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10-05(全文版)

   本日主題: 蛙類表皮分泌物 具對抗愛滋病毒潛力
環境新聞 [生物科技]蛙類表皮分泌物 具對抗愛滋病毒潛力
[生活環境]預防禽流感在人類社會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臨危受命
[生活環境]土庫曼棉花收成 農家飽受農藥殘毒威脅
[環境政策]夏威夷州長極力保護西北部島嶼生態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0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0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9-30
專  欄 [來自石器時代的女孩]飲食.法虞的胃
[城市偵察筆記]星光下的電影院
活動訊息 [活動] [課程] [徵件] [研討會]
本會訊息 「連結世界保育聯盟(IUCN) 」系列講座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本會伺服器逐漸修復中 歡迎挹注善款以利軟硬體維護
響應資源回收,單面可列印回收紙募集中
徵求儲備主編採訪編輯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生物科技]蛙類表皮分泌物 具對抗愛滋病毒潛力 --﹥

  美國, 田納西州,納什維爾,2005-09-30 (ENS)-美國納什維爾凡德比大學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科學家發現,蛙類表皮分泌出的化合物能有效地防制HIV病毒的感染。這項發現將有利於發展預防愛滋病病毒傳染的局部療法,而他們亦強調保育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就在這裡。

  微生物與免疫學副教授史密斯博士(Louise Rollins-Smith)說:「我們需要保護這些生物活得夠長久,好讓我們能了解其醫療效用。」她研究青蛙抗微生物的防禦系統長達六年。她解釋:「青蛙在皮膚上具有特化的粒狀腺體,可產生及儲存一些胜肽,也就是類似蛋白質的小分子化合物。」若皮膚受損或受到驚嚇,青蛙會分泌大量的抗微生物胜肽到皮膚表面,以對抗病原體,如細菌、真菌及病毒。

  史密斯和他的同事在多種蛙類中篩選出15種具抑制HIV感染T細胞的抗微生物胜肽。T細胞是HIV感染人類免疫系統所的攻擊目標。他們發現一些胜肽會在不傷害T細胞的前提下抑制HIV的感染。這些胜肽似乎選擇性的殺害病毒,或許是藉由將它們自身插入HIV的外套膜上,造成孔洞,以致病毒顆粒分解。

  這些生肽摧毀HIV的能力是有可為的。研究人員這星期得知美國愛滋病研究基金將資助它們繼續研究了解青蛙的胜肽如何殺死HIV病毒。

  在同時,全世界的青蛙都處在危險的情境下。根據世界保育聯盟發布的瀕危物種紅皮書,5743種已知的兩生類中,有1856種瀕臨絕種,幾乎佔了三分之一。相較之下,鳥類的八分之一和哺乳類的四分之一是處於相同的情況。

  科學家指出,自1980年至上星期,有122種,或許更多的生物滅絕。因為有23%物種被認定資料不全,更進一步的研究或許會增加這個數目。

  當青蛙消失的同時,它們所擁有的生物寶藏也將跟著消失。史密斯說:「兩棲類生物的皮膚長久以來被民俗療法視有具醫療效用,蛙類極可能擁有豐富的化合物可用來對抗人類病原體。」

[生活環境]預防禽流感在人類社會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臨危受命 --﹥

  瑞士,日內瓦,2005-09-30 (ENS)-聯合國為了整合對於禽流感及一起人類流感的反應的行動,聯合國秘書處指派了世界衛生組織最資深的專家奈巴洛博士(David Nabarro)來領導整個行動。這次臨危受命的指派是因為世界正面臨到人類流感的威脅,因此開始著手將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並預先做好準備。

[生活環境]土庫曼棉花收成 農家飽受農藥殘毒威脅 --﹥

  英國,倫敦,2005-09-30 (ENS)-目前正是土庫曼一年一度的棉花收成季,而該國這群收作工人的健康及福祉,又再一次須面臨到汙染當地環境的農業化學毒物的威脅。土庫曼近半數的水澆地種植了該國出口的重要作物-棉花。而每年該國總統尼亞佐夫(Saparmurat Niazov)都下令要求收成量的成長下,農家們只得使用了大量的農藥來確保收成。

