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續發展]三大國際組織提撥專款 協助7個非洲國家清除舊式殺蟲劑廢棄物 --﹥
這些化學物品和其容器中有許多早已過期而不堪使用,透過污染土壤、水、空氣和食物威脅地方和區域環境以及人類健康。非洲庫存清理計畫(Africa Stockpiles Programme),已打算著手清除這些殺蟲劑,並協助各國防止未來的污染累積。 世界銀行永續發展部副總裁強納森表示:「非洲庫存清理計畫是一項非洲國家、捐贈國政府、民間社會和多邊組織之間空前的夥伴關係──所有參與者都同意進行廣泛合作,共同努力清除舊式殺蟲劑的囤積。」 「非洲庫存清理計畫」是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農藥行動網(PAN)的強力支持下於2000年年尾展開。它是一項關係多方權益的行動,透過大掃除和廢棄物處理來清除遍佈非洲大陸、超過5萬公噸的舊式殺蟲劑垃圾堆,以達成解決殺蟲劑污染的目標。 世界銀行將管理支持計畫的大多數基金。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則將做為傳遞技術指導和給予相關國家支持協助的主管機關。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5/2005-10-03-05.asp ◆[生活環境]卡崔娜後一個月 紐奧良積水終於即將抽乾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5/2005-10-03-03.asp ◆[生態保育]希臘島嶼的稀有海龜棲息地 遭遊客破壞殆盡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5/2005-10-03-02.asp ◆[環境政策]布希提名白宮顧問梅爾斯任大法官 此人未擔任過法官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5/2005-10-03-06.asp
環境資訊協會 吳斐竣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張文樺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5/2005-10-03-09.asp ▲[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與台灣生物多樣性政策架構介紹 --﹥
作者:謝雯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說起生物多樣性這個名詞,就要從聯合國環境署《生物多樣性公約》(CBD,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開始談起。所謂的國際公約,不僅僅是一紙條文,而是一個有行為能力的組織來使公約的運作,以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來說,它的核心是秘書處與大會。 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的架構與工作 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位於加拿大的蒙特婁,它就像是公司的執行長,負責規劃執行方案、經營管理與分派任務。它的老闆就是所有締約國,秘書處每兩年召開一次締約國大會(COP,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締約國的代表討論當前或未來生物多樣性領域的重要議題,檢討過去執行的成績,這就像是公司董事會一樣,拋出結論、發展方針與目標,這些會議結論最後就交由秘書處規劃與執行。 為了達成公約的目標,秘書處除了要求各個締約國繳交國家報告盯緊進度外,有時候會要求附屬的科學、科技與技術諮詢委員會(SBSTTA, Subsidiary Body on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ice)幫忙進行方案評估與技術支援,此外,也可以透過資訊交換機制(Clearing-House Mechanism)來與各締約國進行資訊分享與技術合作。 締約國自1993年條約生效以來,迄今已經開過7次大會,這7次大會累計確立了幾項主要行動方案(Program),包括海洋與海岸生物多樣性、農業生物多樣性、森林生物多樣性、島嶼生物多樣性、內陸水域生物多樣性、乾旱與半濕潤地區生物多樣性,以及高山生物多樣性。 另外,大會所討論與進行中的重要議題則歸納稱為跨領域議題(Cross-Cutting Issues),當中包括了我們熟悉的入侵外來種問題、氣候變遷、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生態旅遊或是經貿措施等等。這些議題不但橫跨多種行動方案,更需要與各國政府與地方政府、科學研究機構與非政府組織等不同的層級單位密切合作,而這都要靠秘書處的運籌帷幄。 秘書處工作講求多方合作 聯合國環境署之下還有很多個國際環境公約,許多其他公約也與生物多樣性非常相關,締約國大會決議要秘書處協調《移棲物種保育公約》(CMS,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濕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世界襲產公約》(WHC)等條約的所有相關行動。然而問題在於,並非所有公約之間是平等的,各公約有其既定之目標,因此秘書處要讓其他公約的行動轉化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的議題,便要花費一番苦心。 再者,生物多樣性的權責機構往往落在科學研究機構與各國政府,因此,秘書處有時後必須直接去找這些單位評估規劃方案;有時候秘書處也必須藉助一些學術性非政府組織的專業力量,例如國際珊瑚礁學會( 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Initiative)、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與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等等。至於外來種領域與物種資訊部分更不用說了,學術機構與非政府組織的行動力早已經超越許多慢半拍的國家政府,當中以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推動的物種資料庫建置與資訊交換計畫最廣為人知。 