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9.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8志工培訓營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週日副刊邀稿中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海洋台灣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攝影賞析:夜訪蛙的國度
日本樹蛙沙龍藝術照。圖片來源:魏湘蓉
作者:湘之

鳴叫中的日本樹蛙、趴在落葉上面的莫氏樹蛙、交配的拉都希氏赤蛙、出來覓食的腹班蛙…

我坐立落葉上,觀夜空、探訪蛙的國度。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蜂鳥寶寶綁架記
站在盒緣的小小蜂鳥連喙帶尾不到10公分長。圖片來源:陳維婷

 

作者:陳維婷

早上十點左右友人前來拜訪,下去開門,發現手上竟捧著一隻小小蜂鳥,原來是在隔壁鄰居門前人行道中央撿到的,只會振翅但飛不太動。他的喙長只有正常蜂鳥的一半,毛有些蓬亂,不時發出嫩嫩的啾啾鳴叫,猜想是剛換完羽的Allen或Rufous Hummingbird幼鳥。

總覺得冥冥中有種緣份,前幾天才看完一個教人撿到受傷野鳥該如何應變的網頁,今天就派上了用場…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再也不能失去的暖溫帶林
檜木。圖片來源:江某
作者:江某

在瀕於落盡的夕陽餘暉下,樹影交錯的森林裡,光與暗在位移拉鋸中消長。一對虎視眈眈的目光隨著逐漸擴散的暗影更顯凌厲、晶亮;穿透過樟樹葉的微弱細碎光影撒在牠斑斕的毛皮上,泛起一種迷離的重疊幻影;牠的腳爪彷彿吸附在樹幹上的榕氣根,悄然無聲地欺近窺覬的獵物……

當原始的低海拔森林淪為水泥城市後,漸次移侵中海拔暖溫帶闊葉林的人類腳步聲,如向自然催討者的詛咒響入幽靜的森林;隱蔽在自然裡的動物,從大地的脈動察覺到不安的訊息;一向獨行的雲豹,靜靜地凝視遠方,眼神不再凌厲;然後,不知於何時,悄悄地遁失在牠長久賴以生存的這片山林,沒有留下任何咆哮,只在出沒過的枝幹上,隱約殘留著幾條爪痕,像是專為動物學家遺留曾經參預這世界的一點印記!然後,在記憶的角落裡偶而被提起…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鄭風.大叔于田〉
譯者:賈福相

大叔于田,乘乘馬。
執轡如組,兩驂如舞。
叔在藪,火烈具舉。
襢裼暴虎,獻于公所。
將叔無狃,戒其傷女。

阿叔出外打獵

阿叔出外去打獵,四匹駿馬拉獵車。
手舞韁轡如緞帶,兩馬車邊步井然。
來到獵場,燃起獵火。赤背搏虎,獻給公侯。
公侯:「小心啊,阿叔,留得健康,不要受傷。」

Shu Is Out Hunting

Shu has gone out hunting. Four horses draw his cart.
He holds the reins as if playing with silk ribbons.
The two outside horses, racing dancers.
When he reaches the hunting field, a circle of fire is lit.
He leaves the cart, seizes a tiger with bare hands,
Presenting it to his lord.
Lord: "My man, be careful, you are needed for our wars."

精采內文

 
 
  攝影賞析:夜訪蛙的國度
作者:湘之

鳴叫中的日本樹蛙。圖片來源:魏湘蓉

鳴叫中的日本樹蛙,難得一瞬間拍到……

趴在落葉上面的莫氏樹蛙,還沒變態完全。圖片來源:魏湘蓉

趴在落葉上面的莫氏樹蛙,還沒變態完全。

看起來好像煙燻裝。圖片來源:魏湘蓉

看起來好像煙燻裝,呵呵!

蒲公英種子落地新生。圖片來源:魏湘蓉

對錯焦距,但是有另一感覺……蒲公英種子落地新生。

窺探。圖片來源:魏湘蓉

窺探。你有發現我比YA嗎?哈……

正在交配的拉都希氏赤蛙。圖片來源:魏湘蓉

正在交配的拉都希氏赤蛙(有水的低海拔山區整年都可見)

出來覓食的腹班蛙 。圖片來源:魏湘蓉

出來覓食的腹班蛙。

日本樹蛙沙龍藝術照。圖片來源:魏湘蓉

日本樹蛙沙龍藝術照……坐立落葉上,觀夜空……

Top

 
 
