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全球半數的自然保留區已過度農耕

知性專題 [自然生態]台灣的植物生態帶-暖溫帶闊葉林帶
環境新聞 全球半數的自然保留區已過度農耕
布希:反對自由貿易阻斷清淨的空氣與水
法庭針對聯邦瀕危物種法令的執行後遺症 裁定發給補償金
全球暖化預料將帶給澳洲難關
休士頓石油專家並未在奈及利亞被挾持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5-1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5-1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5-08
專  欄 [黑潮觀點]「超越」或是「緊追在後」,花蓮命運的抉擇點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政府官員難道看不到這些顯而易見的污染嗎?
訊息托播 [活動訊息]共創另一波台灣的青春-永續就業工程經驗交流會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鳥類的知識之旅」 5.12
本會訊息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呈現台灣環境事件之歷史紀錄,決議邀請各界伙伴(志工)參與,主要工作目標:第一階段列出台灣環境事件年表;第二階段為各環境事件之詳加說明,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加入,詳情Email: ecostory@etf.ngo.org.tw

[自然生態]台灣的植物生態帶-暖溫帶闊葉林帶 >>>

作者:林俶圭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暖溫帶闊葉森林]從森林外貌上,就可看出森林樹種的多樣性,及結構的複雜度。  在海拔1800公尺以下,檜木林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暖溫帶闊葉林帶,又稱樟殼林帶。台灣的樟殼林帶大約界定在海拔1800公尺以下,至北部500公尺、南部700公尺的範圍,這是由於台灣南北緯度上的氣候差異所造成的結果。在此種林帶的森林結構常分化成四個主要層次,即喬木第一、第二層、灌木層、草本層,而各層的組成植物都是闊葉類植物。除了層次分化之外,闊葉林內還有著生植物、木質藤本植物穿插,佔據各種生存空間,同時也創造了多變化的微棲息環境 ()。 

  此種森林生態帶在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上也具有不可抹滅的貢獻,因為它的海拔分布範圍最廣大,加上台灣地質、地形的多變,適當的氣候條件,以及微棲息環境分化得非常細緻,台灣大約有近1/2的生物種類生存其間,是需要以更積極的方式加以保護(例如避免不當的開發、設立保護區等)的一種生態環境。

:微棲息環境是指一生態帶再更細緻的分化、更特定的棲息環境,它能供應不同的特定生物生活其間。

本文摘錄自『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http://naturet.ngo.org.tw/

全球半數的自然保留區已過度農耕 >>>

  英國,倫敦,2001-05-08 (ENS)- 兩個位居全球領先地位的環境與農業團體今天提出報告,在全世界為了保護野生生物免於滅絕所設立的1萬7千個重要自然保留區中,將近一半的區域內農業活動過多。他們也指出,全球主要的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裡,至少有16個地區,大部分居民是處在極度營養不良與飢餓中,這些地方的野生生物多半也岌岌可危。

布希:反對自由貿易阻斷清淨的空氣與水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5-08 (ENS)- 布希總統在星期一對各區域經濟領袖所組成的美洲協會上發表演講時提到:啟動整個西半球的自由貿易,「不僅是提供經濟機會,也是迫切的道德需求。」布希列出開放市場的好處,並期許國會給予他協商國際貿易事務的權力,在不變更的情況下交由國會議員投票表決。

法庭針對聯邦瀕危物種法令的執行後遺症 裁定發給補償金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5-08 (ENS)- 聯邦賠償法院的一項判決先例做出以下裁決:1990年代決策改變,將水資源賦予維持加州瀕危物種的做法,造成其他同樣需要水的人的財產損失,後者因此可獲得賠償。這項判決可能會影響到目前由加州北部農夫們所提出類似的索賠事件。在加州北部,因為將水用來維持瀕危魚類所需,目前是暫停供給灌溉用水。

全球暖化預料將帶給澳洲難關 >>>

  澳大利亞,雪梨,2001-05-08 (ENS)- 根據澳洲政府研究單位「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院」的最新氣候變遷估計,澳洲在未來的數十年內將會變得更熱、 更乾燥。「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院」原子研究的彼得•惠頓博士發表了他對於氣候變遷的可能範圍,以及預期中衝擊的推論,他認為,造成溫室氣體濃度提高的主事者應被視為罪犯。

