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公害污染]全台五廢工廠化學污染 中石化前鎮廠在列 --﹥ 本報訊 環保署前天(15日)公布全國廢棄工廠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調查的初步結果,首批查出彰化縣台灣三笠化工、高雄縣和鉦金屬及高雄市的硫酸錏、台氯高雄廠及高雄中石化前鎮廠等五座廢棄工廠的土壤或地下水已遭到污染且程度達管制標準。 自今年元月起,環保署正式公告指定事業於土地移轉時或設立、停業、歇業前,應辦理用地土壤污染檢測。但公告前全國廢棄工廠已逾10萬家,為避免類似台南市中石化安順廠等廢棄工廠,因未即時察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導致危害環境及居民的案例再次發生,該署去年針對全國廢棄工廠展開有系統的調查,分批逐年方式進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潛勢調查工作。 環保署並建立量化篩選評量機制,依工廠區位、過去生產營運紀錄、毒化物運作和環保稽核紀錄等資料,擇出15家高污染潛勢工廠作為首批調查對象,經過二階段調查,結果於15日出爐,確定有5個場址的土壤或地下水已遭到污染,包括彰化市臺灣三笠化工公司(土壤中鉻、銅、鎳達管制標準)、高雄縣和鉦金屬工業公司(土壤銅、鋅)、高雄市高雄硫酸錏公司(土壤砷、鉻及總石油碳氫化合物)、高雄中石化公司前鎮廠(土壤汞;地下水1,1二氯乙烯、苯、氯乙烯達管制標準)及高雄市台氯公司高雄廠(地下水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烷、苯、順-1,2-二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及氯乙烯)。 對於該批場址後續處理方式,環保署表示,將移請地方環保局逕行公告或要求業者限期完成污染改善。另調查過程中發現有部分工廠廠區內存有大批廢棄物,其中高雄縣峰安金屬自廠外接收大批營建廢棄物,成為非法棄置場址,該署已責成地方環保局依廢棄物清理法逕處。 環保署表示,對於部分業者於營運時,未做好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預防,關廠後亦未積極辦理相關善後工作,導致環境遭到污染,對於這類錢賺入袋、禍延子孫的作法,該署表示將會依法揪出,未來廢棄工廠調查計畫將持續擴大辦理。環保署並呼籲業者於工廠設立及關廠時,應確認土地狀況是否有污染,以釐清污染行為人的責任。如果土地讓與人未依規定提供相關資料,該土地如發現污染,被公告為控制場址或整治場址時,其責任將與場址土地所有人責任同。 ◆[台灣新聞-公害污染]中石化安順廠污染案之健康照護經費 經濟部買單 --﹥ 本報訊 環保署昨(16)日上午召開的跨部會專案小組第三次會議,經署長張國龍協調後,經濟部同意支付台南市中石化安順廠污染案附近居民健康照護經費。另台南市府允諾,對於具有急迫性的工作應由該府先行墊付相關經費並立即推動,以免影響民眾權益。 經濟部表示,基於政府一體及人道關懷且考量未來向污染行為人求償的前提下,原則同意健康照護經費1億7,705萬元將併同生活照顧、社區福利服務等經費由經濟部一併籌措。 有關中央同意補助台南市政府所提的居民照護及應變處理計畫,由於該計畫經費達13億元,中央各部會刻正辦理審查撥款程序中,為避免計畫延誤而影響民眾權益,會議中要求台南市政府本諸權責,對於具有急迫性的工作應由該府先行墊付相關經費並立即推動,當場獲得台南市政府允諾配合辦理。 因台南市政府所提補助計畫工作涉及層面甚廣,環保署張署長國龍請各相關部會於計畫執行期間,應本於中央督導及專業立場,積極協助台南市政府辦理相關工作。 環保署表示,有關健康照護經費來源已獲得確認,對於台南市中石化安順廠附近居民的相關照護工作,台南市政府可依所提計畫加速進行。而目前廠區內外初步調查工作預計8月底結束,屆時將可掌握場址污染範圍及程度,使場址從過去遭受污染的輪廓能夠完整呈現,待邀請專家學者確認調查結果的正確性及完整性後,將再對外說明。 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定,場址整治工作及污染賠償工作應由污染行為人負責辦理,如不遵行時,則由台南市政府代為執行,後續並向污染行為人求償。環保署亦將持續進行環境污染調查及監督整治工作。 ◆[生態保育]馬達加斯加發現兩新種狐猴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8-10 (ENS)- 馬達加斯加島發現了兩個新品種的狐猴,其中一個是在島上一個被研究已久,且被每年有上千名遊客前往的區域。保育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昨日在華盛頓宣告這項發現。