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12月8日
「我幫水雉埋單!」 綠保市集買安心、顧生態
由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共同發起的綠色保育標章成立5年,現在消費者每周六都能於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一睹這些生產兼顧保育的農民廬山真面目,並且透過綠色消費,買到安全食品。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說,購買綠保產品是為動物的餐費「埋單」、並且與動物分享農民生產的優質產品,邀請消費者每周末提著菜籃逛博物館! 90年不缺水 二峰圳體現永續水利工程智慧
今年冬季台灣面臨10年來最嚴重的大旱,全國18個供水區,有8個已開始第一階段限水,除了省水、再利用,集水設施的設計也值得關注。日治時期由日人工程師鳥居信平設計的生態工法取水工程「二峰圳」,歷經90年持續發揮集水引水功能,灌溉大武山下屏東平原,至今每天仍有約10萬噸的水給下游使用,這座歷史悠久的水圳工程為何能夠終年供水? 藍鰭鮪瀕絕 太平洋33國達保育共識
為保護利潤高、快被捕撈殆盡的藍鰭鮪魚,第11屆阿皮亞西部及太平洋漁業委員會議期間,太平洋33個成員漁業國與領土於2日達成共識,協議實施新的藍鰭鮪保育規範。 新的保育規範要求,漁船捕撈量必須在2002年至2004年的平均水準以下。30公斤以下的鮪魚捕撈量必須減少至2002年至2004年平均的50%。如果超過限制,必須從隔年的捕撈限額扣除超出部分。 利馬氣候大會:氣候談判的數學課
目前,聯合國第20屆氣候大會(COP20)正在秘魯的首都利馬召開。我們過去花了很多精神在學減法,斤斤計算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現在,各國開始在討論如何能加入整體性調適政策,加入再生能源技術,並把資金挹注在對的地方,讓減碳效益或防災韌性得以加乘。 可以這麼說,本屆利馬氣候會議的討論桌上,就像數學課堂。 我們的島|烏來尋綠金
烏來,在泰雅族語中,是水很燙、要小心的意思,溪畔的溫泉,是烏來發展觀光產業的先天優勢,十多年來,沿著主要道路,琳琅滿目的招牌,說明溫泉產業的蓬勃。 位在台北市水源特定區,烏來,維持著群山綠意,長期深耕烏來的生態講師廖鎮洲,發現枯水期時,南勢溪畔的居民卻常常無水可用,為了護水,他鼓勵當地農民選擇節水作物,也思考發展綠色經濟,守護烏來森林... 公共論壇|漂白用的海洋奧斯卡獎
農委會12月5日公告「海洋奧斯卡獎」名單,號稱是「國內首次針對海洋漁業資源永續與保育進行評選,意義非凡」。但再仔細一看,獲獎名單中赫然出現台塑集團也名列在其中,甚至榮獲「海域增殖放流」楷模被大肆報導,第一個念頭就是找找看,日月光和頂新集團有沒有也在得獎之列? 公共論壇|北宜直鐵柯文哲、林聰賢有共識? 環團:疑慮未解宜三思
針對柯文哲與林聰賢會面內容中談及「北宜直線交通問題」,本會提出聲明如下: 一、北宜直線交通問題,於中華民國95年2月10日,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被環評會以「行經生態敏感區、經九處斷層、地下含水層及宜蘭端遺址」內容認定不應開發,得另提替代方案重新送審。 二、本會提出呼籲,素人新市長柯文哲先生,針對北宜鐵路直線規劃,鐵路穿越集水區及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即影響大臺北都會區人口飲用水水源、水質、水量之潔淨與安全水質,且多條斷層通過,地質脆弱地帶,最後還要編列經費治山防洪,皆是浩劫,須三思。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