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刊頭
2015 8月18日

章魚基因解碼 智能演化驚艷學界

科學家解碼章魚的基因組,發現章魚其實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圖片來源:Morten Brekkevold(CC BY-NC-SA 2.0)

章魚的八隻觸手、大頭、大眼外型,讓人聯想起外星生物,而事實上,科學家近日解碼章魚的基因組後驚訝發現,這些「外星生物」並非浪得虛名,甚至可稱為「地球上第一個智慧生物」。

» 閱讀全文

走讀百年前的宜居城市 哈瑪星觀光另闢蹊徑

湊町是日治時期高雄的市政中心,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

日治時期,日人興建了二條濱海鐵路,因此稱為此區為濱線(HaMaSen,哈瑪星),而當時的行政區名為湊町。為了讓民眾更深度體驗哈瑪星的老屋建築風 貌,今年7月高雄市都發局舉辦「湊町漫遊祭」系列活動,都發局住宅發展處處長郭進宗表示,透過解說及導覽課程,希望喚起民眾一起來認識哈瑪星老屋,此外, 也培訓導覽解說員,將來為哈瑪星歷史街區說故事。

» 閱讀全文

不竭澤而漁的正港在地味 墾丁市集秀「生態經濟力」

墾丁ㄟ市集。攝影:李育琴。

近年墾管處積極推動恆春半島社區生態旅遊,希望帶遊客走入社區,透過特色遊程的規劃,讓遊客更深刻了解地方的生態、文化特色,進而推廣在地社區產業。對於擁有豐富生態資源的國家公園來說,推廣生態旅遊的理念是人與自然共生、永續經營,才能不竭澤而漁、耗盡珍貴資產。

» 閱讀全文

生物多樣性|在澳洲與土地談場戀愛:我的樸門之旅(三)

初級的食物森林,充滿各種果樹小苗,周圍覆蓋包含豆科植物的堆肥。攝影:林貞妤。

美洲印第安人的「生命三姊妹」,指的是將玉米、豆科植物、瓜類種在一起。玉米一向是印第安人的主食,是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來源,同時又提供豆科植物性喜向上攀爬的支架,而豆科的固氮能力為土壤提供肥沃的養分;瓜類因貼近土地上橫向生長,此特性能保護土壤免受風化侵蝕外,並抑制雜草叢生。

» 閱讀全文

近期活動 × 行動參與

推薦讀者回應 |誰吃光了我們的魚?東北角剝皮魚輓歌

Steven Shyu:

出海最大的成本是油,漁民不出海就是沒有收入,也沒有損失。傳統海腳也是出海分魚,不出海不用付錢,但是一旦聘用漁工, 就是不出海也有成本了。所以很多船東即使漁況很差,也抱著多少撈一些減少損失的心態出海,倒霉的就是這些小魚了!

另外沿近海資源屬於國民共有的公共財,因此漁業管理先進國家(日、美、歐、澳)皆立法禁止外籍人士在領海進行商業捕撈的工作,不但因為這樣違反國家資源國民共享的社會正義(外籍人士不得分配在地資源),更因為外籍人士無窮盡,會造成「漁獲努力量」無限制的供應,造成有限資源無法承受之壓力!

» 閱讀全文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守護環境知情權,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 (886)2-29332233‧ Fax: (886)2-2933-2120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彭瑞祥 、詹嘉紋、賴品瑀、吳岱芝、洪郁婷、鄒敏惠‧網編:洪郁婷
※ 感謝 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