休士頓石油專家並未在奈及利亞被挾持 >>>

  德州,休士頓,2001-05-08 (ENS)- 三位德州的石油外洩控制專家,在奈及利亞東南部處理完一個大型、很可能發生爆炸的漏油現場之後,剛剛安全返抵美國。三位專家所屬的公司說明,奈及利亞當地居民並沒有因為對整個漏油事件的憤怒,而挾持這三個人,因此事實正好與媒體所報導的相反。這個被棄置的荷蘭皇家/殼牌公司所屬油井是位在尼日河三角洲。Ps. 關於〔缺乏想像力〕── 搜尋 oil control 竟然出現的幾乎全是保養品的介紹……想都沒想到的答案!!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5-11 >>>

  • 環保團體:搶救大台北水源:交通部已初步同意開放北宜快速公路坪林行控中心做為一般交流道,水源區恐遭污染 (台北 中國時報)
  • 內湖焚化廠 不再「辛」酸難耐:戴奧辛、重金屬排放量改善有成 郝龍斌表示願為北基垃圾協議背書 (台北 中國時報)
  • 扁期許打造綠色海上樂園:陳總統指示縣府可利用廢耕農地進行全面的造林;如果造林困難,亦可考慮遍植天人菊,讓代表澎湖縣的縣花成為地方最具特色的意象 (澎湖 中國時報)
  • 長江發電廠 改闢電力博物館:花崗石坑道內,目前已停止發電的長江發電廠,決定原地規劃開闢成全國首座的「電力博物館」,留下一個歷史性的紀錄 (金門 中國時報)
  • 黃昏遊虎山 螢火伴你行:虎山自然步道是許多台北市民熟悉的四獸山森林公園的一部分,這一兩年來,因復育螢火蟲成功,每到五、六月間的傍晚後,成為觀賞螢火蟲生態的好去處 (台北 聯合報)
  • 後龍集塵灰 清運費用高:近期兩度遭不肖人士濫倒有害廢棄物「集塵灰」,引起地方人士憤怒及疑慮,集塵灰含重金屬,須回收處理,但清運費用高,處理上造成困擾 (苗栗 聯合報)
  • 墾丁後壁湖 近期設珊瑚苗圃 (恆春 聯合報)
  • 大社 反對廢棄物處理廠進駐:低汙染、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歡迎投資,至於高汙染、對人體有害產業,就免了 (高縣大社鄉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5-11 >>>

  • 礦山污染嚴重 魚米之鄉(上壩村和小鎮村)成癌症村:農田土質變差,無法耕種﹔飲用水嚴重超標,村民患皮膚病、肝病、癌症的越來越多 (廣東省翁源縣新江鎮 法制日報)
  • 貴州清水江被污染 發生罕見死魚事件:經過初步調查分析,沿江兩岸十多家企業排放的各種污水,可能是導致死魚的原因 (貴州 法制日報)
  • 金錢豹重現江西玉山白云鎮:白云鎮封山育林已經3年,全鎮3萬畝山草長林密,為金錢豹提供理想的棲息地,金錢豹再次出現,証明該鎮生態環境已大為改善 (江西 人民網)
  • 江西省興起建設自然保護小區熱潮:江西乃至全國小有名氣的旅遊勝地,這得益於他們建立的300多個鄉村自然保護小區 (江西 新華社)
  • 保護區內新鮮事 野象也要吃“食堂”:首批400畝野生亞洲象食物源試驗基地在尚勇片自然保護區開工 (雲南西雙版納州 人民日報)
  • “環保樂器”值得推廣:民族樂器的震動膜迄今為止都是以蛇皮為原料,上海民樂一廠推出,以貓皮、狗皮、魚皮等新材料制作二胡、京胡的環保樂器,其音色可與原來的中檔樂器相媲美 (上海 中國環境報)
  • 南京秦淮區垃圾分類抓娃娃:開展中、小學校垃圾分類回收活動的倡議,號召以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一所學校影響一個社區,擴大垃圾分類工作的覆蓋面 (江蘇 中國環境報)
  • 寧夏六盤山將建成“高原綠島”:六盤山旅遊扶貧試驗區的建立,推動當地回漢族農民調整農業結構,逐步呈現出開發與保護並重的良性循環狀態 (寧夏 新華社)
  • 武漢東湖居民被迫改飲長江水:湖水嚴重富營養化,東湖水廠關閉,該湖周邊15萬居民終於捨湖水改喝長江水 (武漢 中國環境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5-08 >>>

