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3.11








近期活動

[劉黎兒講座]:日本福島311周年後,我們學到什麼?
大愛電視「一個城市的綠色旅程」系列報導
第二屆食物與人影展(3/14~4/29)
香港菜園村反拆遷記錄片+太平路上的相思寮
雙流自然教育中心主題活動--近山靜山親子遊(3/13截止)
從福島看台灣核災風險研習營@貢寮
誠徵 101年 海龜生態保育義工(4/20截止)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本站與台大新聞所研究群合作「網友如何看待全球暖化議題」,邀請讀者線上填寫!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專欄作家:讀〈蛛蜂〉

作者:楊家旺

你還記得2008年08月03日那一天,我帶著你和幾個你的同班同學,一起去草嶺古道兩天一夜的那次旅行嗎?我們從福隆車站開始步行,走到接近草嶺古道入口前的遠望坑時,你的一位同學看見柏油路上躺著一隻蜘蛛,緊張興奮地趕緊叫大家來看。我一看到那隻一動也不動的高腳蛛,馬上連結到過去觀察過數次的畫面,我請大家稍微讓開,騰出一些空間,並有些驕傲地預言將會有一隻蛛蜂飛來,屆時請大家別激動,也別驚擾接下來發生的所有過程。於是,我們開始靜靜等待,幾分鐘後,果然一隻蛛蜂飛來,接著……兒子,接著的故事發展你應該都還記得吧!

精采內文


 

守護城市綠寶石 催生林口野步森林環境學習中心

作者:陳信甫(新北市社區規劃師、林口社區大學講師)

image007image009image011

image013image015image017

我們期望維持此一意外留存的低海拔次生林做為林口人的都市野地,以其近在咫尺之便,成為國中小師生的自然教室、假日家庭野遊的森林,以及最重要的成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探索之地。因此有別於一般公園綠地低度生態、只供人類休憩的景觀思維,替而代之的是維持或修補既有的棲地環境,人類在此僅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名學習者和觀察者。除了僱工施作之外,兩年來也舉辦了三次生態工作營,一部分的時數提供生態知識與自然體驗,其餘時間則在雜木林裏做工,包括拔除外來入侵種植物、鋪設鋸木屑步道、挖掘淺水池、堆築枯木堆與石塊堆、製作枯木座椅與蝙蝠巢箱等。除了成人之外,我們持續嘗試不同對象與不同活動類型的挑戰,例如青少年生態體驗營、每季舉辦一次的野步森林散步活動和社區規劃師培訓工作坊,對於專業科系學生及新北市社區規劃師也能提供啟發其專業新視野的環境教育課程。

精采內文

 

在八斗子漁港漫步

作者:薛麗妮(蝦冰蟹醬負責人)

雨後天晴的基隆,格外令人歡喜,在八斗子漁港漫步,享受陽光、享受藍天白雲,小鳥在船桅吱喳嘻戲,好友相約垂釣聊天。即將在六月中旬開館的海科八斗區域探索館像鑲進了油畫裡,老舊的漁船對比著遠方映著霞光的海科3D劇場,有種吊詭、錯亂的美感。

隨手拍了幾張照片與大家分享。

精采內文

 

【有毒污泥愛你好】屎尿齊飛

作者:John Stauber、Sheldon Rampton;譯者:白舜羽、劉粹倫

日耳曼政治家俾斯麥曾說:「那些熱愛香腸與法律的人士,最好永遠不要看到它們的製作過程。」本書的成書過程也差不多如此。以書名為例,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要揭發公關產業的祕辛,但我們的出版商覺得要是把「公共關係」放在標題上,可能會讓人看了直接睡著。由於宣傳時間表的關係,我們得在書稿實際完成前想出書名。我們花了好幾個禮拜不斷地腦力激盪,想找個暗示「公共關係」卻不使用這幾個字的書名,我們翻字典找有趣的成語,然後纏著我們的朋友,詢問他們對候選書名的看法。候選書名有《幕後藏鏡人》、《廣告轟炸》、《帝國大反擊》、《販售公共心靈》等等,我們也認真考慮過借用阿諾.史瓦辛格1994年的電影《真實謊言》,或是胡佛所著的經典反共諷刺小說《謊言大師》。

