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02.08
本日焦點:

關渡平原砷含量過高? 民眾應「砷」入了解! 

欣欣向榮的關渡一片綠意

 

近日媒體對於關渡平原部分農地土壤及農作物含砷問題的大幅報導,行政院環保署提出回應並說明事件原由,強調關渡地區農地砷含量較高,並不是因為廢水、廢液排入的污染,民眾不需過於擔心恐慌。但台北市環保局表示,研究結果在不夠完整的情形下發佈,易引發不當聯想。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讀者投書:

關渡平原的延「砷」聯想

作者:洪淳修(紀錄片導演)

2004 關渡平原(攝影:Dada)這幾天關渡平原的新聞,居然與砒霜連在一起,因為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表示:關渡平原的土壤有重金屬「砷」汙染。而記者說「砷」就是砒霜,消息的確聳動,連我也嚇了一跳!我拍片的地方居然四處都是砒霜,那工作在其中的農漁民怎麼辦?我並非懷疑檢測報告的虛實,而是背後動機,應可再思考與檢驗。
 

編者的話

關渡 兒時的記憶!

作者:莫聞

小時後家裡窮,父母親在廿出頭比現在的我還小的年紀,為了養育四個孩子,四處搬家在台北尋找房租更便宜的地方,其中一個地方便是關渡。儘管兒時記憶已模糊,心底對關渡仍有特殊感覺。最近傳出土地含砷事件,當地的農作物檢驗結果還未出爐便遭質疑不安全,對這樣的新聞發展,其實內心有股隱憂:萬一關渡平原不能農耕,會不會被拿來大規模開發?這塊台北市最後僅存的生態寶地,會發展成什麼模樣?

 
編者的話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讀者投書

熱門內容
IPCC報告 你不可不知的氣候變遷數據!
浙江7個植物新物種 專家提醒:應注意外來入侵種
熱門關鍵字
水污染 外來種
推薦評論
蘇花高能提升東部發展? 侯孝賢、嚴長壽齊聲反對 (12)
再生能源成本高? 學者:強調技術研發才有機會 (3)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 關渡平原砷含量過高? 民眾應「砷」入了解!  --﹥

本報2007年2月8日台北訊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土基會針對近日媒體對於台北市關渡平原部分農地土壤及農作物含砷之問題的大幅報導,提出回應並說明事件原由,同時強調關渡地區農地砷含量較高,並不是因為廢水、廢液的排入,或者是廢棄物管理不當造成的污染,民眾不需過於擔心恐慌。

環保署表示,關渡地區農地砷含量較高的主因是源為地熱谷附近河床所含高量砷鉛鐵礬礦,經自然傳輸長期累積所造成,屬環境地質因素,與地質長期沖刷、傳輸、沉積有關。這份調查是始於95年度環保署補助台北市環保局進行北投農地砷含量及分布範圍的擴大調查結果,發現關渡平原約123公頃農地(表/裡土)含重金屬砷達土壤污染管制標準(60mg/kg)。

環保署與台北市環保局研議近期需採取的相關措施包括:台北市環保局持續監測關渡平原的土壤及地下水;建設局將該處作物先行控管檢測;建設局及水利處於磺港溪旁適當地點設置告示牌;衛生局評估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函請衛生署研訂稻米砷含量食用限量標準;工務局則考量管制磺港溪上游砷濃度超過土壤污染管制標準地區的土壤外移。

不過,台北市環保局局長沈世宏6日表示,整個研究計畫由台北市環保局出資委託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進行,不過因為還有2塊土地檢測資料未完成,最後的期末報告今年3才會提出,研究結果在不夠完整的情形下發佈消息,易引發不當聯想。

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張尊國教授表示,因為媒體採訪後他才說明研究結果,希望提醒民眾使用地熱谷水源做菜有風險。張尊國說,先民在關渡平原耕作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土壤砷含量甚至到地下4公尺;但因為植物不易吸收砷,所以區內稻穀的砷含量,經檢測後多數都低於標準值,屬於食用範圍之內,民眾無須恐慌。

台灣新聞  --﹥

查斃死豬 上千餐飲商列黑名單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時電子報雲林報導

斃死豬肉流向眾說紛紜,引發民眾恐慌,雲林地檢署7日提供稽查參考名單,範圍包含上千個餐飲相關行業,從菜市場、飲食攤到營養午餐,無一倖免。檢方籲請全國各縣市衛生單位展開全面稽查,過濾所有豬肉來源,給民眾一個明確答案,恢復民眾的食用信心。

檢察官黃裕峰表示,業者王朝平即供稱他提供大台中地區兩百餘家便當店斃死豬肉,依此估算,可能買到斃死豬肉的下游業者,將達上千名,其中以大台北、大台中為最大宗,再來是桃園地區,彰、投、苗較少;雲林以北縣市,可能只有基隆倖免。

