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日焦點:
春節年菜、送禮 怎樣買才環保?
--﹥ |
|
|
台灣新聞
--﹥ |
春節連假 環保單位24小時不打烊
|
|
推動塔寮坑溪修正計畫 解決地方水患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東森新聞台北報導
|
|
八新線98年通車 促進台北城鄉均衡發展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東森新聞台北報導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日前決議通過施作八新快速道路第2-2標CD匝道(台一線平面車流上八新線高架橋往新店、八新線高架車流下台一線平面道路往新莊及三重地區),由於CD匝道興建須佔用目前現有疏洪道左側防汛道路,因此須要先辦理防汛路旁之三重都計8-31號計畫道路(寬10公尺)用地徵收。預計96年11月15日完成用地徵收,2009年3月完工通車。台北縣政府指出通車後八新線將可連結三重新莊地區平面道路,完整建構大台北地區快速道路路網,促進台北縣城鄉均衡發展。
|
|
彰化上千公頃農地供水不足 將實施大輪灌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中廣新聞彰化報導
|
|
高市環局推改造拾荒業形象獲迴響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中央社高雄報導
|
|
台南市加入全球城市聯盟
|
|
高縣舊鐵橋 復育成溼地公園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民視新聞網高雄報導
來到位在高雄縣大樹鄉的舊鐵橋,最能感受到高屏溪的整治成果。10年前河岸堆滿了垃圾,經過綠色團體不斷努力奔走,現在不但有鳥類棲息,池塘裡也能發現田螺蹤影。台灣社和南社成員12日與高雄縣長楊秋興共同走訪這座溼地公園,感受大自然的生機盎然,落日餘暉照耀著高雄縣大樹鄉的舊鐵橋,遊客如織已經是週末假日的景象,很難讓人聯想到照片裡的情景,河岸的垃圾堆得像座山,砂石業者隨處堆放砂石,再加上叫人捏著鼻子不敢聞的廢水排放,難怪10年前有著垃圾長城的臭名。不過經過綠色團體的努力,13個生態池,已經發揮功能。池塘裡看得見活跳跳的魚兒悠游,布袋蓮綴滿水面,也有涵養水源的作用,環境已經淨化,接下來要營造出在地的空間美學,運用生態工法,發揮空間無限的可能性,愛護台灣這片土地的方式,也可以是綠色環保。
|
|
環署將成立專責小組 督導台灣高鐵改善噪音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環保署台北報導
|
|
針對媒體報導擴大斃死豬列管,環保署遲疑乙節,環保署提出澄清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環保署台北報導
|
|
國際新聞
--﹥ |
環保團體要求廢除南方黑鮪魚配額 遭澳洲政府駁回
|
|
美式足球全明星賽「碳中和」 努力做回收
|
|
布美眾議院發言人強制溫室氣體減量必要性
|
|
加拿大溫室氣體標準2010年生效
摘錄自2007年02月10日大紀元報導
|
|
汽車耗油大幅降低 可能還要再等幾十年
摘錄自2007年02月11日中央社芝加哥報導
|
|
巴基斯坦火雞染禽流感死亡 土耳其及埃及分有3及6人疑似病例
摘錄自2007年02月10日法新社報導
|
|
南韓抗議團體力阻美牛肉進口 美韓FTA談判僵持
摘錄自2007年02月12日東森新聞報報導
|
|
英國擬徵道路使用費 百萬人上網聯署反對
摘錄自2007年02月12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
|
印尼賽莫魯火山灰噴發如下雨
摘錄自2007年02月12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
|
中國新聞
--﹥ |
港綠色團體「除四害」 呼籲環保過新年
|
|
北京公佈治理大氣污染措施 黃標車將不得過戶
摘錄自2007年2月13日新京報地點]報導
|
|
哈爾濱2007年 冬雪最白
摘錄自2007年2月13日中國環境網黑龍江報導
|
|
中國製成世界功率最大LED光源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光明日報湖北報導
湖北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微光機電系統研究部和華中科技大學能源學院,採用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功封裝了功率高達1500瓦的發光二極體(簡稱LED)光源。專家稱,這是目前世界功率最大的LED光源。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有關專家近日在武漢對這一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科研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據瞭解,LED光源是一種可將太陽能轉化為光能的新技術,因具有節能、環保、長壽命、安全、回應快、體積小、色彩豐富、可控等優點,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下,被認為是節電降能耗的最佳實現途徑。
