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8-16(摘要版)

   本日主題:充滿汗水•泥土•童年味的生態假期畫下句點
知性專題 [蝸牛簡介]蝸牛殼
環境新聞 [生態保育]台灣機場查獲大宗虎骨走私
[全球變遷]熱浪侵襲歐洲 世界自然基金會矛頭指向全球暖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8-1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8-1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8-11
深度報導 充滿汗水•泥土•童年味的生態工作假期  畫下句點
生態工作假期志工筆記:第三天 名符其實的「淌渾水」
本會訊息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本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 急募質優的電腦來替換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蝸牛簡介]蝸牛殼 --﹥

作者:謝伯娟

殼形修長的煙管蝸牛  「殼」是蝸牛的重要特徵與構造,也是蝸牛的重要分類依據。就如同蝸牛的招牌般,每種蝸牛的殼都長得不一樣,有不同的大小、形狀、構造與顏色,我們可以藉由殼來區分蝸牛的種類。但對蝸牛而言,殼主要的功能,是在保護柔軟的身體與內臟。殼就像蝸牛永久居住的房子,不但可以遮風避雨,更可以躲避敵害,更可以避免體內水分過度散失,這是蝸牛可以成功登陸生活的重要機制之一。

殼皮、生長線、螺層數

  蝸牛的殼是由另一個構造「外套膜」所分泌與製造,主要成份為堅硬的碳酸鈣與貝殼質。經由外套膜的分泌製造,殼可以增厚與變大,如遇到小破損,也可以經由外套膜加以修補。殼的表面常覆蓋著一層「殼皮」,是由一種硬蛋白所組成,如果殼皮受損或脫落,無法再生修補。

  大部份的蝸牛,殼都是以螺旋方式生長;在蝸牛的成長階段中,殼一層一層地螺旋增加。但由於蝸牛的生長過程會歷經許多時期,如繁殖期、休眠期等,以及氣候變化及食物豐寡等各種因素,造成殼的生長速度不同,因而會在殼的表面形成疏密相間的縱向「生長線」。直到蝸牛長至成體,殼的螺層便不再累進。

  每個種類的蝸牛,殼的「螺層數」是固定的特徵,有些種類螺層數多,有些種類比較少,但如果遇到環境不適等天災人禍,螺層數多少會有些許差異(可能加減1/2層或1層)。由於蝸牛的殼,是從蝸牛一出生就伴隨牠們成長的構造,所以蝸牛不會像寄居蟹般,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換較大的殼,以容納不斷長大的身軀。所以,如果硬將蝸牛從殼移出,蝸牛只有死亡一途。

殼胚、殼柱、殼臍

殼成圓球狀的蘭嶼蝸牛  蝸牛出生時就帶有幾層的殼(螺層數因種類而異),這時的殼稱為「殼胚」,蝸牛的軟體與內臟已經藏於其中。而殼的最頂端,就是殼開始螺旋的地方,稱為「殼頂」。隨時間的成長,殼順著螺旋的方向,一層一層地往下增加。螺層與螺層間的交界,稱為「縫合線」,有些種類各螺層略為突出,所以螺層間明顯,縫合線較深,反之有些種類則各螺層平緩,所以縫合線較淺。

  殼螺旋至最底層,稱為「體螺層」,蝸牛縮進殼內時的軟體,多是藏於其中。體螺層之上的螺層稱為「次體螺層」,蝸牛的主要內臟器官,則在此螺層之中。而殼的最底部稱為「殼底」,殼頂與殼底間的高度稱為「殼高」, 同樣種類的蝸牛殼高大多相似,但個體間略有些微差距,就像有些人長得高,有些人矮一點。

  殼的最大寬度稱為「殼寬」,大部分的蝸牛,殼的最大寬度都在「體螺層」或「次體螺層」,但也有長相怪異的蝸牛例外。由於殼是一層一層地往下螺旋生長,所以每個螺層都有一個螺旋的中心點,這個中心點大多與殼頂垂直,而各螺層會在這個中心點連成一個柱狀的構造,稱為「殼柱」或「殼軸」,這需要將蝸牛殼縱切開來才能看到。但如從蝸牛殼的底面往上看,這個中心點稱為「殼臍」,有些種類的蝸牛殼臍開闊,有些種類的則殼臍封閉。