  自然人文:蜂鳥寶寶綁架記
作者:陳維婷

站在盒緣的小小蜂鳥連喙帶尾不到10公分長。圖片來源:陳維婷早上十點左右友人前來拜訪,下去開門,發現手上竟捧著一隻小小蜂鳥,原來是在隔壁鄰居門前人行道中央撿到的,只會振翅但飛不太動。 牠的喙長只有正常蜂鳥的一半,毛有些蓬亂,不時發出嫩嫩的啾啾鳴叫,猜想是剛換完羽的Allen或Rufous Hummingbird幼鳥。

試著把牠放到附近的灌叢上,希望待一陣子親鳥能發現牠,但不知是牠太緊張還是有些虛弱,總是不太安分拍翅扭來扭去,然後就掉到地上,看了好心疼,又擔心牠容易被過路行人踩到,或笨笨地飛到馬路中間,就決定暫時帶回家裡照顧。

總覺得冥冥中有種緣份,前幾天才看完一個教人撿到受傷野鳥該如何應變的網頁,今天就派上了用場。照指示找來紙盒,鋪上毛巾,輕輕蓋上蓋子,希望在黑暗中牠能稍微安靜下來。大 部分的鳥兒被人類撿到的時候,都會非常緊張焦慮,沒弄好甚至會因為過度驚嚇而失溫休克,所以用毛巾給 牠保暖,然後讓鳥兒在黑暗的環境裡待一陣子,周圍保持安靜,不要太常觸碰、抓握牠。

當然網頁上寫得容易,真有隻柔弱無助的小鳥在眼前的時候,最大的挑戰卻是要先克服我自己的焦慮不安。牠在盒子裡還是聲聲叫喚著,過了三、五分鐘也沒有停歇,聽得人心慌。

也許真餓了吧,照標準配方泡了蜂鳥糖水(溫水4份加糖1份的比例),打開蓋子大膽把手指沾濕放到牠嘴前。小蜂鳥居然就伸出舌頭舔了起來,嘴巴微張,內緣還是黃色的,果然是隻幼鳥。家裡陽台掛著蜂鳥餵食器,所以蜂鳥伸舌頭吸糖水的模樣平日看 得不少,但是被半透明、釣魚線粗細的小舌頭舔手指還是頭一遭,麻麻癢癢地感覺相當奇妙。

大概餵個十滴牠似乎就飽了,不再索食,但是過個十分鐘再餵,牠又吃得津津有味,於是跟友人接力餵牠,趁機上網查附近野鳥收容中心的電話。很快找到一個叫Wild Rescue的組織,打過去之後,可以按號碼選擇你撿到的動物種類。選了鳥類,語音會先指示如何判斷牠是成鳥、幼鳥還是雛鳥,特別還強調蜂鳥要注意保暖,並建議到該組織的蜂鳥網頁看正確、詳細的處理方式

從網頁上發現,因為蜂鳥的巢太小,幼鳥換完羽要學飛的時候,就會落到地面活動個幾天,母鳥會持續照顧到牠能獨立飛行為止,所以如果發現在地上、不會飛的蜂鳥幼鳥,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把 牠移到旁邊安全但容易被看見的地方,讓人家母子團圓。

原來大部分的鳥兒都有類似習性,這次是我們太心急了,糊里糊塗幹了件烏龍綁架案,拆散人家母子(女)兩小時。於是連鳥帶盒放回當初撿到牠的樹下,旁邊貼了張字條,說明這隻小蜂鳥應該會有母鳥照顧,請路人不要打擾。臨走前餵了 牠幾滴糖水,按捺著一顆忐忑的心回家,祈禱牠能順利等到媽媽。

下午一點跟兩點分別下去偷看了牠一次,憑直覺猜想母鳥應該找到牠了,因為小鳥還挺鎮定的,似乎也沒有特別餓或虛弱的樣子,只是依舊待在原處。五點的時候去看已經「鳥去盒空」,想想應該沒有大礙,畢竟是隻健康寶寶,在地上學飛也是正常狀況,相信習慣在都市討生活的 牠們,都有強韌的生命力跟敏銳的應變力。

也只能祝福你平安長大啦,小小蜂鳥,這次不小心綁架了你,真是不好意思,也感謝你讓我們學會正確的處理方式。等你變成飛行高手之後,記得造訪我家的餵食器,有香甜的糖水喝到飽喔!

