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03-02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填塞德國溼地 依法採取抗爭

知性專題 [自然生態]台北盆地的自然環境 (下)
環境新聞 最高法院清楚規範環境局管理清淨空氣的分際
填塞德國溼地 依法採取抗爭
為脆弱的象鮫帶來一線生機
能源法案可能使保護區開放鑽油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27
理性關懷 [第八屆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鯨豚動物-海洋環境汞污染的紀錄器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揭開國家共匪的真面目-關於馬告國家公園
[讀者投書]回應<公投定核四?> (作者:霍常山)
[讀者投書]請問什麼是”藍冰”?
訊息托播 [活動訊息]台灣非營利組織法律環境修訂研討會 3.8
[活動訊息]靜宜大學九十學年度生態所碩士班招生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紫蝶之美 3.3
本會訊息 [更正啟示] :有關陳真「反輻射混蛋和伊拉克禁運」一文,經作者來函要求「全文刊登」原則,基於尊重作者立場,特此補刊全文,詳見網址:http://news.ng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021301.htm

[自然生態]台北盆地的自然環境 (下) >>>

作者:林俶圭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景  觀 

【古老的沈積岩景觀】:基隆河以北的五指山系,及基隆河以南的山脈都是古老的沈積岩地質,多砂岩大岩壁及單面山景觀。  由地質形成的先後順序,我們已經得知古老丘陵地是3000~1000萬年前沈積在海底的岩層,經過造山運動才推擠出來,這種沈積岩通常會有一邊平緩一邊陡峭的單面山的外形,目前內湖、北投、士林、南港四獸山等地的低海拔丘陵都是。至於火山噴發所形成的火成岩景觀,地質年紀較輕,景觀也完全不同,例如:七星山的錐狀火山,紗帽山的鐘狀火山,通常都是規則對稱的緩坡...

氣  候 

  其次,台北地區在冬季,來自海上的東北季風,其所挾帶的水分,經過起伏的山地丘陵的截留,造成大量降雨,使得台北盆地終年溼潤,完全沒有乾旱期,森林也全年翠綠茂密。而東北季風強勁的風勢,會有折枝等機械性傷害,形成植株矮化的東北季風林(風衝林)...東北季風在台北盆地帶來了降雨、強風、低溫,也帶來了台灣島少見的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景觀。

人文發展 

  又,台北市三面環山,山脈起伏綿延,溪溝穿越其間,而這些山脈稜線的末端就如手指般伸入社區,社區則沿著溪口淤積平原向山窪深入發展。這種社區依山蜿蜒,甚至往山坡地蔓延,或是社區中保有綠色島嶼的社區發展,隨處可見,尤其是北投、士林、內湖、松山、公館、景美、木柵、新店、汐止等地...

最高法院清楚規範環境局管理清淨空氣的分際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2-27 (ENS)- 為了制衡污染性工業,美國最高法院今天一致同意裁定,聯邦政府在制定新的清淨空氣規範時,無需考量財務上的花費。工業界則認為,清淨空氣所帶來的健康利益必須與財務支出取得平衡,但是法庭拒絕採納此項意見。

填塞德國溼地 依法採取抗爭 >>>

記者 Neville Judd 報導

  德國,漢堡,2001-02-27 (ENS)- 環保人士與地主在一項重要的判決中敗訴,使得Muhlenberger湖未能擺脫被空中巴士企業填補該湖其中一部份的命運。這個湖具有全歐最大的淡水潮間帶生態系。不過反對這項填湖計劃的人士仍決定繼續法律抗爭的行動。

為脆弱的象鮫帶來一線生機 >>>

  英國,倫敦,2001-02-27 (ENS)- 英國希望這世界上第二大海洋魚類-象鮫,能獲得更好的保護。儘管英國在其海域內採取保護行動,不列顛群島及其它地方的象鮫的數量仍在快速地減少。環境部長麥可‧米契爾承諾給予一系列研究21萬5千英鎊的基金,支持一項嚐試行動以限制鯊魚的國際貿易。