  • 天然氣價位升高的解決方案:開採更多石油,而不是節約能源
  • 訴訟文件顯示農藥使用狀況 讓鮭魚面臨生存危機
  • 綠色和平行動成員為抗議星際戰爭(太空飛彈防禦計劃)計劃被捕入獄
  • 多次的颶風改變了潘力柯海峽內的生態
  • 「海洋基金」頒發77萬美元的環境補助金
  • 海洋白浪足以影響全球地表溫度
  • 賓州展開固碳計劃
  • 上億噸的垃圾轉換成能源
  • Balcones 大峽谷內581英畝地受到保護
  • 學生在乞沙比克灣種植海草

[黑潮觀點]「超越」或是「緊追在後」,花蓮命運的抉擇點 >>>

作者:張瑋琦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遺址」,是百多年前清軍屠殺阿美族人、迫遷部落的歷史戰場,對東海岸阿美族而言意義獨特;這處考古遺址包含兩個文化層,又能銜接當今阿美族的歷史,學術價值亦極重要。日前,遺址因省道台11線拓寬工程而遭破壞,經學者、立委及媒體的努力搶救,終於取得暫時停工、重新評估的決議。我不知道,這件事的發展,在台灣的媒體上佔了多大的報導空間,但我很確定,錯失這次的機會,花蓮和全台灣都將在命運的抉擇點上失足。

  這樣說是因為,台灣正處於產業高度成長的極限與矛盾中,也正思索著觀光產業的發展路線。在此一階段,選擇將花蓮工業化、觀光化或其它,關係到我們對國土經營的看待。聽聽最近幾年,花蓮的政客及民眾強烈訴求的花東高速公路、大型觀光遊憩開發等等聲音,我們幾乎可以說,花蓮正試圖緊追西部的後塵。然而花蓮是否要一昧地投入大型觀光產業?這樣的發展方向可能會為花蓮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我們該如何從「超越地方」的視野來看待花蓮?

  日本的發展歷程及其反省,或許可以做為他山之石,引發我們不同的思考。

日本的產業革命

  比起西方遲了約一百年的日本產業革命,開始於明治維新時期。結束鎖國時代的日本,為了不淪為西方列強的植民地,全力推動工業強國的政策。從1868∼1900年前後發展的紡織、製鐵、和煤炭三種工業,可說是奠定日後日本工業發達的三大基礎。

  二次世界大戰後,生產力從零開始重新出發,以鋼鐵、機械、化學、水泥、食品等為中心的產業,生產額突飛猛進;到了1950年,海埔新生地區的石化重工業更成為當時的工業重心。為了復興戰後荒廢的山村地區,同時舒解臨海工業區因急速工業化所導致的人口過密、居住及交通條件惡化、公害及空氣污染等問題,而在1950年制定了「國土總合開發法」。依照此法及1959年的「工廠限制法」,大工廠開始從重工業城市向外移轉,住宅區和工廠混雜的現象也漸漸消除,朝向工業園區的方向發展。

  1962年,「全國總合開發政策-一全總」公佈,正式確立日本的重化學、工業化發展路線。在這個政策之下,日本的農業與工業的比重,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人口朝向都市集中,農山村的空洞化更加嚴重了。部份日本現今學者認為,此一政策最壞的影響是『消費成了社會的美德;日本成為公害大國。』

經濟成長與環境破壞

  進入1960年代起,日本開始發展電器產業。1969年,公佈了「新全國總合開發政策-二全總」,該政策為達成日本全國國土工業化、開發全國化的目標,而將地方自治單位(包括自然環境),重新整編。而縣、鄉、鎮等地方自治單位,也大規模開始了別墅等計畫及開發工程,這些工程幾乎佔了重要鄉鎮全面積的73%。