對於各國政府來說,生物多樣性是很科學與專業的領域,但並非是選票上的擔保,真正與生物多樣性有關,而且能照顧到選票的議題,必須涵蓋到生物科技產業、生態旅遊的社區就業、生物技術與農牧貿易等,所以秘書處必須考量到締約國這一方面的政治需求。 台灣生物多樣性政策發展又是如何 台灣因為不是聯合國會員,至今仍無法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一方面政府政策得不到公約組織的認同,另一方面也無法直接參與公組織的運作與資訊交流。 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都要交的國家報告來說,農委會在1999年就便著手草擬《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草案》,並在2001年8月經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決議後更名為《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2002 年12月永續會再通過「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成為台灣生物多樣性政策目前的施政依據。 在推動方案中,由行政院永續會生物多樣性工作分組負責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協調各部會間生物多樣性工作之推動以及考核。而政府機關中承擔最多工作的就是農委會與其下屬單位,包括外來種動植物防治、保育政策、生物安全管理以及生物多樣性研究與永續利用方針,幾乎所有業務都與農委會息息相關。 學術方面,則以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旗艦計畫「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推動計畫」為主,這個計畫涵蓋了多項物種資料庫建置、編撰台灣各類動、植物與微生物誌、建立生物資源監測系統與遺傳基因學術研究等領域。這些計畫本身雖已結束,但底下多數計畫均仍持續進行,而物種資料庫透過資料整合與網際網路的分享,已經能與國外進行資訊交換,成效顯著。除了國科會外,在台灣還有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台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等多所大學,科學博物館,以及教育部都投入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與人才培訓。 學術界由國科會致力於資源整合,政策方面卻沒有資源整合的平台。行政院永續會生物多樣性小組作為生物多樣性政策的工作規劃角色,但其並非常設機構,3個月才召集開會1次,較難有效持續性協調與督導部會間的工作。 目前台灣的生物多樣性政策多著重在保育、生物多樣性研究與教育推廣,其他在相關經貿政策與法令方面仍無法與生物多項性政策同時並進。以攸關基因安全的《生物安全議定書》國內法化來說,2000年《生物安全議定書》已經通過,遲至今年(2005)台灣才公佈《基因轉殖植物輸出入許可辦法》規範基因作物輸出入,明顯稍慢了一步。若是生物多樣性政策執行架構上無法強化,政策推行就仍可能出現遲滯的狀況,政府相關單位應該重視。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
時 間:10月9日9:00-12:00 ●[課程]城市夢想講座-城市森林:繽紛的生命 --﹥
時 間:10月9日14:00-16:30
在成功營區裡,你很容易可以看到松鼠媽媽帶著松鼠寶寶,在大榕樹上玩耍;你也很容易在傍晚時分,看到一對對的小鳥兒到池子裡洗澡;運氣好時,你也可以看到翠鳥在捕魚、黑冠麻鷺在木屑步道散步、啄木鳥在樹林間敲敲打打、螳螂寶寶一隻隻從卵鞘裡爬出來、小青蛙一隻隻跳下池子、螢火蟲閃閃發光……。許多有趣的故事、Discovery的鏡頭都發生在這座城市森林裡!為什麼這麼一座小森林,竟會像一座寶庫般精采呢?讓我們來聽聽森林專家趙榮台老師的分析與解讀。 ●[活動]「花的前世今生」特展 --﹥
時 間:10月5~16日(每週一休館) 系統地介紹花的生物學知識,民眾可欣賞到花的美學與秩序性,並認識形形色色的花,包括花的基本構造及形態、演化起源、親緣分類系統與文化,不僅由外部的形態觀察入門,更能深入瞭解植物的起源與親緣關係,重新感受、體驗有關花的種種。 詳情請見 http://www.ntm.gov.tw/abo_news.asp?id=142 ●[研討會]山坡地管理人員專業訓練及實務研討會(中部地區) --﹥
時 間:10月18日(二) 山坡地管理理念、執法策略、執法方式及工作重點,由原來的「被動受理」、「事後收尾」改為「事前協助」、「事中輔導」及「事後維護」,朝較積極之「預防管理」方向發展。本研討會課程內容除講授新修(增)訂之水土保持相關管理法規外,並將「預防管理」理念融入課程中,期有效增進山坡地管理,達到國土保安目標。 詳情請見 http://www.swcb.gov.tw/System/SubSYS/News/Read_Detail.asp?AutoID=342 ●[講座]金門傳統建築白蟻防治宣導活動座談會 --﹥
時 間:10月7日 邀請專家學者群,深入園區各個傳統聚落與居民面對面進行白蟻防治宣導座談會,希望聽取民眾需要協助的地方,並宣導民眾能自主進行合理日常維護與檢測制度,達到早期預警效果及採取有效防治策略。除了與園區各個傳統聚落居民進行防治宣導座談會外,將集思廣益蒐集各方資料編印宣導資料供民眾參考並連結國家公園網站,希望大家攜手為保存金門傳統建築豐富的文化資產瑰寶盡一份心力。 詳情請見 http://www.kmnp.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n=77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幸經本會同仁與資訊志工的投入,目前情況正逐漸復原當中,謹向這段期間蒙受不便的各界夥伴與讀者群致歉。 目前本會已更換部分伺服器硬體配備,不過仍需持續的經費挹注以利後續的軟硬體設備維護。善心人士請洽楊小姐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 ●儲備主編 1.三至五年資歷的編輯採訪經驗,熟悉寫潤校稿之所有編輯流程。 ●徵採訪編輯
我們正在徵求編輯同事。科系不是重點、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也沒設限。我們期待新夥伴對環境議題有感覺,對環境與人之間、與物種之間、與政治經濟之間、與公共政策之間 工作內容為: 待遇:依個人面議;依勞基法,享勞健保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