黃裕峰指出,檢方將藉衛生局稽查的機會,全面清查業者肉品來源,讓下游業者將不敢再貪小便宜,購入斃死豬肉,對於能夠提出肉品來源的業者,也是一種認證,讓民眾買得安心。

 

北投居民複檢 無砷中毒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聯合新聞網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昨天會同市立聯合醫院專業醫師,複查前天篩檢出現類似砷汙染中毒症狀的北投農戶,並未發現砷中毒案例。醫師認為砷多為慢性中毒,應長期追蹤。

關渡平原土地遭砷汙染,衛生局公衛護士已訪查完成52戶,對初篩出現健康症狀的5位個案(另1人不必由醫師複檢),由醫師楊慎絢到居民家中複檢。

楊慎絢表示,避免民眾恐慌,會參酌個案的背景資料,例如在北投地區活動時間,抽菸的量與年數,是否曾居住過西南沿海或宜蘭地區,是否以地下水或溫泉水為飲用水等,衡量是否採尿、驗血。

 

查獲73隻走私保育鳥類 安康專案成效佳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東森新聞桃園報導

桃園縣楊梅警分局執行第7波全國同步查緝走私品及動物活體之「安康專案」,配合全國同步查緝行動共查獲4件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案件,查獲各類走私鳥類共73隻。

年關將近,各項走私物品急於在市面流通,在內政部警政署所規劃多次的全國性同步查緝行動下,已有效制止國內販賣走私物品業者的氣焰。尤其走私動物活體對國內生態、防疫造生嚴重危害,為了全國人民的健康及生態保育,希望民眾支持警方的取締行動,並且拒絕購買來路不明之物品及寵物,以有效制止走私之歪風。

 

豬肉連皮買 避免斃死豬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中廣新聞網台東報導

台灣西部爆發斃死豬肉流入市場的事件,因為地理環境的區隔,再加上台東地區並沒有團膳公司,市場相對封閉,台東縣衛生局連日來針對量販店超市、及自助餐店肉品來源展開稽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來源不明的豬肉和豬肉加工製品。

為了當個聰明的消費者,台東縣衛生局建議民眾,除了購買溫體豬肉和有CAS認証的肉品外,選購豬肉從外觀上,要注意肉體的色澤和彈性,而一般斃死豬肉都會去皮賣,所以消費者最好買有帶豬皮的肉,更能夠確保安全。

 

金門古寧頭北山軍民淨灘 垃圾地雷全清除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中央社金門報導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在古寧頭戰場北山出海口舉辦軍民淨灘活動,當淨灘人員從北山出海口往紅土斷崖海灘推進,不意眼尖民眾發現散布10多顆地雷,帶領官兵淨灘的聯勤金門地支部指揮官朱漢權少將,立即下令所屬未爆彈處理小組趕到現場,依標準作業程序將地雷置入防爆毯、防爆桶帶回銷燬,軍民把垃圾和地雷一起清除淨灘。

朱漢權說,這批地雷為M3人員殺傷雷,年代久遠,彈體已經嚴重鏽蝕,但威力仍不能忽視。

 

中科啟用後 台中砷空氣暴增54倍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聯合新聞網台中報導

台中市議員楊正中6日指出,中科園區啟用後,周邊三處環保局空氣監測站測得的空汙指數,含砷量明顯暴增54倍,東海大學環工系教授張鎮南的檢測,結果也與環保局數據接近,顯示台中地區空氣確實有砷汙染。

東大環工系教授梁正中說,環保署僅訂「管道」排放許可標準,不管「周界」排放情況,法令不周全,廠商製程仍有不經排放管道的逸散風險,累積的砷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梁正中提醒環保單位及業者「要有良心」,希望使用砷等重金屬的高科技業者,應注意汙染防治問題。

 

抽驗包裝及盛裝飲用水水源水質 97.1%合格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環保署台北報導

行政院環保署公布環保單位對包裝及盛裝飲用水水源水質稽查成果,95年各縣市環保局共稽查5,117次,其中水源業者604次,抽驗水源水質341次,其中331次合格,10次不合格,抽驗不合格率為2.9%。不合格者已由縣市政府依法處分。

環保署重申,雖然環保單位已加強稽查包裝及盛裝飲用水水源水質,包裝水及盛裝水業者應本商業道德,需自行定期辦理水源水質檢驗工作,不取用未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之水源。購水民眾更應睜大眼睛,於購買包裝或盛裝飲用水時,不要購買水源不明之盛裝飲用水,並請儘量選購有食品GMP標誌之包裝水。

