5N1型禽流感的病例,年齡為38歲,而此名男子的兩個小女兒在這個月也在出現類似的病症後過世。直到目前為止,在越南、泰國、柬埔寨和印尼已累計有109人感染H5N1型這種惡性禽流感,55人因而死亡。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5/2005-07-25-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生活環境]亞洲猴廟觀光客應慎防病毒散播 --﹥

  美國,西雅圖,2005-07-25(ENS)-專門研究猴子散播病毒給人體的國際科學家小組警告,前往亞洲的旅客不要隨意撫摸和餵食在猴廟或其他觀光景點看到的猴子。餵食這些動物,或者甚至攜帶食物進入猴廟內,會大大提高遊客被猴子咬傷或抓傷的風險,進而導致傳染病的擴散。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5/2005-07-25-05.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全球變遷]日本風災加劇 保險公司認為與全球暖化有關 --﹥

  日本,東京,2005-07-25(ENS)-日本氣象廳表示,在太平洋形成的強烈颱風正朝日本東部前進,預計在25日或26日早上,日本東部的太平洋沿岸將會被颱風「班彥」的暴風圈包圍。去年日本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颱風季,但對於颱風次數和強度異常增強的現象,但氣象專家們仍儘量避免將之歸因於全球暖化。不過到了今年,必須為風災損害買單的保險公司,則提出兩者相關的說法。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5/2005-07-25-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8 --﹥

  • [生活環境]北部臭氧濃度飆高 空氣變差。受到颱風外圍氣流的影響,北部空氣品質明顯變差,環保署預估27日北部空氣中臭氧濃度平均為120PPB,高出正常標準值30至40PPB的3至4倍。未來幾天,北部空氣品質仍然會呈現不良狀況,由於臭氧污染物可能會刺激呼吸系統,過敏體質或是氣喘患者,最好避免出門,萬一要外出,記得戴上口罩。 (台北 聯合晚報)

  • [生活環境]上百村民抗議 雪霸入口復工不成。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入口拓寬工程,因為縣府和民眾對用地使用的認知不同,已經停工多時,縣府原本預定26日強制復工,卻遭大湖鄉富興村上百村民集結抗議,負責這項工程的縣府工務旅遊局長韓鴻恩決定擇期召開說明會,將取得共識後再行復工。 (苗栗 聯合報)

  • [能源議題]發展風力發電 澎湖規畫「離岸風場」。台電擬定風力發電10年計畫,規畫建造30萬晋的風力發電容量,其中在風車的故鄉「澎湖」,計畫催生231部風力發電風車,並將興建台澎海底電纜傳輸電力,預計將成為台灣首座大規模的「離岸風場」。 (澎湖 民生報)

  • [生態保育]蕨類天堂 台灣原生蕨數量比歐洲還多。台灣蕨類資源比整個歐洲還要豐富,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為保存台灣原生蕨類植物資源,在該中心位於和平鄉烏石坑的低海拔試驗站規畫一座「蕨類園」,共蒐集台灣原生種蕨類32科200多種,提供預約解說導覽服務,預約電話(04)25911400。 (南投 民生報)

  • [土地水文]海棠沖走油污 蘭嶼變乾淨了。蘭嶼紅頭村海域7月初受廢油汙染,海巡局、環保局緊急派遣人力清除,原預估2周以上才能清理完畢,海棠颱風來襲暴風雨沖刷海岸及礁石,加速清除人力無法清理的油汙,讓村民大感驚喜。 (蘭嶼 聯合報)

  • [環境哲學]保留樹命 兩棵大榕樹求售。「賣大榕樹?」很難想像,重逾20噸的大榕樹,也像盆景般向路人兜售。屏東縣園藝業者陳添發面臨道路拓寬,又不忍心50餘年樹齡的老榕樹,在挖土機中失去生命,決定來一場最大宗的樹木叫賣。 (屏東 聯合報)

  • [環境哲學]大學志工 說故事播希望。27日公布的「大學志工服務獎」是由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花旗銀行和聯合勸募協會共同舉辦,以深耕100所鄉鎮小學為目標,選贈優良圖書、培訓閱讀種子老師、啟動閱讀巡迴列車。1年下來,共有100隊大學志工隊踏遍15個縣市、29個鄉鎮,總計說了6368小時的故事。 (台北 聯合晚報)

