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5-03 (全文版)

 
  本日主題: 蘭嶼核廢料事件之驅逐官僚惡靈
知性專題 [草山之旅]自然的簫聲(八) 七星公園 (下)
環境新聞 [能源議題]法國將轉移核子輻射清除技術予中國
[環境政策]協商委員會通過大筆農地津貼法案
[生態保育]遊蕩的野牛將予撲殺
[生態保育]保育團體請願暫緩鮪魚養殖 試圖接近歐盟部長失敗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5-0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5-0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4-29
環境事件 [環境關懷事件]蘭嶼核廢料事件之驅逐官僚惡靈
專  欄 [黑潮觀點]殺戮過後的省思
活動訊息 [演講]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我們資訊搜尋的功能加強囉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草山之旅]自然的簫聲-夢幻湖、七星公園之旅 (八) --﹥

◎七星公園 (下)

由夢幻湖旁眺望山形優美的七股山。  稍後方,又溜出來一隻松鼠,快走幾步路就停一下,我們正前後目不暇給時,一群綠繡眼猛地跳了下來,撒了滿地,我和女兒當場怔住,我握住望遠鏡擺在胸前的手一動也不敢動,身體僵直,連呼吸都刻意控制的輕緩,只有兩隻眼睛滴溜溜地轉著,女兒更鮮了,兩隻手緊抱柱子,身體斜立,也不敢動彈,我們兩人好像在玩一二三木頭人的遊戲一樣,小嬌客們叫著跳著,不知道是不怕我們、無視於我們的存在還是以為我們也是和柱子一樣的東西,就不得而知了。最近的幾隻只離我約一公尺的距離,偶而抬起頭來看看我,瞬即又跳來跳去在地下尋覓,或啁啁叫著,旁邊稍遠處傳來了青背山雀的叫聲,一隻長吻松鼠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鳥群中,綠繡眼顯然並不怕松鼠,只有在松鼠往牠們所在的地方走來時,才跳開,旁邊的則並不在意。

  和鳥兒、松鼠共處在一個涼亭裡約三、四分鐘,才被一隻闖入的白色野狗攪散了。

  一離開那片寧靜的林子,風聲穿越山谷,掠過草原,灌入森林的每個部位,發出了各種神奇的聲響,我和女兒平靜的和歷史中的莊子一起分享自然的簫聲,竹子彎曲摩擦聲尤其清脆。

  「索羅門王的指環」一書作者康樂.勞倫斯和動物之間的美妙關係不斷在我心中縈繞,人與動物其實可以簡單而平和的相處,只要我們有一點對自然的愛、對萬物的關懷不就行了。當我把想法告訴女兒時,她理所當然的說,童話故事裡面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不都是這樣嗎!

  回程的公車上,我用衣服摩擦著女兒凍僵的手掌,女兒則不斷向我訴說她心中的感動,雖然只是平凡無奇的綠繡眼和松鼠,但是,從她燦爛的笑容和綻放出光茫的雙眼卻使我深信,我們和自然的關係又靠近了一些。

[能源議題]法國將轉移核子輻射清除技術予中國 --﹥

  法國,瑟堡,2002-04-29 (ENS)- 依據上週簽署的技術援助協議,法國先進的核子設施輻射清除技術將轉移至中國。法商Cogema的子公司STMI,與位於北京的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簽署核子輻射清除技術轉移協議,中國方面將以此技術運用於核電反應爐與核燃料循環廠。

[環境政策]協商委員會通過大筆農地津貼法案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4-29 (ENS)- 美國參眾兩院協調委員會新通過一項全面性的農地法案,將保證對國內幾處最大的農產地發放數10億美元津貼。這項金額高達1,000億美元的法案,遭某些團體批評為「肉桶立法」,不過因法案中亦包含170億美元的保育計畫經費,贏得某些團體的讚揚。(編按:肉桶立法,pork barrel legislation,係指在預算案中增加福利條款討好選民,作為同意預算的交換條件)

