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日
宜居城市如何判斷? 5都1縣齊論生物多樣性保育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活環境永續發展的一項指標,尤其在城市中,綠地與自然生態的豐富代表著優質宜居的生活空間,以台灣的5都來看,雖然所在區位和地理環境不盡相同,但細究各城市推動生物多樣性的成果,可作為5都未來發展永續環境和宜居生活的評量標準。 我們的島|保麗龍的難題
每個月,台南社大都會號召一群志工,一起到台南南區海岸,清除沙灘上的垃圾。寶特瓶、玻璃罐、鋁箔包是家常便飯。對志工們來說,最頭痛的,是這一塊又一塊的保麗龍,尤其是當它們碎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時候... 近期活動×行動參與推薦讀者回應 |毀林兇手! 環團:歐洲人吃的黃豆9成是隱藏版飼料豆Warren KUO: 我國亦復如此;每年進口的230萬公噸飼料級黃豆,有55%來自美國,有45%來自巴西或者阿根廷,所造的孽不但是森林毀壞,更嚴重的是當地人罹癌、畸形兒等。為此歐洲NGO製作12分鐘的紀錄片,告訴歐洲人不要吃南美基改豆養出來的動物產品。其實不只歐洲人,台日中韓各國也都一樣。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