※ 相關閱讀:「撿到小鳥,怎麼辦?!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Too Loud a Solitude

Top

 
 
  自然書寫:再也不能失去的暖溫帶林
作者:江某

在瀕於落盡的夕陽餘暉下,樹影交錯的森林裡,光與暗在位移拉鋸中消長。一對虎視眈眈的目光隨著逐漸擴散的暗影更顯凌厲、晶亮;穿透過樟樹葉的微弱細碎光影撒在牠斑斕的毛皮上,泛起一種迷離的重疊幻影;牠的腳爪彷彿吸附在樹幹上的榕氣根,悄然無聲地欺近窺覬的獵物……

當原始的低海拔森林淪為水泥城市後,漸次移侵中海拔暖溫帶闊葉林的人類腳步聲,如向自然催討者的詛咒響入幽靜的森林;隱蔽在自然裡的動物,從大地的脈動察覺到不安的訊息;一向獨行的雲豹,靜靜地凝視遠方,眼神不再凌厲;然後,不知於何時,悄悄地遁失在牠長久賴以生存的這片山林,沒有留下任何咆哮,只在出沒過的枝幹上,隱約殘留著幾條爪痕,像是專為動物學家遺留曾經參預這世界的一點印記!然後,在記憶的角落裡偶而被提起……

樟殼林裡的飛鼠食樂園

中海拔暖溫帶的樟殼林。圖片來源:江某一樣是中海拔暖溫帶的樟殼林裡,月影下,飛鼠張開連著四肢的皮膜在樹林間滑翔,牠們熟悉每一棵樹如同美食街裡的餐廳;這裡有最多的殼斗科堅果,也生長著樟科大家族的各式成員,其嫩葉與漿質的果實,別有一番滋味。此森林的冠層從頂到地被可達四、五層,不同種類的樹冠有如立體的魔術拼圖不規則地鑲嵌、又不斷地改變高度及寬幅;這片林子是台灣最複雜多樣的區位,可說是物種歧異度最高的森林,對飛鼠及其他動物而言,大概像人類的百貨公司吧!百貨公司不都附設有美食區嗎!

在主要以樟科及殼斗科為主的這片森林,茶科植物的成員種類也不遑多讓,其中以高大挺拔的木荷最為突出,常與長尾柯、森氏櫟據為最上層,而柃木屬的成員則多分布在第三層;木荷白色鮮明的花朵是此森林裡最亮眼的喬木,常引來蜂、蝶及多種昆蟲,但其樹皮含有毒性,飛鼠就不喜拿它當樹窩。

樟科裡的楠木類是台灣中低海拔數量最多也最為常見的樹種,「楠」顧名思義就是南方之木,在古代大陸的中原思想時期,以此類樹種的分布範圍為名。楠木類多分布在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葉子小而硬,常被歸為硬葉型樹種。另外,烏心石、昆欄樹及深紅茵芋也都是此林相常見的樹種。我想飛鼠大概也會將它們分類,哪時候開花結果、哪種果與嫩葉較合口味、哪類樹的枝條彈性較佳、巢要做在哪樣的樹洞最安全……如果,飛鼠能言,那所有的植物學家應該也樂於向牠們請益吧!

杜鵑林下的落葉彈簧墊

台灣的杜鵑種類約有15種。圖片來源:江某從樟殼林緣往上延伸的幾處稜脊,通常隨著落葉堆積的形態與鬆軟度,就可稍知台灣杜鵑的密度。那一層層的落葉積累已將盤根錯結的地面鋪平,眼望不知有異,當雙腳一踩,身體忽然一沉,霎時,心也跟著揪緊;原來,太過鬆軟的地面,隨著身體重量的下陷,讓人生起如突然踩在海綿墊上的惶恐,隨之就樂得手舞足蹈了起來,這是台灣杜鵑林裡的一大特色。

台灣的杜鵑種類約有15種,其中以台灣杜鵑較常形成純林,偶有高大的松樹類與鐵杉宛如穿破其樹冠高聳直入雲端,就像傑克的魔豆般神奇;南燭、玉山灰木與小型的冬青類零星伴生其間。只要一入此林,光從樹幹的形態,你就能很準確地指出何者為台灣杜鵑。那紅棕色糾結扭旋的樹身,就像健美比賽現場個個盡展結實肌肉體軀的模樣;其高度一致,森林只有一層,地被也顯得稀疏,但冠層常有桑寄生科種類的寄生,枝幹也常附生著小型的著生蘭;而在五月開花時,那地面鋪陳的落花與樹冠的花團景致彷如御花鈿,踩在落花堆上的輕柔,讓人無不憐惜的踮起腳尖,你說誰能不對這樣的情景永銘於心呢?

