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野豬對野外族群造成衝擊 --﹥ 林立薇 編譯/蘇柏維 審校 美國自然資源部日前針對威斯康辛州境內的野豬下達「追殺令」,並公布照片供獵人參考,希望能大幅減少此種動物的數量。威斯康辛境內野豬的蹤跡最早於2000年被發現,但無法確定實際出現的時間與如何來到這個地方,據推測可能是從私人狩獵場中逃脫或被非法地飼養於森林中。 這些野豬繁殖速度快、大肆破壞農場及棲息地,並可能帶原數種疾病;其食物來源包括玉米、黃豆、穀物、兩棲動物、爬蟲類等,由於其食物來源與當地野生動物相同,會對當地生物造成衝擊。政府對於獵捕這些野豬的限制很少,希望獵人及當地地主能一起幫忙殲滅這種動物。
【參考資料】 ◆[生活環境]馬其頓疑似爆傳禽流感 全國一陣恐慌 --﹥
疑似病例來自一名為莫吉拉(Mogila)的村落,該村臨近比托拉(Bitola),距離希臘的北部邊界130公里,並且離馬其頓的首都史高比耶只有130公里。那裡是個僅有500戶人家的小村落,豢養著超過一萬隻的雞隻。馬其頓當局於18日宣布禁止進出莫吉拉村一帶,試圖保護村民及倖存的家禽;另外,當局表示將監測莫吉拉三公里範圍內地區,不過還不會封鎖整個區域。 獸醫局長寇克雷斯基(Slobodan Cokrevski)所表示,這個地區最近有數百隻雞死亡,在40份檢測樣本中,幾乎均死新城雞瘟(Newcastle disease)這種在各國普遍流行的家禽傳染病──除了一隻以外。寇克雷斯基說,這份疑似死於禽流感的樣本已被送往英國「獸醫實驗所」做進一步的檢驗,是個由歐盟、聯合國糧農組職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所認可的禽流感研究機構。試驗結果預期將在七天後公布。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5/2005-10-19-05.asp ◆[生態保育]美國海軍中頻聲納破壞鯨類生態 保育團體提訴要求限用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5/2005-10-19-07.asp ◆[土地水文]大西洋史上最強颶風 威爾瑪吹襲墨西哥灣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5/2005-10-19-06.asp ◆[全球變遷]美國普吉灣暖化現象 降雨取代降雪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5/2005-10-19-02.asp
環境資訊協會 張育菁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范景硯 摘錄 作者:高文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聯合國環境署《生物多樣性公約》(CBD,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國際條約的第一條說明宗旨,要保育,也要永續利用自然資源,同時要利益均霑。 我國成立了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下設生物多樣性工作分組,負責推動生物多樣性之研究、管理、保育、利用及公平合理分享。去(2004)年底在陽明山舉行工作檢討會,個人有幸參與,開了二天會議,卻只見保育,不談永續利用及利益分享,令人費解。本文我們來談一下生物多樣性的利用與分享。
生物多樣性的工作要務實,不僅保存,也要利用。為了人類的長久未來,利用要能永續經營,生生不息。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太空船,在蒼茫宇宙,航行銀河萬星之際,小小挪亞方舟內,呵護繁育其他動植微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的手段。 從某個角度來看,保護環境生態與人類開發利用,似乎是相衝突對抗的。我們的新聞媒體,充滿了這一類的事件劇情。 換一個角度,地球人口一直增加,我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世界人口鐘顯示的數字是6,474,126,880人,這也就是說6,474,126,880張口,每天都要吃飯,而且人口數持續快速增加。
從某個角度來看,保護環境生態與人類開發利用,似乎是相衝突對抗的。我們的新聞媒體,充滿了這一類的事件劇情。 換一個角度,地球人口一直增加,我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世界人口鐘顯示的數字是6,474,126,880人,這也就是說6,474,126,880張口,每天都要吃飯,而且人口數持續快速增加。 聯合國資料看得出來,人口的增加趨勢,不是來自已開發國家,未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人口,未來還會急遽直線上升,十分可怕。有到過這些國家旅遊經驗的國人,可以體會,雖是同是地球上的居民,開發國家所享受與浪費的自然資源,相較之下,與落後貧窮之邦,是不平均的。問題是,既患寡又不均,挪亞方舟之內,如何再維持五十年、一百年?這是人類以前從來沒有拿一顆地球來想過的大問題。人類千年文明,已經走到高度開發的理性社會,我們不能依循過去經驗,期待戰爭、疾病來當成自然解決方案。 幸好憑人類聰明才智,下圖的統計,告訴我們另外一條方案。
近數十年來,全世界的可耕作土地面積並沒有增加,糧食產量卻一直穩定增加。主要的原因,是單位生產的收穫能力大幅度增加了。 人類憑聰明才智,農業生物技術持續研究發展,知道更多生物知識,知道如何利用,有效管理。所以這些年,科學技術使得土地無法增加的情況下,糧食反而可以生產得更多,應付人口需要,以及高品質經濟發展。 人要吃,就要靠農業。地球這麼大,面積不會增加,可耕地也不容易再增加。怎麼辦?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的經驗,讓我們找到一條生路。 不過,現代農業的發展,也可能是生態多樣性的殺手。
