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10-04(全文版)

   本日主題: 收集儲存二氧化碳 將有助於減輕全球暖化
知性專題 [蝸牛簡介]我的皮膚水水亮亮、閃閃動人!
環境新聞 [全球變遷]收集儲存二氧化碳 將有助於減輕全球暖化
[環境政策]美眾院共和黨議員為求石油天然氣供應 枉顧環境
[環境政策]美國會調查報告:紐奧良堤防建設不全、資金不足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0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0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9-29
專  欄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從環境倫理談流浪狗
活動訊息 [活動] [課程] [研討會] [講座]
本會訊息 「連結世界保育聯盟(IUCN) 」系列講座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本會伺服器逐漸修復中 歡迎挹注善款以利軟硬體維護
響應資源回收,單面可列印回收紙募集中
徵求儲備主編採訪編輯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蝸牛簡介]我的皮膚水水亮亮、閃閃動人! --﹥

作者:謝伯娟

膚色均勻的蘭嶼光澤蝸牛  一般人觀察蝸牛,常只注意到牠們美麗的外殼或轉動的觸角,而對於軟體的認識,可能多來自於餐桌上那盤黑黑的「炒螺肉」吧!其實蝸牛的膚色並不一定那麼黝黑,而是像人一樣有不同的膚色,從半透明的白色、黃褐色、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褐色都有。有些蝸牛的皮膚上還有點點的斑紋或是雲狀的花紋,十分美麗。而蝸牛的皮膚如果呈半透明的顏色,常可以觀察到體內的構造,如縮進去的眼睛、神經,甚至是正在刮食的「齒舌」。

  蝸牛的膚色跟種類有點相關,常是同種的蝸牛有相同的膚色。但是同類群的蝸牛,膚色不一定相同,如煙管蝸牛科與扁蝸牛科,雖是同科的蝸牛,但膚色從深至淺都有,沒有一定。或許蝸牛的膚色跟棲息環境或食性有所相關,但這仍需要科學的研究才能驗證。

  蝸牛的皮膚,不像哺乳動物般,具有鎖水的角質層。先不用羨慕蝸牛免「去角質」,因為缺少了角質層,體內的水分容易透過皮膚蒸散出來,一旦失水過多,蝸牛可是容易「失水身亡」。所以蝸牛為了降低水分的散失,當軟體伸出殼外時,會在皮膚上覆蓋一層黏液潤溼。而濃稠的黏液因為密度較大,也較不易蒸散,並多少可以減緩體內水份的散失,所以當我們看見活動的蝸牛時,蝸牛總是「水水亮亮,閃閃動人」。也因為缺少鎖水的角質層,為了避免水分過度散失,蝸牛們也總在下雨天過後或是午夜溼度較大的時候出來活動。

斯文豪氏大蝸牛皮膚疣突明顯  有些蝸牛的皮膚,並不像一般蝸牛的皮膚那麼平滑,而是有許多疣狀的突起。這些疣狀的突起常整齊排列在軟體上,像是絨布般美麗,例如斯文豪氏大蝸牛,從頭部前端到足部末端的皮膚,密佈著整齊的疣突,爬行時就像擺動絨布裙般優雅,有時還會有深淺的波動出現。理論上,疣狀的突起增加了皮膚的面積,讓水分更有機會蒸散出體外,但蝸牛皮膚上疣突間的縫隙,卻可以包含更多的黏液與水份,並增加黏液的厚度,降低體內水分的蒸散。或許這說明了為什麼越大型的蝸牛疣突越明顯,因為表面積較大的牠們,需要更多的機制來保持體內的水分。

※蝸牛家族小檔案:

橡實蝸牛Coniglobus sphaeroconus (Pfeiffer, 1865)

橡實蝸牛  「橡實蝸牛」在蝸牛家族屬於「南亞蝸牛科」,這個家族不但體型較大容易觀察,更有絢麗多變的外型。牠們鮮豔動人的殼色與複雜的斑紋,也是臺灣蝸牛家族中最亮麗的一群。

  橡實蝸牛具有圓錐形的外殼,殼色以「栗子色」為基調,並具有膜狀半透明褐色的殼皮,各螺層縫合線處具有一纖細、褐紅色的橫帶圍繞。軟體呈褐色,頸部兩側具有許多黑色斑點,觸角顏色較深。