布蕾特是位積極、有自信的女性,在「水環境聯盟」擔任公共資訊主任。她打電話來表示,看到我們的書即將上市的消息,她有點擔心我們的書名可能會影響到聯盟努力改變下水道污泥形象的計畫。她說:「污泥一點都不毒,而且我們正在發起宣傳活動,希望大家可以捨棄『污泥』這個詞,改稱『生物固形物』,因為它很營養,適合拿去施肥。」布蕾特認為我們的書名會不利於她的宣傳活動,因此她建議道:「你們可以把書名改成《吸菸有愛身心健康》啊!這個書名應該會引起更多回響,讀者會因為好奇而拿起來翻。你們可以集中火力講菲利普莫里斯把錢都花到哪裡去了,我認為一定會大賣!」

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讀〈蛛蜂〉

作者:楊家旺

親愛的兒子:

你還記得2008年08月03日那一天,我帶著你和幾個你的同班同學,一起去草嶺古道兩天一夜的那次旅行嗎?我們從福隆車站開始步行,走到接近草嶺古道入口前的遠望坑時,你的一位同學看見柏油路上躺著一隻蜘蛛,緊張興奮地趕緊叫大家來看。我一看到那隻一動也不動的高腳蛛,馬上連結到過去觀察過數次的畫面,我請大家稍微讓開,騰出一些空間,並有些驕傲地預言將會有一隻蛛蜂飛來,屆時請大家別激動,也別驚擾接下來發生的所有過程。於是,我們開始靜靜等待,幾分鐘後,果然一隻蛛蜂飛來,接著……兒子,接著的故事發展你應該都還記得吧!

我會想起這件往事,是因為這封信要跟你談的是法伯《昆蟲記》第二冊第12章的內容,標題正好是〈蛛蜂〉。我還記得那一天,我說,大家動作小一點,觀察時慢慢靠近,記得保持一定距離,如此才不會干擾到蛛蜂的工作。蛛蜂出現後,祂拖著已被祂麻醉的高腳蛛準備去找個地方,然後挖穴,再把高腳蛛放進去,產卵,供下一代食用。我們發現祂每拖一段距離,就會突然飛離一陣子,一段時間後才又飛回來,並繼續拖著高腳蛛移動一段距離。兒子,我附上的這一張照片,你應該還有印象吧!照片最下方偏右的,是那隻被麻醉的高腳蛛;白鞋紅帽的那位同學,蹲著觀看的是蛛蜂。我們雖然那麼靠近,但是並沒影響到蛛蜂的工作。我們一直很小心跟著祂,希望祂能帶領我們去觀察祂接下來的所有工作過程。

但我們的運氣不夠好,跟了祂將近30分鐘後,祂將獵物拖到了一個斜坡草叢裡,一個我們無法再繼續追蹤的區域。我們大家都因此而深感惋惜。是有些遺憾,不過,我很高興你和你的同學們都見識了蛛蜂的某一段精彩生活史,我更高興的是,你的一些同學,可以說是生平第一次這麼長時間觀察並追蹤一隻昆蟲,我相信這在他們心中,肯定埋下了某一種對昆蟲、或者說是對大自然喜愛的種子。我時常想,這樣一顆小小的種子,其實很重要,是對自然生態保育非常重要的種子,這樣一顆種子很可能在數十年後,遇見某一個環境議題或自然區域被破壞時,只要一些養料就能讓種子就會發芽,而不必費盡唇舌卻仍無法讓你的同學明瞭一切。

