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譯自2007年3月7日外電報導;鄭佳宜編譯;莫聞審校
針對2004年4月23日台塑伊利諾州聚氯乙烯工廠爆炸事件,美國化學品安全委員會(Chemical Safety Board, CSB)6日公佈最終調查報告,確認意外起因於操作人員開錯加壓聚氯乙烯設備的連鎖安全閥,導致蒸氣和液體外洩,造成爆炸事件。CSB認為,這是廠方未完善評估和預防人為疏失的結果,歸責對象包括台塑,以及2002年將工廠賣出的美國波頓化學公司(Borden Chemical)。
「人難免犯錯,因此化學工廠營運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預防和避免這些失誤所造成的損傷。」CSB主席美瑞特(Carolyn W. Merritt )表示:「這起意外顯示,台塑管理人並不嚴肅看待這些潛在危險。」
意外發生當天,操作人員在清洗上層反應器,當他到下層打開安全閥和排水閥時,卻走錯方向,他打開了另一個緊急時才會開啟的排水閥。易燃的氯乙烯立刻流出,且蒸汽充滿整個區域。該次意外,造成5名工人死亡,3人重傷,廠房全部毀於一旦。
根據證詞和鑑識人員調查,當警報響起,工廠的工人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疏散,但他們卻留在現場進行徒勞的努力。CSB調查員隆恩(Lisa Long)表示:「台塑並未教育員工在危險化學物質外洩時應優先疏散人員的觀念。」
報告中還指出,從1992年開始,CSB多次在安全評估報告中建議台塑增設其他安全裝置;1999年,另一份評估提出,單靠連鎖安全閥,台塑廠房並無法完全預防聚氯乙烯外洩事件。
台塑顯然不以為意。2003年台塑在路易斯安納州的聚氯乙烯工廠因人為錯開安全閥,導致8000磅氯乙烯外洩,但台塑認為伊利諾廠的安全閥不需要更新,他們聲稱兩廠安全閥設計不相同。直到2004年2月,這家位於伊利諾州中部伊利歐波里斯的工廠也發生外洩事件,台塑才決定需要增加安全控制設備;可惜進度太慢,兩個月後廠房爆炸全毀。
CSB未對台塑處以罰金,僅強烈建議台塑重新檢視美國所有廠房的設計和操作設備,評估各樣潛在風險、改善緊急處理方式,並且教育員工優先疏導觀念。
伊利歐波里斯化學廠專門製造用於塑膠地板、交通錐及地毯褙膠等的PVC樹脂。 2002年間,美國台塑公司為切入企業統一採購市場,以3,500萬美元自美國波頓化工手中購入。
【參考資料】
CSB新聞稿
CSB調查報告下載
CSB調查報告影片(長度10分鐘)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