  1974年的石油危機,暴露了日本高度成長型政策的矛盾與極限,不得不採取低成長政策。反省過去的開發政策而於1977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國總合開發政策-三全總」,標榜了「地方的時代」、及「定住圈」的新理念;然而,這一政策卻無法扭轉社會變動的方向,隨著新幹線及交通網絡的深入山村,殘存的農山村也無法阻擋被異質化的命運。學者專家指出,1981~1983年間,連續發生的水災、山崩等等,都是因為經年累月過度開發導致環境脆弱化的証明。

  然而,1970年代也正是戰後一路發展而來的日本汽車產業大幅成長的年代。隨著這一波產業直推上去,到了1980年代後半,日本泡沬經濟時代的頂峰來臨。那是如同日本人所形容的「就算把錢像流水一樣地潑出去,也收得回來」、「錢多到沒地方花」的時代。為了替這些民間剩餘資本找尋新的出口,同時解決城鄉差距問題,日本政府決定了觀光立國的政策走向。

休閑產業路線的失敗

  1987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國總合開發政策-四總全」,及「總合保養地域整備法-休閑法」合法化了休閑開發,大型主題遊樂園、高爾夫球場、綜合性休閑遊憩中心等等,大量進入日本山村、高原地帶。開發的類型愈來愈巨大化、聯合企業化(亦即多家知名企業共同聯手、結合上百億元資金、上百公頃的開發基地,投入所謂的超國際級、超多元化的休憩產業),強調讓遊客在一個遊憩中心內即可享受各種不同形式的遊憩體驗,內容囊括滑雪場、高爾夫球場、釣魚場、網球等運動場、烤肉區、跑馬場、別墅區、高級飯店、農業體驗設施、傳統工藝館、健行步道、停車場等。當然,應環保團體的要求,且圓猾地避開與反對運動勢力相衝突,林業博物館或休閑研究中心之類文化設施的設置,也被企業在規劃過程中就考慮進去了。而各地的鄉鎮機關也配合這些大型開發,把地方稅收大量投資在道路整建、水電資源提供等公共設備上。經營之初,山村裡的遊憩中心,縱使夜間也恍如白晝,電力像無需成本似地消耗著。

  然而,泡沬經濟卻在不久後迅速崩壞,這些大型遊憩區一夕間從門庭若市跌至門可羅雀。不過十年光景,幾乎全數關門大吉,留給山村的只有空蕩蕩的高爾夫球場、廢墟般的休憩中心、已被破壞難以回復的故鄉環境、和虛擲在大而無當的公共工程上的百姓稅收。

  休閑產業路線至此宣告失敗!

環境保健產業的省思

  受到高齡化、經濟破敗、全球化經濟(包括WTO)等危機環抱下的日本,近年開始強調環保路線,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其包括環境的保健(保護)與人的保健(老人介護等福祉相關事業)二部份。然而事實上,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省思開始得更早。早在1950年,英國政府就認為,糧食的自給率降低,對於一個國家的生存是相當不利的,於是重新恢復牧草種作,提升自給率,同時強調「田園是國家美麗景觀的所在」。今天的日本,也希望如50年前的英國一般,為了保護國家美麗的景觀,而努力地把農業振興起來。日本農漁山村的振興,並非如我國將農業休閑化或觀光化此類的「淺根化」的振興策略,而是本質性的觀念的轉變。「為了保護農村的存續,就算是由中國進口的大蒜五個只賣100元日幣,我們也寧可買本國產一個100元的大蒜」,這是大多數日本國民共同的信念。

  農業不只是糧食的生產,它還具有多樣性的機能,它是國家美景的所在、文化傳承的基地,並且對自然災害的減低也有相當的作用。由於日本的大部份國民,對於環境及農村的保護都有了深切的體認,在觀念轉變的影響下,日本農業學者十分有信心地說:『面對WTO,就算是不做任何限制,也不會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

回看我們的後花園-花蓮

  讓我們把時空拉回花蓮──東台灣縣境最大、海岸線最長、最受中央山脈屏障、也就是自古以來交通最難以抵達──人稱「後山」之處。在台灣發展現代化的過程中,「後山」代表著交通、資訊、技術等等的落後。因此,若問花蓮人要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要和西部一樣」!