殼形、殼色、殼紋

  殼雖然像是蝸牛居住的房子,但也像是蝸牛身穿的一件衣服。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蝸牛的「殼衣」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作品。先說蝸牛殼的形狀吧,從球狀的扁圓形、圓形、卵形、橢圓形,到錐狀的圓錐形、盾形、笠形,以及細長的紡錘形、圓筒形、塔形等等,樣式眾多。殼的形狀跟蝸牛的類群有點關係,像是盾蝸牛屬的蝸牛,牠們的殼大多長得像盾牌,而球蝸牛屬的蝸牛,就長得圓滾滾的活像顆皮球。                   

殼形扁平的盾蝸牛  再說蝸牛殼的顏色吧,蝸牛為了與棲息環境的背景相融合,在「殼衣」的用色上也是費盡心思。我們常說「蝸牛不易發現」,這就是牠們成功的地方,所以蝸牛殼的顏色,多是土土的褐色或黃褐色,因為這種大地的顏色最不易被敵人察覺。但也有許多蝸牛殼顏色鮮豔,像是棲息在樹上的蝸牛,殼色就較為明亮,如綠色、黃色、白色等,這些顏色可以讓牠們隱身於樹葉下,或看起來就像是樹梢間的光影。而有些蝸牛棲息於土壤的表層,殼色就較為晦暗,呈深紫褐色、黑褐色等。

  蝸牛除了殼色的變化外,殼上的橫帶與斑紋,也是讓蝸牛隱密加分的設計。這些橫帶與斑紋,常因時間、地點與蝸牛的種類而有所差異。蝸牛的殼色,除了會因為蝸牛的種類而有所不同外,有時我們撿拾到的蝸牛空殼,也會跟活著的蝸牛有所差異,這是因為有些蝸牛殼較為透明,活著的時候,殼內軟體的顏色與花紋會顯現在殼上,就像是殼本身的顏色與花紋,一旦軟體移除了,殼的顏色就真相大白了。例如青山蝸牛,活著時候殼呈綠色,一旦死去,軟體移除,殼就成為半透明的白色。除了軟體影響殼色外,殼表上的殼皮,多少也常會影響殼的顏色。

  蝸牛的殼,除了在構造、形狀、顏色上有所設計外,許多種類的蝸牛還會在殼表上大作文章。除了一般常見的光滑殼表,有些蝸牛殼表的「生長線」明顯,呈現波紋狀或雕刻狀,有的甚至形成明顯的「縱肋」。除了這些縱向的紋路外,有些蝸牛的體螺層周緣上有龍骨狀突起,樣子就像蝸牛殼上的腰帶;還有些蝸牛在縫合線上具有水管狀構造。但這些奇異的構造都不及「殼上長毛」的蝸牛奇怪,這些「殼毛」其實是殼皮的衍生物,也是由硬蛋白所組成。有些蝸牛會在殼表上密佈「殼毛」,有些蝸牛則只在螺層周緣上,圍個幾圈毛。殼毛的功能至今還沒有定論,但推測應該跟蝸牛的防禦、感覺與水份保持有關。

※蝸牛家族小檔案

 斯文豪氏帶管蝸牛Dioryx swinhoei (H.Adams, 1866)

斯文豪氏帶管蝸牛
  這是一群喜歡背著「水管」的蝸牛。牠們殼上的「水管」,其實是體螺層縫合線上近殼口處的管狀構造,雖然不是很長,但樣子就像是披在殼上的「水管」。

  除了特別的「水管」外,還有一項重要的特徵,就是體螺層在近殼口處緊縮而後增大,樣子就像是束了「腰帶」的殼口。

  殼質薄,殼色變化大,從半透明白色至紅褐色,因個體而有所不同。殼表具有纖細不規則的生長紋。軟體呈灰黑色,頭部後端兩側則有兩塊顏色較深的色斑。觸角粗短呈深灰黑色。

  雖然殼形微小,卻常出現在夜晚潮溼樹林內,尤其是被露水沾溼的樹葉或樹枝上,或是姑婆芋的葉子上,有時則是在落葉層上活動。

•殼的細部形態

 殼形:圓錐形
 螺旋方向:右旋
 殼長:5.5-7.1mm
 殼寬:5-6mm
 螺層數:約3-4層
 殼口形態:殼口圓形。殼唇緣連續,成體殼唇緣外翻。
 口蓋:半透明、圓形黃褐色,角質狀多旋形,周緣凹陷,中央略微突起  
 殼臍:開孔狹窄