能源法案可能使保護區開放鑽油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2-27 (ENS)- 參議員法蘭克‧慕克渥斯基以及約翰‧布洛克斯在星期一提出一項能源法案。這項法案將開放極區國家野生物保護區以供鑽油,以及加強發展國內能源的其它來源。環保團體抨擊這項提案,並警告它將威脅到這個國家的環境敏感地區。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2 >>>

  • 進口黃豆玉米要申報 若屬基因改造品須經核准 對食用對象是人或動物 都將採取相同進口管理措施 (台灣 聯合報)
  • 過期奶倒溪案:環保局二科昨天依水汙法對味全企業委託的台大環保公司開出告發單 認定其造成汙染 (北市 聯合報)
  • 因應國內產業發展變革與國際有害廢棄物管制趨勢 環保署擬修正「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 (台灣 Epro環境電子報)
  • 紅蝦山廢液汙染迄今半年 高縣府棘手:環保局建議 比照美國處理環保汙染事件模式 成立「超級基金」專款處理環保問題 (高雄 民生報)
  • 成功國小 紅外線水龍頭省水70% 國人研發感應式水龍頭 可直接加裝於傳統水龍頭 且有防盜作用 (台中東勢 聯合報)
  • 台中縣空氣品質監測站架設完成 全天掌控 (中縣 聯合報)
  • 台灣省特有生物保育中心調查指紅樹破壞 僅剩287公頃:環境復育的技術再好,抵不過人為開發的破壞速度 (台灣 Epro環境電子報)
  • 廢棄車拖不完 環局下通牒: 依約罰款的手段 督促業者配合環保局的政策 (基隆市 聯合報)
  • 墾丁油汙是否影響海產食用安全 學者籲請追蹤 (台灣 民生報)
  • 台塑油罐車在北濱107公里處路段翻覆 油品灑落一地 (基隆市 中央社)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3-02 >>>

  • 醫療垃圾成了致病源:醫療垃圾不妥善處置的危害極大:它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倍甚至上千倍 (中國 中國環境報)
  • 中國研製出先進油田汙水處理裝置 有效解決低滲透油田普遍存在的含油污水
  • "三峽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奠基:進行野生動物繁育、管養外,還將從事三峽地區瀕危野生動物的搶救工作 (湖北宜昌 新華社)
  • 中國森林年活動全面啟動:加強宣傳教育是保護森林改善生態重要措施 (北京 人民日報)
  • 食物發展與綠色食品:食品結構、質量和全民營養狀況正在改善 綠色食品代表無污染、高質量食品的品牌 具巨大市場潛力 (中國 科技日報)
  • 易拉罐引出環保大討論:一個順手丟棄在雪山的飲料罐 在網路上引出登山界一項保護雪山的環保倡議 (中國 中國青年報)
  • 國家全面啟動飲品企業環境質量管理審核工作 以提高企業和廣大公眾的"綠色消費"意識 (中國 中國環境報)
  • 太湖嘗試放養白鰱治理藍綠藻 (江蘇 解放日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2-27 >>>

  • 國家計劃企圖保護鯊魚
  • 冰河灣的觀光運輸狀況 法庭認為需再研究
  • 牧場補助費維持最低標準
  • 缺水再加上水庫及發電設施 鮭魚遭受威脅
  • 碧克斯比海洋牧場即將得到永久的保護
  • 黃石公園的割喉鱒 不被列為受威脅物種
  • 環保團體稱戴米勒的Unimog車型為「戴米勒蜥蜴」
  • 研究幫助減少城市延伸地區的污染及環境衝擊

[第八屆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鯨豚動物-海洋環境汞污染的紀錄器 >>>

作者:陳孟仙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教授)

  一次又一次經由媒體所報導的鯨豚擱淺救援行動,總是牽動著我們的情緒,希望這些迷航的動物能夠順利返回大海...來自大海的鯨豚為什麼會擱淺呢?科學家們的說法有很多,有人說是地球磁場改變了,擾亂了鯨豚的定位系統,使之失去方向感而游向陸地擱淺;有人認為是地震、海嘯或風暴等氣候因素,使牠們受驚或受傷而迷航;有些擱淺則緣自鯨豚族群的社群行為...