[生態保育]遊蕩的野牛將予撲殺 --﹥

  美國,蒙大拿州,海倫那市,2002-04-29 (ENS)- 蒙大拿州家畜部上週表示,在剩餘的產犢季節裡,任何遊蕩在黃石國家公園範圍外的野牛,將自公園的家畜族群中剔除並予以撲殺。依據跨部門野牛管理計畫,如果在晚冬或早春時節,野牛數量超過3,000隻以上,蒙大拿州將略過布魯氏桿菌症檢測程序,逕行撲殺公園外的野牛。

[生態保育]保育團體請願暫緩鮪魚養殖 試圖接近歐盟部長失敗 --﹥

  西班牙,喀他基那,2002-04-29 (ENS)- 日本人所享用鮪魚壽司,其中有半數以上是源自於半個地球之遙的地中海地區,由養殖場所養肥的鮪魚,其餘的則是來自野生鮪魚。保育團體今日試圖傳達一項警告訊息:鮪魚養殖場的擴張,恐怕會使地中海地區已遭過度漁獵的野生鮪魚再度受到摧殘。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5-03 --﹥

  • [能源議題]達悟人暫時撤離核廢料貯存場。建經濟部長林義夫允諾五月四日親自到蘭嶼溝通,聚集在核廢料貯存場的達悟族下午開會後決定暫時撤離,離去前達悟人表示,如果林義夫對他們的訴求沒有具體允諾,將會發動更大規模的抗議行動 (蘭嶼 中國時報)

  • [能源議題]兩岸合作 大陸同意代貯存我核廢料。中國大陸核工業部所屬中國核工業七四五所,已正式與財團法人台灣技術服務社簽訂「污染性物質提取或處理協議書」,大陸同意代處理包括蘭嶼核廢料在內的所有台灣核能電廠所產生核廢料,以及台灣境內汞污泥;台灣技術服務社表示只要台灣相關政府部門同意,即可馬上進行外運作業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能源議題]台聯:核廢料清運 有龐大利益集團涉入。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抗旱 政院將統一調度用水。行政院1日宣布成立中央旱災應變中心,要求各縣市成立旱災災害應變小組,回報各地旱災狀況;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建議立即在全台直接實施第二階段夜間減壓限水,而台北縣部分地區及桃、竹、苗缺水較嚴重區域,直接跳到第三階段的分區輪流供水,同時徵調民間水井提前因應 (台北 自由時報)

  • [環境政策]立院初審通過「溫泉法草案」溫泉業者未來需繳溫泉取用費。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一日初審通過「溫泉法草案」,將溫泉明定為國家天然資源,須申請水權;並賦予主管機關開徵「溫泉取用費」法源,專供溫泉資源保育及研究發展使用;但原住民在原住民族地區經營之溫泉,免收其取用費 (台北 中時理財網)

  • [環境政策]保特瓶回收獎勵金 延下月取消。廢保特瓶、PVC瓶仍有緩衝期,在8月31日前,每支仍可以兌換0.5元。 (台北 聯合新聞網)

  • [生態保育]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訂 九官鳥列名不得販賣。此次修訂的名錄中鳥類方面新增8種,是修訂幅度最大的類別,其中國內常見的寵物鳥九官鳥也名列其中,並將於6月1日起嚴禁販賣 (台北 東森新聞)

  • [生態保育]馬祖生態保育有成大批鷺鷥棲息北竿。上百隻鷺鷥在馬祖北竿塘后沙灘棲息覓食,群起飛舞場面壯觀,漁民說,這是一種好現象,有鳥表示海裡有魚,顯示馬祖生態保育的成果 (馬祖 雅虎新聞)

  • [生態保育]水雉保育區 面臨存續危機。全國唯一的台南縣水雉保育區擔心持續乾旱,二期稻作無法灌溉,復育區水池將逐漸乾涸,全國唯一的水雉復育區復育成效將因而拉警報造成保育危機 (台南 聯合新聞網)

  • [生活環境]石門水庫 趁旱清淤泥。石門水庫集水區,今年降雨量明顯偏低,蓄水區大幅縮小,包商正在阿姆坪碼頭一帶的湖底,趕工執行水利處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中的石門水庫中游淤積清除作業;但多達1500萬立方公尺的淤泥無處可去,卻是當前一大困擾 (桃園 聯合新聞網)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5-03 --﹥