 
國際新聞  --﹥

布希2008大幅刪減環境預算 儲備核能發展

摘譯自2007年2月5日ENS美國華府報導;林盈秀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總統布希對閣員介紹他的核能發展預算構想 照片來源: The White House美國總統布希5日送交2008會計年度預算共2.9兆美元,大幅增長國防費用,但縮減保育計劃經費。布希預估來年稅收將會增加,且開放極地野保區石油開採。而布希政府表示,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以及加強鼓勵清潔能源技術的運用,是能源預算案的重要核心。

在能源部門的243億美元預算中,布希要求國會通過為加速煤、核能及再生能源生產技術研究的27億美元,這筆預算也包含對高效能汽車及生質燃料的發展研究。

美國能源部長伯德曼(Samuel Bodman)表示:「藉由能源來源多樣化,及減少對國外能源的依賴,這份預算是為增強我國能源安全。」

布希編列1.14億美元預算支持美國核能工業的擴建計劃,及4.05億美元在「全球核子夥伴關係計劃」(GNEP)上。根據這個計劃,美國可以建造核子燃料的再加工工廠,並販賣原子爐燃料給沒有能力製造核能燃料的國家。

美國參議院環境暨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席、加州民主黨代表鮑克瑟(Barbara Boxer)5日失望表示,布希總統的預算案,未能優先考量美國人民權益,而真正用途則是伊拉克戰爭。

鮑克瑟指出:「美國人民2006年11月投票希望能有所改變,而總統不但沒有接受人民心聲,卻給予我們更多和以往相同的東西——為這場無止盡的戰爭開出空白支票;然而對真正重要的國家優先考量,像是教育、健康醫療、能源自主、地方執法強化,及對抗全球暖化威脅上的花費,卻極盡小氣。」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冰島業者過度撈捕 上百噸長鬚鯨肉白白浪費

摘譯自2007年1月22日ENS冰島,雷克亞維克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位於冰島的一家捕鯨公司正在掩埋超過175噸的長鬚鯨肉 照片來源: Greenpeace綠色和平組織保育人士從冰島小鎮報紙的一則新聞報導中得知,最近一次冰島捕鯨行動中所捕獲的鯨肉、鯨骨和內臟(總計超過475噸),將白白被銷毀。

國際保育組織發現有200噸長鬚鯨肉,被擱置在倉庫中,準備進行化學污染的檢測。根據北歐綠色和平海洋保育運動人士普連姆(Frode Pleym)指出,其他179噸的長鬚鯨遺骸(內臟和鯨骨)則被丟棄到垃圾掩埋場,任其自行腐爛。

學名為Balaenoptera physalus的長鬚鯨,已被列入華盛頓公約第一層級附錄中的瀕危物種,第一層級附錄中的野生物種已面臨絕種威脅,而華盛頓公約也禁止任何將瀕危物種用於商業用途的國際交易行為。根據估計,過去3個世代(60年到75年)的長鬚鯨數量在全球已減少50%,這也讓長鬚鯨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中被歸類為瀕臨絕種的動物。

冰島所貯存的鯨肉和鯨脂大多出口至日本,但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日本截至2006年10月仍擁有4962噸的鯨肉庫存量。綠色和平組織表示,光去年在日本市場上就有5500公噸的鯨肉供應量,包括未被食用或未售出而丟棄的鯨肉。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英國爆發H5N1型禽流感 15萬9千隻火雞遭撲殺

摘譯自2007年2月5日ENS英國,倫敦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高密度養殖的火雞 照片來源: Farm Sanctuary英國首起H5N1禽流感案例日前已獲官方證實,沙福克郡一處養殖場中的2500隻火雞上週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

鄰近上霍爾頓的伯納馬修養殖場,將15萬9千隻火雞分別飼養於22個雞棚中,但英國政府已將養殖場中的火雞全數撲殺,防止此種具高度傳染力的疾病擴散開來。

獸醫實驗研究所(Veterinary Laboratories Agency)針對養殖場死亡的火雞進行抽樣檢查後,證實雞隻血液中確含有H5N1型禽流感病毒。

全球已有271件人體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案例,死亡人數達165人。此外,上千萬隻雞、鴨、火雞因為禽流感而死亡,或為了防止疫情擴散而遭到撲殺。

此次疫情爆發的徵兆出現在1月30日,55隻雛火雞死亡,16隻則因染病而被撲殺,隔日又有超過  185隻火雞死亡。

英國國家獸醫局已在養殖場3公里(2英里)內的地區設立保護區,並在10公里(6英里)內設立監控區,嚴格限制所有的行動,家禽與野生禽鳥也進行隔離。

英國健康保護局表示,雖然爆發禽流感事件,但目前H5N1型危及民眾的程度仍偏低。英國是冬季第3個證實家禽感染H5N1型病毒的歐洲國家,匈牙利和俄羅斯的克拉斯諾達爾已分別在1月24日和1月29日通報疫情。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歐盟擬立法 打擊「綠色罪行」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國時報報導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將提議制訂法令,以對付所謂「綠色犯罪行為」,而違犯該法者不僅要付出鉅額罰款,還將面臨牢獄之災。 正在草擬中的法令列出九項罪行,包括非法傾倒廢棄物,以及非法採摘或破壞受保護的野生花草。一旦通過,將在所有歐盟國家實施。