•殼的細部形態

殼形:細長紡錘形
螺旋方向:右旋
殼長:約9-10.5mm
殼寬:約3-3.2mm
螺層數:約8層
殼口形態:卵圓形。殼唇緣不連續,薄而簡單,軸唇略微外翻
殼臍:封閉,呈裂狀

 

標本照正面

標本照側面

本文節選自遠流出版之《蝸牛不思議》。

[全球變遷]收集儲存二氧化碳 將有助於減輕全球暖化 --﹥

發展中的「碳封存」技術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2005-09-29 (ENS)-「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一份成員國科學家合力撰寫的研究報告顯示,若能將發電廠及工廠所產生的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在排入大氣之前就加以收集並儲存,將大大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效應。這是首次針對全球二氧化碳收集與儲存技術發展現況的摘要報告,是由來自30個國家的100名專家所撰寫。

  目前,美國已考慮發展「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為控制氣候變遷的技術之一。美國能源部28日公開公眾評論的政策──花費30億美金的「氣候變遷技術策略規劃」,設立了六大環環相扣的目標,其中即包括了二氧化碳收集與封存技術。

  IPCC的報告指出,與二氧化碳收集和儲存相關的各項技術發展已臻成熟,包含二氧化碳的收集、管路架設和將溫室氣體注入地質結構中的技術等等。當前有三項碳收集和儲存計畫,已經分別在阿爾及利亞、加拿大和挪威沿岸的北海區域展開。

  IPCC表示,也有一些非科技限制因素可能限制該技術的成效,特別是除非各國政府採行相關政策,對二氧化碳排放行為徵收費用,否則業者不會有誘因去採行這些新技術。

  目前,最經濟可行的二氧化碳儲存方案是採用地質儲存,而且石化業在這方面已有相關足夠的經驗。

  將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海洋的科技也相當有潛力,但是目前仍在研究階段,也還沒經過全面的測試。IPCC警告:「這些科技對可能對海洋生物產生的衝擊仍相當令人疑慮,而且目前已知海洋有機生物可能會受傷害。」

  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無機碳酸鹽礦以永久儲存的科技,也尚在研究中,目前僅操作了某些小規模的應用。然而,IPCC表示,這項科技要成為實際可行的方案之前,其能源需求仍需進一步改善降低。因為,理論上,將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以化學製程處理技術上是可能的,但是卻須消耗太多能源,對二氧化碳「淨排放量」的減少並無助益,因此尚不可行。

  IPCC指出,要實施碳封存技術,除了科技與成本因素,健康、安全、環境和法律層面也需要受到關注,以得到大眾支持。

[環境政策]美眾院共和黨議員為求石油天然氣供應 枉顧環境 --﹥

共和黨主張鬆綁煉油業的環保法規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9-29 (ENS)-美國眾議院兩個委員會昨日提出了颶風之後的因應法案,欲將煉油業的環保法規鬆綁,並開放美國境內多處海岸及北極野保區石油及天然氣的開採限制。儘管日前已通過了160億的能源法案,共和黨領導人仍表示,颶風卡崔娜及利塔的衝擊,造成國內的油價的攀升,暴露出開啟國內能源供給的必要性,並應放寬對國內能源設施的規定。

[環境政策]美國會調查報告:紐奧良堤防建設不全、資金不足 --﹥

紐奧良堤防建設不全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9-29 (ENS)-美國政府審計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負責自然資源的高層官員,昨日在眾議院小組委員會舉辦的聽證會中表示,圍繞在紐奧良四周用來防範颶風侵襲的提防工程,有長期資金短缺的問題。在颶風卡崔娜過境前後,已有多處堤防受損,造成了盆地地形紐奧良的水患;並使得該市蒙受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更有無數民眾因此而喪生。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04 --﹥

  • [土地水文]做水道談不攏 水患無解。地勢低窪的台北縣淡水鎮大仁街中段20多戶民宅,逢雨必淹,10月2日是龍王颱風帶來豐沛雨量,又造成民宅淹水,而且水是從馬桶、排水孔「冒」上來的。縣府雖介入協調,但要做新的水道仍需一段時間,加上部分民眾不希望排水道流經自己的住宅下方,恐有崩塌危險,因此一直談不攏,逢雨必淹的情況,至今仍無解。(台灣 中國時報)