標本照正面 標本照側面 標本照底面 標本照頂面

本文節選自遠流出版之《蝸牛不思議》。

[全球變遷]熱浪侵襲歐洲 世界自然基金會矛頭指向全球暖化 --﹥

  瑞士,格蘭,2005-08-11 (ENS)-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昨日所發佈的報告中指出,歐洲16座城市的夏日最高溫在過去30年來有昇高的趨勢,特別是英國倫敦上昇的幅度得最多。與1970初期前五年的溫度相較,近五年來,其中13座城市的夏日平均溫都至少增加了1˚C。

  WWF「全球電力轉換!」運動負責人賽斯歐文(Imogen Zethoven)表示:「歐洲城市夏日氣溫正邁向『令人無法卒睹』溫度計上刻度的地步。」她繼續說道:「科學家們預測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已使得破紀錄高溫出現的風險加倍。」

  該報告《歐洲覺得熱──極端天氣和電力部門》顯示,倫敦是夏日平均最高氣溫升高幅度最大的城市,在過去30年來升高2°C,接著是雅典和里斯本(1.9ºC),華沙(1.3ºC)和柏林(1.2ºC)。而夏日平均平均氣溫升高幅度最大的城市是馬德里,升高了2.2°C,接著是盧森堡(2°C),斯德哥爾摩(1.5°C),布魯塞爾、羅馬和維也納(1.2°C)。

  氣溫升高的證據出現在南歐地區,該區發生過去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多數林地陸續起火燃燒。今年的大火使超過6萬8千公頃(16萬8千31英畝)土地成為焦炭,超過半數都發生7月。

  在西班牙的西北地區,救災人員正努力滅火,這場火災從10日至今已經焚燒的面積約有4千公頃。在葡萄牙則有4場火災超出控制。警方懷疑是人為縱火,並且已經逮捕70多名嫌疑犯。而在法國,救火員正在處理兩起新的火災,他們已經控制了靠近艾克斯伊恩城市的那起火災。靠近南阿爾卑斯的丘陵地帶的一處露營營地已經被棄守,並且約有100人逃離了他們的家園。

[生態保育]台灣機場查獲大宗虎骨走私 --﹥

  台灣,台北,2005-08-04 (ENS)- 高雄國際機場海關於上個月4日查獲了台灣史上最大宗的虎骨走私案件,扣押了由印尼雅加達運出、總重140公斤的虎骨,其中還包括了24個老虎頭骨。世界保育基金(WWF)與自然保育聯盟世界(IUCN-World)底下的「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為負責國際間野生動物監測計畫的行動,在本週宣佈了此次查緝行動的成果。他們亦指出這是自2,000年以來亞洲所查獲的最大宗走私案。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8-16 --﹥

  • [土地水文]台南南化水庫管路強制修復 居民動員抗爭。南化水庫台南縣南化鄉聯通管路爆管,危及大高雄地區供水,台灣省自來水公司決定不顧當地居民反對,8月15日上午9時將強制進行修復工程,鄉民也已動員準備抗爭,阻撓施工。 (台南 中央社)

  • [土地水文]經部將設小組 協調供水。由於桃園缺水事件在研商如何解決問題時,傳出水利署及水公司兩個單位發生的不合,最後由謝揆詢問專家作最後裁決,即採行水利署的建議對石門水庫進行全面性的排砂才得以早日復水,而為避免再次發生意見不一致情形,影響救災,經濟部因此決議成立專案小組,作為加強緊急應變時的協調聯繫管道,同時負起桃園地區水 資源後續改善計畫的推動。 (台北 中華日報)

  • [土地水文]石門水庫洩洪 北桃供水生變。受珊瑚颱風影響,石門水庫接近滿水位,石管中心預計8月15日進行調節性排洪,開啟排洪道溢出多餘原水,將衝擊水庫後池好不容易下降的原水濁度,北桃園民生供水再次面臨嚴峻考驗。 (桃園 中國時報)

  • [土地水文]經部趕工桃園鑿井 防患未然。為了減少桃園縣每逢颱風就缺水的問題,經濟部8月14日上午動員中油鑽井工程師,在八德市大湳路給水廠鑿井取水,估計要10天的時間才能取出地下水,一旦日後再發生北桃園缺水的情況時,地下水即可發揮應急效用,不必再像此次受馬莎颱風過境一樣,造成北桃園1星期沒水喝情形。 (桃園 中華日報)