歐盟之所以針對生態保育罪行制訂法令,是因為歐盟各國對於污染以及非法傾倒廢棄物之類行為所訂罰責寬嚴不一,讓犯者有漏洞可鑽。 新法令對若干最嚴重的罪行,例如已足以置人於死地的犯行,訂出起碼的量刑標準。而所列罪行有許多在某些歐盟國家已屬於犯法行為。

新法令載明,嚴重污染或非法運送核子原料,應判刑2至5年。若導致死亡或涉及犯罪幫派,刑期可達10年。 企業若因疏忽而造成汙染,企業主管可能會被剝奪經營資格,企業也必須負責清理善後。所在國政府也可以要求他們擔負刑責。新法令表明:「經驗顯示,現有制裁系統不足以達到全面遵守環保法律的目標,要達成目標應該要制定刑責。」

 

稻米瀕絕 泰國建立「大米基因銀行」保存2.4萬稻種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東森新聞泰國報導

泰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米生產國和出口國,泰國香米更是聞名於世,但泰國數萬種水稻中己有許多種類已瀕臨絕種,這些大米雖沒有經濟價,卻可能具有潛在的醫學或農業用途,因此泰國建立了「大米基因銀行」,保存了2.4萬種水稻種子。

泰國農業部水稻部門的負責人,同時肩負遏阻稻米絕種並發掘各品種奧秘的泰國科學家蘇拉朋表示,泰國雖然有數萬品種稻米,但是農民只栽培某些高產的品種,使得泰國多種水稻瀕臨絕種,建立泰國「大米基因銀行」將可以改變現況。

位於曼谷郊外的一大片稻田之中,有一所國家大米種子儲藏實驗室,這座實驗室是1982年在日本的協助下創建,實驗室的冷凍室裏儲藏著近2.4萬種水稻的種子,其中有許多樣品的種類甚至還沒有確定。「大米基因銀行」裏的水稻種子都被保存在攝氏零下10度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這些種子在50年後仍然能夠種植,每隔3年,科學家就必須對這些種子進行檢查。

 

歐盟提醒會員國對禽流感疫情要保持警覺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法新社布魯塞爾報導

歐盟食品安全與獸醫專家6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例行會議,針對不久前才發生在英國境內的禽流感疫情防治措施進行檢討。會中歐盟執行委員會要求所有會員國,對疫情要持續保持警覺。

歐盟防疫專家在會中認為,現行預防措施已足以避免禽流感病情擴散,同時認為目前仍不需要大規模替家禽類動物接種疫苗。歐盟執委會在會後公布的聲明中指出,為了降低禽流感的威脅,執委會認為所有的會員國都應保持密切監視和確保家禽安全。

所有會員國都被要求再一次確認自己國內的防範措施,而且已被界定為高危險地區的家禽要改為室內圈養。歐盟執委會從2006年2月,在14個會員國中先後發現禽流感病毒後頒佈預防措施。那次事件造成整個歐洲的家禽消費市場大幅度滑落。

 

美國科羅拉多爆發牛結核病 33年首見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東森新聞科羅拉多報導

美國科羅拉多州6日爆發牛結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案例,農業部緊急將爆發疫情的農場內600多頭肉牛進行隔離檢疫,還好檢疫單位發現得早,這些病牛的肉品還沒有進入到市場販賣,這種牛結核病也很少有傳染給人類的案例出現。 

美國科羅拉多州農業部6日表示,這是科羅拉多州自1974年以來,首次爆發牛隻感染結核病例。科州獸醫凱斯羅爾指出,「我們發現該地區有這種病症出現,我們會儘快對農場牛隻進行隔離檢疫。」

這種藉由空氣傳染的牛結核病會攻擊動物的任何部位,最常見到的目標是以肺部為主,如果沒有治療,動物會有致命的危險。凱斯羅爾說,「其他的畜群以後也會個別檢測,如果有任何動物被檢測出來為陽性反應也可能被撲殺,我們還要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測。」

 

聯合國警告稱全球暖化將引發更多天災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法新社日內瓦報導

聯合國減少災難國際策略組織(ISDR)7日警告指出,全球暖化很可能會導致出現更多颱風和颶風以及更嚴重和更頻繁的乾旱,並強調各國政府必須採取未雨綢繆行動。

聯合國減少災難國際策略組織秘書處表示,由於海水溫度升高,颱風和颶風很可能會增加;與此同時,降雨量減少將會引發更嚴重乾旱,而非洲地區特別容易受乾旱侵襲。減少災難國際策略組織呼籲各國政府,加速落實2005年「兵庫行動領綱」,降低氣候相關災難的風險。