  • [土地水文]中縣花縣 土石流紅色警戒。龍王颱風雖已過境,但農委會持續針對台中縣與花蓮縣境內發布15條土石流紅色警戒,另亦針對宜蘭等9個縣市發布340條土石流黃色警戒。水保局表示,已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區,分布於台中縣和平鄉平等村、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崇德村、富世村、銅門村、壽豐鄉池南村等2縣3鄉6村,境內共15條潛勢溪流,地方政府得依實際狀況指示撤離、強制疏散。(台灣 中華日報)

  • [土地水文]遊河網路啟動 臺北親水城邁步。台北市政府推廣水域遊憩,大佳、大稻埕、關渡水岸河濱公園已完成設置活動碼頭,形塑整體遊河網路;迴異以往臭氣沖天的基隆河,市府挹注鉅額經費整治疏浚,今年並積極辦理龍舟賽、西式划船賽,未來宜更擴大民間參與,有效結合蘊藏民間無窮力量,共同打造台北多元親水城市。即使市府挹注鉅額經費整治疏浚基隆河,市議員賴素如、吳世正實地會勘,仍然發現承商堆置疏浚廢土、疏浚應有更好效率,避免淤塞阻礙航道,以利民營業者增加航運班次等,並增加市府與業者打造藍色公路、營造水域遊憩活動環境的用心與努力。(台北 中央日報)

  • [環境政策]環署政策反覆厚塑膠袋堆倉庫。環保署限塑政策,要求民眾購物自備購物袋,如忘記攜帶則須付費購買0.06公釐的厚塑膠袋,政策執行3年來,成效有限。塑膠袋個數雖比從前明顯減少45%,但因使用厚塑膠袋的關係,使得塑膠袋重量增加60%,塑膠料使用量不減反增,取消塑膠袋厚度已成為既定方向。環保署限塑政策檢討報告還未出爐,這段過渡期讓業者無所適從。(台北 自由時報)

  • [生活環境]肥了舊衣商 瘦了弱勢團體。弱勢團體設置舊衣回收箱,但受限人力與設備,多須與回收商「策略聯盟」,由弱勢團體以公益名義取得設箱權,再交由回收商經營,每月收取回饋金。舊衣回收大餅在鄉鎮公所、回收商及社區管委會競相分食下,弱勢團體多年來仰賴「舊衣變黃金」的空間被壓縮,經費來源銳減,多已有節衣縮食過苦日子的準備。 政府宣布舊衣回收由各鄉鎮市公所自行發包後,更使情況雪上加霜。(台灣 聯合新聞網)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04   --﹥

  • [全球變遷]福建全力抗擊颱風「龍王」 30多萬人緊急撤離。第19號颱風「龍王」於2日21時35分在福建晉江圍頭登陸,中心風力12級,風速每秒33米,福建沿海3萬多艘船只全部進港避風,全省轉移海上養殖人員和危險地帶群眾至少30多萬人。(福建 民眾日報)

  • [生態保育]蝙蝠疑為SARS源頭 專家提醒不可對蝙蝠開殺戒。中國、澳洲和美國科學家透過對蝙蝠的廣泛詢問表明,蝙蝠攜帶有類SARS病毒,蝙蝠可能才是SARS病毒的源頭宿主,這一研究成果在9月29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研究員表示,包括蝙蝠在內的野生動物攜帶各種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是正常現象,食蟲蝙蝠是很多農林業害蟲的重要天敵,對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切不可對蝙蝠開殺戒。(新華社)

  • [環境政策]20餘項新法規1日起實施 31項食品衛生強製標準。從1日起,20餘項新法規開始進入北京市民的生活,涉及食品教育住房等方面,同日中國將正式實施31項食品衛生國家強製性標準,其中增加了對鉛、無機砷等有毒有害物質理化指標的限量規定;在生活用品方面,所有在市場銷售的家具都必須配備使用說明書,在說明書中必須有對材料、塗料中實際含有的有毒或放射性物質等控制指標給予說明,同時要標明甲醛等有害物質的確切含量。(北京 北京晨報)

  • [環境政策]是否純鮮要說明白 中國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喝牛奶。目前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袋裝液態牛奶均標注純鮮,招徠消費者,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日對使用復原乳生產加工液體乳,標籤必須標識的內容及標注模式作出明確規定,要求自10月15日起,用乳粉或在生鮮乳中添加部分乳粉生產的酸牛乳、滅菌乳必須標注「復原乳」,避免魚目混珠。(北京 中新社)