  如果我們以「搶救港口遺址」事件為起點簡單回顧,將會發現,在此之前的短短六、七年間,花蓮還有各式各樣的「搶救」:「反台11線拓寬工程」、「搶救堆滿肉粽的東海岸線」、「反水璉火力發電廠」、「反台泥」、「搶救鳥踏石漁村舊址」......。這些由在地環保/學術團體所發起的搶救行動,多被地方政府認為企圖阻礙地方發展,是花蓮無法成為「和西部一樣」「進步」的罪魁禍首之一。在花蓮人民和政府的眼中,花蓮不是「後花園」,而是「後巷」。後花園美麗、充滿驚奇與魅力,令人神往;而後巷卻破落阻滯,除了「拓寬」無法改變它的命運......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當全球經濟開始走下坡、台灣經濟也連帶不景氣,花蓮還要冒險式地投資大型觀光產業嗎?或者,當今世界各地已充斥著巨型綜合遊憩中心,且這種遊憩方式已漸漸走到發展的極點,花蓮還要緊追在後嗎?花蓮未來的進路,真的要重覆歐美國家、日本甚或西台灣走過的路,從工業化到觀光化然後......後悔了,再來重拾田園與體無完膚的地域文化嗎?

  在歐美日本,許多人覺得每一個家都要有一個院子,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在狹小的台灣,大家都羨慕陽明山深宅大院的別墅。『就像家一定要有院子一樣,國家也不能沒有院子』,我的日本朋友告訴我。從全國的尺度來看,花蓮是全台灣人的自家院子,不只是花蓮人,全台灣人都有權要求我們要有美麗的後花園,它代表台灣人的生活品味和品質。從花蓮的角度來看,「追逐」代表著永遠的落後,與其「緊追在後」不如「超越」。

  我不認為,「進步」的進路只有緊緊跟隨而無法超越,進步的觀點是隨時代改變的。擁有峻山碧海的自然景觀、珍貴的人類遺址、多元的族群文化的花蓮,有足夠的本錢超越從工業化到觀光化的發展邏輯,直接躍昇為國內環保及保健產業的重心。讓我們搶救我們的後花園吧,讓它成為足以代表我國景緻優美、文化豐富的璀璨花園,不要讓它真的淪為後巷!

日文參考資料:

1.信州大學地域開發與環境問題研究班編,<高爾夫球場,休閑開發為地區帶來了什麼>信山社出版
2.產業共和國網站

[讀者投書]政府官員難道看不到這些顯而易見的污染嗎? >>>

稿源:高雄市廢棄物清除處理商業同業公會

  您能相信這座高雄駱駝山,黃土覆蓋下的多是來自鋼鐵廠的有害事業廢棄物[ 集塵灰 ]嗎?!

[放大]

  這是高雄市鋼鐵工業區附近的大排水溝,排放的水不是白色就是咖啡色或黑色,但是就是看不到清澈的水。

  每天來來往往的人都看得到,就只有環保局看不到。

[放大]

[活動訊息]共創另一波台灣的青春-永續就業工程經驗交流會 >>>

 執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電話:(049)2422003 李小姐
 報名:請至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網站(http://www.homeland.org.tw)查看相關訊息及下載報名表

失業問題正嚴重衝擊著社會的價值與安全
失業問題已成為失業者、政府部門和關心此問題的民間團體共同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
一個以失業者為主體思考的產業如何形成?
一個永續就業的機制如何開啟與經營?
這些經驗正有許多人在努力和建構
邀請您一起來分享
來提供更妙的點子
共創
另一波台灣的青春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鳥類的知識之旅」 5.12 >>>

  播出時間:5月12日(六)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昨天節目上,我們介紹到新竹鳥會的朋友帶領的活動,今天,我們來看看,台北鳥會的朋友為我們帶來的一段「鳥類的知識之旅」。

  在許多為台北鳥類生態努力的鳥會成員指引下,從不知道到明瞭,從模糊到清楚,遨想的鳥兒不再是一點一點的芝麻,轉而成為心中對於自然的渴望,和逐漸升起的保護心理。今天的節目,隨著鳥會朋友的腳步,讓我們一探那「天行者」背後隱藏的未來。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