  • [生活環境]舊火車站無障礙 事在人為。台鐵車站無障礙空間無法令人滿意,台鐵坦言以目前財務狀況,只能逐步改善,暫時無法改善的車站,則只好由站務人員或志工協助引導,並協助排除障礙,新建車站則一定會符合標準。 (台灣 自由時報)

  • [環境政策]污水下水道建設 進度嚴重落後。2002年前,台灣污水下水道普及率,連10%都不到。經建會指出,總預算經費為1371.28億元的第3期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預定在2008年達到用戶接管普及率22.1%、污水處理率達32.0%。該計畫是行政院推動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與5年5000億新十大建設計畫之一,除由政府投資興建外,首度採取BOT方式雙軌進行。據營建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50條主要及次要河川總長約3,000公里,遭受污染河段高達1/3,已影響自來水用水安全、生活環境品質、其他水資源利用等,雖然如此,我國污水下水道建設進度卻嚴重落後。 (台灣 自由時報)

  • [生態保育]基隆放流魚苗 永續生態。基隆市政府為讓已經封溪兩年的瑪陵坑溪等4條溪流生態復育有更好成果,8月14日在七堵馬陵舉辦魚苗放流活動。基隆市府未來還規劃施放溪蝦及毛蟹幼苗,以期讓溪流生態更豐富。 (基隆 中央日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8-09   --﹥

  • [環境哲學]中國將推出生態道德教育讀本。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目前正在編寫面向教育工作者和生態保護工作者的生態道德教育讀本,以期提升中國人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生態道德意識。發行生態道德教育讀本將有助於改變目前中國各種讀本缺乏生態道德意識的狀況,把生態保護提升到道德倫理意識層面上。 (中國 中國環境報)

  • [生態保育]中國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網路初步形成。到2004年底,中國林業系統已建立4個級別、5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674個,總面積1.12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2.36%,初步形成了中國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網路,保護中國大部分陸地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及其主要棲息地。 (四川 綠色時報)

  • [生態保育]中國野生成年大熊貓現有1596隻。中國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從1985年至1988年上次調查時的1100隻增長到現在的1596隻,分布範圍由上次調查的13900平方公里擴展至23000平方公里。林業部門組織的調查表明,自90年代初實施「中國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工程」以來,大熊貓保護取得突破。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596隻,且不包括1.5歲以下幼體數量。 (四川 人民日報海外版)

  • [生態保育]西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增至九個。拉薩市政府日前將批准建立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拉魯濕地擁有黑頸鶴、胡禿鷲等野生動物43種,水生動物152種,昆蟲101種,菖蒲等草本植物332種。同時被列入的還有西藏昌都地區類烏齊縣的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至此,西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已增至9個,對於生態保育有極大的幫助。 (西藏 人民日報)

  • [生活環境]上海家庭裝橫每年浪費12.5億。統計顯示,上海家庭裝潢市場每年裝飾建材類的消費總額約達250億元,其中至少有12.5億元裝飾建材被白白浪費。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倡議推行「節約型裝潢」。目前上海已全面實施《建築節能管理辦法》。雖說上海家庭裝潢市場仍是小企業居多,水平參差不齊,但是近年來湧現一批品牌化經營之裝潢企業,這些企業進一步的發展又加速裝潢市場整合,成為推行節約型裝潢的主力軍,帶動整個家庭裝橫行業的發展。 (上海 市場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8-04 --﹥

  • [環境政策]鹽湖城聯邦法院收回成令 西部公共土地開發喊停

  • [環境政策]新能源法案 原管會提升核能安全新利器

  • [環境政策]含汞廢棄物降級為一般回收類 以提升回收量

  • [環境政策]艷陽高照 休士頓加入環署「防曬宣導」專案計畫

  • [環境政策]弗畢綺草仍列名瀕絕種生物名單

  • [生態保育]搶救乞沙比克灣鯡魚 綠色和平示威

  • [生物科技]改善作息及飲食習慣 有助對抗前列腺癌

[深度報導]充滿汗水•泥土•童年味的生態工作假期  畫下句點  --﹥

本報訊

拿著熱騰騰的服務證書,志工與工作人員歡喜合影。
生態工作假期志工初步完成的「雍來環境教育生態園」,已開始吸引昆蟲駐足。
汗水、泥巴滿身,志工在工作假期中找到兒時的回憶。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拜耳公司主辦的「2005生態工作假期」,今天進入活動最後一天,來自日本、美國、德國與台灣的廿一名志工,在陽明山擎天崗附近的雍來廢礦場,植栽種源水生植物,為建置「雍來環境教育生態園」打下基礎。胼手胝足完成任務的志工們,看著自己親手從別處移植過來種植的田字草、茭白筍、野薑花等25種水生植物,興奮地說以後一定要帶朋友來看看,並表示很樂意參與生態池後續的經營管理工作。

