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蝸牛簡介] 蝸牛也來刮刮樂 作者:謝伯娟
「齒舌」像是蝸牛的牙齒,但哺乳動物的牙齒為上下兩列,齒舌則是由許多細小的牙齒,一同排列在「齒舌膜」上所構成,而每個橫列再重複上百排。所以蝸牛並不像一般動物利用上下頜或左右顎來將食物咬碎,而是利用排列在薄膜上的細小牙齒將食物刮取下來,就像戳刀一般,然後刮取下來的食物經過唾液的潤滑進入食道。但是柔軟的齒舌膜,如何刮動堅硬的食物?這是利用蝸牛口腔的肌肉拮抗作用,帶動齒舌膜下的「齒舌軟骨」運動,而讓齒舌可以像砂紙般刮東西。但砂紙容易磨平,齒舌前端也會因為不斷攝食而耗損脫落,但後端分泌齒舌的「齒舌囊」會再製造新排的牙齒向前端補充,這個過程會持續蝸牛的一生,不似人類只有1次換牙機會,很令人欽羨吧!
※蝸牛家族小檔案: 大錐蝸牛Lamellaxis (Allopeas) gracile (Hutton, 1834) 大錐蝸牛屬於「錐蝸牛科」,是一群在人為環境下容易發現的蝸牛,尤其是在人為開墾的菜園、苗圃或花壇上,甚至買回家的盆栽或蔬菜裡也有牠們的蹤影。 由於常棲息在人工環境內,常會隨著人為的傳播,如苗木的運輸、植物與木材的貿易等等,擴散到全世界。所幸,這群蝸牛體型較小,所造成的農業危害也較少,但是如果數目大量發生,仍會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 除了人為環境外,大錐蝸牛還喜歡棲息在森林底層或草叢間。而長錐狀、半透明的外殼與淡黃色的軟體,是辨識牠們的重要特徵。
•殼的細部形態 殼形:細長紡錘形 (2005-09-20) ※本文節選自遠流出版之《蝸牛不思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