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環境政策]北縣烏來聯外道路開發案遭否決 --﹥
本報訊
台北縣烏來鄉公所於2003年起推動之「烏來三峽聯外道路」開發案,上週五(9)日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程序,正式遭到北縣環評委員一致否決。環評委員認為,此案並不具經濟效益且經過許多環境敏感區位,恐引起生態破壞與污染,因此,縣府已做成不適宜開發之處分。
由於該案規劃路線經十多個環境敏感區,並有污染大台北水源之虞,因而引發保育團體與原住民團體強烈反對。包括台大保育社在內十多個團體組成的烏來關懷聯盟,經過兩年多來的遊說終於獲得勝利,莫不感到欣慰與鼓舞。
該案自規劃之初便引起環保團體及地方居民強烈反彈,其中甚至歷經開發單位違法先行開發經環保團體舉發,而遭縣府農業局懲處之案內案。9日召開之審查會,烏來關懷聯盟及泰雅民族議會成員參與強烈表示反對。因該路線所經超過十個環境敏感區位,生態調查亦發現多種珍稀保育類動植物,尤其該道路之開發將造成大台北水源水質保護區嚴重等級之污染,且不具其預先所欲達成之交通替代經濟效益,本案最後剩下之需要性僅剩作為烏來第二緊急援外道路之用,本議題更進一步成為環保團體與開發單位之攻防焦點。
鄉公所委託之顧問公司表示,烏來鄉為全國唯一僅具有一條聯外道路之鄉鎮,每經天災或風災,若造成新烏路崩塌則烏來鄉全體鄉民將面與外界隔絕之狀態,必須依靠空中或其它補給方式。烏來關懷聯盟代表李佳達則認為,該道路以環境敏感區位為開發之對象,且路線皆選定在迄今未經任何開發之原始林,其中經過三個斷層帶及土石流潛勢區,其水土保持工作及用路安全堪疑,更完全不符「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防災管理之規劃。
泰雅族民族議會成員陳明光(Walis Taraw)提出,該道路開發案從未公開徵詢所有鄉民之意見,知情者或多以為該案係私人開發行為而無以為意。又烏來鄉公所身為一地方行政機關根本不足以代表原住民之完整民意,應徵詢泰雅民族議會及相關部落內之參與機制,若強行通過將由民族議會發動另一波原住民之抗爭行動。陳明光表示,希望另行研擬符合環保及永續之利用方式,將該案高達10億元之開發經費直接用於改善原住民生計,如加強醫療設施與健保費補助等。
值得一提的是,審查會開會前夕由聯盟團體發起「一人一信救烏來」的網路聲援活動,聯盟成員之一的台大學生在各大網路家族、BBS站宣傳活動訊息,在短短3小時之內已號召超過500名大台北地區民眾發信至相關單位表達意見,台大學生甚至突發奇想將訴求寫成饒舌歌(RAP)的形式,身上穿戴著大台北地區超過兩千名的連署書,在會場外進行平和抗爭,也引發在場團體與相關官員注目。
◆[全球變遷]氣候會議指出:2005年氣候災害損失最高 --﹥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2005-12-07(ENS)-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6日公佈,2005年因氣候引起之天然災害已造成最慘重的財政損失。據世界知名的慕尼黑再保險基金會(Munich
Re Foundation)初步估算,2005年全球經濟損失將超過2,000億美元,保險損失同樣將達700億美元以上。
跟之前損失最慘重的2004年相比,當時的損失總計約1450億美元,保險損失約450億美元。
慕尼黑再保險基金會首席主管同時也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財務顧問的一員羅伯斯特(Thomas Loster)指出:「由此數據呈現出的強力跡象,以及氣候變遷帶來的潛在衝擊預測顯示,證實了氣候變遷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我們勢必要對此展開行動。」他接著說:「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類悲劇警示我們,氣候的衝擊結果正使得所有民眾和社會面對與天氣有關的自然災難顯得更形脆弱不堪。」
慕尼黑再保險基金會於今年成立,該會宗旨在協助民眾降低各種形式的災害風險,進行中的計畫包括推動「微額保險」(micro-insurance),讓較貧窮國家有能力負擔氣候變遷等因素引致的災害相關損失。
