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來襲】抗疫大作戰 保育醫學應落實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禽流感來襲】抗疫大作戰 保育醫學應落實

2015年01月23日
本報2015年1月2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政府10幾年來雖積極監測,面對疫情來襲,也能快速處理,但民眾疑惑的病毒源頭從何而來,仍只依據檢測結果發布由候鳥帶來的,這項結論不但無法解釋與監測結果的差異,以及何以一開始就有陸禽疫情,更重要的是,速度怎麼這麼快?反而引發更多疑慮與爭論。

政府部門近日雖已採高規格防堵禽流感,通報後一天內採樣、結果就出來了,連撲殺速度也很快,已到了「見到黑影就開槍」的地步。問題是前端疏忽了什麼?若無法找到問題源頭,就無法提出對策。

雞群。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mattbeckwith/9660627644,作者:Matt Beckwith,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野鳥監測仍有倒楣機率

對於野鳥長期監測,雖有零星低致病性病毒案例,但並非都屬於高致病病毒株。依據南韓的研究,病毒對於水禽造成的死亡率低,而且野鳥生病會躲起來,死亡個體也不易發現, 陳貞志表示,當然可以檢討監測系統有無忽略的死角、採樣是否具有代表性,但是即使在信賴區間,樣本也都沒問題,還是會有所謂的「倒楣機率」。

每年都有水禽帶有流感病毒,已是不爭事實,若遇到高致病性病毒帶原,如何通報、預防、控制疫情更需有標準模式。尤其韓國在去(2014)年初就提出警告,去年底也有詳細報告,而台灣和韓國位於相同的候鳥遷徙的路線上(冬天,候鳥由較冷的韓國遷移到較溫暖的台灣),防檢局卻未能適度回應、提醒,面對疫情來襲,顯得兵荒馬亂。

大武山撲殺禽流感雞隻(屏東縣政府提供)研究者即指出,政府部門在面對風險時,預防作為嚴重不足。即便傳播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兩天內遍布西岸,陳貞志認為,不排除在養殖場存在一段時間的可能。

野生動物管理與家禽不同

目前任職於美國明尼蘇達猛禽中心的獸醫師王齡敏解釋,家禽是育種而來,缺乏疾病抵抗力,而禽流感病毒變異性很高,可能會與人流感病毒或其他動物的流感病毒交流基因,進而產生可以感染其他動物的禽流感病毒,並透過家禽產業鏈(比如運輸、屠宰、買賣等過程)迅速傳播,故撲殺是避免病原傳播的有效手段。

至於以撲殺野鳥作為防疫的手段,陳貞志重申:「全世界沒有人這樣做」,「野生動物的疫病,和家畜疾病管理是不同的概念,過去家畜疫病都是採取撲殺殆盡,但在野外,動物不可能撲殺得完,只會讓生態系出現缺口。」而空出來的棲位,很快就被其他個體或物種填補,反而助長疾病的散播。

「候鳥遷徙對環境是有功用的,移除對人類傷害更大」疾病的發生往往和生態議題有關。陳貞志指出,保育醫學的概念強調「一體健康」(One World One Health),「全世界不管是人類、動物或環境健康都是一體,無法分割,當一個環節產生問題時,也會影響其他的部份。」

小型鳥也感冒 禽場管理怎麼了

屏東、雲林分別傳出斑點鶇即白頭翁因感冒死亡,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棲地研究組組長林瑞興指出,白頭翁是留鳥,斑點鶇冬候鳥,都是常在禽場附近出沒的小型鳥,通常飛不遠。

野鳥在禽流感眾多傳播途徑中扮演一定角色,跨國遠距離傳播已證實多種大型鳥,特別是野鴨是可以攜病毒、遠距離傳播,但並不排除走私或其他可能。但斑點鶇及白頭翁這類小型鳥,應該是在台灣受禽場影響感染致死。

另外,小型鳥不太可能成為保毒者,但當小型鳥在本地受到禽場影響致病,也有可能扮演局部擴大的角色,如果禽場密度很高,仍有機會在死亡前傳播病毒;而這些正好反應生態系不夠健全。而當禽流感風險越高,顯示我們提供讓它們突變、傳播的機會。

疾病生態:排除危險因子維持生態平衡

有別於公共醫學「流行病學」的概念,保育醫學主張「疾病生態」──疾病的發生和流行與生態環境的關係,視病毒為生態環境的一環,當生態環境與人體、動物,處於平衡狀態,生物體不致生病。反之,一旦生態系統某個環節改變,影響致病因素的作用,生物體也會感染疾病。也就是說,疾病的發生和流行都有其一定的生態模式。

因此,找出環境中有那些致使生態失衡的危險因子,加以管理疏解,以達到減緩或降低的功能,便是疫情預防的管理原則。

舉例而言,台灣養殖場的環境條件為何?如養殖密度、環境條件以及周遭的生物相這些「環境因子」監測資料等,哪些又是造成生態平衡或疾病感染的「危險因子」?大量水禽聚集處的管理方式又如何?何以屏東縣發生禽流感疫情,而宜蘭縣卻尚未發生?

以保育醫學填補防疫漏洞

「我們必須認知道,疾病一直都在,野生動物也一直會面臨疾病威脅。」研究人員指出,人類及衍生的活動,和野生動物之間的互動關係非常複雜,但只要物種組成不過於單一的環境,生態系健全且棲地多樣化,疾病不易瞬間暴衝,對數量不是太少的物種,也不至於瞬間滅絕。

保育醫學綜合許多科學領域之知識並致力於了解生態環境與健康之關係。其中包含人類健康、生態系健康及動物健康等領域,而這些領域又常與其他環境因子如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環境破壞及疾病傳播等因子互相影響。(陳貞志整理)

「禽流感道理和颱風、地震之類的天災相同,除了機率問題外,對於可預防而未預防,然後怪颱風、地震、流行病,都是奇怪的表現。」研究人員表示,如果環境中適合的棲地充分,又禽場做好適當的隔離,野生鳥類傳播病毒的機會自然就降低。

但是,台灣在「疾病生態」的研究尚未起步,對於這些影響因子未監測調查、不了解、也缺乏研究,學者雖再三強調保育醫學,針對野生動物流行病學監測的重要性,防檢、疾管單位仍舊是當疾病或疫情發生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調查研究,缺乏全面、系統式的野生動物、生態系監測,自然無法回答環境因子、危險因子這類的問題,更談不上管理。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