法伯對可以致麻雀和鼹鼠於死的黑腹舞蛛(拿魯波狼蛛),竟然那麼輕易就被環節蛛蜂給獵捕,感到非常好奇,於是他展開了觀察和實驗。法伯去追蹤一隻大顎銜著舞蛛(已被麻醉)的蛛蜂,等蛛蜂將舞蛛拖進洞穴,完成產卵工作並離開洞穴後,「把獵物從壁凹裡取出來,卵就貼在舞蛛身上,接近肚子。」但他卻不小心把卵碰掉了。於是法伯「把這隻犧牲品放在一個盒子裡,從8月2日到9月20日,也就是說整整七個星期,牠一直保持著新鮮,保持著有生命的柔韌性。」關於這種被麻醉後生物還能維持生命的情形,法伯在先前的章節已說過很多次了,因此,他以「我們對於這種奇蹟是很熟悉的,無須贅述。」一語就帶過去了。

法伯最想觀察到的畫面是蛛蜂與舞蛛的博鬥情形。但是這肯定不容易,因為「獵人不能冒著猝死的危險進入蜘蛛窩裡,而由於蜘蛛深居簡出的習俗,在戶外又不可能遇到牠。這其中肯定有個謎,揭穿這個謎底將會是滿有意思的。」後來,法伯觀察到蛛蜂會在舞蛛洞口引誘舞蛛從洞穴裡爬上來,舞蛛確實受到引誘,但卻沒笨到爬出洞外,舞蛛只會待在洞口,甚至許多時候是蛛蜂被嚇得飛逃。不過,有時候,法伯看到的情形卻是蛛蜂撲向舞蛛的腳,以大顎咬住祂的其中一隻腳,想使勁將舞蛛拖出洞口。被咬到腳的舞蛛當然是突然一驚,瞬時要往洞裡抽回,這一下可把蛛蜂嚇到了,於是蛛蜂一鬆口,舞蛛便順利脫身了。蛛蜂大概也明白自己若不鬆口,換成自己被拖進洞裡的話,情形可就不妙了。

對法伯來說,耐心是昆蟲觀察家基本的能力,他終於看到有一回,蛛蜂既迅速又猛力地把一隻舞蛛給拉了出來,舞蛛被拉出穴外的一瞬間,會突然像失了神一般,躺在地上動也不動。不用說,蛛蜂馬上就給祂一針麻醉,舞蛛癱了。因此這根本稱不上博鬥,離開巢穴的黑腹舞蛛,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戰鬥能力。

怪的是,黑腹舞蛛應該很輕易就可以累積經驗來提醒自己,在洞口騷擾的是可能致祂於死的蛛蜂,可千萬別到洞口去啊!或者,到洞口去,若看到是蛛蜂應該趕緊躲回洞裡就安全了。但黑腹舞蛛並不懂得這麼做,祂依照自己的本能,無法克制,總是衝到洞口去待著。我想,法伯想說的一定又是第一冊的論點,這是一種「本能的無知」。

法伯試著把蛛蜂和蜘蛛關在一個大瓶子裡,結果,蜘蛛怕蛛蜂,蛛蜂也怕蜘蛛,在這樣的情境下,兩隻生物都失去了勇氣和攻擊能力。這是祂們本能所無法處理的情形,所以攻擊能力都瞬時進入了睡眠狀態。為了讓蛛蜂有一個可以躲藏的地方,法伯丟了一個紙團進大瓶子裡,蛛蜂就藏身在紙團裡,似乎感到安全了。但第二天早上,法伯發現蛛蜂死了,原來,夜裡「蜘蛛恢復了勇氣,把牠的敵人戳死了。

