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11.2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公益贊助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環資永續發展支持者網絡行動徵求志工(12/15截止)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生命力新聞
環境報導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部落客報到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推薦瀏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中華鯨豚協會
環盟彰化分會
Environment News Service
Inforain-Maps that Matter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關渡自然公園
洪雅書房

 
 

享綠生活:夜的溫柔,之二 — 大山背、護蛙的守候

作者:孟琬瑜

週日晚間和同學一起守護青蛙過馬路,讓咕瑀兄妹津津樂道、熱情不斷延燒。週一放學後,咕嚕告訴我說,他好想再去幫青蛙過馬路啊!孩子有動機,阿德和我也樂意幫他們達成心願,於是,我們又登記了週三晚間的護蛙志工。10/26下午四點請了假,阿德和我分頭去接咕嚕、瑀魚,會合後直奔大山背護蛙地點。

今天的領隊是一位阿姨,車後行李箱打開,就是所有的工具以及解說看板。她向大家一一解說護蛙的注意事項、辨識梭德氏赤蛙的特徵、以及公蛙母蛙的辨別。

精采內文

 
 
 

自然人文:東清部落的希岡菜

作者:比恕依.西浪 (部落客報到)

許多人常常用擁有的物質多寡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在自己的部落裡尤是。我雖沒有在自己的部落裡生活,只是偶而回部落,但卻也在乎自己是否符合部落人在茶餘飯後如何談論或評價自己,常不由自己朝著別人所定的成功之路邁進。我的一群蘭嶼的朋友卻提醒我不一樣得價值。

上個星期,一群蘭嶼藝術家朋友從蘭嶼來台東美術館展覽,他們從展品的挑選、包裝、船運到佈展都一手包辦。難得在台東看到東清部落的藝術家希岡菜,就吆喝著這些朋友來家裡聊天。其實只是想從他們的身上獲得來自島嶼的氣息,能學習一絲來自他們身上所散發的自然奔放的魅力。但事實上,一次的聊天聚會是不能讓我改變些甚麼事,但卻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了真實樸素的藝術創作力。

來自東清部落的希岡菜,他的工作室造型之特別,常成為觀光客拍攝的焦點。前幾天希岡菜趁著佈展工作來台東逛手工藝品店時,也才赫然發現,他的工作室被觀光客用相機照起來,變成了可以販售的明信片,他說原本想買下來,卻想到自己的工作室照片卻要用買的而感到憤慨,買不下手。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讀〈黑胡蜂〉

作者:楊家旺

親愛的兒子:

我想,你肯定會對法伯的這一章感到非常親切。因為我們已不只一次遇見法伯在第二冊第五章所介紹的這類胡蜂了。「黑胡蜂」這個中譯名,給我們的第一個感覺是,祂是一種非常兇狠的蜂類,可能是虎頭蜂。但事實不然,黑胡蜂是一種非常溫和的泥壺蜂。我們先來看法伯怎麼形容祂的外觀:「穿著胡蜂的外衣,一半為黑黃色,纖纖細腰,步態輕盈。腹部像化學家的曲頸瓶、蒸餾甕般的鼓起,靠一個長頸連到胸部。這長頸先是鼓得像個梨子,然後縮成細繩;起飛輕盈,飛行無聲,慣於獨居。」這段對黑胡蜂的形容若是套用在照片裏的這隻黃胸泥壺蜂(Delta pyriforme)身上,也很接近了。

精采內文

 

自然書訊:關於核災--我們應該知道的事

作者:崔愫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推薦《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

圖:旅居日本的媒體人與作家劉黎兒出版了第一本針對福島核災的專書

311福島核災之後,受邀到新北市的國小教師研習活動中講授核災應變的課程,才上了兩次課就讓我感到難過了起來,因為令人難以相信的是,老師們普遍對於核災是沒有意識的,而由於對於災難本質的不了解,導致無從想像如何應變,甚至連最基本的防災步驟都付之闕如。

在離核一、核二廠最近的學校如金山、石門、萬里、汐止,我忍不住問老師們分得出核災警報的聲音嗎?他們無奈地告訴我,根本就沒有聽過,怎麼分得出呢?不能不說台灣的核能安全教育幾乎是繳了白卷。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副刊責任編輯、網編:張慧芬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