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族植物] 民族風味餐•香蕉飯 作者:董景生、王光玉 森林裡豐富的植物是泰雅人賴以維生的資源,最直接、最基本的維生方式就是採食植物。 摘取地上的草本植物如昭和草、苦苣菜、刺莧、龍葵,乃至於樹上的蕨類如山蘇,或取藤本的黃藤之藤心煮湯或炒食,成為傳統部落基本的飲食。 泰雅人也利用植物來調味食物,像山胡椒的果實、食茱萸的嫩葉都是非常普遍的香料。野外生長的桑樹、懸鈎子等果實,提供了孩子隨手可得的零嘴。腎蕨地下部的貯水器、水鴨腳……等可供缺水時解渴。 除了直接利用野生植物外,泰雅人也逐漸發展農耕,於部落裡就近栽種作物,如常食用的主食小米、地瓜……等。 香蕉、芭蕉 造型與香蕉類似的「香蕉飯」,是泰雅美食中極受歡迎的傳統料理,剝開以香蕉葉包裹的外皮,露出了糯米與香蕉果肉混合的內餡,吃起來口感Q軟,滿口濃濃的香蕉香氣,冷食或熱食各有不同風味。 香蕉飯可即刻食用、攜帶方便,是上山打獵或出遠門時常攜帶的糧食。打獵所得的獵物宰割切塊後,泰雅人通常會就地取材,取香蕉或芭蕉的葉片包裹肉塊。這種大型的葉片很適合包東西,也常用來包裹年糕、米飯,或舖在地上當襯墊置放食物與物品。 香蕉飯早期使用野生的香蕉或台灣芭蕉,但因果肉香氣較淡、具有大型的種子顆粒,現在的香蕉飯多已採用栽種的香蕉果肉做成。 泰雅人在野外偶爾取食野生蕉的果實,在山上缺水時可取莖幹的髓心解渴,或取成熟蕉類植株的莖髓生食或煮湯。另外,剖開蕉類莖幹取其中的纖維曬乾,絲狀的纖維很容易點燃很適合當作火種。 香蕉飯DIY 材料:圓糯米1公斤、黃熟的香蕉5條、黃砂糖300克〈可依個人喜好增減〉、新鮮香蕉葉3大張、15公分棉繩30條。 想要嘗嘗香蕉飯的美味,可商請各部落的原住民代為烹調,或是聯絡碧候村的社區發展協會,美食班的媽媽們料理的各式好菜,是最道地的泰雅風味。其中香蕉飯做法簡單,也可在家自己DIY。 糯米浸泡冷水隔夜。芭蕉葉洗淨裁切成A4大小〈可依自己喜歡的香蕉飯大小更改尺寸,但不宜過大以免無法炊熟〉,放入大鍋中以水煮沸去除澀味並軟化葉片。 糯米瀝乾後,加入5條熟透的香蕉,用手將香蕉揉捏至糊爛黏稠,並充分與糯米混合,最後加入砂糖調味。取裁切好的香蕉葉平鋪於桌面,置入香蕉糯米混合物成長條狀,捲起後以棉線綑綁兩端,注意包紮時勿使糯米溢出或讓葉片破裂。取蒸籠蒸煮1小時後即可食用。 ※本文節錄自農委會林務局出版之《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一書。 ※相關活動網址:「民族植物的創意發展與契機」座談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