身為一名氣候專家,羅伯斯特指出一突出的趨勢:氣候災害與經濟損失的相關性極高,遠高於較1950 年到2004年與地震災害與的經濟損失的相關性。
他進一步指出:「我們並非低估地震所造成的人類悲劇,畢竟一年有數萬人死於震災,像最近的巴基斯坦強震一樣。但我們也發現,與氣候相關的災害死傷人數正逐漸上揚。」
保險業專家也指出,今年一連串研究,包含《自然》期刊中的報告,已提出愈來愈多的科學證據,顯示自1970年代以來,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大型熱帶風暴,無論是持續時間和暴風強度,都顯著提高約50%。
而今年則是災害紀錄破紀錄的一年。像印度孟買在7月26日一天之內降下944公釐,創下歷年來最高的單日降雨量。歐陸首見的颶風文斯(Vince)在今年10月登陸西班牙,同時也是前所未見發生在最東方、也是最北方的颶風。
另外10月在加勒比海形成的颶風威瑪(Wilma)也是極其強大的,使得墨西哥的考祖梅(Cozumel)和猶加敦(Yucatan)形同廢墟。據統計財物損失高達150億美元,而保險損失則為100億美元。自有記錄以來第六強的颶風Katrina造成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與氣候相關的災害,財物損失總計超過1,250億美元及300億的保險損失。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署長托佛(Klaus Toepfer)在第11屆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COP11)上指出:「我們此刻身在蒙特婁開COP11會議,極其重要的是,在會議結束之前,各國政府將會發布一項訊息給工商業界及所有的世界公民,昭示我們持續努力遏制全球暖化的決心。」
科學家評估,溫室氣體的排放必須減少60%或甚至更多,才足以穩定大氣層。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dec2005/2005-12-07-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文彥、丁秋仁 譯,蔡麗伶 審校)
◆[生態保育]斑點梟生存危機促加拿大物種法初嚐考驗 --﹥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溫哥華,2005-12-07(ENS)-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內僅存23隻瀕絕斑點梟,鑑此,環保團體6日於《加拿大瀕危物種法》之授權,提出首次合法行動,立即要求聯邦政府主動保護該嚴重瀕危之鳥類,並積極妨堵其棲地再遭破壞。「山巒法律防護基金會」代表「加拿大西部荒野委員會」、「大衛鈴木基金會」、「森林倫理環境防護」等團體,向加拿大聯邦法院申請其聯合行動之司法復審。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dec2005/2005-12-07-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丁秋仁 譯,蔡麗伶 審校)
◆[生活環境]海鮮對健康功效
利多於弊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12-07(ENS)-研究鼓勵民眾,多食用海鮮料理可降低接近90%的心血管疾病突發機率,即美國民眾的頭號殺手。據本周於美國華盛頓舉行的海鮮與健康研討會之相關研究指出,海鮮當中富含omega-3脂肪酸,每日只要攝取少量海鮮,即可減少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dec2005/2005-12-07-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丁秋仁 譯,蔡麗伶 審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2-12 --﹥
-
[生活環境]三峽漏水
