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了一部電影「緊握生命的希望」。故事發生在1980年代,一名衣索比亞難民營的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得救,要他偽裝成另一位喪子的猶太婦人之子,並藉著當時的摩西計畫,引渡到以色列生活。「那裡的河流留著奶與蜜」,這名被迫背棄自己身份認同的孩子,當他踏入學校的第一件事是洗澡,目瞪口呆的他望著蓮蓬頭中灑落著彌足珍貴、卻向著排水孔不斷宣洩而出的清水,他失控地大喊並死命地阻止乾淨的水流失,原來他的哥哥在難民營中,為了三分錢的水而在鬥毆中喪命…。
對我而言,乾淨水是再平凡不過的東西,打開水龍頭,源源不絕。記得前往巴基斯坦前,小組成員耳提面命地告知在那裡千萬不要飲用當地的水,除非是瓶裝礦泉水,否則可能感染疾病。同時,另一名曾去過的友人也向我分享了在黃土瀰漫的城市裡,巴基斯坦小孩湊在滿是髒污垃圾的小水窪旁歡欣地沐浴的景象,於是我心裡開始暗忖是否應該托運兩大箱淡水過去以備使用?當然這一切只是幻想,在那裡的日子,每天靠著飯店的飲水機、礦泉水度日,否則便是七喜與百事可樂相伴,這讓平時鮮少喝飲料的我開始懷念起台灣的便利商店。
飲用水是民生必需品,在巴基斯坦,較大的組織都有飲水機設備,而裝不起飲水機者則要花錢請水車(water tank)送水。前往當地的漁村參訪,貧窮與如何取得乾淨的飲用水是他們面對的棘手問題,支援組織PFF(Pakistan Fisherfolk Forum)也對此提供協助,包含運送淡水、汲水及淨水設備等。然而和乾淨的飲用水相關的,是當地環境污染與疾病的議題。在巴基斯坦,工廠排放的廢水無人管理,放任逕自流入生命之河—印度河中,河流、沿近海水污染已是不爭的事實。坐上馬達驅動的小船,船身與浪相擊濺起的水花,打在身上除了涼意,我感到一絲害怕,不知道滿身沾染了哪些化學廢棄物?這不禁讓我思考到漁民們又是怎麼過生活?他們長年浸泡在受污染的海水中、他們吃著污染海水所孕育的生物(當然也有許多銷售到台灣)、偏遠地區的漁村仍然過著抽取不知是否遭污染的地下水飲用,看了不免教我擔心。走筆至此,突然覺得應該要懺悔一下,為自己在巴國使用過多的淡水清洗衣服,這些水對於貧窮者來說,無疑是相當地奢侈。
地球僅擁有2.5%的淡水,在台灣,自來水來得這麼理所當然,除了環保人士提醒或偶發的乾旱,鮮少有人嚴肅看待「水資源」這個議題,對於企業財團,政府動輒補貼水費的條件下,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更是經常不在產業發展的考量中。已知的是,200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就是「生命之母—水」,已然點出地球正面臨的缺水危機;近來澳洲政府開始呼籲民眾洗澡時勿唱歌,以縮短在浴室的時間並進而節省用水,亦在宣告淡水已日漸稀少;此外,在新一波投資熱中,綠能產業也開始認為水資源的取得將是21世紀產業是否得以發展的重要關鍵。這些都告訴我們,有關於水資源的議題,已是全球刻不容緩的議題。
最後,想說的是,擁有的一切不是理所當然,我們自當珍惜,除此之外,更希望有些行動,幫助第三世界國家需要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