[環境政策]夏威夷州長極力保護西北部島嶼生態 --﹥

  美國,夏威夷,檀香山,2005-09-30 (ENS)-夏威夷州州長林格(Linda Lingle)昨日簽下了一份同意書,使得夏威夷西北部島嶼的海域成為海洋保護區。除此之外,她亦宣佈該州連蜒1200英哩長的島鏈,將追求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產名單之中。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05 --﹥

  • [公害污染]整治二仁溪 業者遷廠意願低。二仁溪汙染整治至今,列管沿岸事業單位無法有效減輕汙染源,縣長蘇煥智指示朝遷廠成立專業區或現地設置聯合汙水處理廠等方向解決汙染問題,但縣環保局以問卷調查業者意願,僅24%的業者答覆,其中半數要求維持現況,至於設專業區,則興趣缺缺。(台南 中國時報)

  • [公害污染]取締傾倒廢棄物 警方協助。嘉義縣環保局頻頻接獲報案,指不法廠商利用貨車、油罐車載運廢棄物及不明廢溶液任意傾倒掩埋,環保稽查人員人力不足,無法迅速攔阻查緝,未來將請警方協助盤問查扣可疑車輛,共同打擊不法行為。(嘉義 中國時報)

  • [環境經濟]台西成功培育九孔苗。為開創西海岸貝類養殖新契機,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中心台西試驗場2005年首度引進九孔苗進行「馴化」養殖實驗;最近該場重新以海菜淨化水質的循環水方式重新養殖九孔,經過3週後,育成率高達95%,為雲林沿海開創養殖新「錢」途。(雲林 中華日報)

  • [生態保育]原生種「鹿角木瓜」矗立鹿野。鹿野地區農會日前在鹿鳴溫泉酒店後山,發現1棵約3層樓高,直徑達30公分的野生木瓜樹,經會同農業專家現場鑑勘,初步認定此棵木瓜樹為當地早期的特有原生種「鹿角木瓜」,樹齡應超過20年,極為罕見。 (台東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車行中正大學周邊 當心台灣夜鷹出沒。在中正大學大門前的重畫區一帶,有罕見稀有猛禽「台灣夜鷹」族群,由於牠們屬夜行性,晚間常遭汽、機車輾斃,讓愛鳥人士非常心疼,縣府農業局保育課將研究設立告示標誌,呼籲汽、機車行經該處減速慢行,以保障這種珍貴稀有鳥類的安全。(嘉義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撈捕保育魚類2嫌落網。六龜分局執行巡邏員警發現李英傑、李英德2人行跡可疑,在他們所駕自小客後車箱中發現4尾存活的保育魚類及魚網2張,警訊中嫌犯李英傑坦承撈捕犯行,而同行另1名嫌犯李英德卻矢口否認,警方將2人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移法偵辦。(高雄 台灣日報)

  • [全球變遷]「花」瘋 山區山櫻花提早綻放。雖然才剛進入初秋,在嘉義縣山區已經鳥語花香,原本冬天才綻放的山櫻花、梨花、李花、梅花等,有部分已經提早盛開,吸引許多鳥類聚集覓食,山上的居民說,這些花都發瘋了。可能是因為2005年下了場三月雪,加上3次颱風光顧,在氣候異常的情況下,眾花失去了秩序。(嘉義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宜蘭招考農業解說員 報名至15日。縣府為確保導覽解說品質,訂29日辦理休閒農業基礎解說員認證考試,曾參加相關訓練時數達60小時,或有實際帶團經驗者,都可報名參加。宜蘭的休閒農業起步較早,縣府舉辦過多次解說員訓練課程,並建立了基礎解說員認證機制,確保導覽解說品質。(宜蘭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嘉義市大同國小紅火蟻防治措施,符合標準作業程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表示,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以下簡稱嘉義分所)於上(9)月30日在嘉義市大同國民小學採取的紅火蟻緊急防治措施,一切均依照「紅火蟻防治標準作業程序」辦理。依據「紅火蟻防治標準作業程序」防治原則,可分為大面積防治法、小面積防治法、低容忍及傳播風險高區域防治法等3種。由於大同國小操場內每日均有許多學童在遊玩、嬉戲,因此屬於紅火蟻發生低容忍區,經過仔細調查該校僅零星發生2個紅火蟻蟻丘,防檢局為了避免學童遭叮咬受傷,並降低紅火蟻傳播風險,經審慎評估後於9月30日即洽請嘉義分所進行緊急防治,為確保防治效果並於本(10)月3日追加施撒長效型粒劑,務求徹底撲滅,以維護全校師生安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05   --﹥