  • [生活環境]京城居室抽檢九成甲醛超標。中國質量萬裡行家居空氣污染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地區21個檢測點中的95%存在甲醛超標現象,最多的竟超過標準達6.1倍。(北京 新京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9-29 --﹥

  • [環境政策]夏威夷西北方群島海域 禁作商業用途

  • [環境政策]美國資助中國發展渤海海岸管理及緊急反應措施

  • [環境政策]紐澤西出資購入溼地 為求有效控制水患

  • [環境政策]非法濫捕、販售智利海鱸 佛州起訴嫌犯

  • [公害污染]國會要求清理廢棄礦坑造成的供水汙染

  • [全球變遷]民調:過半美國人見識到全球變遷影響

  • [全球變遷]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溫室效應氣體指數急遽攀升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從環境倫理談流浪狗 --﹥

作者:黃基森(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環境教育研究所)

  狗和人類建立起良好的關係遠在一萬二千年前,在人類野營的生活中這群野犬動物逐漸取得人類的信任,而開始給予餵食,進而入室成為家庭中忠心的一員,由於牠一直善盡保護主人的責任,而使人類對其信賴而升格為最受歡迎的寵物,到處看到捧著狗狗進入車箱、餐廳、超級市場的人,但迄今這種主從的道德關係並未隨著人類的文明而更加提昇,大體仍留停在喜愛動物之階段,造成飼養者因個人主觀喜愛而決定動物去留命運,尤其是在電視電影推波助瀾下,會造成犬隻種類之間的地位完全不同,諸如過去101忠狗的大麥町,至最近的可魯拉不拉多犬,顯示牠的價值仍未因為人類的喜愛而同步提升,反而造成更多的棄犬,因此,筆者從環境倫理觀點予以討論,從價值、權利與責任之正向思維,來說明犬隻之道德地位與生命價值,以期提昇人與寵物之間的道德關係。

價值的種類與內涵

  從環境倫理的思維而言,過去人類對待萬物時多將其視為工具價值,所謂的「工具價值」是以動物的實用功能做為人類評斷價值的依據,就是「效益主義」的舊思維。傳統的價值體系,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價值體系,這種價值的主要信念是以人類的利益為一切價值判斷的依據,也在於滿足人類的需求與欲望,因此,人類與其他生物沒有倫理關係。以飼養犬隻為例,在犬隻對飼主失去了工具價值後,便成了棄犬。從過去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棄犬在外流浪交配後純種狗變少了,混種狗變多了,在物以稀為貴的商業價值下,台灣純種土狗也因而蒙其利而身價大漲。犬隻種類變多後所帶來的後遺症是在我們的周圍環境中看到更多形形色色的雜交狗,人類不再視其為有價值的工具。這種對待犬隻的思維,可說是來自根深蒂固的傳統的工具價值觀念,其結局可能衍生更多生態、衛生的問題。從人類行為與態度而言,國人放生的文化可以說是從棄養犬隻而成為流浪狗為開端,因此,使得放生的問題變得日益嚴重與複雜化。世界自然憲章要求人類意識到:「每種生命形式都是獨特的,無論對人類的價值如何,都應該得到尊重,為了給予其他生物這樣的尊重,人類行為必須受道德準則的約束」。今天家犬既然是我們的寵物,就應視為家中的一份子,人類對牠們都應有所謂的「天賦價值」的新思維,這種天賦價值是指獨立於人類的價值判斷之外,物種所具有的價值,不管是犬隻的種類、顏色、美醜都值得人類以道德的考量和尊重,無關於人類的價值判斷。人類對犬隻的價值思維改變後,也不會受電視或影片影響一時興起而飼養,卻又隨著熱潮消退而棄養,讓這些無辜的犬隻因人類的喜惡產生更嚴重流浪狗的問題。