  • [土地與水文]三峽大壩破堰進水。三峽工程1日實施上游圍堰的爆破,之後施工單位立即調集大型施工設備和開挖船採取水上、陸上夾擊的辦法,對圍堰開挖拆除 (宜昌 新華社)

  • [土地與水文]廣州投入30億整治水污染。廣州市委市政府下決心用兩年時間,集中力量解決廣州市水污染的問題,努力保障水環境安全 (廣州 中國水利報)

  • [環境政策]國家環保總局授牌成都建成最大生態示範區。成都市"溫江縣-郫縣-都江堰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經過三年的建設,各項指標達到國家要求,近日被國家環保總局正式命名授牌 (成都 四川日報)

  • [生活環境]深圳乾旱缺水當地民眾缺乏水資源觀念。廣東省深圳市近來因秋冬春連旱嚴重缺水,但據深圳水務局的一項調查顯示,深圳過半市民對水資源觀念十分淡漠,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深圳是大陸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 7大城市之一 (深圳 中央社)

  • [生活環境]選購綠色食品須看清註冊日期。目前市場上除了充斥著一批冒牌"綠色食品"標誌外,還存在著一些過了三年使用期、仍在繼續使用的"過期綠標" (東方網)

  • [其他]美將評估聯合國中國大陸人口計畫是否違法。美國國務院宣布已遴選一個三人小組在五月中旬前往中國大陸,客觀評估聯合國人口基金中國大陸計畫的活動是否違反美國法律 (台北 中央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4-29 --﹥

  • [生活環境]福特公司同意整治國家公園內棄置場

  • [生活環境]人道協會頒獎表揚動物權鬥士

  • [生活環境]研究人員發表研究報告 水污染監測更為簡易

  • [環境政策]環保人士抨擊參議院通過能源法案

  • [環境政策]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將斥資10億美元 更新污水下水道系統

  • [生態保育]為迫使軍方整治阿拉斯加基地 保育團體提控訴

  • [生態保育]保護哈德遜河谷生物多樣性 紐約市北郊威郡(Westchester)居關鍵角色

  • [其他]週日(4/28)一場龍捲風奪走6條人命

[環境關懷事件]蘭嶼核廢料事件之驅逐官僚惡靈 --﹥

  蘭嶼於勞動節全島動員舉行反核大遊行,同一天,立法院也邀請外交部、經濟部和台電公司就「我國對外交涉處理核廢料之檢討」報告並備詢。蘭嶼人的怒吼與政府官員囁嚅、推諉的醜態形成強烈的對比。

  陳水扁總統在競選時,曾開出蘭嶼核廢料掩埋場於今年年底遷離的支票,這一承諾如今已證明完全是謊言,因為,民進黨執政兩年,對於核廢料的處理根本毫無進展。國內找不到任何替代的場所,境外合作處置核廢料的辦法,不管是與中國大陸、俄羅斯或是北韓的合作,到目前為止,根本沒有一個定案,全部都充滿了未知數和變數。

  根據官方的書面報告,中國大陸方面是「仍將視兩岸情勢發展,研商實際推動之作業方式」;俄羅斯方面是:「俄羅斯剛完成環保法修訂,是否適用於低放射性廢料的處理與貯存,還要追蹤後續發展」;至於北韓方面,也要「衡酌國際反應後才能繼續推動」。這些含糊籠統、不著邊際的官樣文章,樸拙的蘭嶼人看了恐怕要昏倒在地!

  尤其,蘭嶼核廢料儲存場的儲存桶估計至少已有3千桶銹蝕,有輻射外洩之虞,繼以時日,銹蝕的問題勢將更加嚴重。而官方對於核廢料的最終處理,至今卻是束手無策!令人憾訝的是:前不久,陳總統在接見「國際兒童人權高峰會」與會代表時,一位蘭嶼兒童突然遞上陳情書,阿扁總統拋下一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接受民視採訪時,說:「過去舊政府欺騙蘭嶼人,睜眼說瞎話,現在應該誠實面對問題,告訴蘭嶼人尋找核廢料儲存替代地點的困難。」總統和他的秘書長似乎都忘了他們已執政兩年,迄今核廢料處理未見任何進展,不檢討當前政府行政懈怠的責任,卻只會找舊政府當墊背,將責任一推了之,或是說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風涼話。