  • [環境哲學]中國南水北調 沿線文物遺址受威脅。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東、中線貫通已進入倒數計時,由於沿線文物保護方案尚未確定,包括京杭大運河、燕長城等數百珍貴文物遺址面臨威脅。兼任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家瑤也對此表示「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文物保護工作嚴重滯後,在工程規劃階段和項目建議書階段都沒有充分考慮文物保護問題」。(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北京學者質疑長江建橋熱。中國沿長江各省,熱中興建跨越長江的大橋,預計到2010年,長江上將有60座特大橋樑,其橋樑數量、密度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吳季松表示「不僅在生態上不合理,在經濟上也不合理。」,興建過多橋樑,會影響航運、防洪、將導致泥沙淤積、河床變淺,更間接導致長江大堤必須加高加固,但橋樑又抵消長江大堤作用的怪現象。(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北京規範再生水灌溉 古樹禁用中水。因無法確認中水成分是否對古樹生長有影響,古樹禁用中水灌溉。市園林局、市水務局聯合發佈實施《北京城市園林綠地使用再生水灌溉指導書》。因中水用於古樹灌溉的研究還在進行中,因此在沒有確切結論前古樹灌溉不使用中水。(北京 京華時報)

  • [環境政策]禁用實心黏土磚 國家關閉6千多家黏土磚瓦企業。到2010年,中國所有城市將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已累計關停黏土磚瓦企業6千多家。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型牆體材料佔牆體材料的比重已由1992年的5%提升到目前的36%,累計建成節能住宅3.2億平方米,節能7200多萬噸標准煤,節約土地110萬畝,綜合利用各種廢渣3.6億噸。(北京 新華社)

  • [生態保育]沙化速度增快 沙漠蠶食四川若爾蓋草原。中國監測人員發現,由於過度放牧、亂採亂挖、鼠蟲害猖獗等因素,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的若爾蓋草原沙漠化速度增快,年年遞增,草原將逐漸消失。從1999年和2004年若爾蓋縣沙漠化土地監測報告對比結果顯示,沙漠化年遞增率為21.37%,沙漠化速度十分驚人。(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陝西將建秦嶺大貓熊繁育基地。中國林業部門將在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建立秦嶺大貓熊繁育基地。秦嶺大貓熊與四川大貓熊至少已有5萬年的地理隔離,是一個更為瀕危和珍貴的大貓熊亞種。2003年和2005年,這個研究中心先後成功繁殖大貓熊3隻,中心現存大貓熊10隻。(台北 中央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9-30 --﹥

  • [生活環境]利塔颶風來臨前夕 蓋維斯頓與休士頓居民撤離

  • [環境政策]缺乏修繕資金 全美市長憂慮所轄水利建設

  • [環境政策]美國禁止瀕絕種裏海鱘魚進口

  • [環境政策]第八屆世界荒野保護會議於阿拉斯加召開

  • [生態保育]人類參訪嚇壞企鵝幼鳥

  • [環境政策]賓州另定簡化方針 符合州際-聯邦工業區清理計畫

  • [環境政策]亞利桑那提供200萬預算 供州民裝設太陽能電力系統

  • [土地水文]海洋科學家首次運用高解析影像攝影一窺海底面貌

[來自石器時代的女孩]飲食.法虞的胃 --﹥

作者:莎賓娜˙庫格勒(Sabine Kuegler)
譯者:劉齊生

莎賓娜一家人坐落在叢林深處的家  一天,一位美國友人寄給我們一幅很大的冰淇淋海報。我至今都不清楚他的想法是什麼,但不管怎樣,媽媽把這張海報掛在我們餐桌旁邊,我們只能看著它吞口水。

  至今我還清楚記得那幅圖畫:一個很大的銀盤上,有十五到十六個冰淇淋球,顏色都不一樣;頂上是小山狀的鮮奶油,最頂端則是一顆紅櫻桃。

  在灼熱的天氣裡我們經常會夢想這樣的冰淇淋!有時候我們會坐在海報前,嘗試猜出不同冰淇淋的種類。偶爾媽媽會在一旁幫忙,但大多時候我們的想像力非常活躍:白色的球是西米冰淇淋,橙色的是芒果,黃色的只可能是用甘薯做的等等。我們幾個小孩沒有人能憶起冰淇淋的味道,但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美味。我們相信,這是世界上所能吃到最好吃的東西。