家犬、棄犬、流浪狗到寵物

  過去人類將犬隻當成具有價值的工具,因此有所謂的看家犬、獵犬之分,人類也善盡主人的責任,這個階段人類與狗仍是相安無事。一萬二千年前,入室家庭而成為家犬,由於功利主義的盛行隨著商業化的腳步,而成為商業的契機,到了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經濟的起飛,商人大量引進所謂的寵物狗,雖然犬隻的商業價值提升了,但養狗的人並未全然將狗視為寵物,因為在責任與義務沒有同步提升,在缺乏核心價值下,許多往日寵物狗成了棄犬。政府在過去也順隨民意,順理成章的將棄犬視為廢棄物,由清潔人員展開了大規模捕捉與撲殺行動。為了給這些捕捉與撲殺行動合理化,地方政府訂定了所謂棄犬捕捉及管理要點,從此以後捕捉棄犬便成為環保清潔人員的業務。由於人道主義的興起,民間團體方面則認為這些不是棄犬,而是「流浪狗」,在民間與宗教團體大加撻伐下,政府順應民意訂定了動物保護法,同時也訂定了「畜犬管理辦法」。綜觀各縣市政府目前訂定的「畜犬管理辦法」中的主角仍是棄犬,從這些法規中我們可以發現棄犬的名詞遠多於「畜犬」,這代表著政府的觀念仍停留在傳統的舊思維,使棄犬迄今仍成為政府法制上的代名詞,可以想見的,於不同時空背景下,由於飼養各種?物的一時興起,爾後我們的周圍環境是否也會出現更多的棄兔、棄貓了?國內這種棄養或放生的行為是因為人類的道德思維沒有改變,在我們生活周圍走一回後,我們會發現由於人類核心價值不確定下,犬隻的命運在人類的主宰下分成三等級,即寵物(有專一的主人)、流浪狗(公共主人)、野犬(無固定主人)三種階級的犬隻。首先談到野犬,例如在大台北地區的河濱公園、公共場所等最為常見,這種野犬常在有心人士進行了一些餵食的行為,政府人員眼不見為淨,使我們的周圍環境中仍不時出現這種沒有固定主人餵食之犬隻,這些野犬最令人憂心的公共衛生問題。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這些流浪在外無主的野犬罹患犬心絲蟲病比率高達50%至60%,台灣一年四季都是犬心絲蟲病的感染期,更嚴重是這種傳染病是由在我們周圍環境中數量最多的熱帶家蚊所傳播,台灣已成為犬心絲蟲的高流行疫區,所以不論生活於戶外或戶內的犬隻隨時都有被傳染犬心絲蟲病的可能性,此外,屬於人畜共通疾病的萊姆病也可能大幅增多,無形中也增加了人類健康之風險。第二種是所謂的流浪犬,牠們在民間或宗教團體發揮愛心下,被收容於流浪動物之家或其他動物收容所中,而有了公共的主人加以照顧,但也有令人憂心的是,在收容所土地取得困難下,牠們的生活空間縮小了,再加上每日龐大的餵食費、清潔費這是一筆龐大的開銷。在這三種層次中最幸運是寵物了,在狗主人細心的照料下,我們看到的是「貴賓狗」的代名詞,在商人們的眼中,認為有價值利益的存在,開始商業化為牠們設立動物專一焚化爐、往生牌位等,往生犬隻的地位和人類相差無幾了。這種商業化行為若無政府法規加以監督,在利益驅使下難免衍生其他問題,如進行處理寵物後事的機構設立於住宅區等。

動物的權利與人類的義務

  動物有什麼權利呢?首先從動物福利論來談起,一些愛護動物人士們主張不可以帶給動物不必要的痛苦,以及對待牠們的方式要符合人道,以維護動物的福祉,所謂的福利是指「一種良好或令該個體滿意的生存條件」。而另一些動物權利論者則關於人對於動物該負有些什麼樣的義務,這種義務的認定至今仍眾說紛紜。西方保護動物學者康德在「對動物的義務」一文中認為:對於動物,我們沒有直接的義務,他認為人類與其他生物不同,人類對待動物時只有「間接的」義務,也就是只需要考慮「人類的感受度」,因此,如果一隻狗長期而且忠實地服侍牠的主人,那就如人類一般,牠的服侍也是值得獎勵的,也就是當牠老的不能再服侍主人時,主人也必須保留牠,直到牠去世為止。但另一位保護動物學者雷根(Regan)基於「天賦價值」提出「動物權」概念,他以義務論的觀點,說明所有具備天賦價值的個體,都值得相同的尊敬,他認為人類尊重動物並不是基於仁慈的行為,而是道德者基於正義的責任。可惜的是當人類談動物權利,但國內卻沒有將此一理論轉化為實踐性的行為,因此,在態度上仍停留在工具價值的階層。在東方大乘佛教則提倡不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的價值觀,例如金剛經中有「無我相」,以破除對自身利益的執著,甚至應該積極主動的協助其他有生命之個體,以求得自身和他人心靈上的解脫和快樂。因此,不管犬隻生活在公共自然環境中(野犬)、家庭中(寵物)、動物之家(流浪犬)等不同環境的犬隻之權利是我們人類應給予關心的。