非常有趣的是,法伯所觀察到的一種蛛蜂和蜘蛛的關係是,蛛蜂把蜘蛛麻醉後並不自己挖洞,而是直接利用這種蜘蛛原本的巢穴來作為蜘蛛的墳場。蛛蜂的下一代就在獵物的巢穴裡孵化、進食。法伯是這樣寫的:「蛛蜂把牠的獵物和卵不是存放在一個牠自己建造的窩裡,而是就放在蜘蛛的家裡。」這種關係之所以有趣,是因為總讓我聯想到一個畫面,就是最早先的時候,當蜘蛛在挖掘祂的巢穴時,祂一定不明白,祂是在自掘墳墓。這裡頭有一種弔詭,一種悲哀,但是作為一種蛛蟲的對應關係時,我卻又同時覺得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生存模式。

兒子,不知道你會不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覺,就是當法伯在書裡所提到的,與我們的野外觀察到的,若有相互對照或呼應的情形出現時,那將會是非常令人激動的一刻。因為這些昆蟲的行為,不只幾百年來(精確地說應該是幾百萬年來)都沒有改變,而且在法國看到的或台灣看到的結果幾乎沒有什麼差別。祂們跨越了時間與空間,堅守某一種「儀式」,該「出草」的,就維持「出草」的儀式;該成為「祭品」的,就認命成為「祭品」。法伯說,這就是本能,昆蟲總是依著自己的本能行事,即使這麼做看起來是如此愚蠢,祂們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雖然這種像是儀式的行為,一再重演,法伯似乎永遠充滿觀看的熱情。我想,兒子,我們也是這樣的,不是嗎?永遠充滿觀看的熱情。

註:文中所引內容,摘錄自《法布爾昆蟲記》遠流出版社。

Top

 

守護城市綠寶石 催生林口野步森林環境學習中心

作者:陳信甫(新北市社區規劃師、林口社區大學講師)

從2009年10月起展開雜木林的自然觀察,隨後與林口社區大學共同向新北市政府申請社區規劃師駐站輔導補助計畫,推動野步森林做為城市中的環境教育中心此一實驗計畫已步入第二個年度。然而體委會於今年2月1日發佈新聞,為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將選用林口區國宅段16公頃的國有國宅用地開發為選手村,選用土地包括運動公園、國中前雜木林、野步森林…等地。此處土地雖是林口特定區計畫中的尚未開發的國宅用地,然而經由市民多年來的使用與發現,早已不是管理機關文件中的空蕪之地。早年設置的運動公園和做為自然科學研究的國中前雜木林,還有兩年前從自然觀察中發現的野步森林,這三者都是林口城市中休閒活動、科學教育及環境教育等多種功能的三顆城市綠寶石。尤其是後者,野步森林更深具反思社會文化裏的自然觀與興革既有城市規劃認識論的意義。

林口野步森林位於台地周邊保護區與城市中心的連結位置,周邊有五所國小、國中和高中
林口野步森林位於台地周邊保護區與城市中心的連結位置,周邊有五所國小、國中和高中

從雜木林自然觀察與棲地營造開始

台灣各個既有城市的都市計畫裏是不可能在平坦之地保留任何的自然野地,惟有在林口此類發展不順隧的新市鎮裏才意外的留下了一片自然的樹林。來往林口多次,每每穿梭新舊市區之間,總是對閒置在路旁的一塊塊長滿先驅樹種的未開發土地感到好奇,老是猜想著裏面到底住著些什麼樣的昆蟲和動物?2009年9月首次踏上了探險之途,進入了位於林口高中旁這片面積有五公頃的未開發國宅用地,隨之展開了植物的調查與記錄。一面經由測量繪製一定口徑以上的喬木位置地圖,另一方面遇有不認識的植物種類也陸續張貼在自然攝影中心的網站尋求達人的解答。林口野步森林的都市傳奇便是由此刻開啟。