  幾年後當我們來到印尼首都雅加達時,最讓我們高興的就是冰淇淋。媽媽已經打聽到城裡的確有一家賣冷飲的咖啡館。我們一到達雅加達就想去,但媽媽向我們解釋,咖啡館晚上十一點就關門,我們都很失望,不大相信她的話,但她許諾第二天一早就帶我們去。

  終於到了這一天,我們從此把這天稱為「冰淇淋大餐日」。我們無比興奮地走進咖啡館。迄今為止,我們只在熱帶叢林的廚房裡看過一張冰淇淋海報,所以一次看到這麼多冰淇淋,覺得很不可思議。爸爸媽媽笑著觀察我們,馬上叫了店裡最大的一份冰淇淋。這個冰淇淋的名字是「The Earthquake」——地震,十五個大球顏色都不一樣,我們高興得彷彿置身雲端。我們的一個大願望實現了,冰淇淋和我們想像中的一樣好吃。至今我還記得當時大家如何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媽媽也吃了很多。孩子們沒有爭吵,一起分享冰淇淋。

  在吃完了第一個「地震」後,我們又央求吃更多的冰淇淋。媽媽警告我們這樣有可能會胃疼。但我們不聽她的,又再吃了一整盤的冰淇淋球。

  下午回到旅館時,我們所有人都病了,嘔吐,在床上躺了一天。我們的胃對冷的東西不適應,因為在原始森林裡沒有冰箱,我們的食物是自然溫度。

*********

莎賓娜和達瓦努愛的一群玩伴  直昇機有時會來,帶來遠處廣大世界的氣息。它剛剛被修好,我們和「外界」的交流又恢復了。

  我還記得,有一次飛機駕駛員走下飛機,問候我們,並給了爸爸一個保溫罐,裡頭裝滿方形小冰塊。我們都很興奮。媽媽把小冰塊分到三個碟子上,我們馬上拿著碟子跑到外頭,把冰塊拿給法虞人看。

  當克里安把一顆冰塊放到他的朋友笛西達手中時,笛西達叫了起來,冰掉到地上。「熱,熱!」他喊著。他從沒感覺過這麼冰涼的東西,因此無法分辨究竟是冷還是熱。

  最讓法虞人感到驚奇的是,冰會漸漸完全消失。那些高高的戰士也像孩子一樣尖叫,相互比試,看誰能把冰握在手裡最長時間不掉下來,情景十分有趣。甚至連平常總在遠處觀察一切的包烏酋長也想來探究一下這種新現象。

  飛機駕駛員還給我們帶來了葡萄乾,這是他的妻子從美國人那兒得到的,但她不喜歡。相反的,媽媽喜歡葡萄乾,馬上烤了一個油煎餅,裡面放了很多葡萄乾。餅乾做好後,她拿到外頭分給其他婦女每人一塊。

  半個小時後,媽媽想問問餅乾的味道如何,卻發現所有葡萄乾都散落在地上。野狗和小豬吃得津津有味。媽媽很驚訝地問那些婦女,為什麼把油煎餅裡最好吃的部分挖出來扔掉?婦女們回答得很禮貌,因為她們不敢吃不認識的甲蟲,怕牠們有毒,其他部分的味道很好,非常感謝。

  我們聽完解釋都笑了起來,但媽媽還是有點想念她美味的葡萄乾,畢竟這在熱帶叢林可是小小的奢侈品。(待續)(2005-10-05)

[城市偵察筆記]星光下的電影院 --﹥

作者:孫秀如 (城市偵查情報員)

舊軍營的新面貌

這裡就是看電影的地方-星光草原  也許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原來在彰化市裡頭、八卦山的山腳下,有個利用廢棄軍營改建而成的「環境學習中心」吧?!這個地方就稱做「成功營區綠色環境學習營地」,是台灣第一個利用閒置空間改建為「住宿型都市環境學習中心」的案例與示範點。

  由於全區的修繕工程已經進行兩年了,每天定時來來往往的社區居民以及偶爾不小心由大佛風景區逛過來的民眾,常常會疑惑於這一排排的「兵仔營」,到底要做什麼用?即使說了這裡是要做「綠色環境學習營地」的,但是「什麼是環境學習營地?」、「什麼是環境教育?」、「做這個有什麼好?」、「為什麼房子修這麼久都還沒有好?」、「又沒有遊樂設施,咁有人要來?」

  一堆疑問,用說的永遠也說不清楚,所以,八卦情報員們發揮軍人們不畏苦、不畏難的精神,決定在「綠色環境學習營地」進行一項為期三個月的「城市偵察員培訓計畫」,以吸引更多的「城市偵察員」們加入關心「環境」,保衛「家園」的行列!