全縣45萬戶停水。板新給水廠和各加壓站電力設備年度檢修,發現台北縣三峽鎮橫溪橋頭的自來水管嚴重滲漏,造成縣內13鄉鎮市約45萬戶停止供水,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利用周末趕緊搶修,水公司十二區管理處經理宋金順表示,所有工程趕在11日凌晨零時前完工,希望如期恢復供水。(北縣
聯合時報)
-
[生活環境]第9次!高捷工地昨又塌陷。高雄市捷運10日下午又發生塌陷事故,距紅線R10美麗島車站約50公尺的中山路北上內側快車道,先出現長、寬各約1公尺的下陷坑;工程人員深挖後,才發現下方竟是足以容納兩輛轎車的大空洞,幸無人車掉入,耗時3.5小時已以混凝土回填完成搶修。(高雄
聯合報)
-
[生態保育]四草水母
愛牠別捉牠。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出現大量水母,台南市動物防疫所長李朝全8日為這群水母取名「四草水母」,並在水池投置塑膠板讓水母幼蟲附著,帶回室內繁殖,同時預防繁殖過盛,造成水母集體死亡。(台南
聯合報)
-
[環境經濟]中西太平洋漁業年會12日登場
日將再提制裁案。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12日起將在密克羅尼西亞開會,外傳日本將繼大西洋鮪魚保育國際委員會(ICCAT)之後,再提出制裁台灣漁船濫捕鮪魚的制裁案。(台灣
聯合報)
-
[環境政策]荖濃溪越域引水
工程喊卡。面對水利署推動曾文水庫荖濃溪越域引水工程,引起高雄縣桃源、三民和六龜等鄉居民反彈,水利署長陳伸賢10日表示,將暫時停止越域引水工程施工,未來將繼續與地方溝通協調。(高雄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南大校址
面臨焚化爐汙染。國立台南大學七股校區開發計畫公開說明會,9日上午在七股鄉十份村正王府舉行,與會者都表示歡迎,但由於七股校地早期是漁民開墾的魚塭地,吳連智等人要求政府補償,並且提醒要積極推動台南大學遷校,要先處理曾文溪對岸台南市土城焚化爐的汙染問題。(台南
聯合報)
-
[公害污染]鎘汙染擴大
桃縣另有10筆土地逾量。桃園縣政府環保局11月公告中華映管公司八德廠附近兩筆土地含重金屬鎘、鉛,11月11日再對下游灌溉區全面採樣,上周檢驗報告確定另10筆土地鎘含量也超出標準,環保局9日公告這10筆土地禁止種植食用作物,近日將由農業局派員前往剷除地上農作物。(桃園
聯合報)
-
[公害污染]山高垃圾遠
金針風景區髒亂。玉里鎮赤柯山金針風景區位處偏遠的高山,鎮公所清潔車無法上山清運垃圾,造成千噸大石龜等多處景點,長期以來堆積著被遊客棄置的垃圾,與雲霧裊繞的青山美景極不搭調。(花蓮
聯合報)
-
[公害污染]公地廢棄物燃燒
東港居民開罵。東港鎮船頭里中山國宅後方的公有地,過去曾計畫安頓華僑市場的攤販,但因不在鎮中心鬧區,地處偏僻,一直沒有利用,也缺乏管理,雜草叢生,長久以來常遭人利用晚上偷倒各種廢棄物,有大型家具、塑膠、保利龍等。8日被人縱火燃燒,濃煙密布迷漫整個天空,造成嚴重空氣汙染,附近居民大罵。消防隊據報前往滅火,花了1個多小時才撲滅。(高雄
聯合報)
-
[生物科技]測蘭花病毒
新法只要3小時。台灣蘭花年產值30億元,其中外銷占70%,但蘭花普遍有輪斑病毒及嵌紋病毒,目前檢測病毒需2天,無法應付龐大數量,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成功研發新方法,只要3小時即可測出病毒,是重大技術突破。(台中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范景硯 摘錄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2-12 --﹥
-
[環境經濟]巴西用循環經濟來驅動垃圾回收產業鏈。北京舉行的包裝廢棄物循環經濟論壇上,巴西企業再生利用協會介紹循環經濟模式的回收產業,由拾荒者組織合作社,對環衛部門收集的垃圾進行分揀,再賣給回收廠家。此舉不僅提高回收利用率,也創造50萬個就業人口。(北京
新華社)
-
[環境政策]香港計劃建超級焚化爐。香港政府計劃於2014年興建超級焚化爐,紓緩垃圾堆填區的壓力。據透露,日本東京焚化技術公司特地派員到港為興建做部署。(香港
中央社)
-