全球168國政府於2005年在日本兵庫縣神戶市通過的為期十年「兵庫行動綱領」,旨在對抗極端天候引發的水災、乾旱和暴風雨等。減少災難國際策略組織主任布里仙紐表示,「必須採取行動,降低人們對氣候相關危險的脆弱性,兵庫行動綱領提供了馬上採取這類行動的一份藍圖。」

 

世界衛生組織派遣禽流感專家前往奈及利亞

摘錄自2007年2月6日法新社拉哥斯報導

一名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表示,在證實奈及利亞發生第一起有人因感染H5N1病毒致死案例後,他們已派遣一組流行病學專家前往奈及利亞,與當地的聯邦衛生官員一起研究如何遏止疫情擴散。

這名要求匿名的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表示,兩名流行病學專家已經在上週末抵達奈及利亞,並與奈國聯邦衛生部官員合作。設在英國的實驗室三日証實,奈及利亞拉哥斯市一名22歲女子1月17日,因感染H5N1病毒死亡,並且正在調查另外一起疑似的死亡案例。世衛組織官員強調,這兩位專家將在奈及利亞評估禽流感病毒的情況,並協助當地官員建立監督機制。

 

歐盟建議5年內汽車廢氣減少25%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BBC中文網報導

歐盟委員會建議強制汽車製造商到2012年把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8%。發言人說,歐盟委員會的目標是整體計把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5%,主要是靠改良的汽車技術。

要達到指標,剩下來要減少的廢氣排放量預料將依賴使用更多生物燃料和更好的輪胎。有關方案的詳情在延遲了兩周之後將在7日晚些時候公布。但歐盟委員會對有關方案仍存在意見分歧。

-歐盟環境專員迪馬斯本來希望強制汽車製造商負責達到減少2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過,卻受到德國汽車業以及歐盟的工業專員費爾霍伊根的強烈反對。工業界的消息人士說,如果要達到歐盟的要求,那麼每一輛新車的價格將上升2500歐元﹔不過,其他的研究認為只需要提高600歐元。

 

美氣候反常 華府2007冬極熱極冷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中央社華盛頓報導

美國2007年氣候異常。根據氣象局資料,華府2007年冬天是近10年來最熱的冬天,也是最冷的冬天。華府2007年入冬以來氣溫一直居高不下,整個冬天只在1月下旬下一天雪,12月和1月氣溫曾高達攝氏20度左右,與春天無異,往年3月底才盛開的櫻花,12月底已被溫暖的太陽「騙開」。 不過進入2月以後,由於北極冷鋒過境,氣溫驟降。7日凌晨氣溫降到華氏8度(約攝氏零下13度),創下大華府地區近10年來最低溫紀錄。但由於濕度不夠,並未下雪。淒風吹在臉上,有如刀割。

氣象局預測,大華府地區7日晚上將下薄雪。未來一週北極冷鋒將繼續在美東徘徊,氣溫將維持在華氏32度(攝氏零度)左右。

 

PFOA致癌 杜邦2015年停用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美聯社德拉瓦州多佛市報導

聯邦政府一年前要求停止使用致癌物質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或PFOA)製造鐵弗龍炊具(Teflon)等化工產品以後,總部設在德拉瓦州威明頓市的杜邦公司(DuPont Co.)5日宣布,該公司計劃於2015年停止使用PFOA。

聯邦環保署(EPA)2006年要求杜邦公司和其他7家公司在2010年將PFOA及其相關化學物質的環境排放量和產品含量減少95%,還要求在2015年完全消除PFOA及其相關化學物質的排放和產品含量。杜邦公司5日宣布,技術進展使該公司能夠把保護表面的氟調聚物(fluorotelomer)所含的PFOA及相關化學物質減少97%以上。氟調聚物用於製造防油包裝紙、防污防水織物等產品。

 
中國新聞  --﹥

AC尼爾森公佈全球暖化認知網路調查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中國青年報北京報導
 
AC尼爾森公司公布的一項全球在線調查顯示,氣候變化正引起全球前所未有的關注。根據該項調查,91%的網民意識到了這一問題,而且五成以上(57%)網民認為全球變暖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根據調查顯示,中國互聯網使用者在「全球變暖」問題的認識程度方面位于全球最高之列,中國網路使用者對這一問題的認知率為98%。排名最高的是捷克共和國(99%)。AC尼爾森中國區董事長高恩說:「中國乃至全球網路使用者對『全球變暖』問題如此高的認知率受益於媒體對這一問題越來越多的報導。」

 

應對歐盟環保指令 中國企業須跨六個誤區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國際商報北京報導

歐盟「關於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WEEE指令)和「關於在電子和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已正式實施,歐盟第三個環保指令「耗能產品環保設計指令」(EUP指令)也將於今年8月全面實施。