  何況,台電自核能發電所產生的每度電價中提列0.18元,作為核能設施除役及核廢料處置等相關後端營運費用,亦即,國民每用一度電,就同時繳了一筆費用作為核電後端處理基金。但是,民進黨政府一方面在處理核能廢料上毫無進展,另一方面,又公然將基金挪作他用。這不僅是行政懈怠,且是外神通內鬼。蘭嶼人民要驅逐核廢料惡靈,是不是也應該把官僚體系推諉卸責的鬼靈精怪一併驅逐! 

[黑潮觀點]殺戮過後的省思 --﹥

作者:曾永平

  這是一個極度讓人不愉快的經驗。看著眼前,一塊塊已遭支解、屠殺的花紋海豚屍體,我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海洋國家,一處生態旅遊方興未艾的新天地──台灣。

  花紋海豚,一種尚未全面被人類瞭解的海洋哺乳類動物,花蓮海域發現率名列第二的種類。全身有著隨歲月而留下來的白色獨特刮痕,對海洋生物研究者而言始終是個饒富興味的迷團。在海上,牠溫和、徐緩,甚至擱淺後微微上揚的嘴角,彷彿也透露著牠極為和善、歡喜的一面。就因為這樣獨特的生物習性,當牠接近漁船的那一剎那,就注定了牠被屠殺的悲慘命運。

  日前,接獲海巡隊的通知,前往鑑定兩隻遭蘇澳籍漁船非法鏢獵、屠殺,且已經支解處理完成的海豚屍體。到達現場,蓋在棉被下面的是兩隻早已殞命的花紋海豚。其中刮痕明顯且體型壯碩的,依據研判為成年的個體;而體型較小,全身幾近黑色的個體,也確定是花紋海豚的小寶寶,甚至從牠連牙齒都還未發育的情況看來,顯見還是一隻尚在哺乳期的海豚寶寶。令人氣結的是,明顯的鏢槍傷口與空曠乾淨、毫無漁事作業痕跡的後甲板,在在都證明這是一艘專門來鏢獵海豚的鏢漁船。它,帶著兩支十八尺的鏢槍,不但重重地戳進了海豚的體內,同時也一鏢射斷了賞鯨事業的命脈!

  今年是生態旅遊年,日前花、東兩縣的縣長剛剛完成重要的合作默契,那就是將花、東全力定位在觀光發展之上。值此同時,台北、宜蘭亦同步為催生藍色公路而努力。於是乎從台北淡水、基隆碧砂漁港,經由東北角串連,連結宜蘭的龜山島,最後到達花蓮港,帶狀藍色公路的成形,再搭配上以活動為主軸的大型國際童玩節、石雕季、賞鯨季……等,以海洋為脈絡的海域觀光遊憩雛形於焉成形。可惜的是,就在政府與民間共同聯手打造藍色公路之際,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遺憾的暴行。此一事件,絕非單純的非法捕獵行為而已。其實,在台灣的某些海產店想要吃到海豬仔肉(海豚肉)並非難事;甚至走在南方澳的港區,都還可以找到宰殺後剩餘的海豚頭骨。這樣的事情說起來或許悲哀,但卻是活生生的事實。因此,對於大力推動賞鯨事業的東台灣來說,此次蘇澳籍漁船遠赴花蓮港海域鏢獵海豚的行為,不過只是冰山中的一角罷了!