從人道關懷到環境倫理

  動物是人類道德關懷之對象,過去為了保護流浪狗民間傳體大力提倡人道捕捉與處理,人道捕犬、人道收容及人道處理都是治標善後處理模式,這種治標的做法在當時也發揮了督促政府的功能,因而也催生動物保護法,過去由於憐憫之心的培養而有「愛護動物」、「關懷動物」之信念,但至今犬隻種類間的地位愈來愈大了,家犬在人類主宰下成了寵物、流浪狗與野犬三種不同等級。基於「眾生平等」的理論,我們應脫離犬隻個體的價值,強調環境的整體性和人犬間的互動關係,因此,從環境整體的值價來著手,以環境倫理的理念來對待犬隻,這才是積極治本的。

  在環境倫理尚未建立前,國內棄養的四隻腳生物會稱之為棄犬、棄貓,而對沒有四隻腳的動物如鳥類、魚類,則叫放生鳥、放生魚,更另人難以理解的是政府又要訂定所謂動物放生管理要點之法規,試圖將放生不當之行為法制化、合理化。總之,保護犬隻觀念在過去代表了社會道德與人道關懷的雙層意義,犬隻曾為人道關懷的對象,也曾作為公共事務的主題。我們更應將犬隻作為道德的關懷對象,提倡動物價值、動物權利及人類責任,以作為社會對動物改造道德的良機。因此,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求想飼養寵物之人的責任就是先「三思而後行」,瞭解自已飼養犬隻時應善盡終身的責任,這是飼養者的義務,更是動物的權利。

[活動]沈美華油畫展「創世紀-生命的探索」系列 --﹥

  時 間: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
  地 點:台北市立動物園教育中心特展區
  主 辦:台北市立動物園

  畫展展出的全是各式各樣的動物:包括飛羚、斑馬、猴、象、鹿等。沈美華希望透過畫中動物的形體,表達對生命的禮讚。此次近20幅油畫展出,以「動物畫」生態保育的原始概念,做為本次展覽的創作主體。除透過作品傳達野生動物的生態平衡觀念外,另喚起人類文明對自然環境衝擊的省思,從中體認人與自然共存的價值。

[活動]墾丁灰面鵟鷹賞鷹行 --﹥

  時 間:10月7∼9日(五∼日)
  主 辦:台北市野鳥學會
  主 講:黃玉明、張瑞麟
  費 用:會員4400,非會員4800
  聯 絡:2325-9190,2325-4042

  南台灣的藍天碧海景緻一直是別具風情,特別是入秋之後,大量南遷的猛禽於屏東墾丁上空集結盤旋下降(謂之落鷹)於附近山區過夜,第二天再盤旋升空(謂之起鷹)出海繼續南飛。其中族群數量最龐大的當屬赤腹鷹與灰面鵟鷹,尤其灰面鵟鷹約在國慶日數量最多,故又稱為「國慶鳥」,而群鷹盤旋的壯觀場面更是令人嘆為觀止,這是傲視全球的自然景觀,您千萬別錯過!

[活動]基隆紅淡山•秋日尋蝶之旅 --﹥

  時 間:10月15日(六)8:30~17:00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主 講:胡文華、洪素年
  費 用:500元(會員);600元(非會員)
  電 話:02-28814006

  在秋日裡,請準備與蝶會解說員共享此景,一起來探索鐘萼木與輕海紋白蝶的親密關係;一起登上紅淡山頂,坐攬「基隆市、基隆港、基隆嶼、基隆河、基隆山」倚山面海的開闊美景。透過我們的解說,將讓您對植物、對蝴蝶、對基隆有另一番不同的認識喔!