  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李永展在活動結業式上表示:「這幾天來他全程參與所有工作,和所有志工一起玩水玩泥巴,充分體會到與土地接觸的紮實感。」他希望所有志工們能延伸這幾天的體驗,持續關心我們的環境議題。拜耳大中華區公關傳媒總經理華威濂說:「我個人以及拜耳公司,本於企業責任照顧的理念,都很支持這樣的活動。我尤其佩服有這樣的一群人,願意請假花時間來關心環境;和這樣的一群人在一起勞動,我玩得很開心,而且一點都不累!」

  日籍志工佐佐木孝子(Sasaki Takako),兩度來台參與生態工作假期,並在本國也長期投入相關活動,對於兩地交流與差異,更有不同的體會,她解釋:「今年活動要彎腰、拿鏟子,把手伸進泥地裡拔水草、種水草,像農夫一樣,體力上真的很累,但是還是很好玩。和我在日本參加的不一樣的地方是,日本主題偏重文化交流,台灣這裡兩次都是直接走入大自然。」

   經過三天的身體勞動,最後一天主辦單位安排輕鬆的健行活動,由國家公園解說員帶領志工走過魚路古道,沉浸在歷史長廊中體驗先民腳印,讓志工在體力付出之餘,有機會認識施作場地週邊的人文、自然遺產,加深他們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講師徐怡德解釋,魚路古道大致上分為南北兩段,北段從金山為起點,經過八堙、上磺溪、大油坑一直到擎天崗,其中包含平埔族金包里社遺址,因此又稱金包里大道,此路段保存了相當豐富的人文遺跡,例如清廷駐守的營地、日本佔領台灣初期時,拖曳砲台的路徑,民間抗日人士簡大獅盤踞的舊城牆,以及舊時的採石場等;南段則從擎天崗開始,途經絹絲瀑布、山仔后,以士林為終點,偏重自然景觀。

  整個活動隨後在結業式畫下句點,主辦單位將結業證書親自交給每位志工,感謝他們連日來的付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叮嚀:「志工們別忘多回來看看,欣賞生態池四季不同變化。」

  陽管處擎天崗管理站主任陳育賢代表國家公園向大家致謝,並表示「雍來廢礦場」將改名為「雍來環境教育生態園」,這是復舊的開始,我們的祖先從自然擷取資源以求生存,到了我們這一代,則是該回饋自然的時候了,生態工作假期最大的意義就是在此!

  主辦單位表示,期盼藉由本次ECO-Working Holiday,讓志工們可以真正體驗「Working for All, Holiday For Me!」的真諦。   (2005-08-16)

[深度報導]生態工作假期志工筆記:第 三天 名符其實的「淌渾水」 --﹥

作者:鄭百評 (前電子報總編輯)

  已經對著電腦整個晚上,卻什麼也寫不出來,累到腦筋一片空白,嗯,應該是腦袋裡一片「黃濁」,今天可說是名符其實的「淌渾水」,不只是我,所有人都累癱了。

  今天的任務是把昨天在二仔坪、大屯兩個採集點收集到的植物移植到雍來廢礦場的生態池裡。早上所有志工分為陸師和水師兩組,第一組負責種植岸邊植物,第二組負責清除幾乎蓋滿池塘水面的李氏禾。

  在下午移植的「種」頭戲,必須先將生態池的泥土整過、移走石頭、把底土踏實才能種植,男生們幾乎整個下午都不斷在深幾及膝的泥巴裡踏來踏去,每一次踩下去都要費上數倍的力氣將腳再抬起來,一不小心踩到深坑,可能整個人就埋了一半進去,到了下午要離開雍來的時候,我們骯髒的程度已經可以跟豬打滾相比,這樣在水池和泥塘裡工作了一整天後,收工時每個人都是灰頭土臉,累到幾乎說不出話來。

  我被分配到的工作跟男生比起來算是羽量級的,就是拔除生態池外圈池塘裡的李氏禾,然而「拔禾」一整天還是挺操的,而且池塘的味道實在令人不敢領教。 李氏禾長得有點像田裡的稻子,以此得名。雖然它也是台灣原生種,不過因為生長容易,在這個池塘裡過於優勢,所以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要拔除掉一定數量的李氏禾,以免影響其他水生植物的發展。