迷霧森林裡的王者

台灣的森林裡最長壽也最得世人青睞的樹木,非檜木莫屬了!那巨大無比的樹幹與仰望亦難窺全貌的高大樹冠,讓人不禁為人之渺小而生謙遜及崇敬之心,並喚其為「神木」;遠古以來,人類就因相似的敬畏而產生了對自然的崇拜,儀式也因此而誕生。

檜木。圖片來源:江某台灣的檜木有二種,即紅檜與扁柏,均為特有種。在部分潮溼的中海拔區塊裡常形成極優勢的林相,稱為「檜木林」;由於此森林常處於降雨量高且冷溼多霧的氣候環境,故亦稱此區域為「霧林帶」,其林中的相對溼度極高,頗有迷霧森林之態。林木上層以檜木為最優勢,第二層即出現殼斗科類的闊葉樹種,為典型的針闊葉混合林;除殼斗科外,白花八角、樹參、厚皮香、莢蒾類等混生其間,因溼度高,著生植物及苔蘚極為豐富,彷彿披上數層薄紗重重遮掩,其中以蕨類最多,小膜蓋蕨、擬水龍骨、肢節蕨與細葉蕗蕨等細緻典雅的葉片親膩地貼伏在粗獷的巨木上,一種微妙奇幻的組合,交融出一幅難忘的畫面。地被台灣瘤足蕨據為優勢,稀子蕨與魚鱗蕨伴生其中;在已開闢的步道上,微弱的陽光得以撒落,火炭母草與戟葉蓼趁勢鋪地般的襲捲,因而讓最優雅、高貴的帝雉漫步其間啄食其花果;霧氣是帝雉出沒的徵兆,悠然的舉踏間似“踐地恐地痛”般的輕柔,也許這就是王者的風範;與之相較,人類對自然的撻伐,更顯得粗暴與不堪。人類短暫的生命,從來就不曾窺見過這片歷經數千年森林的秘密,我們一直都用自我的認知在干預自然,也許,我們還未進化到懂得尊重所有生命的階段!也許,我們應該從迷霧森林裡的王者身上學起,今後,無論行走於何處,請記得提醒自己 :再輕柔一點吧!

台灣的低海拔森林已開發殆盡,高海拔因涼冷只適於耐寒的針葉樹林,唯有中海拔溫暖的氣候環境,讓廣袤的森林得以茂盛,讓被人類嚴重干擾的生物得以有繁衍的棲息地,我們期望這兒是生物歡樂的伊甸園,而不是倖存在蒼茫大海中最後的諾亞方舟!

※ 本文轉載自農委會《台灣森林的故事 續》(2007年出版)

Top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鄭風.大叔于田〉

譯者:賈福相

大叔于田,乘乘馬。
執轡如組,兩驂如舞。
叔在藪,火烈具舉。
襢裼暴虎,獻于公所。
將叔無狃,戒其傷女。

叔于田,乘乘黃。
兩服上襄,兩驂雁行。
叔在藪,火烈具揚。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抑磬控忌,抑縱送忌。

叔于田,乘乘鴇。
兩服齊首,兩驂如手。
叔在藪,火烈具阜。
叔馬慢忌,叔發罕忌。
抑釋掤忌,抑鬯弓忌。

阿叔出外打獵

阿叔出外去打獵,四匹駿馬拉獵車。
手舞韁轡如緞帶,兩馬車邊步井然。
來到獵場,燃起獵火。赤背搏虎,獻給公侯。
公侯:「小心啊,阿叔,留得健康,不要受傷。」

阿叔出外去打獵,四匹黃馬拉獵車。
兩馬夾車轅,兩馬護車邊。
如雁陣飛行,四馬奔騰。
來到獵場,燃起獵火。箭術百發百中,馭馬技藝湛精。
忽而勒馬慢行,忽行放韁疾衝。

阿叔出外去打獵,四匹花馬拉獵車。
兩馬夾車轅,兩馬護車邊。
來到獵場,燃起獵火。獵車放慢,停止射箭。
箭入筒,弓入袋,緩緩回家。

Shu Is Out Hunting

Shu has gone out hunting. Four horses draw his cart.
He holds the reins as if playing with silk ribbons.
The two outside horses, racing dancers.
When he reaches the hunting field, a circle of fire is lit.
He leaves the cart, seizes a tiger with bare hands,
Presenting it to his lord.
Lord: "My man, be careful, you are needed for our wars."

Shu has gone out hunting, seated behind four yellow horses:
Two in the middle, two on the sides.
Like the wings of flying geese, they pull together.
When he reaches the hunting field, a circle of fire is lit.
His archery skill astonishes, matched only by his horsemanship.
The instant he reins his horses in, their pace begins to slack;
The second he relaxes them, his charges resume their flight.

Shu has gone out hunting. Four dappled greys draw his cart.
Two run in the middle;
Like his arms, two pull on each side.
When he reaches the hunting field, a circle of fire is lit.
Shu slows down; he seldom shoots.
Returns the arrows to their quiver,
The bow into its case.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易俊宏
副刊特約編輯:顧美芬、黃德宗•網編:黃德宗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