農民不喜歡田裡長滿花花草草,所以須要撒除草劑,也不歡迎鳥獸害蟲騷擾,造成損失,所以努力噴灑殺蟲劑農藥。辛勤勞作,悉心照顧,為的是務必維持純淨良好的收穫。這一方綠油油賞心悅目的田園,絕對沒有容許生物多樣性的空間。 如果想像大規模農業,當秋風禾實,一望無際的金波翻浪,農家歡慶豐收,美景固然可以詠詩入畫,如果土地回歸原始未馴化狀態,同樣一片只長了單一作物的土地,不知道可以蘊育多少各式各樣的生物。 從人類發明農業,原始生態就逐漸摧毀破壞,滿足人類文明需要。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在有效管理下,更大規模集中種植少數幾種作物,以滿市場經濟需求。我們到鄉間欣賞自然田園風光,但農業卻是一點也不自然的。(待續)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 ●[講座]水中精靈-本土溼地植物特展與演講 --﹥
時 間:10/19(三)至11/4(五)9:00~17:00 展覽內容:溼地的定義與功能、溼地植物與生物多樣性、溼地植物分類及圖文、溼地植物實體展示等。
專題演講(14:00-16:00): 詳情請參閱 http://www.aeh.ntu.edu.tw/history/941019/water.htm ●[活動]瓦拉米步道—玉溪人文生態旅遊 --﹥
時 間:10月29~30日(六、日), 詳情請見 http://www.ysnp.gov.tw/tc/index.asp
時 間:11月9日、23日,兩梯次 南仁山生態保護區位於國家公園東北角,面積約五千公頃,是中央山脈最南端餘脈,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過去曾有原住民在此築石板屋居住,並以狩獵為生,也許是天災或有外來入侵者干擾,散落的石板屋遺址只待後人去發掘探討。在山間盆地內有一處寧靜水潭被稱為南仁湖,景觀優美,冬季也可發現一些來訪渡冬的水鳥停息覓食,使平靜無波的湖面增添許多生趣。南仁山生態保護區所擁有的自然資源和景觀,值得大家親自去體驗和觀賞,在未能了解其中奧秘之前,任何一種生活在保護區內的生物都需要我們去珍惜和愛護。 凡獲准入山的民眾,需於當日上午8時30分至9時30分之間,前往管制站前與解說員會合,並引導入山解說服務。 詳情請見 www.ktnp.gov.tw ●[活動]2005台北關渡國際賞鳥博覽會 --﹥
時 間:11月12-13日 (六、日) 1999~2004年的10、11月,台北市野鳥學會舉辦了六屆「關渡國際賞鳥博覽會」,創造了二天吸引二萬五千~六萬人次民眾參與的佳績。2004年國際鳥盟亞洲部邀集各會員國:香港、印度、印尼、日本、寮國、緬甸、高棉(國際鳥盟 Indochina programme)、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等亞洲國家,及國際鳥盟本部、歐洲部、非洲部、以及國際濕地聯盟亞洲部的代表都來參與盛會,並設攤展示,台灣鳥類保育受國際肯定的印證,這不僅是台灣的榮譽,更是全世界鳥界的盛事。 2005 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台北市野鳥學會也將在關渡自然公園,推出「水水關渡」─鳥類生態保育及水資源等的國際議題,讓參與民眾可以知道最新、最受世界關注的生態議題,希望藉由本活動獲得全民的認同與響應 , 達到我們藉著賞鳥活動提昇生活環境品質的目標。 ●[研討會]「2005空氣品質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 --﹥
時 間:11月1、2日(二、三) 08:30-17:00 為昭示高雄市政府對空氣污染防制與空氣品質永續發展之關注,高雄市政府環保局於11月1日至11月2日假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演講廳舉辦「2005空氣品質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特別邀請歐、美、日、亞太地區及台灣等專家學者與會,並針對相關議題進行技術交流及經驗分享。 詳情請參閱 http://211.22.206.188/kaoh ●[研討會]2005海岸復育生態工法理念與實務研討會 --﹥
時 間:10月28日(五)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自2003年起推動辦理生態工法博覽會,迄今已屆第三年頭,而今年首度改變過去以河川治理為主軸的案例形式,轉以強調海岸保育及復育成果,並遴選屏東後灣及彰化烏溪二處作為生態工法博覽會示範場址。
生態工法博覽會整體行程:彰化海岸生態導覽 播出日期:10月24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
喝過咖啡嗎?
時 間:10月28、29日 19:00 由市府、誠品書局主辦的愛河人文系列論壇,10月份活動主題為「誠實影月」,以放映紀錄片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閱讀周遭的人、事、物,將人文關懷厚植於城市文化的底蘊。近年來,市府大力支持電影和電視影音產業進駐高雄,希望透過鏡頭將高雄美麗的城市面貌傳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讓國內外人士興起一股親臨造訪的念頭。這次影展挑選的紀錄片共計八部,包括席捲全台的院線片「翻滾吧!男孩」和「無米樂」,高雄的美麗蛻變就如同這群體操小選手和農夫,默默地耕耘、咬緊牙根地操練,逐夢踏實,歡喜收割。 ●儲備主編 1.三至五年資歷的編輯採訪經驗,熟悉寫潤校稿之所有編輯流程。 ●徵採訪編輯
我們正在徵求編輯同事。科系不是重點、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也沒設限。我們期待新夥伴對環境議題有感覺,對環境與人之間、與物種之間、與政治經濟之間、與公共政策之間 工作內容為: 待遇:依個人面議;依勞基法,享勞健保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