[課程]台灣螢火蟲生態 --﹥

  時 間:10月5、12、19日19:30~21:30
  地 點:蝶會會館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主 講:陳燦榮(中華民國螢火蟲保育協會理事)
  費 用:900元(會員);1000元(非會員);(車資、餐費自理)
  電 話:02-2881-4006

  蝶會邀請到跑遍全島各地鄉野山區觀察、記錄螢火蟲生態的螢火蟲專家─陳燦榮老師,透過室內講習與戶外實地觀察,帶領大家走入螢火蟲的世界。

[研討會]溫泉資源開發利用實務研討會 --﹥

  時 間:10月6~7日(四、五)
  地 點:宜蘭縣礁溪老爺大酒店
       (宜蘭縣礁溪鄉大忠村五峰路69號)
  主 辦:工業技術研究院 能源與資源研究所
  協 辦:工業技術研究院 產業學院
  聯 絡:工研院能資所 永續資源技術組 施萍芬 小姐 03-5915445 傳真:03-5820017
  E-mail:Peggy_Shih@itri.org.tw

  全工研院能資所從事溫泉領域的研究人員,以實際案例配合,並為您說明溫泉法實施後應速辦理之事項,及溫泉資源開發利用實務,也讓您瞭解工研院能資所歷年在溫泉相關領域上所做的努力與成果,誠摯邀請您一同來參加。

[講座]世界公視大展-紀錄片精選與論壇 --﹥

  時 間:10月18-20日
  地 點:台灣水泥【士敏廳】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113 號錦州街入口)
  主 辦:公共電視
  聯 絡:02-26301003
  E-mail:input@mail.pts.org.tw

  INPUT就是「世界公視大展」,顧名思義INPUT有輸入的意味,其中IN取自International(國際),PU代表Public(公共),T則是指Television(電視 )。世界公視組織 INPUT二十多年來巡迴於歐美各城舉行年會,吸引來自五十多個國家上千位電視節目製作人與獨立製片工作者參加。

  為了顧及無法參加 INPUT年會的人士,各國會舉行迷你世界公視大展(Mini-INPUT),巡迴放映當年的優質佳片,使更多人有觀摩交流的機會。今年台灣將擴大活動規模,與紀錄片論壇結合,讓內容更豐富與紮實。歡迎各位業界朋友預留時間,齊來共襄盛舉。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伺服器逐漸修復中 歡迎挹注善款以利軟硬體維護  --﹥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幸經本會同仁與資訊志工的投入,目前情況正逐漸復原當中,謹向這段期間蒙受不便的各界夥伴與讀者群致歉。

  目前本會已更換部分伺服器硬體配備,不過仍需持續的經費挹注以利後續的軟硬體設備維護。善心人士請洽楊小姐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

徵求儲備主編採訪編輯  --﹥

●儲備主編

  1.三至五年資歷的編輯採訪經驗,熟悉寫潤校稿之所有編輯流程。
  2.有溝通能力,能把一句話翻譯成四五六七年級生都能聽懂的話語;有信心帶領剛入門的同事一起準時完成工作。
  3.對非營利組織管理及生態保育領域有認識或願意投入時間研究,能多面向拆解、分析社會議題,甚至批判。
  4.歡迎正在尋找生命價值之三十歲以上少壯派人士轉職加入。

●徵採訪編輯

  我們正在徵求編輯同事。科系不是重點、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也沒設限。我們期待新夥伴對環境議題有感覺,對環境與人之間、與物種之間、與政治經濟之間、與公共政策之間

  千絲萬縷的關係,有著一探究竟、抽絲剝繭的企圖心。我們期待新夥伴看書抓重點、逛鼓溝找資料,具備快、狠、準的基本實力,但又不滿足於只是人云亦云,要有強烈文字表現慾,且決心把自己訓練成針砭時事、引領輿論潮流的觀點達人。

工作內容為:
  1.企劃:專欄、專題、特別報導
  2.執編:下標、排版、標注、查證、邀稿…
  3.採訪、撰稿:追蹤重大議題、事件、專文
  4.執行專案
  5.讀者回應及其他

待遇:依個人面議;依勞基法,享勞健保
以上有意接受挑戰、熱愛學習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提供履歷、照片、自傳,寄至yang2035@e-info.org.tw 楊小姐或郵寄至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電話:02-2302-1122  傳真:02-2302-0101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2.願意負責每日電子報活動訊息區塊的編輯工作,作業時間彈性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勇於主動聯繫並求證消息來源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寄至 pon@e-info.org.tw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