|
|
中國未達單位GDP能耗降低目標 責任在領導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中國環境報北京報導
|
|
可持續發展總綱發布 北京2018年實現現代化
|
|
緩解水電供應緊張 三峽再次對下游補水
摘錄自2007年2月12日人民日報三峽報導
為改善三峽樞紐工程下游航道的航深及緩解下游水電供應緊張的局面,三峽總公司決定,從2月8日至2月底,三峽水庫下泄流量將增加到4800立方米每秒,增發電量約18億千瓦時。這是三峽工程在2006年首次對下游進行補水調度後,第二次啟動增加下游下泄流量。首次補水量為3億多立方米,同時增發電量2億多千瓦時。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中心主任袁傑介紹,這次增加下泄流量使水庫水位從155米降到151米,下泄流量將達20多億立方米。
|
|
綠色學習課表
--﹥ |
淡水社大「我們的國家公園」課程
2007/03/16 - 7:00pm
2007/07/13 - 9:50pm
|
|
|
尋訪‧台灣野生蘭
|
|
大崙尾自然步道
2007/03/10 - 8:30am
2007/03/10 - 5:00pm
|
|
獅頭山藤坪古道一日遊
2007/03/31 - 2:02pm
|
|
生物多樣性講座:築夢踏實,種樹的人
2007/03/31 - 10:00am
2007/03/31 - 12:00pm
|
|
府城鹽田行春
|
|
水水三河域 活力腳踏車
2007/03/07 - 7:00pm
2007/03/07 - 9:30pm
|
|
部落藝術大學之旅:台東都蘭原住民藝術家體驗營
2007/03/24 - 12:30pm
2007/03/25 - 6:00pm
|
|
讀者交流:全球暖化
vs. 全球黯化,來認識 global dimming... --﹥ |
作者:訪客 2/9 (五)在荒野台南分會看了一部英國BBC電視台在2005年初發表的一支紀錄片『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大意是說許多先進國家,大量使用石油、燃煤發電的結果,除了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外,也排放了許多污染微粒。這些微粒跑到大氣中後,不但會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更會反射太陽光,同時改變雲的光學性質,讓雲變成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反射更多的太陽光回外太空。
這十年來,氣溫越來越熱,溫度的升高讓許多人都注意到地球溫室效應的現象,也就是「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但是在「暖化」的影響下,科學家們也發現地球正面對另一項威脅,那就是「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
科學家在比對1950年代與1990年代的氣象資料後發現,這40年間,全球各地的太陽光入射量,以每十年減少3%的速度在消失,令人震驚。理論上「全球黯化」會讓地球變得更冷,但是其冷卻效應卻被溫室效應抵銷,而使得地表年均溫仍呈持續上升的現象。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對於地球的變化卻一直處在不瞭解的狀態,如今在看過【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紀錄片,真的真的... 讓人非常非常震驚、驚訝... 如果沒有黯化現象,地球的暖化會嚴重到讓人無法居住,許許多多人類將會面對高溫的威脅而死亡。
「全球黯化」最可怕之處,是讓人低估溫室效應對氣候、地球、環境、人類造成的真正影響。但是黯化的來源又是源自人類的污染,那是否表示人類要繼續汙染下去?
BBC製作的節目非常嚴謹,該片的內容與數據都是目前科學界取得的數據與研究。
這部紀錄片在公視的觀點360曾播放過(有中文字幕),想看這部影片的人可以到 google video查詢[global dimming
video]可以線上收看(約50分鐘),沒有中文字幕。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102787954638921879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8%E7%90%83%E8%AE%8A%E6%9A%97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rigdor&f_ART_ID=269892
http://en.wikipedia.org/wiki/Global_dimming
http://www.bbc.co.uk/sn/tvradio/programmes/horizon/dimming_prog_summary.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