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永續發展]國際專家提醒:企業要生存 應積極回應社會永續發展需求 --﹥ 本報訊
地球暖化與化石能源枯竭,是21世界企業經營的最大危機。22日下午,在「能源/氣候變遷與生態系統─邁向企業永續發展的挑戰與商機」論壇中,產官學界,對於永續發展各自做了詮釋。企業界關切能源使用效率與替代能源等技術問題,學者們則指出生活模式的改變勢不可免。 這場論壇堪稱國內企業界討論永續發展最盛大的集會。邀請了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執行長Bjorn Stigson、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行政院永續會執行長葉俊榮,與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發表專題演說。同時邀請經濟部次長施顏祥與環保署長張國龍共同參與高峰對話。 Stigson首先提出一項有趣數字。據英國調查,無形資產佔公司市值的75%,如果企業能穩健誠實的面對永續發展,股價自然就會上漲。降低風險、獲得與儲備最佳人才、保障原料來源、提升經營效率以及創造新的市場,是企業關注永續發展的內在因素。但是能源、交通、醫療、人口老化等外在公共政策議題,是企業無力單獨面對的。 Stigson認為,一個社會需要3根柱子:有資源卻不太受信任的政府、有資源但也不受信任的企業、以及受信任卻沒有資源的民間團體。這三方應該進行交換、合作。許多企業領導人懂得管理、行銷,卻不曉得如何永續發展。「企業無法生存在失敗的社會中」,Stigson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社會討論,放眼長期利益,展現對於永續發展的決心與願景。 李遠哲從全球的角度指出:「人類社會的發展仍然循著地球無限大的軌跡進行。然而地球不僅資源有限,吸納污染的能力也有限。」縱使科技可以使能源使用效率高3倍,30年後能源也會不夠使用。所謂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其實都已經開發過度。石油或煤的問題,不在於用盡而是供需失衡。一旦沒有充分廉價的能源,人類社會便會遇到很大的難題。太陽能或許是最後希望,但可能要等到50年後才看的到。 回顧台灣戰後的發展,正是從極度不永續,慢慢轉變到有些永續的條件。葉俊榮延續Stigson的說法,指出企業的希望在「不失敗的社會」,台灣要避免做錯誤的決策留到日後後悔。他說,經濟發展是我們需要的,但是GDP的成長,應該與垃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水與能源使用量脫勾。目前台灣第一項已經做到,但後面兩項完全看不到跡象。這是我們的危機,必須從改變產業體質與生活方式著手。 何壽川分析台灣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耗,儘管十多年來工業佔GDP的比重已經下降,消耗的能源始終在45%上下。顯見能源使用效率還有很大改善空間。除了省能技術,其他科技的突破也是可以期待的。他以生物製漿技術為例,這項新技術將可以讓製紙不再需要在高溫高壓的狀況下進行。 稍後的高峰對話中,張國龍不改其學者本色,希望大家能夠「歸零思考」,重新對現代人的價值體系作定位。恢復與自然的和諧,才是真正的永續發展。何壽川也呼應這樣的說法,雖然他也認為很難。但施顏祥則務實的指出,經濟部對永續發展有2項主張:(1)全面在產業界推展最佳可行控制技術(BACT);(2)推動企業主動自願的減量管制。 論壇的最後,葉俊榮表示,台灣有發展再生能源的壓力,過去來自於非核家園,現在則是國際的二氧化碳減量。台灣可說正處於危機之中,政府應該有更決斷的作為。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紐約州環境保育部請求民眾幫助控制外來種 --﹥ 李伍鎔 編譯/蘇柏維 審校 在羅徹斯特舉行的一年一度綠色產業會議(Green Industries Conference)中,聚集了各式各樣的園藝師、庭園造景師、以及苗圃的養育人員等等。在討論一個關於如何控制外來種的報告時,紐約州環境保育部的官員琳娜‧史達克表示,如果紐約州不立刻對外來動植物的散佈採取行動,損失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白楊樹的猝死、荷蘭榆樹病、鐵山球蚜等病症會嚴重地破壞森林,菱角 (water chestnut)則會阻塞湖泊、破壞游泳區域及各種水道設施。外來動物像是黑口新蝦虎魚(round goby),雖小卻相當貪吃,可以威脅到五大湖區裡的原生物種,西尼羅病毒腦炎(West Nile encephalitis)這種非本土性的疾病,則會透過本土物種散播,威脅到人類及動物的健康。而每一年被引進的外來種卻越來越多。很多的外來種曾經由紐約市的港口被引進,並逐漸散佈到整個州。「除了工業發展以外,外來種問題是對本州生物多樣性的最大威脅」,史達克這麼說。