  近年來海洋科學家們就認為公海上的廢棄流刺網及不斷注入的污染物質是加速海洋哺乳類死亡的原因。因此,科學家們便嘗試經由鯨豚動物的研究找尋可能的答案。地中海地區的研究學者便發現,當海洋環境品質惡化時,海域中鯨豚體內所蓄積的有毒物質,如汞及鎘會明顯升高,其種類數亦會減少,比如柯氏喙鯨在最近10年內便在地中海銷聲匿跡。另外,種類組成也發生改變,原本優勢的真海豚及瓶鼻海豚,為條紋海豚所取代;同時每年鯨豚的擱淺數,亦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由1970年代的6件暴增至1988年以後每年有50件左右,而且優勢的條紋海豚及瓶鼻海豚的擱淺數量也同步逐年增加。同時,該海域鯨豚的族群量亦日益減少。由此可見,經由鯨豚動物的研究,能夠提供我們許多海洋環境品質的訊息。

  毒性物質如汞,存在於大氣及海洋的濃度是極其微量(一般估計海水中的汞濃度很低,只有1~4 ng/L)左右,因此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實驗室具有直接分析海水中汞濃度的能力。於是人類經由煉金、鹼氯工業、電池製造、使用殺蟲劑、染劑、石化燃料的燃燒、燃煤等活動大量產生的汞廢棄物及污水,不斷地排入海水中...這些極微量的汞會經由細菌及藻類的消化吸收作用轉化成有機汞儲存於體內,再經由食物鏈的效應,進入更高階的消費者,層層累積的結果,使得海洋中的頂端消費者,如鯊魚、鮪魚體內皆存在較高的汞濃度;而海洋哺乳動物中的齒鯨類的營養階層又有時在這些海洋動物之上,壽命亦更長,無形中便記錄了其棲息海洋環境中的汞污染情形。因此,藉由分析檢驗擱淺鯨豚屍體中的毒性物質含量,讓我們得以了解汞這一類極微量有毒污染物在海洋環境的變化情況...

[讀者投書]揭開國家共匪的真面目-關於馬告國家公園 >>>

作者:林美秀

  對於贊成設立馬告國家公園〈期待能反制退輔會、林務局;增加原住民工作機會、發展生態旅遊觀光、能以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保護台灣生態資源...等等〉,相信是園外人所夢想。

  你們的夢不應被現實澆醒,但現實是慘酷的啊!...

  殖民政權國家公園區域的權責單位是重疊的;是國家公園區;又是台大實驗林區;又有林務局〈大家應該都編了預算吧!想想,如果都把它編為原住民族區域自治的預算的話〉。

  舉一例:林務局是可標售生態景觀保護區的資源〈如愛玉子;你們還在夢想能制止退輔會的經濟利益至上的行為嗎?〉。

  再舉一例:台大實驗林照樣也可以大肆砍木,依他們的說法,因為那是他們的苗圃〈來自侵占於原住民族的土地〉,且上回造林樹種不佳,所以....。再說,因為那是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所劃設為一般管制區〈他們自訂或說好的,我們是不得而知啦!〉...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方法還是向林務局、退輔會〈應該是向中華民國政權〉要回被侵占的傳統領土〈族人自己管理經營〉,成立原住民族自治區,叫泰雅原住民族自治區...

[讀者投書]回應<公投定核四?> (作者:霍常山) >>>

作者:阿山

  本人同意霍先生所謂公民之產生需透過公共事務之參與學習過程,但很不同意所指公投不能做為救濟民主代議士制度之弊,並指兩種皆投票完全沒有區別,以及公投定核四為胡言亂語到精神亂的地步,這說法對於西方民主國家長期實施公投之做法未經檢討就加以完全否定,我認為這說法更接近於精神錯亂之情況下的胡言亂語,再拿漫畫家所掀起的風波一同攪和,更不知所云。不知道霍先生從事何種社運?