環境資訊協會 范景硯 摘錄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8   --﹥

  • [公害污染]浙台州峰江土壤驚現二惡英污染 電機拆解是禍首。有關研究人員在浙江台州市路橋區峰江街道的農田土壤中檢測到二惡英類(戴奧辛,PCDDs)和二苯並呋幅喃類(PCDFs)等有劇毒有機污染物的存在,其污染影響範圍估計達幾十平方公里,這是中國科研機構首次在國內檢測到土壤二惡英污染。 (浙江 華東新聞)

  • [環境政策]廣州擬提水價節水 推行階梯式計量水價管理。為充分發揮經濟槓桿在節水工作中的作用,必須有合理的水價調整機制,廣州市已修訂「廣州市城市供水條例」,並將其列入立法5年計畫。 (廣州 人民日報)

  • [環境政策]江蘇制訂嚴厲法案 淮河排污超標企業一律停產。江蘇省政府辦公廳近日轉發了省環保廳等7部門制訂的「全省2005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將切實加強長江幹流沿線、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和南水北調東線地區重點污染源的整治,對淮河流域排放水污染物超標的企業一律實行停產整治。 (江蘇 江南時報)

  • [動物福利]廣州200多隻放生鷺鳥慘遭偷捕致死。近日廣州天鹿湖森林公園有200多隻鷺鳥不明原因死亡,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前往現場調查,並在現場採集了湖水樣品、同群鷺鳥樣品進行檢驗,26日公布了調查和檢驗結果,証實死亡鳥類為放生後被不法人員捕捉而導致的。 (廣州 信息時報)

  • [生態保育]黑龍江林業有害生物年均發生面積400萬畝。林業大省黑龍江林業遭有害生物「入侵」情勢嚴峻,有害生物年均發生面積在400萬畝以上,造成經濟損失超過27億元。 (黑龍江 新華網)

  • [生態保育]紅樹林:防風保堤護家園。紅樹林是中國沿海防護林第一道屏障。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近年來共設立了16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營造紅樹林9.29萬畝,接近現有紅樹林面積的25%。 (廣東 人民日報)

  • [生態保育]伐木工護林造紙戶關寮 江西石城建綠色贛江源。石城重紙曾聞名遐邇,利稅豐厚,但此類企業大量消耗竹木資源,且會造成水源嚴重污染。近年來,該縣每年實施造林活動並且全面禁止在核心保護區內採伐木材,區內的3家林場均轉產改制,100多位伐木工全部置換身份,擇優聘請為護林工,砍樹人變成了種樹人、護林人。 (江西 華東新聞)

  • [生活環境]上海規定今後20層高樓以上不再架設廣告。由上海市市容環衛局、市規劃局聯手協作,2004年年底正式啟動的戶外廣告整治工作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上海市市容環衛部門同時表示,今後將不再審批在20樓以上的高層樓於頂部架設廣告。 (上海 文匯報)

  • [生活環境]建設最適人居新城區 上海崇明生態島區建設啟動。「上海前衛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和「上海前衛生態科技實驗項目」26日在崇明正式啟動,其中,前衛生態農業示範園區按功能設置將劃分為有機農業、旅遊、教育、居住…等8大功能區。 (上海 解放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純嬌 摘錄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5

  • [生活環境]西南季風 為炎熱的夏季注入一股清涼

  • [全球變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表示:地球正在暖化

  • [環境政策]紐澤西計劃將限制400哩河域的磷排放量

  • [環境經濟]回收電子設備 美國東北部六州消費者和零售商成功推行

  • [土地水文]西棕櫚灘獲暴雨逕流管理補助金

  • [環境政策]環保團體與保育人士聯合對抗石棉基金

  • [環境政策]廢水處理廠違反法規 俄亥俄州郡政府與州、聯邦政府和解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5/2005-07-25-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謝芳宜 譯,蔡麗伶 審校)