根據康乃爾大學的研究,美國每年在外來種控制上的花費高達1200億,而各地志工的組織也相當重要,例如在移除聚藻(Eurasian milfoil)的行動上當地的聯盟就發揮了極大的助力。 一個州立的專責單位已經為此工作的2年,並將在本月公佈一個新計畫。明年將有100萬美元的基金可被用以資助當地社群及非營利組織,以控制外來種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以及民眾了解到外來種問題的嚴重性。園藝家喬安‧馬寇就表示,要找出哪些物種還值得積極處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像紫色馬鞭草(purple loosestrife)這類的植物,早已擴散的太快,在這種情況下要根除幾乎是不可能的」她說,「改變反而是自然的」。
【參考資料】 ◆[永續發展]宣告2008「綠色」奧運 聯合國環境機構與中國簽署協議 --﹥
北京奧組委簽署的協訂中包含避免空氣、水及噪音污染,承諾提供對環境友善的運輸系統及造景,和固體廢棄物的妥善處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也將積極參與2008北京奧運會這類大型活動的環境意識宣導活動,將「維護環境的健康」與奧運相結合。 今年10月間,北京奧組委已獲得ISO144001認證,意味著奧組委對於環境經營系統,諸如辦公室管理、活動路線設計、館場設計、合作夥伴及旅館的選擇、宣傳報導和環境管理各方面,都符合ISO144001的標準。 北京市「2008」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總工程師吳競軍表示:「2008北京奧運會館場工程將融入節能建築、環境保護、水資源的永續利用及對環境友善的建材。」 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奧組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說:「綠色奧運典範的樹立可鼓勵更多民眾『選擇綠色生活,參與綠色活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5/2005-11-18-01.asp ◆[永續發展]國際救援會議前夕 安南探視巴基斯坦災區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5/2005-11-18-03.asp ◆[永續發展]歐洲、地中海域將設立海嘯預警系統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5/2005-11-18-05.asp ◆[公害污染]美國乞沙比克灣整治工程因預算不足停滯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5/2005-11-18-10.asp
環境資訊協會 吳懿婷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作者:孫秀如 (城市偵查情報員)
大樹上的猩猩
帶著孩子們走在營區內的木麻黃步道,讓他們試著在木麻黃樹上尋找小蟲子的蹤跡。有小朋友發現了「避債蛾」,也有人看到了「黑角舞蛾」的幼蟲(是被寄生後,死掉的蟲體)。正想好好來解釋那個懸吊在枝條上的東西是「蟲」不是「蛹」時,居然有個小孩,正確無誤的叫出「避債蛾」的名字。「喂!你才一年級,你怎麼知道那是避債蛾!我可也是大學才學到啊!」(我心中小小的吶喊著)。不過,還是很好奇的問了那孩子,他怎麼知道的,不用他回答,他身旁的同學就搶著說,他有去上「科學班」。但是,對小小的孩子來說,「避債」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隻蛾為了「避債」而要偽裝,他們可是完完全全的霧煞煞!哈!「欠錢不還,躲避債務」,大概也是大人的專利吧! 邊走邊玩的到達了「臨時指揮所」,凌拂老師已經等大夥一段時間了。老師帶著小朋友們觀察「戰鬥澡堂」旁那兩棵大榕樹,讓孩子們想像樹上會出現什麼樣的生物,如果他們可以住在樹上,那要住在樹的那個地方呢?大家天馬行空的說著,「我只想在樹下,我怕高!」、「我要到樹頂,那樣可以看的很遠」、「我要在那個分叉的地方,可以坐著,不會跌倒!」……最後,當所有小朋友坐在教室前的木棧板,看著之前曾被稱作「YA!YA!樹」的那棵鳳凰木時,有個小朋友忽然喊著,「樹上有猩猩!」,「哇!真的耶」,又是一陣騷動。一時我還無法會意,看了很久很久,直到換到和孩子一樣的高度向上看,「天啊!真的有一隻猩猩懸在枝條上耶!而且是一隻有頭有臉的紅毛猩猩耶!」 那隻「樹上的猩猩」成了我們那天大夥的共同記憶與秘密,現在只要經過那棵樹時,總忍不住總要抬頭看一眼,「猩猩還在嗎?」。
紙上的小手印
繼上回那位幼稚園小朋友的「心型」手工賀卡之後,這會兒不知這群平均年齡不到七歲的小娃兒們,又會玩出什麼把戲?!「老師!我要把手印在紙上面!」終於有個小朋友提出他的構想了,而神奇的佳琪老師居然也幫他們達成夢想。看著一張張印著小手印的紙出現,超羨慕的,這回兒,可是大人們想學也學不來的啦!因為我們的手太大,比抄網還大,根本放不進紙張內,只有小朋友的手夠小才可以!大人們只能「望手興嘆」囉。
