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書訊] 詩經裡的鳥類 引介:漢寶德 此書作者是我在籌畫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時候最早來幫忙的老同事。自籌備處至今,二十幾年,默默耕耘,對科博館有很大的貢獻。在鳥類的研究與收藏方面,已經是頗受尊重的資深學者了。只是沒有想到他對古文學也有那麼大的興趣。讀其近著《詩經裡的鳥類》,頗令人驚訝。可見其在從事鳥類研究之餘,也悠遊於古籍之間,而且把科學的知識運用到古文學的欣賞上。 我開始讀《詩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我要承認,讀得似懂非懂,只靠書上的註釋去了解。為了排遣忙碌的情緒,我學古人,讀書不求甚解。對於《詩經》中的鳥類,很多不知如何發音,也不覺得應去深究。後來以習書法消遣,常以《詩經》上的詩句練習,取其文字古雅,耐人尋味。 詩,被稱為經,可見古人從來就對這些遠古民歌予以義理上的解釋,增加了一些神祕感。在今天看來,似乎是強解,不足為訓;但卻使樸質的民歌,累積了深厚的文化內涵。這是它意味深長的主要原因。 在台南藝術學院的主建築的大廳裡,我請董陽孜女士寫一幅大字,題在正面的牆壁上,文字的內容希望能把我創設學校的精神表達出來。陽孜要我自己寫一句話,我無文才,就想到《詩經》了。因此翻出「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這句詩,請她揮毫。我以此期許南藝的同學們雖在原野之中,卻可大展才華,為世人所知。照本書作者的說法,鶴的鳴叫是吸引異性的注意,牠們本來就棲息在荒野濕地裡。如果這樣了解,固然屬於科學真實的描述,恐怕三千年的古人也不會寫這句詩了!因此,自然現象看在樸實的古代農民眼裡,也有詩情畫意或象徵意義的一面吧。 書中處處可見作者為這本書所下的大功夫。首先將簡短的古文通過註釋,翻譯成白話,然後以生物學角度,把詩經上的動植物名詞,詳加說明。對於鳥類,更有詳細的介紹。一種鳥,從古名辭註釋到中國北方的種屬,到生態描述,對於平時不注意鳥類的讀者提供了足夠的知識。 把此書與我常用的錦繡版《詩經選譯》比對之下,因使用散文,又有生物學的知識,讀起來要清楚明白得多。這是一本很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的著作;作為一本鳥書,也能讓人深入探索鳥類的私房故事,同時又能重溫文學經典的美好。科學與人文的結合,可以說是此書精神的最佳詮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