[讀者投書]請問什麼是”藍冰”? >>>

編按:2月27日電子報:美國環境新聞 [藍冰墜落 倫敦人仰馬翻]

  藍冰(blue ice)是指因高空低溫使自排管線放出的廢棄物結凍而成的冰狀物體。 在飛機降落或起飛離開希斯洛機場時,那些結凍的髒東西遇到地面較溫暖的空氣(指地面相對於高空而言)而融化,然後掉落在地面上。

  Blue ice is caused when effluent waste freezes on pipes. As planes fly lower into and out of Heathrow, the warm air melts the ice
and the waste falls to the ground.

[活動訊息]台灣非營利組織法律環境修訂研討會 3.8 >>>

  • 時間:3月8日(四)上午9:00-12:30

  • 地點: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徐州路21號)

  • 主辦:財團法人台灣亞洲基金會

  • 協辦:法務部、理律法律事務所、台大法學基金會、理律文教基金會

  • 報名:(02)25061174分機23 黃芝華小姐

  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發展一直是公民如何帶領社會力,深入政府及企業所不可及的領域中非常關鍵的一環;而相關的法律環境正是促成非營利組織活絡多元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法務部及部分主管機關正積極推動財團法人設立及監督條例相關規定的修訂,本會議舉辦的目的在於結合非營利組織發展領域的專業人士、學者及主管人員,檢視現行以及未來鼓勵非營利組織發展所應具備的健全法律環境;同時,於主管機關著手研擬修正案之前,本次會議除將提供國內相關人士議題討論及提出建言日後法規修訂及執行之重要參考。

[活動訊息]靜宜大學九十學年度生態所碩士班招生 >>>

一、簡章請至校門口索取。

二、修業年限:
  (一) 碩士班:一至四年。
  (二)在職進修研究生(以入學身份為準)得延長修業至多二年。

三、報名方式:
  通訊報名(或自行送件)。請於報名期間內(以郵戳為憑)掛號郵寄433台中縣沙鹿鎮中棲路二○○號「靜宜大學碩博士班招生委員會收」。【親自送件者,請在報名期限內備齊規定表件裝入信封內,於上班時間(AM8:30-PM5:00)送到本校註冊組(碩士班)登錄收件,下班恕不收件】。

四、報名日期:
  (一)碩士班:九十年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星期一至星期五)。

五、考試日期:
  (一) 碩士班:【筆試】九十年四月二十九日(星期日)。
        【口試】九十年五月二十六日(星期六)。

  五月十四日開放語音查詢是否合於口試資格,查詢專線:(04)26328001轉1777;亦可上網查詢,網址: http://www.pu.edu.tw/pu1470

六、考試地點:
  本校(試場將於考前一日上午十時後公佈於本校大門口、行政大樓前佈告欄及本校網頁:http://www.pu.edu.tw/pu1470)。

洽詢電話:(04)26328001-6124或6001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紫蝶之美 3.3 >>>

  • 播出時間:3月3日(六)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喜愛蝴蝶的保育人士都知道,加洲西部的小鎮和墨西哥的小山谷裏,有帝王蝶的奇觀,每年秋冬,數以千萬計的帝王蝶,會從加拿大和美國,飛行幾千公里,回到牠們祖先冬天的棲地。

  南台灣的高雄縣茂林鄉,也有類似的世界級景觀,這裡每逢秋冬,有大批紫蝶聚集,數量可多達數十萬隻。當地居民從無知、到了解、而喜愛,有不少居民也加入了保育紫蝶的行列。

  郭良慧小姐就是一個例子,本集節目,我們就跟著郭小姐,一起去欣賞紫蝶之美。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