[公害污染]大陸沿海隨時可能引爆生態大災難。大陸沿海煉油和乙烯等大型石化廠隨處可見,未來還將打造多個世界級石化基地。但因缺乏統籌可能隨時引發類似松花江污染事件的生態大災難。(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甘肅擬將5大熊貓保護區連片解決繁殖問題。甘肅有百餘隻大熊貓,但因生存的自然保護區相對孤立而影響種群繁殖,目前該省正準備用建「走廊」的方式把五個棲息地連接起來。(蘭州
中新網)
-
[生態保育]寒流襲來
浙江揚子鱷提前冬眠。揚子鱷是全球23種鱷類中唯一會冬眠的物種。12月初寒流侵襲浙江,長興縣「揚子鱷村」的450多條揚子鱷提前進入深冬眠期。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甘肅白水江籌建大貓熊野外研究基地。甘肅省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正在邱家壩區域籌建大貓熊野外觀察研究和監測基地。(台北
中央社)
-
[公害污染]日軍遺留芥子氣傷人
中日律師組團調查。二次世界大戰日軍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芥子氣,致傷害兩名兒童,中日律師團10日起抵達吉林省敦化市進行調查。(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中國將成為亞洲最大石腦油消費國。國際諮詢公司FACTS
Inc.調查指出,中國在2015年以前將取代日本與南韓,成為亞洲最大石腦油消費國。石腦油提煉自石油。(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中國已取消輸日石油。日前簽署的中日長期貿易協議中已取消中國向日本出口石油條款,因中國希望優先滿足國內需要。(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土庫曼將出售天然氣給中國。香港商報10日報導,土庫曼總統尼雅佐夫表示,與中國已達成合約,將以每1000立方公尺80美元價格售予中國天然氣。(台北
中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張曉慈 摘錄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2-07 --﹥
-
[全球變遷]地球臭氧破洞較去年微幅擴大
-
[公害污染]颶風侵襲之海灣 沿岸致毒爛泥遍佈
-
[能源議題]能源局與「未來發電」共構水煤氣電廠 2012年前排氣零污染
-
[環境哲學]2006年自願性農地保護計劃27億美元預算搶先發放
-
[環境政策]放射性材料使用者須實行更嚴格控管 以堵恐怖份子不當利用
-
[生活環境]紐澤西兩大石油公司妥協 認養土地以示補償地下水污染之過
-
[能源議題]太陽能發電進駐夏威夷軍事基地 宅區內3,000餘戶受惠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dec2005/2005-12-07-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丁秋仁 譯,蔡麗伶 審校)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台灣常見入侵生物簡介(無脊椎動物) --﹥
資料提供:農委會防檢局
松材線蟲 中國梨木蝨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 紅火蟻 刺桐釉小蜂
福壽螺 河殼菜蛤 美國螯蝦
生物名稱 |
松材線蟲 |

 |
入侵時期 |
1985年在台北縣石門鄉發現 |
國外分布 |
原產於北美洲,目前在韓國、日本、墨西哥及中國均有分布 |
國內分布 |
全國各林地 |
危害嚴重性 |
為害松科植物,種類超過50種以上。在台灣主要為害琉球松、黑松及台灣二葉松,引起松材線蟲萎凋病,藉由松斑天牛的傳播,使受害植株水分輸導能力受阻,致使蒸散作用降低,其後松脂流量停止。感染3~4週後,針葉開始褪色黃化,松樹呈現萎凋,針葉轉為紅褐色,嚴重時造成松樹死亡。10年間低海拔杉林消失,受害林地超過3000多公頃,嚴重影響水土保持。 |
防治方法 |
1.剷除感染源:將病死木伐倒,並以化學藥劑或物理方法將病死木內松材線蟲或松斑天牛予以殺死。
2.防止病害傳播:利用化學或生物藥劑撲殺媒介昆蟲及松材線蟲。