[走山的人]走進黃蝶翠谷 美濃好山好水蝴蝶飛舞  --﹥

作者:紫秋千
攝影:紫秋千

黃蝶翠谷路線示意圖(手繪:紫秋千;電腦製圖:e-wail)前言

  僅以這篇文章,向長期以來一直為反興建美濃水庫而努力的保育志工們致敬,包括美濃愛鄉協進會、八色鳥工作室、美濃後生會……等等,因為有您們對於黃蝶翠谷的保育,有您們無怨無悔的一直舉辦黃蝶祭活動,才能保有今日的好山好水。

鐘理和文學步道

  笠山下,青翠的山巒層層疊起,客家小鎮的淳樸與優雅,走在鐘理和紀念館的文學步道上如沐春風,在歷史的時光隧道裡,傾聽著文學與心靈所譜成的詠嘆。

  鐘理和,這位人稱台灣現代文學之父,一生執著於文學這條漫長的路,雕像的莊嚴與光采,靜靜的望著他腳下的美濃土地,這裡是他心愛的家鄉,也是定居寫作的淨土。

  每次去黃蝶翠谷前,我總會先來這裡走走,在這裡可以沉思、可以冥想、可以感受文學與生命的深邃,從紀念館前的叉路往前走,就是黃蝶翠谷,底下的溪流名字就叫雙溪。

雙溪 鐘理和紀念塑像 鐘理和文學步道

曾經滿山蝶舞

  當年日本政府在這一帶廣植鐵刀木,作為槍托及鐵道枕木的樹材;卻無心插柳引來大量銀紋淡黃蝶產卵,因其幼蟲嗜食鐵刀木樹葉,在種種氣候與環境之條件配合下,曾經有超過5千萬隻以上的黃蝶族群,滿山滿谷飛舞。

  大人、小孩們捲起褲管在清涼的溪水裡嬉戲著,涓涓細流,蟲鳴鳥叫,山谷裡的微風輕輕吹送,構成一幅親子同樂,夏日消暑的休閒去處,在配合旁邊的雙溪公園,實乃生態教育的最佳場所。

  孰料1993年,經濟部水資會決定在美濃平原的東北端,建築一座大型水壩……

  然而這樣的初步決定,也悄悄的地方凝聚出一股反對的勢力,我們欣慰的是,一直以來有許多的保育團體,都很努力的在保衛這裡的好山好水,如果沒有他們,可能現在看到的黃蝶翠谷早已走入歷史,可能永遠、永遠都不會有滿天黃蝶飛舞的到來。

黃蝶翠谷 黃蝶季現場

十年有成、美濃黃蝶祭

  從1995年,在水庫壩址預定地舉辦了第一屆「黃蝶祭」以來,簡單的活動訴求,卻是一條相當艱辛的路,在地方保育團體,尤其是「美濃愛鄉協進會」的努力下,幾屆下來,成功地打響了「美濃黃蝶祭」的名聲。

  每年的祭典都吸引相當多關心自然生態的朋友,從台灣各地湧入,以行動力挺這一年一次的地方盛會。

  早在6月中旬,路過美濃時,街上就已經插滿黃蝶祭的旗子,飄揚的旗幟,好像是辦喜事的迎接外地遊客,展現出客家人的團結,一個地方,能有一種文化,這確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這個活動又不是以商業觀光為導向的。

  黃蝶祭活動主辦的用意,就是透過對黃蝶英靈的愧歉,來省思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喚起人們重視這裡的生態景觀,同時反對興建美濃水庫,讓好山好水永續共存。

祭拜山神伯公 蝴蝶伯公 祭典全覽

凝聚家鄉情感

  而這樣的一個活動,也凝聚出美濃當地人對家鄉的情感,所以這幾年整個美濃鎮煥然一新,包括傳統菸樓的維護,自行車道規劃等等,當然也包括孕育出台灣客家音樂史上不可抹滅的樂團──「交工樂隊」。