  「順著草莖往下探到底,拔起來尾端要帶有一節白色的莖,」負責分配工作的朱大哥邊講解還帶示範動作,他說,草根在泥底常結成一整塊,草拔了下禮拜又會再長出來,只是稍微抑制李氏禾的數量。

  聽起來不難嘛!小學時候出公差也常拔操場上的牛筋草,然而池塘邊上可是暗藏危機,明明看起來是紮實的泥地,底下卻是一道隱藏的泥溝,許多人都落到陷阱裡,一腳跨進池裡,馬上就發現自己的腳已經深陷在泥裡,好不容易才拔起來,另一腳又踩進坑中,每個下來採訪拍照的協會工作人員,幾乎毫無例外地踏進水溝裡,幸好大家都穿了連身工作服,否則豈不是個個都成了泥菩薩,當最後終於上岸時,另一位志工怡君大喊「腳踏實地的感覺真好!」

  我也這麼覺得。

  一開始大家都像農人在稻田裡插秧一樣彎著腰拔草,但不知道是誰先開始跪在泥水裡拔草,大家也發現這樣其實比較省力,最後還有人索性一屁股就坐下來了,或坐或跪,泡在涼涼的水裡邊拔草邊聊天,其實還挺愉快的。

  只是我們是跪在不要移除的骨莖草、燈芯草、水麻花等植物之上,張文賢老師看了很心疼:「被你們蹂躪掉的草數量比被拔的還多,」還嫌我們的效率太差,牽兩頭牛來速度都比我們快。

  當然現場是沒有牛,但有很多牛便便,偏偏牛便便附近李氏禾長得特別好,整個上午幾乎都坐在它旁邊拔草,這可是我與牛便便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水被擾動時,那股「芬芳」也就跟著散發出來,看在張老師說牛便便附近生物多樣性最高的份上,也就秉著「歡喜做、甘願受」的精神忍耐啦!

  拔了一天草之後,兩條手臂已經不太能高舉過頭,但看到本來長滿李氏禾的池面終於重見天日,還是挺有成就感的。雖然在黃泥裡跟草根奮鬥了一整天,全新的白手套也變成泥黃,然而一脫下手套,雙手依舊乾淨,就連指縫也沒有殘泥,終於見識到濕地這個天然濾水器的厲害。

  而且芬蘭姐、李老師、秀如、怡彣、碧玲、怡君、譓如幾個人通力合作之下,拔下來的草簡直跟一座小山一樣,這些都將成為新種下的岸邊植物的肥料。

  不過岸上組也很厲害,好像才一眨眼時間,本來光禿禿的邊坡就多了好多新植物,又過了一會兒,這些雍來的新居民馬上就有了五星芒蓋成的新家。

  下午由講師呂理昌為我們解釋雍來廢礦場的歷史背景,經過呂老師說明,才知道原來陽明山是活火山,教科書應該改寫囉!

  不知不覺間,太陽又已偏西,趕著在下山前得種下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工作人員Jerry翻過護欄放置浮島,一踩到泥地,水就幾乎淹到他的胸口,有的伙伴在岸上整理水生植物,挑出藏在根部的雜草,其他伙伴則再次「入池」將整理好的植物分區種下,當一切大功告成,大家合力在池邊砌了一塊告示牌,一一拍照留念。

  在收拾工具準備回飯店時,滿身泥濘的伙伴故意到處向其他人「強索」擁抱,這次工作假期的階段性任務至此就算達成,然而後續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園方和張老師的工作室接手收尾。

  今天雙手獲得了充份運動,明天要走魚路古道南段,就輪到雙腳好好表現囉!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 急募質優的電腦來替換  --﹥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謹向各位讀者及關心環境的伙伴們致歉!

  此外,由於本會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至今仍多使用二手電腦,以致於在搶修過程中,遇到許多新零件與舊機型難以相容的狀況,增加搶修的難度。因此,希望能藉這個機會,跟各位關心環境的伙伴勸募購置新款伺服器的經費,預計將更換三部,外加週邊設備約需12萬元,如有P4等級約一年半內之二手電腦,亦歡迎捐贈。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2.願意負責每日電子報活動訊息區塊的編輯工作,作業時間彈性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勇於主動聯繫並求證消息來源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寄至 pon@e-info.org.tw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