  從一九一三年開始,位於墾丁的南灣,就是一個捕鯨基地,直到將近一九八0年,因為聯合國的施壓與保育觀念的抬頭,才終止了將近七十個年頭的捕鯨歷史。在那物質缺乏的年代裡,光是在南灣,總共就鏢獵了八百多頭的大翅鯨(亦名座頭鯨),同時也「終結」了在當地出沒的大翅鯨家族。鯨豚的議題在沈寂了十年後,於一九九0年,台灣爆發澎湖沙港獵捕海豚事件,再度躍上國際舞台。六年後,一九九六年,台灣的花蓮開始了周圍海域的鯨豚研究調查,開啟了賞鯨事業的基礎生態調查工作。今年,二00二年,我們的賞鯨人口即將突破十萬人次的關卡。就這樣,台灣,從商業性的捕鯨行為,經由將近一個世紀的醞釀,轉變成為保育為主的賞鯨活動。這樣的過程,一路走來是艱辛且崎嶇的,其間所付出的代價,與國際間的影響已由前人所承擔。如今我們該做的,是將如此得來不易的寶貴過程烙印、紀錄,藉由環境教育與解說的手段,來告訴福爾摩沙的子民該如何與大海相處,如何成為真正的海洋子民。

  鯨豚是一個使者,他帶領著台灣的朋友走向海洋、親近海洋,進而瞭解海洋。古有云:「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如今,我們不但斬了來使,還將其煮而烹之,哪裡還有顏面稱得上是海洋國家呢?

  面對悠游在我們海域裡的鯨魚、海豚,我們打算選擇延續殺戮的悲情、亦或嘗試展開瞭解與關懷的歡欣接觸?鯨豚保育工作對我們而言,不該只是國際條約的被動約束而已,生命的存在自有其尊嚴,除非是立基於食物鍊上生物性的生存需求,否則何來一方獵殺另一方的道理?身為正全力發展觀光的花蓮縣縣民,我們希望透過海上賞鯨豚之旅的友善接觸,開創一種維繫生態平衡的旅遊型態,讓旅遊行為所滿足的不是人類的感官私慾,而是人類作為一種具有「終極掠食性」能力的物種與其它物種和諧共處的欲求。

[演講]「燕態萬千」生態講座 --﹥

  時 間:5月4日(六) 下午2:30~4:00 
  地 點:關渡自然公園
  主 講:台北野鳥學會江明亮老師

  周六下午的「燕態萬千」講座,由台北市野鳥學會資深鳥友江明亮先生主講,將介紹燕子遷移及繁殖的故事與生態新知!為提供民眾更豐富的燕子生態知識,在關渡自然公園內的自然中心也同時展出燕子生態教育展示以及「呢喃燕子」影片,並延長展出至5月19日,讓民眾對燕子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關懷自然生態的保育。

[演講]『動物人生五十年』(英文演講) --﹥

  時 間:2002年5月4日(六) 上午10:00
  地 點:台北市立動物園演講廳
  主 辦: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園文教基金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講 者:日高敏隆 (Toshitaka Hidaka)
  報 名:電話: 02-29382300轉115 張東君小姐
      Emai: fund14@zoo.gov.tw 或《線上報名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馬來西亞16~生態旅遊導遊 --﹥

  播出時間:5月4日(六)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旅遊早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必要的休閒方式,“導遊”更成為旅遊文化中必要關鍵的角色。在我們一系列馬來西亞的報導介紹中,相信各位觀眾早已為當中為我們做生態解說的導遊~大鄭,一路生動的引導所深深吸引了,他正是成功扮演了生態旅遊導遊的模範。生態旅遊導遊介紹生態,同時並宣導保育當地生態的觀念,這不只是為觀光旅遊做宣導,更為生態的繁衍盡力,生動的介紹除了讓我們如同聆聽正在眼前發生的生動故事外,更在故事當中明白了大自然萬物生生不息的道理,甚至互相之間的依存關係。讓我們懂得不再只用人的角度看萬物的優劣,更在旅遊當中體會更多生物生命的可愛與可貴,發現這世界更多的令人心動的美好。現在,就請您和我們一起收看今天的節目。

[本會訊息]我們資訊搜尋的功能加強囉 --﹥

  先前''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僅先提供我們所有環境新聞的資料搜尋功能。在這次週年特刊中,多位讀者皆建議加強資訊搜尋的功能。

  基於最佳資源配置的考量,讓別人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益,我們網站內的全文搜尋,目前已透過 Google 的強大功能來達成。

  所以,現在除了新聞資料外,所有其他相關文章或專題、專欄的搜尋,都可透過電子報報頭上方的''資料檢索''連結,或者在網頁右上角的''資料檢索''連結進入囉。歡迎大家上來瞧瞧哩。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