這三個指令對中國機電企業出口造成了很大沖擊,特別是即將實施的EUP指令原則上適用於所有需要消耗能源才能發揮性能的產品,監控範圍更廣,影響力更大。當前,中國企業已積極開展應對工作,並取得初步成效。但據檢驗檢疫部門調研,有些企業在應對過程中也存在六個誤區-被動應對、糊涂應對、盲目樂觀、心存僥幸、舍本逐末、用力不均,需要引起警惕。中國是機電產品出口大國,年出口額超過5000億美元。歐盟三項環保指令的實施對中國相關產業影響深遠。

 

山東:年底前關閉淘汰5萬噸以下麥草漿生產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中國環境報山東報導

山東省經貿委近日公布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意見,確定了全省今年以及「十一五」期間加快淘汰落後產品生產能力的主要任務。其中包括:淮河流域嚴禁新上小型制革項目、年底前關閉淘汰5萬噸以下麥草漿生產企業、淘汰現有生產能力1萬噸以下的電石爐和敞開式電石爐。嚴格禁止在旅游風景區、飲用水源地、自然生態保護區、淮河流域、經濟漁業區等環境敏感地區新建小型制革項目。
 

中國15年累計減少排放18億噸二氧化碳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人民網北京報導
 

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從1991年到2005年15年中,中國累計減少使用能源達8億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億噸。

過去20多年,中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森林覆蓋率有所增加。另外,中國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草原建設、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建設和保護措施。1980年到2005年,中國通過造林累計淨碳吸收量大約為30.6億噸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持續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將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諸多重大不利影響。中國氣象局的研究成果表明,氣候變暖後,我國極端降水事件呈增多、增強趨勢,長江及長江以南地區年降水量和極端降水量趨於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澇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同時,隨著氣候的變暖,極端最低氣溫上升,溫度日變化減小,這在我國北部冬春季表現最為明顯。

 

中國國家氣候戰略即將發表 應對氣候變暖生態惡化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財經日報北京報導

隨著聯合國全球氣候第四次評估發表,中國的氣候戰略也即將發布。國家氣候戰略是一個全面綜合的發展戰略,其中降低單位GDP能耗,以及實施清潔發展機制方面的內容,將有利於國家能耗指標的完成。有關專家表示,中國要加快出台國家氣候戰略,這與中國以及世界日趨惡化的氣候變暖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有關。

2006年以來,中國各地高溫導致干旱等災害損失加大,同時單位能耗下降與預期仍有差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根據《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的預測,中國溫室現狀將有所加劇。到2020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可能上升1.3~2.1℃,2030年上升1.5~2.8℃,2050年上升2.3~3.3℃。報告預計,在中國農業、水資源、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海岸帶與近海生態系統等現已極易受全球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自然災害將有進一步加劇的可能。

 

黑龍江出現56年來最暖冬季 天然「大冰箱」失效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人民網黑龍江報導
 
據黑龍江省氣象台統計,從2006年12月1日到2007年1月上旬,黑龍江省平均氣溫達到1951年以來的最高值,出現56年來罕見的暖冬天氣。黑龍江的冬季,室外是個天然「大冰箱」,人們利用這種自然條件冷凍食品。

然而,這個冬天,天然「大冰箱」失效了。據供熱部門初步估計,這樣的天氣,給居民供暖平均每天能省下20噸煤。哈爾濱供熱集團河柏物業中心負責周邊近萬戶居民的供暖包燒,天冷時,每天用煤200噸﹔這種暖天,每天用煤180噸左右。另外,據該黑龍江省生物防治站有關專家分析,暖氣候給病菌存活和害蟲越冬提供了有利條件,很可能給今年春天的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綠色學習課表  --﹥

誰來到港口 我愛你

2007/02/22 - 2:00am
2007/02/23 - 12:50pm
 
地點: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各藝術工作室
報名:每人3,880元,只限40名(20對),預報從速!
電話:03-8781437
活動說明:一個阿美族的情人夜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曾經有一個人,深愛著一個人,卻一直無法表達..。
於是他悄悄地將一個紙條擲入透明空瓶中,丟到大海裡
直到多年以後
在海的另一端
漫步在海灘的一位失意人撿到了…
打開了瓶蓋 取出了塵封的紙條
上面寫著
誰 撿到了這張紙條 我愛你…
一個來自海岸另一端的祝福。

誰來到cepo我愛你,我們一路走來深愛著部落。那一年,我們初想為什麼部落會有這麼多美麗的故事,真切的情愛,我們卻不自知,那一夜,我們決定放下了巧克力 用檳榔,把pangcah(阿美族)的愛從海洋飄揚到很多的角落

活動的主題就命名為「誰來到港口我愛你」,是宣稱「誰來到港口」的我們,想用我們的方式,深深地來「愛你」,這是一種如此溫暖與深情的表白!若想體驗不同風情的情人節,來到港口吧!你會活出一個出色且與眾不同的情人夜!