而其中一種狐猴將以古德曼博士(Steve Goodman)為名,他是居住於馬達加斯加島上,並於世界自然基金會與芝加哥自然史博物館(Chicago's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工作的科學家。 這種「古德曼小鼠狐猴」(學名Microcebus lehilahytsara)只比老鼠大一些,Lehilahytsara在馬拉加西語中即是好人(good man)的意思。這種小型的狐猴鼻子上有白色的斑紋,毛皮為栗色、橘色及白色,耳朵又短又圓。德國靈長類中心、哥庭根大學及馬達加斯加合作的科學家們分析新發現狐猴的基因組成,確定他是新種的小鼠狐猴。 馬達加斯加島位於非洲的東南方外海,棲息了許多地球上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動植物,包括整個靈長類的狐猴科。 狐猴被認為是瀕臨絕種的靈長類。古德曼說,這兩個新種的發現顯示保育馬達加斯加島上森林的重要性,而這片森林卻正在快速消失。逐漸成長的人口利用燒墾的方式開闢農業用地,因而破壞了野生動物及他們自己賴以維生的林木。 「這些發現突顯了我們對馬達加斯加的動物所知甚少」古德曼說:「新種是在Perinet島上觀光和研究工作頻繁的地區發現的,這個地區每年有數千名遊客造訪,來觀賞著名黑白相間的光面狐猴。」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5/2005-08-12-02.asp ◆[環境經濟]不顧對軟木材傾銷案最後決議 美國動搖NAFTA地位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8-10 (ENS)- 北美自由貿易(NAFTA)高層前天做出決議,表示加拿大並未違反北美自由貿易區對於軟木材的貿易規範。但美國對此決議並不予理會,此舉惹惱了加國政府及地方高層,並表示美國的行為讓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的存在畫上了一個大問號。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5/2005-08-12-04.asp ◆[環境政策]無視國際反彈聲浪 辛巴威持續驅逐難民行動 --﹥ 辛巴威,海拉爾,2005-08-10 (ENS)- 自五月中辛巴威政府收回其70萬居民的房屋及營業權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他們將會為100戶有殘障兒童的家庭租屋,並提供這些家庭交通及日常生活的補助。而當聯合國特使在紐約發表她的報告公開譴責該國政府的行為後隔天,辛國政府又展開這個月第二次對離首都12英哩內土地的掃盪拆除行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5/2005-08-12-03.asp
環境資訊協會 范景硯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國家公園- 作者:陳佳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從1985年5月第一個國家公園警察隊(墾丁)成立至今,已走過二十多個年頭,這些年來國家公園警察一直默默耕耘,盡心付出,守護國家公園,捍衛自然生態環境,不遺餘力。但是,再怎麼樣的工作也是有好有壞,甘苦兼得。站在生態保育第一線的執法人員,面對理想與現實衝突時,或多或少都會有感受到有心無力的時候;例如,與居民或不法民眾溝通不良時,執法人員總是被責難的第一線;看似環保意識逐漸抬頭的21世紀,仍有許多離譜的犯罪案件,讓人哭笑不得。這些都是執法人員遇到的困境。
然而,在此同時,還是不斷有人破壞環境、捕獵野生動物。就像本專欄上篇文章提過的,墾丁前不久便發生了盜採七里香案件,販售市價居然可達千萬元;還有2004年正當大夥高興地迎接國慶鳥(灰面鷲)過境時,不肖獵人舉槍獵鳥,64隻國慶鳥魂斷墾丁,成了亡命鳥,墾丁國家公園警察隊長劉國信更表示,現在仍有人吃紅尾伯勞【註1】而不自知犯法。這都表示來路不正的野生動植物還是有市場在,還是有人願意買;顯示推展大眾保育意識的教育工作仍要持續努力,不能鬆懈。 國家公園違法案件形形色色,常見的像違建、濫墾、盜獵或電毒魚、採摘植物、設置攤販、傾倒廢棄物、擅入生態保護區等,警力在取締時,難免會因遭到民眾反彈而心生無奈與感嘆。因此,除了多派警力加強取締以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劉國信隊長曾為文提及,或許國家公園相關法規的制定,也必須考慮地方民生經濟的必行性,以利現實,切合時代。這反映了第一線的執法警察人員在執法時,的確也注意到民情需求,避免執法過度引起民眾反彈,畢竟,保育實務上仍需多方互相配合才有成效。