image003image005

 從林口高中體育館鳥瞰雜木林         白匏子林下做為團體活動區

一面持續展開定期進行自然觀察與自然攝影,另一方面也在第一年度的計畫開設首次的〈雜木林生態美學課程〉,從生態知識與生態審美雙重面向上設計課程來招募有興趣的在地朋友加入行列,此課程後來也發展成為社區大學每年春秋兩季的正式課程。兩年多來,經由諸多參與朋友們的共同發現,此處原為赤裸紅土的荒地歷經數十年的自然演替,已成為一片三公頃以上的自然森林,累計有超過數百棵的樹木與一百種以上自然生長的原生植物,五十種以上的蝴蝶、五種蛙類及多種的昆蟲。鳥類方面,除了常見的白頭翁、綠繡眼、紅嘴黑鵯、樹鵲、大卷尾、斑文鳥和五色鳥之外,也能見到黑枕藍鶲,甚至常有竹雞家族在林中鳴叫,宛如一處位於城市中心的自然公園。

image007image009image011
image013image015image017

我們期望維持此一意外留存的低海拔次生林做為林口人的都市野地,以其近在咫尺之便,成為國中小師生的自然教室、假日家庭野遊的森林,以及最重要的成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探索之地。因此有別於一般公園綠地低度生態、只供人類休憩的景觀思維,替而代之的是維持或修補既有的棲地環境,人類在此僅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名學習者和觀察者。除了僱工施作之外,兩年來也舉辦了三次生態工作營,一部分的時數提供生態知識與自然體驗,其餘時間則在雜木林裏做工,包括拔除外來入侵種植物、鋪設鋸木屑步道、挖掘淺水池、堆築枯木堆與石塊堆、製作枯木座椅與蝙蝠巢箱等。除了成人之外,我們持續嘗試不同對象與不同活動類型的挑戰,例如青少年生態體驗營、每季舉辦一次的野步森林散步活動和社區規劃師培訓工作坊,對於專業科系學生及新北市社區規劃師也能提供啟發其專業新視野的環境教育課程。

image019image021image023
image025image027image029
 各類型的課程與活動

從無名雜木林到命名為「林口野步森林」

從通稱的無名「雜木林」到後來命名為「林口野步森林」的過程頗具心思,「野步」二字來自於中文古典詩詞當中吟咏自然的多首同名〈野步〉詩,我們希望在城市中即如同於野外散步,從經常的自然觀察中來甦活人們對自然的感受能力,培養生態敏感度與自然審美觀,進而推動城市生態品質的進步。從觀察、規劃、簡易施工與棲地營造初步將原為傾倒建築廢棄物的無用雜木林,到持續推動以野步森林為舞台的環境教育課程與活動的兩年歷程,我們已經初步驗證野步森林能夠成為一般市民(成人、青少年、兒童)、空間專業及其他科系學生、社區規劃師和空間專業者學習「城市與自然」環境教育課程的場域。


野步森林全區配置圖

尋常的都市荒地卻有不平凡的生態啟示

野步森林雖無任何保育類的物種,但是它的的價值核心在於環境教育的貢獻,特別是有關人與自然、城市與自然的反思與生態觀的啟發。誠如參與其中的在地朋友陳俊雄所說:「我們是何其有幸能在我們的住家旁就有這塊綠寶石啊!這片樹林裏孕育了無限的生命!」原來即有自然觀察喜好的鍾清純,兩年來在此觀察到四種蛙類產卵與蜻蜓點水的絕技,直呼:「這對慣於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人是多麼大的驚喜與恩賜!」喜好攝影、從新莊來此上課的蕭銘貞也說:「雜木林生態美學課程讓我改變對植物的審美觀點,我學會仔細去欣賞不起眼的野花雜木,真正去認識每種生命存在的價值及意義。」才剛剛入門的許巧青,巧慧的體認:「原來生態應該是一種生活美學!」