  今年邁入第十年,辦的比較盛大,再加上旁邊雙溪熱帶母樹林美濃米的活動,人潮比去年多好幾倍,而且舞台的裝飾也比往常多了紫色絲帶,更顯隆重。

  祭典一如往常的儀式,斗大的對聯掛在舞台的兩旁,傳統客家八音的伴奏,拈香祭拜山神伯公、黃蝶伯公,朗讀祭蝶文,宣讀生態公約,然後向台下的雙溪獻上花果蜜,一連串的隆重儀式,氣氛莊嚴,除了是生態的保育外,也是一種尊重大自然生命的展現。

  尤其是拋撒蜜源植物這一幕,大夥把鐵刀木的黃色小花往溪流中撒下,雖然沒有很壯觀,不過溪水中點點黃花,也就好像黃蝶滿山飛舞的模擬。

鐵刀木的黃色小花 溪谷嬉戲

  誠如愛鄉協進會的林理事長所說的,我們做的還不夠,愧歉黃蝶,所以不到一個半月,美濃淹了兩次水,面對山河變色的台灣,山谷裡漸漸見不到黃蝶飛舞,稀少渺渺,一種像是蝶去谷已空的惆悵。

  十年心血,十年辛酸,十年有成,黃蝶的消逝,我們難咎其責;美濃黃蝶祭,十屆辦下來是成功的,但願這虔誠的悔意,後代子孫們真能有再看到那滿山翩翩蝶舞的一天。(2005-07-28)

【下期預告】:走上美濃靈山 眺望農村平原客家情

[工作坊]桃園神社交流工作坊 --﹥

  時 間:7月30日-31日(六、日)
  地 點:桃園神社
      (桃園市忠義路、成功路三段底)
  主 辦:新桃花源城鄉發展基金會
  聯 絡:廖億美 03-3392216
      E-mail: ymliao@ms95.url.com.tw

  桃園神社,台灣唯一僅存的神社遺址。它曾經是日本殖民統治者移植的神聖領域,也是台灣農民組合運動者催生的抗日忠烈祠。它承載歷史,同時也展現場所的力度。歷史的寶貴,乃在於它可以提供人們反思與再出發的機會,對於被殖民時期所留下的文化內容與物質痕跡,我們應該在尊重它的存在的同時,進行更深入的探索與理解,讓歷史還原真實。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此一歷史建物的未來面貌,它將不僅僅是單一的文化資產保存,亦或是桃園的地方文史記錄,更有機會成為全台灣回溯與反省被殖民歷史的再現之地。9月9日、10日另有共識研討會。

[講座]北歐環境面面觀─文化與保存篇 --﹥

  時 間:8月1日(一) 19:00-21:00
  地 點:萬華區頂碩里里長辦公室
      (莒光路112巷8號)
  主 講:鍾國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顧問)
  主 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費 用:酌收工本費,一般民眾50元,志工與讀者30元
  聯 絡:楊小姐 02-23021122
      E-mail: yang2035@e-info.org.tw 

  北歐對古文物保存觀念與手法-斯德哥爾摩歷史博物館與北方生活博物館、城市區域保存-哥本哈根舊海軍營區介紹、未刻意保存的產業共生小鎮-丹麥卡倫堡、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集團的工業區更新。

[講座]從生態工業園區的全球發展看台灣企業、政府與民間的危機與契機 --﹥

  時 間:8月5日(五) 早上10:00─12:00
  地 點:台大校友會館
      (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主 講:鍾國輝
      (台大建築與城鄉所博士班、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顧問)
  主 辦: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對 象:工程顧問人員、建築景觀設計人員、政府相關單位人員與關心此議題之讀者
  費 用:800元,三人以上同行享九折優惠,請事先報名
  聯 絡:楊小姐 02-23021122
      E-mail: yang2035@e-info.org.tw 

  從向自然生態系學習的方式,找到食物網與共生的觀念,似乎可以將此概念應用於製造生產的體系,並視產業體系成員之間為一種有生態關係,以副產品交換網絡等食物網概念以減少廢棄物外溢的創新理念。生態工業園區(eco-industrial park)的概念在北歐與西歐起步早但未被世界周知,直到美國政府由聯邦政府推動,才廣為人知,並隨著中國經濟熱而逐漸將焦點轉向亞洲。生態工業園區與產業共生、在台灣實施的現狀如何,未來又有什麼可發展性,都值得探討。...