營造一個村落
看著胡老師的幻燈片,聽他說著在中原大學附近所進行的社區營造工作,覺得能夠住在那裡、參與那兒的活動,應該是很幸福的。老師提到,所謂的「音樂」和「戲劇」其實並不一定要有個「文本」,不用特別寫個劇本讓孩子來演戲等等,從過年過節時的活動籌備過程來參與,這就是一種生活上的戲劇了。其實,我們也一直很想在「綠色環境學習營地」裡營造一個屬於社區的空間,孩子可以在這裡接近自然、了解社區的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人之間的互動,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感覺與經驗,比高聲喊著「四海一家」等等的口號,還要來得真實吧! 對了,老師還教了大家做落葉堆肥的方式,其實還真的很簡單,一張鐵網、一個塑膠袋就搞定,開始努力「造土」囉! ※本專欄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刊登 ●[活動]主婦聯盟募集二手婦幼用品 --﹥
時 間:週一至週五 10:00-16:00 「送舊愛覓新歡」‧物盡其用。你家裡有占空間、用不著,又捨不得丟掉的婦幼用品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歡迎你捐贈出來,支持二手物品的流通,給有需要的媽媽「尋寶」,讓物盡其用、資源再生。 詳情請參閱 http://www.huf.org.tw/green/act01.htm ●[活動]城市星光影展-小樹的故事 --﹥
時 間:11月26日 18:30-21:30 小樹的奶奶說,小樹是在山林懷抱中出生的,所以小樹天生具有和山林溝通的能力,並且能夠感受大地的溫柔與寬厚;小樹的爺爺教導小樹,在森林中找一個角落,作為自己的密秘基地,讓自己的心能靜下來,聽見自然萬物的啟示。在野地森林逐漸消失的日子裡,大家一起再來重溫「少年小樹之歌」有笑有淚的故事,並聽很會說故事的張子超老師在星空下笑談自己和孩子互動的故事,提醒大家,天涼了,別忘了多加件保暖的衣服、戴帽子和野餐布。 活動適合親子、朋友共同參與,採預約報名,詳細說明與注意事項,請至「城市偵察網」查詢,或電洽觀樹教育基金會 。
時 間:11月26日 14:00-17:00 一提起自然的日記或隨筆,大家一定都會想到「湖濱散記」、「昆蟲記」,或是像凌拂老師、徐仁修老師、雷驤老師……之類人物,好像只有他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多彩豐富。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你的「偵察網絡」出現了破洞呢? 請帶著你自己最心愛的素描本,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些「自然觀察家」、「生活觀察家」的現身說法,然後大家一起走出戶外,用文字或圖畫把自己今天的感動記錄下來。 本次將由林麗琪老師將向大家介紹自然觀察的方式、工具,以及他的故事。請大家帶著空白的筆記本、自己習慣的鉛筆、原子筆或耐水性的筆,以及探索的眼睛和發現的心。當然如果你有望遠鏡的話,也要記得帶來喔! 活動適合親子、朋友共同參與,採預約報名,詳細說明與注意事項,請至「城市偵察網」查詢,或電洽觀樹教育基金會 。 ●[研討會]2005年國際水鳥大會 --﹥
時 間:11月25日至27日 「2005年國際水鳥大會」這項國際性的會議,乃是野鳥保育界的盛事,往年僅在歐美國家召開,今年台灣有幸成為亞洲地區第一個獲得主辦權的國家,我們特別選擇因黑面琵鷺而聞名國際的台南,作為會議舉行的地點。會中將邀請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說,並開放討論水鳥保育的相關議題,包括「禽流感之衝擊與野鳥和家禽間之傳播」、「水鳥遷移之研究」、「黑面琵鷺之研究」、「台灣保育」等。大會期間特地安排與會的國際朋友參觀黑面琵鷺保護區,藉由實地觀察及解說,瞭解台灣在推動野鳥保育工作上的作為。 詳情請參閱 http://210.59.17.8/~bird/ ●[研討會]2005空間改造全國論壇 --﹥
時 間:11月26日(六) 8:30-17:30 邀集各縣市相關局處官員與學者座談。主題一:都市改造—都市環境景觀政策 / 都市地景改造典範。主題二:社區改造—生活博物館園區 / 社區改造機制與策略。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oolnet.com.tw/tncf/events.htm ●[徵人]徵求社區參與研究助理 --﹥
人 數:1-2人
時 間:即日起 穿沼澤衣下水抱住海豚,協助牠浮起來以及呼吸換氣。並於7點、12點、17點、23點四個時段進行人工慣食流體營養。工作體力消耗大需要更多人手,尤其大夜班時段。請先電話聯絡確認人力狀況,並請自備短褲與換洗衣物。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