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12月3日
跨域保護遷徙物種 國際決議禁捕鬼蝠魟
繼今年下半年《華盛頓公約》(CITES)將5種鯊魚和2種蝠魟列入瀕危物種保護後,全球120國共同簽署的聯合國《移棲物種保育公約》(the 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CMS)在兩個月內即決定跟進,把鯊魚和魟魚列入保護對象。 地面臭氧毒害健康 美環署擬加嚴標準
美國環保署(EPA)擬提高地面臭氧──也就是光化學煙霧──的標準至65至70 ppb,以保護大眾健康和環境。 依照美國《潔淨空氣法》,EPA必須每5年重新審核此標準,這次的修改其實已經晚於規定。經環團上訴,EPA依法院的命令需於2015年10月前制定出新標準。 南島民族國際會議 尋求在傳統領域實現「部落善治」
台灣的原住民由於長期處於非核心地位,不管是教育、就業、醫療等資源都有明顯的城鄉差異,政府也總是以「給予」、「施予」的態度,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補貼」,而非原住民本就該「擁有」這些權利、權力的概念。 原民會1、2日舉辦「2014南島民族國際會議」,會議主題為「部落善治與原住民族發展-實踐及展望」。 【追蹤福島核災】工人不好你也不會好──福島核災善後作業工人近況與回顧
在台灣,核電議題多是健康面、環保面、防災面、安全面等等,而核電產業中的工人,因為資訊取得不易等因素,較少被人提及。 然而,(工)人畢竟是核電、核災中的操作者,若無合理對待,工作品質自然受到影響;福島核災發生後,除染、輻污水管理、核廢燃料池移轉等作業的工人狀況,常受日本媒體注意,可惜的是,儘管有些改善,但還是有著「奴隸似的」的壞消息不斷傳來。 秘讀自然|百億晝千億夜的詠歎調《大海浮夢》訪夏曼‧藍波安
一段遺藏的夢被深掘出來,不辜負要被吟唱。初初,他在台北街頭咒怨清潔人員把地掃得太乾淨沒有菸屁股可撿;因為飢餓,左手腕用派克鋼筆憤怒刺下人形紋,父親領他認識家族林地,卻發現那正是父親年輕時在樹木上做的記號,作家的手,傳承生態智慧技藝也將為它書寫無止盡。 綠經濟|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 其實是經濟問題
鄭成功率領數萬人大軍,以九個月的時間趕走荷蘭人,收復了被荷蘭人占領38年的台灣。 在實施海禁的年代,鄭成功的軍隊也因明朝的禁海令而不諳水性,船隻和武裝並不發達。反觀荷蘭已為當時的海權強國,精進的造船與航海技術居全球之冠,武裝配備也相對的先進。這樣一個遠征世界的國家,怎麼可能被鄭成功打敗? 推薦讀者回應 |北極迎無冰未來 極圈生物恐搶佔「最後冰區」Denbe Yanjian: 竭澤而漁的生活方式已經開始危害這個世界,跟我們自己。 然而我們是可以選擇的,可以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讓這些動物繼續存活下去。因為當食物鏈被打斷,當某種生命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時,讓我們生存下去的資源也將跟著失去平衡,帶來饑荒與災難。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