詳情請見http://tw.myblog.yahoo.com/makutaai ;升火報報

台南全美戲院持續放映「不願面對的真相」

2007/02/12 - 2:40pm
2007/02/16 - 10:00pm
地點:台南全美戲院(台南市永福路二段187號,全美戲院 B廳)

活動說明:

錯過「不願面對的真相」的朋友,妳還有機會了解全球暖化的真相!


詳情請見全美戲院
 

我們的島──人與建築的對話

2007/02/09 - 9:00pm
2007/02/09 - 10:00pm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人與建築的對話   

台灣蓋房子的速度很快,快到來不及思考,如何妥善利用自然環境。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整排的房子如同工廠的作業線般,整齊而劃一的矗立在山頭,但這樣的房子真的好嗎?當房子成為一個耗能的建築,我們又該如何做節能的改善?   

【人與自然】誰的立體停車場

已經發包的振華立體停車場,目前仍是個平面停車場,周圍居民已經要忍受廢氣、噪音,改建成六個樓層的立體停車場,等於住家外就是煙囪。居民表示,停車場目前白天、晚上都停不滿,市府花3.8億元蓋立體停車場,是要拿來養蚊子嗎?

【看守台灣】藝術心體驗   

光影、色彩、線條、明暗在藝術大師李梅樹的畫作中巧妙運用,李梅樹對鄉土的關懷透過作品與觀眾對話。油畫是只能看、摸不得。但是,眼睛看不到的盲人,卻只能摸、看不到,李梅樹紀念館館長李景光如何引導盲人,感受繪畫作品中的精妙?

節目內容詳見、訂閱電子報: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二仁溪出海口廢棄物監測活動

2007/02/11 - 9:40am
2007/02/11 - 12:00pm
地點:台南市中華西路一段與健康路三段交叉路口之全家便利超商
主辦:台南社區大學
報名:免費參加
聯絡人:瑞光老師(台南社大自然與環境學程);家鳳(台南社大海灘廢棄物監測社社長)
電話:06-2515657
E-mail:c7720831@ms59.hinet.net;chiaca@yahoo.com 

活動說明:二仁溪出海口北側沙灘海灘廢棄物監測地點 

歡迎有興趣的夥伴踴躍參加!歡迎學生、老師、家長與您家可愛的小朋友一起來參加「海灘廢棄物監測」活動!與我們一同從海灘廢棄物監測調查活動中,紀錄海灘廢棄物種類、觀察沙灘與海岸線變化、親近自然環境,學習尊重土地,實踐關懷環境的一種態度與方式,重新體驗大自然智慧與荒野生命動人樂章!

我們建議您自行攜帶工作手套(避免被利物刺、穿傷)、遮陽帽、遮陽衣物、飲用水、些許食物,穿著輕便之球鞋或包腳鞋,盡量不要穿著拖鞋或涼鞋,避免被利物刺、穿傷。如遇上天候不佳的情形,活動將順延舉行,煩請密切與台南社大聯繫詢問。

詳情請見台南社大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7年「綠色學苑」 即將展開!

2007/02/13 - 7:00pm
2007/02/13 - 9:00pm
地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報名:酌收50元/次(本會會員與志工免費)
聯絡人:溫小姐
電話:02-23021122/傳真:02-23020101
E-mail:yswen@e-info.org.tw

活動說明:

你曾經因為書中的一句話,感動到久久不能自己?
或是作者的一個概念,改變了你的生活習慣,甚至是看待生命的方式嗎?

七來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除了透過電子報與關心環境的朋友,分享環境資訊之外,今年進一步規劃了「綠色學苑」,提供一個讓志工們面對面互動的場域。在學苑裡,藉由每月兩次特定主題與書籍的導讀與心得分享,讓大夥共同在文字與對話之中,凝聚出思想的力量與行動的能量。「綠色學苑」將於2月13日展開長達一年的閱讀成長課程,最新的主題是:綠色生活風潮--樂活 / 慢活讀書會,我們將閱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歡迎你的加入。

 

活動改期通知:搶救烏山頭水庫

2007/02/13 - 9:30am
2007/02/13 - 5:00pm
地點:台南縣文化中心集合
領隊:顏美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顯茂(東山鄉自救會總幹事)、
   謝安通(台南縣環保聯盟常務理事)
電話:06-3363751; 06-3363763
E-mail:teputnbr@ms13.hinet.net 

活動說明:

活動改期通知
由於2月8日蘇煥智縣長出國,故台南縣苦行改2月13日(二) ,歡迎大家支持參加!
路線如下:5號公園-中正路-圓環-中山路-民權路-民治路-縣府繞行一周-牽手護水源。
另2月13日下午安排東山鄉現勘參訪,苦行結束將驅車到東山,需預先報名以便安排車輛。