image035image039

image037image041

檢視既有的都市計畫是四十年前的產物,不僅提供人們休憩的公園面積不足,也缺乏現代生態學發展出來的城市即是生態系統的新觀點,城市向來將自然隔離在外。自然演替而來的野步森林卻如同綠手指一般,正好連結林口台地周邊的保護區和人們日常生活的城市中心,它就像一把通往自然的鑰匙一樣,能夠引領我們走入自然,重新認識生態系統,從而在地球危機中找尋到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態度。野步森林不僅能夠療癒不知如何與自然相處的人們,同時也能療癒生態視野不足的既有城市。   

 image043image045image047
image049image051image053

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選址爭議

根據2月1日媒體報紙報導,體委會向行政院提出報告,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選手村將座落新北市林口區16公頃的國宅用地,預計將採取BOT方式,打造容納1.2萬人床位的選手村,並在2016年底前完工。報載指稱林口區國宅用地即是下圖黃色區塊,包括了普受市民喜愛的運動公園與野步森林等雜木林。

  誠然這幾塊土地都是都市計畫內原有的國宅用地,然而正是因為都市計畫發佈迄今久遠,若是有些尚未依照原計畫目開發的土地經由市民的使用與發現,因而浮現了可貴的價值時,市民是否有權合理的提請檢討原都市計畫的適宜性與適時性呢?將一片自然成長的森林視如一塊空地,這也意味著這項開發將要面臨諸多的質疑:

一、野步森林經由自然演替已有數百棵的野生樹木,選址計畫既然事前沒有發現,開發時無
  視而砍除的可能性非常高。砍除既有數百棵樹木,然後再新植若干樹苗來加以綠美化,
  這豈是節能減碳的作為?
二、不只是樹木,完整的植物群落是由各類喬木、灌木、草本、藤本等不同類型植物自然組
  合而成,既是昆蟲動物們的食物也是家園。因此,不只是砍樹而已,更是摧毀其中的無
  數生命與生態家園!
三、開始實施環境教育法的起步階段,毀棄一個自然形成且極具潛力的都市綠手指,代之以
  低度生態思維的景觀綠地和大片住宅建築,這豈是環境教育之道?

替代性的綠色城市建設方案-設置「林口野步森林環境學習中心」

面對地球危機,解決之道並非只有節能減碳,追溯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相沿承襲以來的社會文化看待自然的態度與價值觀,它形塑了現今社會上集體的或個人的觀念與行為。提倡將自然帶回城市,讓人們得以重新認識生態系統,並學習如何在城市中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野步森林,是一個極具教育性與未來性的實驗計畫。反思台灣現行生態城市的論述與思維中的盲點,經常遺漏或無視其他生物生存及其依存的地區生態系統,野步森林的倡議更深具啟蒙與興革的進步性。

對於世大運選手村選址表示異議並不是反對建設,而是認為選手村應該選擇更為合宜的其他土地來實現。將既有的雜木林提升設置為「林口野步森林環境學習中心」的倡議,是一項替代性的綠色建設方案,將能引領林口邁向生態城市的真綠新視界!

附記、林口野步森林推動大事記

2009-10 發現林口都市之森,展開自然觀察與自然攝影
2010-03 99年度社區規劃師駐站輔導計畫(城鄉局補助)
2010-07 動物園城市—林口雜木林生態工作營
2010-10 野步森林生態導覽推廣活動
2011-07 野步森林青年生態工作營(青輔會補助)
2011-09 秋之實—野步森林秋季散步活動
2011-03 100年度林口雜木林生態美學課程/春季班
2011-09 100年度林口雜木林生態美學課程/秋季班
2011-11 扶輪社女兒節—野步森林生態體驗營
2011-12 100年度社區規劃師駐站輔導計畫(城鄉局補助)      
              100年度社區規劃師培訓林口工作坊
2012-01 冬之殤—野步森林冬季散步活動
2012-03 101年度林口雜木林生態美學課程/春季班

相關連結

一、公視我們的島2010年6月採訪報導-
  都市裏的雜木林 http://web.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php?pbeno=1497

