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太麻里忘憂花季(一)
日昇之鄉-太麻里 --﹥
太麻里鄉大約於一千年前由拜灣族始祖「錢搖稿」,移墾開荒闢地錢氏係不由馬族即打馬族,打馬與太麻音相似至光緒三年平地人至撫墾乃譯稱太麻里民國初年陸續有原住民之排灣族,阿美族移墾於大王村日據時代西部民因不勝苛擾乃紛紛自西部縣市遷移至此定居,由於人口遞增乃設置區役場隸屬台東廳,民國二十六年改為太麻里庄役場,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才改稱為太麻里鄉...
太麻里鄉現轄有美和、三和、華源、北里、泰和、大王、香蘭、金崙、多良等九村...原住民佔約總人口三分之一組成群依序有閩南、客家、大陸籍、排灣、阿美及魯凱等六個族群,堪稱台灣生命共同體的縮影。
本文轉載自「太麻里金針花忘憂花季知性之旅」
http://travelking.wingnet.com.tw/golden/index.htm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topic/ecotour/2001/to-ecotour01090701.htm
◆化學武器的銷毀面臨技術性障礙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9-04
(ENS)-
國家學院的國家研究委員會在兩份新的報告中說明,為銷毀科羅拉多州普威布勒軍械庫中老舊的化學武器,陸軍若要更換原本的焚化系統,所選擇的替代方案必須先能克服技術上的障礙,才能啟用運作。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4-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0401
◆海上看守保育協會的幹部獲釋 --﹥
厄瓜多爾,加拉巴哥群島,普艾多阿幼拉,2001-09-04
(ENS)-
在「海上看守保育協會」海上聯絡員季曼尼茲的保證下,厄瓜多爾的普艾多阿幼拉當地警方週六晚上將他釋放。季曼尼茲在被監禁一晚後獲得釋放,並未以任何罪名被起訴。據「海上看守保育協會」發言人指出,當地海軍單位「仍試圖找出方法,要將季曼尼茲自厄瓜多爾驅逐出境。」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4-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0402
◆德國建築業抨擊廢棄物處理法草案 --﹥
德國,柏林,2001-09-04
(ENS)-
德國多家建築公司批評一項商業廢棄物回收的管理草案,其管理範圍包括建築和拆毀所產生的廢棄物。星期五在柏林的一場股東聽證會上,環境部的這份草案被提出討論。這份草案預告了強制就地分類建築廢棄物,以及最低85%回收率的標準。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4-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0403
◆俄亥俄州覆查結論
支持布希所提名的環保署最高執法官員 --﹥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2001-09-04
(ENS)-
美國環保署「五號區域」,針對俄亥俄州管理和執行聯邦法底下的八項環境計畫進行覆查,今天並宣佈其覆查結論。結論中指出,俄亥俄州州政府已盡到責任,且無需撤除它在執行這幾項環境法律上的職權。(編按:美國環保署在全國行政區上總共劃分為10個區,Region
5
包括六個州,伊利諾、印第安那、密西根、明尼蘇達、俄亥俄和威斯康辛。)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4-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04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7 --﹥
-
無法公告(鎘米)污染區強制休耕
中央訂法令宜加把勁 (台灣、雲林 中華日報)
-
環保局豎牌管制崙東含銅木瓜園 (台灣
中華日報)
-
「九二一災後環保暨教育國際研討會」專家籲妥善處置九二一廢棄物
(霧峰 中國時報)
-
私自焚燒漂流木造成空氣污染及破壞海灘景觀
宜蘭縣追究 (壯圍 中國時報)
-
關山電纜地下化工程完成對於市容美化及供電品質的穩定與安全性都有幫助
(台東 中國時報)
-
台塑四千公噸汞污泥 半年清運處理完畢 (仁武
中國時報)
-
環保署長會勘後證實
東漢邦兩千噸銅汙泥下落不明 (大溪 聯合報)
-
檳榔園三年造林政策出現轉折
私有林地檳榔不必砍伐 國有林地則期限造林 (台灣
聯合報)
-
環保團體呼籲留意學生午餐餐盒材質 (台南市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 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09-07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7 --﹥
-
高科技使湖北森林火災受害率0.07%
近年來最低點:用衛星監控、程式控制直播、火險天氣預報系統等高科技手段準確指揮森林防火
(武漢 新華社)
-
全國草原工作會議提出遏制草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內蒙古自治區 人民日報)
-
平頂山石龍區首批綠色學校
中小學廣泛開展環保基礎知識教育 (河南 解放日報)
-
深圳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再領先:每日可處理450噸城市生活垃圾,發電容量達6兆瓦,戴奧辛排放達歐盟標準
(深圳 科技日報)
-
始料不及:琅東汙水處理廠成環保活教材 (廣西
新華網)
-
八項無公害農產品國家標準正式發佈 (北京
新華社)
-
亞洲開發銀行對中國環保貸款將大增
並加強對西部地區環保的援助 (中國 市場報)
-
「SLJ優勢菌群」強化處理城市垃圾
產高效肥料 民營環保科技企業重大突破 (四川 四川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 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09-07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04 --﹥
-
大火燃燒冰河國家公園的土地
-
勞工節假期間二遊客被鯊魚攻擊而死亡
-
為保護白旗魚尋提出請願書
-
稀有植物的重要棲地獲得保護
-
法官命令太浩國家森林內禁用除草劑
-
艾利湖的水質變乾淨 魚的種類卻因此減少
-
微量金屬研究計劃獲一百萬美元贊助
-
褐鵜鵠被魚鉤刺傷的數量破今夏紀錄
-
海嘯可能侵襲佛州和加勒比海地區
-
歌星莎拉•麥克萊克倫發表聲明支持釋放北極熊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04-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1-09-04
▲[黑潮觀點]烤肉文化 --﹥
作者:王緒昂
繼卡拉OK、KTV文化之後,另一種休閒文化悄悄出現──烤肉。我們無時不烤,無處不烤,中秋節時烤肉用具更是狂賣。戶外烤肉讓久居都會的人們能親近山林綠地,烤肉文化本身原不應獲得任何負面的評價,然而當民眾普遍欠缺公德心時,這樣的休閒文化便可能釀成環境的災害。
烤肉拋棄的塑膠類垃圾處處堆積,無法自然分解,形成景觀上的傷害;即使可被大自然分解的垃圾,因為頻繁的烤肉活動而大量堆放時,蚊蟲滋生就不只是視覺上的問題了。都會中的公園,過節烤肉後還有清潔隊員勞苦加班清運垃圾;但山林野外,則必須長久承受如此的污染。傳統吃喝文化在戶外被發揚光大,再加上民眾缺乏關懷環境的精神,一條條清淨的河川就在烤肉風潮中淪陷了。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90701.htm ●[演講]人文與自然資源管理專題演講通知 --﹥
時 間:9月10日上午9:00-10:30
地 點: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二樓會議室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持人:張教授長義
演講者: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人類學教授Dr Devon G. Pena
演 題:從環境人類學看自然資源的共管
自然資源的協同管理是一、二十年來,國際保育社會為解決官署預算與人力上的限制,積極爭取在地社群加入自然資源經營管理團隊的努力之一。其重點在能關心在地社群的社經發展,尋求與資源保育的整合與平衡。這種取向亟需社會與人類學相關的研究與知識的協助。Dr Devon G Pena的講題即是從社會人類學的角度,將對環境與對在地社群的關懷做一個剖析與結合,希望能在自然資源協同管理體制的思考上提供一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