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育琴
本報長期與公共電視「我們的島」合作,目前「我們的島」播出時間為週五晚間9點,讀者可於每週四在《環境資訊電子報》專欄,搶先閱讀文字版。
「我們的島」節目用不同的報導角度,帶領讀者看見台灣生態環境的面貌和省思。今年元宵節,台灣又創造多個第一,蜂炮、天燈、花燈,這些炫麗的節慶慶祝方式,帶給人們的已經超乎了傳統元宵節慶的意義。【元宵節的代價】說明燈節過後,我們付出了多少環境的、金錢的和精神上的代價,來換取這樣的歡慶型式。
【桃園731號埤塘附近農地變更住宅區的事件】,經本報報導後,引來民眾和保育人士的關切,希望力促桃園縣政府能早日成立「野生動物重要棲地環境」,展現縣府對保育重視的決心。對照「我們的島」另一則報導【雙連埤水社柳復育行動】,看見宜蘭縣雙連埤保護區的水社柳,同樣面臨鄰近農墾活動帶來的危機,在劃設為保護區之下,水社柳的保育計畫展開,為台灣的瀕危植物帶來希望。
台灣各地還有相當多珍貴的自然環境、動植物棲地,需要我們的持續關注,與保護。透過報導,讓更多民眾了解,採取行動,是我們最大的使命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