二、自然觀察紀錄
  林口野步森林-植物篇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29996
  林口野步森林-真菌篇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40394
  林口野步森林-蝴蝶篇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p=620566#post620566
  林口野步森林-蛾類篇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40700
  林口野步森林-直翅目昆蟲篇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42782
  林口野步森林-2011自然觀察簿 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39892

Top

 

在八斗子漁港漫步

作者:薛麗妮(蝦冰蟹醬負責人)

 前陣子一群老基隆人在一起,共同的話題是:二、三十年前的基隆又回來了。雨沒完沒了的下,衣服總晾不乾,不知是否是心裡作崇,總覺得身上有股霉味,只好將快過期的香水拿出來用。

與海洋大學的同學聚會,大家對基隆最受不了的地方是衣服、棉被都有霉味。以前很難感受到同學們所說的共同記憶,因為老基隆人早已習慣那種氣味。基隆人不清楚雨的氣味,卻清楚雨是詩的養分,雨都基隆蘊孕了很多優秀的詩人、文人,如鄭愁予在基隆期間的詩作即可証明。雨如果依舊眷戀著基隆,希望詩意的基隆也能一併回得來。

雨後天晴的基隆,格外令人歡喜,在八斗子漁港漫步,享受陽光、享受藍天白雲,小鳥在船桅吱喳嘻戲,好友相約垂釣聊天。即將在六月中旬開館的海科八斗區域探索館像鑲進了油畫裡,老舊的漁船對比著遠方映著霞光的海科3D劇場,有種吊詭、錯亂的美感。

隨手拍了幾張照片與大家分享。

Top

 

【有毒污泥愛你好】屎尿齊飛

作者:John Stauber、Sheldon Rampton;譯者:白舜羽、劉粹倫

日耳曼政治家俾斯麥曾說:「那些熱愛香腸與法律的人士,最好永遠不要看到它們的製作過程。」本書的成書過程也差不多如此。以書名為例,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要揭發公關產業的祕辛,但我們的出版商覺得要是把「公共關係」放在標題上,可能會讓人看了直接睡著。由於宣傳時間表的關係,我們得在書稿實際完成前想出書名。我們花了好幾個禮拜不斷地腦力激盪,想找個暗示「公共關係」卻不使用這幾個字的書名,我們翻字典找有趣的成語,然後纏著我們的朋友,詢問他們對候選書名的看法。候選書名有《幕後藏鏡人》、《廣告轟炸》、《帝國大反擊》、《販售公共心靈》等等,我們也認真考慮過借用阿諾.史瓦辛格1994年的電影《真實謊言》,或是胡佛所著的經典反共諷刺小說《謊言大師》。

最終定案的英文書名是《有毒污泥愛你好》,來自第一章「湯姆明天」的諷刺漫畫。我們朋友調查一下,他覺得《有毒污泥愛你好》聽起來太搞怪,不會有人認真看待,但出版商認為這個書名讓人印象深刻,在市場上也好操作。因此到頭來,我們的書還是得回歸商業考量,不過當時我們並沒有打算要寫「有毒污泥」這個問題,只是想用個「X世代的書名」吸引「X世代的讀者」,所以才以諷刺、誇張的諧擬來調侃公關業,以凸顯其欺瞞的特質。

就在這時候,布蕾特主動跟連絡我們。我們這才發現,只是用書名調侃公關業,真是很客氣了。

布蕾特是位積極、有自信的女性,在「水環境聯盟」擔任公共資訊主任。她打電話來表示,看到我們的書即將上市的消息,她有點擔心我們的書名可能會影響到聯盟努力改變下水道污泥形象的計畫。她說:「污泥一點都不毒,而且我們正在發起宣傳活動,希望大家可以捨棄『污泥』這個詞,改稱『生物固形物』,因為它很營養,適合拿去施肥。」布蕾特認為我們的書名會不利於她的宣傳活動,因此她建議道:「你們可以把書名改成《吸菸有愛身心健康》啊!這個書名應該會引起更多回響,讀者會因為好奇而拿起來翻。你們可以集中火力講菲利普莫里斯把錢都花到哪裡去了,我認為一定會大賣!」