星光下的電影院
10月1日(六) 天氣:風雨前的寧靜

  這一天,除了那隻不停嘎嘎叫,努力向白頭翁們宣示領域範圍的伯勞鳥之外,營區內十分的寂靜,相較於前幾週的訪客數量而言,今天的人數少很多,可能是「龍王」颱風的關係吧!連原本預計要在早上開始進行的「野戰口糧DIY」活動-就是自己動手作太陽能燜燒鍋,也因為大家的心理預期效應,擔心下雨沒有太陽來熱鍋,而宣告活動取消。僅剩下「城市星光影展」,仍在點點星光下如期舉行。

  由於一直很羨慕宜蘭有個「綠色影展」,還有台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電影節,相較之下,中部地區確實很缺少這樣的活動與機會。這個小小的遺憾,促使了規劃「城市星光影展」的想法。因為電影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環境傳播」媒介,再加上「城市星光影展」所播放的影片,都是配合「綠色環境學習營地」的特色與宗旨來進行選片,皆緊扣著「城市」、「森林」、「永續生活」等概念。除了透過既有電影的劇情來呈現所關懷的議題之外,也邀請與當日電影主題有關的「專家」們來進行引言與經驗分享。

  這個晚上所播放的就是一部以探討「都市開發對森林動物棲地影響」的電影動畫,正巧任職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課的黃光瀛老師,也在進行類似的研究,研究城市交通系統對小動物的影響。雖然國家公園是以保育野生動物為主,但是為了方便人們通行而開闢的道路,也造成許多小動物被來往的車輛輾斃,檢討了原因之後,目前陽明山國家公園在許多容易發生小動物死亡車禍的地點,加設了「動物地下道」,希望可以透過事後的補救設施,來降低對動物的生命威脅。不過,像「綠色環境學習營地」一樣,努力保留住城市裡的一草一木,並限制車輛的進出等等,也是另一種「愛護動物」的具體表現吧!

別和颱風賭氣
10月2日(日) 天氣:龍王颱風過境

颱風天要好好顧好自己的窩喔!  原訂的「野地防身術」以及雷驤老師的「交換自然筆記」課程,都因為颱風天而取消。雖然萬般的不願意,但是基於「人還是要順天」的理念,所有的城市偵察員都乖乖回家去保護自己的家園了!

  不過,這一次因為颱風而取消的「野戰口糧DIY」課程,會在這個周末(10/8日)再度開課,屆時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城市偵察員們就可以自己動手利用廢棄不用的玻璃罐、紙箱等等小道具,做出「太陽能燜燒鍋」,直接利用太陽的熱能來把「生米煮成熟飯」。在能源短缺的狀況下,這可是一門相當實用的課程咧!很期待大家一起來享用這一頓充滿陽光味的午餐!(2005-10-05)

[活動]逝去的腳印 - 翁庭華攝影個展  --﹥

  時 間:即日起至10月16日
  地 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展區3C
  
  1962年間,攝影家翁庭華先生與同好五人結伴攝影時,發現位於五堵基隆河畔的礦區用運煤小火車,有感臺灣礦業的凋零,小火車終將步上不歸路,一行人決定以此為題共同創作,長期下來,同伴們的熱度慢慢消退,只剩下翁庭華先生獨自穿梭礦區,記錄這些小火車身影以及當時或是勞動或是嬉戲的居民。一禎禎超過40歲以上的黑白老照片,見證臺灣採礦業的榮退,透過藝術家的眼睛與鏡頭,感受畫面定格時,人與物鋪陳的故事,進而提供觀者心靈、視覺與情緒的感動。

[課程]野戰口糧DIY  --﹥

  時 間:10月8日 9:00-15:00
  地 點:彰化市公園路一段409號綠色環境學習營地
  承 辦:觀樹教育基金會04-22304622

  星期六的午餐就到綠色環境學營地「打野食」吧!帶著一個家中不用的大紙箱(每面的面積,最好都比四張A4紙大)、數張舊報紙、一包自己最愛吃的調理包、一人份的米和餐具,如果家裡有大玻璃罐(容量約800cc, 可放入4-5顆蛋)和6公升特大礦泉水瓶,請也各帶一個來。讓我們和Peter老師學習製作太陽能悶燒鍋的技巧。中午我們就一起在大樹下,享用由太陽能悶燒鍋烹調的佳餚。不要懷疑,這只是小試身手,以後你也可以 輕輕鬆鬆在自家陽台搭起太陽能鍋,讓太陽幫你煮飯囉!