[講座]生態保育專題講座-海濱植物介紹 --﹥

  時 間:8月4日(四)
  地 點: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二巷27號3樓之10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聯 絡:洪素年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

[講座]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專題演講-台灣的敏感地理地質 --﹥

  時 間:7月30日(六) 10:00-12:00
  地 點:國立臺灣博物館三樓視聽室
      (臺北市襄陽路2號)
  主 題:台灣的敏感地理地質
  主 講:林俊全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主 辦: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協 辦:國立臺灣博物館
  聯 絡:蔡惠卿 02-27846816

[研討會]基因轉殖動物生物科技紮根教育研習營 --﹥

  時 間:8月3日-4日
  地 點: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行政大樓141演講廳及CV116實驗室
      (苗栗縣竹南鎮科東二路52號)
  主 辦: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
  協 辦:苗栗縣政府教育局、新竹市政府教育局
  聯 絡:林小姐 037-585721
      E-mail: BSL01@mail.atit.org.tw

  第一天演講,第二天實習,主題有基因改造原料產製食品的風險、基因轉植技術實習與操作等。

[營隊]2005生態工作假期 --﹥

  時 間:8月13日-16日
  地 點:陽明山雍來廢礦場
      (陽明山冷水坑附近)
  費 用:5000元,含食宿、工具
  主 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台灣拜耳公司
  聯 絡:許資宜 02-23021122
      E-mail: ecowh@e-info.org.tw

  今年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拜耳公司第二次舉辦國際性生態工作假期活動,邀請國內外志工一同親手打造濕地。本次主題為「植物種源保存計畫」,將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轄範圍內的雍來廢礦場進行施作,建置一塊人工濕地,未來將成為當地的生態教育園地。

[節目預告]觀點360度- 現代牛肉大揭密 --﹥

  播出日期:7月29日(五)  晚上10: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來  賓:游開雄 (消基會副秘書長、律師)
       賴幸媛 (立法委員)

  「現代牛肉大揭密」紀錄片是由美國公共電視網PBS在2001年製作,影片從1993年的四位小孩吃了「Jack in Box」連鎖漢堡店受感染的牛肉漢堡,因此喪命,導致全美衛生單位及新聞媒體開始,檢討美國牛肉的整個飼養、屠宰、運送到消費者的手中的過程,到2003年美國檢測出牛隻受到狂牛病毒的感染,這個對牛肉為主食的美國,該如何說服其它進口美國牛肉的消費國家安心呢?即使沒有狂牛症的問題,從養殖、生產、肉品檢疫到工業化宰殺過程裡,還是有許多問題產生,身為美國牛肉主要輸入國的台灣消費者,以及其它進口美國牛肉的國家,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

A)台灣、中國新聞掃描志工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的新聞(閱讀相關報導能夠有相當感觸者)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願意接受職前訓練(居住大台北地區者親至辦公室,其他地區人士以網路教學;訓練內容含新聞收集、編輯與送入資料庫流程,約3小時)
  4.每週志願服務的時間為1次,花費1小時(時間可協調),願意長時間配合(最少3個月)

B)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2.願意負責每日電子報活動訊息區塊的編輯工作,作業時間彈性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勇於主動聯繫並求證消息來源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寄至 pon@e-info.org.tw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  --﹥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聯絡方式:請逕寄簡歷至: service@e-info.org.tw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1.企劃:專欄、專題、特別報導
  2.執編:下標、排版、標注、查證、邀稿…
  3.採訪、撰稿:追蹤重大議題、事件、專文
  4.執行專案
  5.讀者回應及其他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B)英翻中志工:翻譯國際外來種資料訊息與文章,每篇約兩千字
(C)中翻英志工:翻譯台灣在地外來種資料訊息,登錄外來種資料庫網站,篇幅不定,但不會太長。
(D)採訪編輯志工:對外來種相關知識有興趣之編輯志工,能編輯或撰寫相關訊息者。
(E)其他配合:如,對外來種資料庫資訊蒐集及建置有興趣者;或是能出外採訪進行活動或主題專訪等..。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