3.增強松樹的抗病性:抗病育種及加強森林保育管理。 |
生物名稱 |
中國梨木蝨 |

 |
入侵時期 |
2002年 |
國外分布 |
中國大陸 |
國內分布 |
台中縣東勢、和平、新社、苗栗縣卓蘭、南投縣仁愛鄉等 |
危害嚴重性 |
梨木蝨僅危害梨樹,主要藉由刺吸嫩芽、嫩梢及葉片汁液而影響梨樹生育,嚴重可造成受害葉片褐化、枯死、落葉。另蟲體會分泌蜜露而誘發煤煙病,在樹體表面形成煤污而阻礙陽光,影響光合作用。煤煙病若直接發生在果面,則直接影響外觀,降低果品價值。梨木蝨在2月間開始出現活動,2月下旬至4月為產卵期,夏季為發生高峰,至秋、冬季密度逐漸降低。其發生嚴重性視田間管理情況而有差異,防治及管理不良之梨園發生較為嚴重。 |
防治方法 |
1.越冬期間將落葉及雜草集中清理深埋,並以藥劑全面噴灑梨園1次。
2.每年梨萌芽後開花期間應經常巡視梨樹的嫩葉、幼梢、花柄、葉片背部等處,注意梨木蝨的發生情形,一旦發現卵或若蟲,即以9.6%益達胺溶液1,500倍、18.3%芬殺蟎水懸液粉劑3,000倍或25%布芬淨1,500倍防治,每隔7天再防治1次,連續2次。
3.第一世代有部份若蟲會在嫩梢上捲曲的葉內危害,第1次噴灑農藥若未能全部殺死,則待1週後葉片展開時再行施藥1次。
4.利用噴水設備或降雨沖洗葉片上的蜜露及煤污之後再行施藥,添加展著劑可增加防治效果。
5.梨木蝨成蟲具有飛翔能力,防治時宜採區域共同防治策略,以提高防治效果。 |
生物名稱 |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 |
 |
入侵時期 |
2000年首度於桃園地區發現 |
國外分布 |
中國、香港、泰國、美國(佛羅里達、夏威夷)、波多黎各等 |
國內分布 |
全台灣,以北臺灣為主 |
危害嚴重性 |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可危害蘇鐵全株,包括葉片、莖球及根部等,常在葉片基部、葉軸和羽狀小葉的下表面吸食汁液,使葉片黃化枯萎、脫落,嚴重可導致全株枯死。蘇鐵白輪盾介殼蟲繁殖能力強,可藉由風、人為攜帶或苗木遷移,作長距離擴散。 |
防治方法 |
1.居家環境部分,可利用鑷子或軟毛牙刷沾水清除,或以水柱沖洗,尤其是芽鱗處,惟應避免傷及新芽。
2.剪除受感染葉片,避免成為感染源。
3.噴施肥皂水、辣椒水、蒜頭水等忌避性物質於蘇鐵上,每星期施用一次,但應避免忌避液體滲入土中影響蘇鐵生長。
4.使用95%夏油稀釋100倍,或液體臘稀釋200倍,或以沙拉油稀釋500倍防治。
5.輪流使用11%百利普芬乳劑稀釋1000倍,40.8%陶斯松乳劑稀釋1000倍,或50%馬拉松乳劑稀釋800倍防治,每7-10天施用一次,連續2次。 |
生物名稱 |
紅火蟻 |

 |
入侵時期 |
2003年9~10月 |
國外分布 |
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與阿根廷)、美國、澳洲、紐西蘭、中國、香港 |
國內分布 |
台北縣、桃園縣、嘉義縣19鄉鎮 |
危害嚴重性 |
1.火蟻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會使被攻擊者產生過敏(15﹪)而有休克(2﹪)、死亡的危險;若膿泡破掉,則常易引起細菌的二次性感染。
2.生態及農業上的危害:火蟻除對生態環境中土棲的動物造成傷害外,在危害嚴重的地區,泥土中的蚯蚓往往都被捕食殆盡;此外可能取食作物的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影響作物的成長與收成,造成損失。
3.公共安全及經濟上的危害:火蟻的蟻巢也常常入侵戶外與居家附近電器相關的設備中,如電表、電話總機箱、交通號誌機箱等,造成電線短路或設施故障。 |
防治方法 |
1.以餌劑為主的二階段處理方法:二階段處理方法是散布餌劑與獨立蟻塚處理兩個方式配合使用。在火蟻覓食期散布餌劑,必要時約7 ~
10天後再使用獨立蟻塚處理方法,並持續處理直到撲滅為止。農地推薦用要包括3種餌劑(百利普芬、芬普尼及賜諾殺)及9種觸殺型藥劑(百滅寧、賽滅寧、第滅寧、芬化利、加保利、安丹、陶斯松、大利松及芬普尼)。環境用藥種類請參考環保署火蟻用藥網站資料。
2.非藥劑防治方法:
(1)沸水處理:蟻巢(塜)直接灌入沸水,防除效果近60﹪。每個蟻塚至少要使用5 ~
6公升的沸水,沸水必須灌注達蟻巢所有區域。單次的處理成功率較低,須連續處理5 ~