  活動適合親子、朋友共同參與,採預約報名,詳細說明與注意事項,請至「城市偵察網」查詢。

[課程]交換自然筆記  --﹥

  時 間:10月8日14:00-17:00
  地 點:彰化市公園路一段409號綠色環境學習營地
  承 辦:觀樹教育基金會04-22304622

  一提起自然的日記或隨筆,大家一定都會想到「湖濱散記」、「昆蟲記」,或是像凌拂老師、徐仁修老師、雷驤老師……之類人物,好像只有他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多彩豐富。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你的「偵察網絡」出現了破洞呢?

  請帶著你自己最心愛的素描本,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些「自然觀察家」、「生活觀察家」的現身說法,然後大家一起走出戶外,用文字或圖畫把自己今天的感動記錄下來。

  本次將由徐偉斌老師將向大家介紹自然觀察的方式、工具,以及他的故事。請大家帶著有硬底封面的速寫本、鉛筆、橡皮擦(以上為必備工具);如果想要上色,請帶著 (a)色鉛筆,或是(b) 水彩筆、小調色盤(為求方便性,可事先於調色盤內擠好顏料)、吹氣式塑膠小水桶或可裝水的小容器。當然如果你有望遠鏡的話,也要記得帶來喔!

  活動適合親子、朋友共同參與,採預約報名,詳細說明與注意事項,請至「城市偵察網」查詢。

[徵件]2005年紅樹林兒童生態劇本創作徵選辦法  --﹥

  時 間:自即日起開始收件,至11月30日止
  主 辦︰行政院農業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報 名︰掛號郵寄或親自送至「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解說教育組」。註明:生態劇本徵選(552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為推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理念及生態戲劇之創作,辦理紅樹林兒童生態劇本創作之徵選,以增加生態教育之多元推展面向,讓家庭、學校或一般民眾能透過入選作品之戲劇呈現,更加了解紅樹林生態之重要性。

[研討會]「永續未來的挑戰與回應」研討會  --﹥

  時 間:10月28日(五)9:00-16:30
  主 辦:生態關懷者協會
  地 點:生態關懷者協會會議室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2樓)
  電 話:02-23699825 傳真23699885
  Email: taixneco@seed.net.tw

  本會暑期舉辦國際青年部落遊學活動之後,正式與Earth Charter Initiative簽約成為其伙伴團體,並承諾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十年教育計劃,全面推廣地球憲章教育。目前,我們正積極邀請民間從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團體來參與這項活動,並預定於10月28日假本會2樓會議室舉行首次「永續未來的挑戰與回應」研討會。敬請踴躍參與,謝謝!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伺服器逐漸修復中 歡迎挹注善款以利軟硬體維護  --﹥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幸經本會同仁與資訊志工的投入,目前情況正逐漸復原當中,謹向這段期間蒙受不便的各界夥伴與讀者群致歉。

  目前本會已更換部分伺服器硬體配備,不過仍需持續的經費挹注以利後續的軟硬體設備維護。善心人士請洽楊小姐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

徵求企劃編輯  --﹥

企劃需求條件如下:

    1.喜歡自然,關心環境、生態相關議題
    2.願意負責環境專案及支援電子報相關採訪或編輯工作
    3.大專畢,專案企劃及執行相關經驗一年以上
    4.積極、樂觀、有想法、男女不拘

    有意接受挑戰、熱愛學習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提供履歷、照片、自傳,寄至yang2035@e-info.org.tw 楊小姐或郵寄至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電話:02-2302-1122  傳真:02-2302-0101
    待遇:依個人面議依勞基法,享勞健保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2.願意負責每日電子報活動訊息區塊的編輯工作,作業時間彈性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勇於主動聯繫並求證消息來源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寄至 pon@e-info.org.tw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