【註1】紅尾伯勞 ※本專欄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 作者: 台灣屬於環赤道帶的海島國家,地震及颱風頻傳,也因此經常造成各種環境災害,但這些災害究竟是人禍或天災所造成,我們應該要有清楚的認識。天災往往不能避免,但如果事先有充份準備應可將傷害減至最小;人禍則往往不易事先偵測或預防,因而容易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造成大傷害,但如果環境教育、公民意識、及社區營造能明確落實,則應可將人禍的可能性降低。人禍的發生大都集中在集居地,不管是都市地區或非都市地區,這是因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市扮演整體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角色,在產生都市化現象後,使得人口、資源、及財源大量集中在都市地區;而非都市則成為許多「鄰避設施」集中之處,或無人聞問的邊陲地區。然而在都市化過程中,雖然經濟快速發展、資源迅速集中,但由於缺乏永續發展理念而經常產生環境破壞及社會不公平等問題,也因而激發了環境資源及城鄉發展是否能永續的爭論。 在探討永續發展過程中,對於都市角色應有明確的認知,因為在國家及地方層級中,都市對社會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貢獻──都市是經濟成長的動力,也是重要的生產中心,而台灣超過四分之三的人口聚集在都市地區,使得都市在提供就業、住宅、及服務機會中具有明顯的經濟規模。就此而言,經濟發展當然重要,但由於永續都市應根基於「生態保育、生活品質、生產效率」的「三生」,因此,都市永續發展必須面對環境生態脆弱性、資源使用效率性、及社會公平性的議題。 由過去經驗可知,解決都市發展課題不能完全依賴中央,必須同時透過地方力量、資源投入、及環境管理才可能達到真正的永續發展境界。永續社區之發展,主要在於如何將永續發展之意涵融入社區群體之中,永續社區必須能適應且解決衝突,必須具容他性、參與性、及民主性,同時為因應不同議題面向,永續社區發展也必須是多樣性的。整體而言,永續發展的終極表現乃是確保人類的基本需要,以及其賴以維生的地球環境之健康;反映在社區永續發展中,其目的應該在於實現「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社會公平」之社區永續願景。 社區永續發展除在說明人類生活環境的改善之外,更強調人與自然環境之共生理念,透過資源之合理規劃使用,進而促使整體性之穩健發展,同時對於道德觀念之重建亦為必要之態度,唯有包容之心,才能無私公平地善待萬物,成為真正合乎自然法則之永續發展。在台灣天災人禍頻傳的當下,或許只有把以往「與天爭地」的不永續觀念轉變成「順天應地」的永續觀念並加以落實,才能使台灣真正邁向永續,真正建構永續台灣、綠色家園。 ※本文同步刊登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活動]2005臺北哇哇哇 拜訪蛙A厝 --﹥ 時 間:8月20日(六) 9:00-12:00 13:30-16:30(兩梯次) 提供認識蛙類的課程,及大地遊戲、青蛙素燒彩繪、烤動物餅乾等動態活動,培養參加的大小朋友們對青蛙生態的認識及解說能力。一對親子600元,多加一人多300元。 ●[活動]「大家一起來作工!」 --﹥ 時 間:9/3(六) ~ 9/11(日),兩天為一梯次,共四個梯次 「綠色環境學習營地」即將完成營舍修繕,就要開始試著運作囉!因此,我們想要利用營區的廢木料、學校廢棄的課桌椅、風災後修剪下來的枝幹,請幾位木工老師,指導我們製作一些簡易的路標、柵欄和椅子。另外,我們也想來玩彩繪,把還留在營區的施工圍籬,變妝得更有看頭!徵求10名對木工、塗鴉、DIY有興趣的伙伴,和我們一起來作工!(ps.不需具備任何基礎,只要抱持廣大興趣與熱忱,大家一起從頭學起。) ●[講座]
時 間:8月14、21、28日(日) 13:00-14:00 詳情請參閱 http://www.ysnp.gov.tw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謹向各位讀者及關心環境的伙伴們致歉! 此外,由於本會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至今仍多使用二手電腦,以致於在搶修過程中,遇到許多新零件與舊機型難以相容的狀況,增加搶修的難度。因此,希望能藉這個機會,跟各位關心環境的伙伴勸募購置新款伺服器的經費,預計將更換三部,外加週邊設備約需12萬元,如有P4等級約一年半內之二手電腦,亦歡迎捐贈。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