我們感謝她的建議,也向她解釋我們不想跟巴克禮寫的《謝謝你吸菸》搞混,那也是一本調侃公關業的絕妙好書。

布蕾特不斷澄清自己「不是一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公關投機份子,絕不為不符合個人信念的利益代言」,對於有的公關人推廣香菸之類等有害健康的產品,她說她跟我們一樣,也不贊成這麼做。她強調水環境聯盟所宣導的回收,是把下水道廢棄物轉化為農田施肥的營養物,讓有機物質回歸土壤,這種「天然的過程」還避免污染水源。

布蕾特說:「這次造勢活動是由鮑威爾泰特公關公司所策劃,我們很擔心你們可能聽到了一些不實的負面消息。」

此話一出立刻引起我們的注意,「鮑威爾泰特」是華盛頓眾多公關遊說公司中的佼佼者,擅長處理高科技、安全、健康方面等具有高度爭議性的公關議題,客戶遍及香菸、製藥、電子、航空產業。公關公司的兩位老闆都大有來頭,鮑威爾是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的媒體祕書和親信;泰特則服務過副總統時期的老布希與前第一夫人南西.雷根,也曾任公共廣播公司的主席。

我們感覺其中暗藏玄機,於是請布蕾特多寄一些「水污染防治聯盟」的資訊給我們參考,她也很克盡職守,寄了印刷精美的介紹手冊與其他宣傳資料,還附上一封信,信中再次強調她很擔心我們的書「可能會對大眾造成反效果,為環境幫倒忙」。然而,當我們進一步要求提供鮑威爾泰特公關替他們規劃的策略文件、備忘錄、民意調查等相關資料時,她的態度立刻從熱切合作變成相應不理。由於水污染防治聯盟拿了納稅人的錢,法律上我們有權利查閱這些文件。既然他們拒絕交出來,我們只好依資訊公開法向聯邦政府提出申請查閱相關文件,不過在本書付梓之前,環保署方面仍然在延宕處理我們的申請。

我們的調查發現,下水道污泥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祕密,推廣污泥的「有益運用」公關造勢活動中不僅有官商勾結、利益衝突,還有政府蓄意隱瞞污泥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大規模危害的事實。整個故事要從水污染防治聯盟的前身「下水道工作協會聯盟」開始說起,而引發事件最高潮的是美國環保署有毒場所控制部的傳奇舉發者──考夫曼。

在1980年代,考夫曼眼看著環保署官員與原本應受其管制的業者相互勾結,於是他拒絕保持沉默,勇敢地出面指證,揭發了環保署無能處理化學廢棄物,使其堆積如山的事實,此舉讓雷根時代的環保署長柏芙解職下臺。在葛雷澤夫婦1989年的著作《內部舉報者》中報導:「考夫曼因主動檢舉而引起一連串的祕密行動,有人暗中追查他的行蹤,想找出種種證據把他革職……連環保署的檢查總長也牽涉其中。打壓考夫曼變成官方政策。甚至追查行動已經侵犯到他的隱私,但仍抓不出他的小辮子……全國人都在關注考夫曼,他代表拒絕受官僚體制壓迫的員工。」

而現在考夫曼正努力提出另一道類似的警訊,告訴社會大眾所謂「有益運用」下水道污泥其實是一齣浪費公帑的鬧劇,他稱之為「水肥門事件……裡面的廢棄物都很毒」。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Toxic Sludge is Good For You! : Lies, Damn Lies and the Public Relations Industry

作者:John Stauber、Sheldon Rampton
譯者:白舜羽、劉粹倫
出版社:紅桌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2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780903
裝訂:平裝
定價:35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副刊責任編輯、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