詳情請見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
 

讀者投書:關渡平原的延「砷」聯想 --﹥

作者:洪淳修(紀錄片導演)
 
這幾天關渡平原的新聞,居然與砒霜連在一起,因為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表示:關渡平原的土壤有重金屬「砷」汙染。而記者說「砷」就是砒霜,消息的確聳動,連我也嚇了一跳!我拍片的地方居然四處都是砒霜,那工作在其中的農漁民怎麼辦?砷是導致烏腳病的主因, 但說來奇怪,為何關渡一帶的阿伯們都沒人有這種「症頭」?我並非懷疑檢測報告的虛實,而是背後的動機,應該可以再思考與檢驗。

根據自由時報2月6日的報導,這份檢測報告17塊抽樣土地,還有2份尚未出爐,也就是說報告尚未完成就把媒體找來公佈。連北市環保局都表示,這樣會造成不當聯想與恐慌。市長郝龍斌也依據這份未完成報告,指示建設局收購汙染農地的第一期稻米約3千到6千公斤,並積極考慮輔導農民轉作非食用農作物或休耕。

2004 關渡平原(攝影:Dada)重點來了,「 非食用農作物」?要叫關渡平原這些農民, 去哪裡生「非食用農作物」? 大部分的農作物都是種來吃的, 哪樣是「非食用農作物」?那就是花卉!而馬市長卸任前,爭取到2010年國際花卉園藝博覽會的主辦權 ,而舉辦地點就在關渡平原,估計就要花費189億元徵收關渡平原85公頃的土地。這消息在市議會馬上造成阻力,被同黨議員批為錢坑,加上環境影響評估也有疑慮,花博要推動的阻力是不小的。現在剛好藉著這份有學者背書,「砷」過量的檢測報告,順理成章將關渡平原改種郝市長口中的「非食用農作物」,況且郝市長說農民可改採休耕。但根據農民阿郎的說法,院轄市是沒有休耕補助的,農民就只剩「非食用農作物」這條路了。

而更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台大團隊還尚未針對稻子的根莖葉進行檢測,只確定關渡平原的土與水含砷過量(但別忘了上述報告還有2個抽樣沒完成) ,也就是關渡平原的農作是否含「砷」過高,那檢測根本還沒做,就把記者找來說,關渡平原不適合種可食用農作物,這對農漁民是蠻不公平的。

這會不會是市長+學者+媒體聯合製作的一齣「新聞紀錄片」,來預先清除徵收土地+議會壓力+環評上的障礙?不然當年北投焚化爐的落塵污染,怎沒聽說市長下令要收購?怎麼沒有學者出來開記者會?這些諸多疑問,很難不去對關渡平原的新聞有延「砷」聯想。

編按:本文轉載自「城市‧河口‧人」部落格。

 
編者的話:關渡 兒時的記憶! --﹥
作者:莫聞

小時後家裡窮,父母親在廿出頭比現在的我還小的年紀,為了養育四個孩子(真的是四個孩子,不是印在新台幣上的),四處搬家在台北尋找房租更便宜的地方,其中一個地方便是關渡。

記得那時還是幼稚園的年紀,住在地方在山坡,附近都是一層樓平房,圍牆低低矮矮的,連身高矮小的我都能越過圍牆看到人家家裡。因為住在山坡邊,對平原的農田景觀印象並不深刻,倒是記得每逢端午,就跟著母親到河邊看龍舟。

在關渡住不久,隨後又搬到其他地方去,關渡的印象也慢慢淡去。長大了,對關渡的印象變成筆直大度路飆車的終點,以及關渡宮長廊裡成排的神明雕像,還有,關渡宮外河堤旁的馬廄、紅樹林。及至年紀更長,到了想尋根強說愁的年紀,回頭尋找兒時成長的地方,山坡上變成了成排的公寓樓仔厝,再也辨認不出來了。

儘管兒時記憶已模糊,心底對關渡仍有特殊的感覺。最近傳出土地含砷的事件,當地的農作物檢驗結果還未出爐便遭質疑不安全,對這樣的新聞發展,其實內心有股隱憂:萬一關渡平原不能農耕了,會不會被拿來大規模開發?那麼這塊台北市最後僅存的生態寶地,會發展成什麼模樣?

兒時記憶不可復追,但生態寶地仍有價值。今日另一則關於布希政府年度預算的新聞報導,指出預算案已開放阿拉斯加極地野保區鑽油,而且環境預算照舊偏低,還欲發展核能發電。美國聯邦預算干卿底事?軍事預算在其眼中的「恐怖主義國家」到處放火,破壞永續發展,核能產業繼續往全球輸出,和我們的關係有點遠,但我們終究會受影響,很值得觀察。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 網編:劉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