10天以上,但很容易復發。處理過程中須避免被沸水燙傷,或傷害周圍的植物。
(2)清潔劑處理:直接挖掘蟻塚,將整個蟻巢放入約15 ~2
0公升盛滿清潔液的水桶中,放置約24小時以上。在挖掘蟻塚時會遭受許多火蟻的攻擊,應注意切勿將蟻巢打翻。 |
生物名稱 |
刺桐釉小蜂 |
 |
入侵時期 |
|
國外分布 |
由於刺桐釉小蜂剛剛定名,無法確認牠的原始分布地。 |
國內分布 |
目前除連江與金門縣之外,全台(含離島地區) |
危害嚴重性 |
主要病徵:受害組織產生蟲癭,每個蟲癭大小約為0.2-1.5公分,通常多數聚集,群落數量從幾十至幾百不等,病徵出現在新生嫩枝、枝條、葉柄、葉脈、甚至葉肉上;刺桐屬植物遭感染後,多數會產生落葉的現象,癭組織以及葉片掉落後,新生的組織仍會不斷受到感染。感染嚴重的植株,易被其他昆蟲或真菌二次入侵,甚至死亡。 |
防治方法 |
植栽管理:
1.暫停種植刺桐屬植物。
2.銷毀已嚴重感染的小苗。
3.加強施肥與澆水管理以增加植株抵抗力。
誘引除蟲:
1.已感染刺桐釉小蜂之刺桐落葉集中並焚毀,可避免成蟲羽化擴散。
2.在刺桐樹冠下的枝條上懸掛黃色粘蟲板,可以黏住釉小蜂,降低成蟲數量。
化學藥劑:
1.梅雨季節後開始施藥,且需避免在下大雨前施藥。
2.施藥人員需著裝防護,在順風位置用藥,且應於早晨九點前完成。
3.取6.7毫升益達胺(9.6%溶液)的藥劑與40毫升礦物油混合溶於20公升的水中,株高6公尺的刺桐,平均每株約噴灑5公升於枝葉上,每7天噴灑一次,至少持續進行2個月。 |
生物名稱 |
福壽螺 |

 |
入侵時期 |
1979年自阿根廷引進台灣養殖,期能取代台灣原生種田螺,作為食用螺類,後因口感不佳且利用性不高,而紛紛棄養造成危害 |
國外分布 |
原產地為南美洲,傳播至台灣、日本、韓國、東南亞、大陸等 |
國內分布 |
全台灣 |
危害嚴重性 |
危害對象包括水稻、芋、茭白筍、蓮花、菱角、水蕹菜等水生栽培經濟作物,造成生態威脅或影響。 |
防治方法 |
70﹪耐克螺可濕性粉劑,80﹪聚乙醛可濕性粉劑。 |
生物名稱 |
河殼菜蛤 |
 |
入侵時期 |
黑田(Kuroda)在1941年的報告已有紀錄到此種,但首次危害紀錄在1986年台北新店溪上游直潭壩取水口造成嚴重堵塞 |
國外分布 |
中國、日本、香港、韓國、南美阿根廷 |
國內分布 |
台灣中部以北水庫與集水區等,如石門水庫、日月潭大觀電廠等 |
危害嚴重性 |
1.影響水力發電,提高社會經濟成本和損失。
2.改變湖泊或河川生態體系,使生物相單調化。
3.影響水管系統正常運作。
4.影響水質與人體健康。 |
防治方法 |
定期刮除監控 |
生物名稱 |
美國螯蝦(克氏原喇蛄;Procambarus
clarkii) |
 |
入侵時期 |
因觀賞目的於1970年之前引進,於1980年首次在野外發現,已在台灣淡水域中逐漸繁衍。 |
國外分布 |
美國西南部 |
國內分布 |
大漢溪之支流草嶺溪,基隆河之支流大坑溪,大堀溪,新豐溪之支流茄苳溪、崁頭溪、德龜溪,頭前溪,鳳山溪之支流大平窩溪,後龍溪,烏溪,八掌溪及蘭陽溪之支流安農溪等流域 |
危害嚴重性 |
1.用大螯剪斷或破壞水中大型水草,直接減少棲地的異質性。
2.具水草的棲息環境減少,直接影響生存於水草周邊的無脊椎動物數量,因此間接減少魚類的食物,及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3.直接攝食水中無脊椎動物,造成數量減少。
4.與底棲性魚類、蝦蟹類在空間及食物上的競爭,並干擾其存活。
5.挖洞築巢,影響農田蓄水破壞水利設施。 |
防治方法 |
宜投入長期的研究建立監控模式,防止其持續蔓延 |
※本文出自農委會防檢局《外來種資料庫建置與維護專案》
●[節目預告]吉貝的願望 --﹥
播出日期:12月12日(一) 22:00-23:00首播
12月14日(三) 10:00-11: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吉貝的願望
沙尾位於吉貝島北面,是由漂沙淤積所形成的一條長帶型沙灘,由高空俯瞰,有如吉貝的尾巴,所以當地居民稱它「沙尾」。由於沙灘美麗,具有旅遊價值,20年多前就有業者在沙灘入口處承租土地,並且築起圍牆,將沙尾隔離在吉貝之外。一座樂園的圍牆,將吉貝島分成二個世界,沙尾沙灘成為遊客的遊樂天堂,但是吉貝村落卻是日益沒落…
【看守台灣】旗開得勝?
每到了選舉期間,輸人不輸陣化成具體的象徵是令人眼花撩亂的旗海飄揚,血脈賁張、高分貝嘶吼的選舉現象。
以12月3日投票完到12月4日兩天,台北縣清潔隊在29個鄉鎮光是單面旗,就拆了30萬7066面,以一面售價50元來算,也超過1500萬。這並不包括看板、布條等其他競選廣告物的費用。
●[活動]滿月圓賞楓之旅 --﹥
時 間:12月17日
地 點:滿月圓森林遊樂區
費 用:900
主 辦:台北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00號4樓之1)
聯 絡:馬秘書
電 話:23661011
傳 真:23649863
E-mail:tnature@ms48.hinet.net
滿月圓秋冬之際以紅楓景觀聞名,這裏的楓樹大多為楓香與青楓相互雜生,除了森林遊樂區內溪畔步道兩旁種植的青楓,整個滿月圓山與北插天山範圍皆散生無數的野生楓香。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eat.org.tw
●[活動]九份二山地質考察 --﹥
時 間:12月17日、18日
地 點:南投縣九份二山
費 用:3500
主 辦:台北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100號4樓之1)
聯 絡:馬秘書
電 話:23661011
傳 真:23649863
E-mail:tnature@ms48.hinet.net
此次考察特別選擇 921
震災的地質景觀做為。解說老師為任教於台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的余炳盛老師,余老師地質學養深厚,相關著作散見於各期刊,其中台灣省立博物館所出版的金瓜石、九份金銅礦床導覽一書,更獲頒教育部所推薦中小學優良讀物之殊榮。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eat.org.tw
●[課程]環境權種子教師研習營 --﹥
時間場次:
12月17日(六),地點:台南勞工育樂中心
12月18日(日),地點:屏榮高中江來館會議室
主 辦: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費 用:免費,但需繳交保證金500元(全程參與可退費)。
電 話:02-23636419 林小姐
E-mail:tepu.org@msa.hinet.net
你知道大哥大基地台與高壓電纜線放射出來的電磁波對人體之危害嗎?台灣爲何必須成為非核家園?近年來各地公害層出不窮原因何在?這麼多問題跟憲政改革到底有何關係?請來參加我們的培訓活動,保證讓你豁然開朗。
詳情請參閱 http://www.tepu.org.tw
●[研討會]94年生態工法工程案例研討會 --﹥
時 間:12月14日(三)
地 點: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館三樓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一號)
主 辦: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台北科技大學
聯 絡:廖偉宗
電 話:(02)2771-2171#2664 , 2647
傳 真:(02)8771-9190
E-mail:wayne@ntut.edu.tw
為促進產、官、學、研各界對生態工法工程案例的深入探討與了解,本研習會篩選生態工法應用於公共工程之實際案例,邀請主辦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以案例探討方式提供實際操作經驗,加強生態工法實務經驗交流,俾利於工程設計及施工時將生態保育觀念融入應用於相關之工法技術,以兼顧自然生態保育。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c.ntut.edu.tw/%7Ewwwwec/conference/2005werc/2005werc_eco.htm
★徵求日文新聞編譯志工 --﹥
為擴大環境資訊電子報的國際面向,本報徵求日文新聞編譯志工數名。每週負責編譯1則新聞(約500字)。歡迎對各類環境議題有興趣的日文高手,共同參與。意者請下載簡歷表,來函請寄:fedor@e-info.org.tw。
★網站改版志工召募 --﹥
各位關心環境議題的夥伴,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即將以新面貌與大家見面。新版網站上線後,本會將需要志工協助我們將舊網站文章轉存成新網站的資料庫內容,往後,所有環境資訊中心都將資料庫化,讀者查詢資料也會更方便了!
因此,如果您:1.會上網(這是一定要的啦);2.對文字版面格式要求超龜毛,不排版乾淨決不干休;3.對html編碼只知道一點皮毛又想多了解一點;4.想知道資料庫運作的背後秘辛;5.對處理環境議題資料超有興趣;6.3個月內每週有8小時以上空閒時間。那麼,趕緊來報名,您就是當然人選了。
想知道您往後投入的網站會是什麼樣子,可先到此來瞧瞧:http://e-info.org.tw/index.php。
誠摯邀請您和我們一同走過協會新舊交替的時光,意者請下載簡歷表,來函請寄:pon@e-info.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